一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比斯科船長率領的“低音喇叭”號和“倫敦自由市民”號,返回桑德韋奇地,也是從福克蘭群島啟航的。次年一月一日,他們繞過桑德韋奇地北端。六個星期以後,“倫敦自由市民”號不幸在福克蘭群島海麵失事,已成事實。但願我們的雙桅船命運不致如此。
蘭·蓋伊船長與比斯科是從同一點出發的。比斯科用了五個星期時間抵達桑德韋奇地。但是,從最初幾天開始,超出極圈之外的浮冰就他造成很大麻煩。為了脫離險境,這位英國航海家不得不向東南行駛,直到東經45度地方。正是由於這種情況,他發現了恩德伯地。
蘭·蓋伊船長在他的地圖上指著這條路線給傑姆·韋斯特和我兩人,還加上一句:
“我們絕不應該沿比斯科的足跡前進,我們要走的是威德爾的路線。威德爾於一八二二年率領‘美好信念’號和‘珍妮’號到南極地區探險……‘珍妮’號,這是注定靈魂要得救的名字,傑奧林先生!但是威德爾的‘珍妮’號比我哥哥的‘珍妮’號幸運,沒有在極地大浮冰以外失事。”1
“前進吧,船長,”我回答道,“如果不跟隨比斯科,就沿著威德爾的路線前進好了。威德爾是一位普通的捕捉海豹的人,勇敢無畏的海員,他已經能夠前進到比他的先行者更接近南極的地方,他為我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
1作者原注:一八三八年,杜蒙·居維爾率領的“星盤”號與他的同航船“信女”號相約,如果因天氣惡劣或遭遇浮冰兩船失散,相見地點也在福克蘭群島,而且就在索萊達海灣。這次曆時四年(1837、1838、1839、1840)的探險,在極其驚心動魄的航行過程中,在南緯63度和64度之間、巴黎以西的58度和62度子午線之間,發現了一百二十海裏尚為人所不知的海岸,命名為路易·菲利普地和客維爾地。一八四○年一月,探險隊抵達南極大陸的另一端——假設有一個南極大陸的話——結果在南緯63度3分與東經132度21分處,發現了阿德利地;此後,在南緯64度30分與東經129度54分處,發現了克拉裏海岸。但是,傑奧林先生離開福克蘭群島時,他還不了解這些有重大意義的地理發現。順便再提一筆,自那個時期以來,又進行了幾次其他的嚐試,試圖達到南極海洋的高緯度地區。應該指出的,除了詹姆斯·羅斯*以外,還有一位年輕的挪威海員包爾赫克列文柯先生,**他前進到比英國航海家更高的緯度上。其後又有拉爾森***船長的探險。他率領挪威捕鯨船“傑森”號,於一三年在容維爾地和路易·菲利普地以南,發現了自由流動的大海,一直前進到超過南緯68度線的地方。*詹姆斯·羅斯(1800—1862)英國航海家、探險家。**包爾赫克列文柯挪威海員,一九年到一九○○年,由他領導,組織了第一次在南極大陸的過冬生活。***拉爾森,挪威“傑森”號捕鯨船船長,他在捕鯨工作的兩年期間(1892—1894),探察了戚德爾海西部。
“我們就要沿著這個方向前進,傑奧林先生。如果我們毫不耽擱,如果‘哈勒布雷納’號十二月中旬左右就遇到極地大浮冰,那就到達得早了。而實際上威德爾抵達72度線的時候,已經過了二月初。正如他所說,那時,‘一小塊冰都看不到’。後,二月二十日,他抵達74度36分,這是他向南前進的極點。此後,沒有一艘船走得更遠,沒有!除了‘珍妮’號,但是‘珍妮’號沒有返回……所以,在這附近,30度與40度子午線之間,南極大地有一個很深的槽口。因為繼威德爾之後,威廉·蓋伊能夠接近到距南極不到七度地方。”
傑姆·韋斯特按照他的老習慣,細心傾聽,一言不發。他用目光打量著蘭·蓋伊船長圓規各點之間包括的空間。他是接受命令、執行命令從不討價還價的人。命令他到哪裏去,他就打到哪裏。
“船長,”我又接著說,“你的意圖大概是沿著‘珍妮’號的路線前進吧?……”
“對,而且要盡量地準確。”
“你哥哥威廉從特裏斯坦達庫尼亞南下,目的是尋找奧羅拉群島的所在。他沒有找到奧羅拉群島,也沒有找到前炮兵下士,總督格拉斯準備驕傲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島嶼。這時他想實施阿瑟·皮姆經常與他談到的一項計劃,他在經度41度和42度之間,於一月一日切過極圈……”
“這我知道,”蘭·蓋伊船長辯白道,“‘哈勒布雷納’號也將這樣做,以便首先抵達貝尼小島,然後到達紮拉爾島。但願上蒼保佑,讓我們的船隻也和‘珍妮’號、威德爾的船隻一樣,遇到暢通無阻的大海!”
“如果我們的雙桅船到達極地大浮冰邊緣的時候,浮冰仍然阻塞著船隻的通道,”我說道,“那我們盡可以在海麵上等待……”
“這正是我的意圖,傑奧林先生,而且最好早到一些。極地大浮冰是一堵高牆。牆上有一扇門,驟然開啟,然後立即關閉……應該等在那裏……,準備通過……,而絕不考慮走回頭路!”
走回頭路!恐怕沒有一個人想到這個!
“前進!”1前進!到那時這可能是異口同聲的呼喊。
傑姆·韋斯特這時發表了一點感想:
1原文為英文。
“多虧阿瑟·皮姆自述材料豐富,我們無需為他的夥伴德克·彼得斯不在而感到遺憾!”
“既然混血兒已從伊利諾斯州銷聲匿跡,我沒能找到他,”蘭·蓋伊船長回答道,“現在這樣就算相當幸運了。阿瑟·皮姆日記中關於紮拉爾島所在地點提供的情況,對我們大概足夠了……”
“除非必須到超過84度的地方去找尋……”我提醒道。
“怎麽會必須那樣做呢,傑奧林先生,既然‘珍妮’號的遇險者沒有離開紮拉爾島?……帕特森的筆記中,難道不是寫得一清二楚麽?……”
總之,雖然德克·彼得斯不在船上——對這一點,大家都確信無疑——“哈勒布雷納”號也定能到達目的地。不過,請“哈勒布雷納”號不要忘記實踐海員的神聖三德:警惕、無畏、堅毅!
我現在已經投入了冒險命運的擺布之中。從各種可能性看來,這次探險吉凶未卜的情形,遠遠超過我以前各次的旅行。誰能相信我竟會作出這樣的選擇呢?……但我確實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境地,它將我向未知的世界拉去,向未知的極地拉去!多少勇敢無畏的先驅者,極力揭開它的奧秘,而徒勞往返!……這一次,南極地區的獅身人麵怪獸會不會首次向人的耳朵開口說話,又有誰知?
然而我沒有忘記,這僅僅是人道之舉。“哈勒布雷納”號的既定任務,就是營救威廉·蓋伊及其五名夥伴。正是為了找到他們,我們的雙桅船要沿著“珍妮”號的路線前進。這個任務一旦完成,“哈勒布雷納”號盡可返回舊大陸的海洋。既不需要找尋阿瑟·皮姆,也不需要找尋德克·彼得斯,他們在這次驚心動魄的旅行之後已經返回了!他們究竟是怎樣返回的,至今人們一無所知。但是他們安全歸來,這是事實。
最初幾天,新船員們必須熟悉熟悉船上活計,老船員們——確實是些正直的人——總是為他們提供方便。蘭·蓋伊船長雖然選擇餘地不大,看來他的手氣還相當不錯。國籍不同的水手,表現出極大的熱忱和良好的願望。他們也明白,大副是不開玩笑的。赫利格利已經向他們暗示,誰不俯首貼耳,傑姆·韋斯特就會要誰的命。在這方麵,大副的頂頭上司給予他充分的自由。
“這個自由,”水手長加上一句,“是握緊了拳頭,舉到齊眉高爭來的!”
用這種方式警告有關人員,確是水手長獨特的風格!
新來的人將這些話記在心上,沒有一個人受到懲罰。至於亨特,幹起活來他像一個真正的海員那樣服服帖帖,但他總是溜邊,和任何人都不講話。甚至夜裏,他也不願意在船員休息艙中占據自己的位置,而是睡在甲板上某個角落裏。
天氣乍暖還寒。人們還穿著絨布內衣和工作服,毛呢外罩粗帆布褲子,厚厚油布做的不透水的帶帽長大衣,擋風、擋雨又擋雪。
蘭·蓋伊船長的意圖是經過距福克蘭群島八百海裏的新喬治島,然後到桑德韋奇地,以桑德韋奇地為向南進發的起點。到那時,雙桅帆船在經度上正處於“珍妮”號的路線上,隻要沿這條線上溯,就可以一直深入到84度緯線了。
十一月二日,航程將我們帶到南緯53度15分、西經47度33分的地方,這正是某些航海家指出的奧羅拉群島的位置。
盡管一七六二年“奧羅拉”號船長、一七六九年“聖米格爾”號船長、一七七九年“珍珠”號船長、一七九○年“普裏尼克斯”號和“多洛雷斯”號船長、一七九四年“阿特裏維達”號船長,都說發現了這個由三個島嶼組成的群島,而且十分肯定——在我看來則是可疑的——我們在經過的整個海麵上卻沒有發現陸地的征象。一八二○年威德爾和一八二七年威廉·蓋伊進行勘察時也是如此。
附帶說一句,要以愛慕虛榮的格拉斯的名字命名的所謂島嶼,情形也是如此。桅頂了望員十分細心,在既定方位上,我們卻沒有發現一個小島。如此說來,特裏斯坦達庫尼亞總督閣下在地理大圖冊上恐怕永遠也看不到自己的名字了。
那天是十一月六日。天氣仍然有利於航行,預示著這段航程會比“珍妮”號當時所花時間縮短。我們也無需匆匆趕路,正如我已經指出的,我們的雙桅帆船定會在極地大浮冰大門開啟之前到達。
有兩天,“哈勒布雷納”號連續遭到數次短暫的暴雨襲擊,迫使傑姆·韋斯特縮帆:第二層帆、第三層帆、頂桅和大三角帆都降下了。擺脫了高帆之後,“哈勒布雷納”號表現良好,吃水很淺,悠閑自得地在浪峰上漂浮。每逢進行這類操作,新船員都表現得十分靈巧,受到水手長的稱讚。赫利格利親眼看見,亨特雖然長相笨拙,幹起活來卻一個頂三個。
“新招來的這個家夥真不得了!……”他對我說。
“對,”我回答道,“他是最後來的,剛剛趕上。”
“剛趕上,傑奧林先生!……不過,這個亨特,那長相也真夠勁的!”
“我在西部地區常常遇到這樣的美國人,”我回答道,“而且,說他血管裏有印第安人的血液,我是不會感到驚異的!”
“好嘛!”水手長說道,“在蘭開夏或肯特郡,我國同胞有的也頂得上他那麽能幹呢!”
“我完全相信你的話,水手長。……其中就有你,我猜想!”
“嗨!……值多少是多少,傑奧林先生!”
“你偶爾也跟亨特聊聊吧?……”我問道。
“很少,傑奧林先生。一個總是溜邊、和誰都沒有一句話的醜八怪,從他嘴裏能拽出什麽話來?……可他倒不是沒長嘴!……嘿!那麽大的嘴,我真從來沒見過!……從右舷到左舷,就像船頭的大蓋板一樣!……有這麽大的家夥,亨特造幾個句子倒那麽難!……嘿!他那手!……你他的手了嗎?……傑奧林先生,他若跟你握手,你可得小心點!……我擔保,他若和你握手,你十個手指頭要留給他五個!……”
“水手長,幸虧亨特不像愛尋釁打架的人……他身上一切跡象都表明,這是個安分守已的人,並不想濫用他的力氣。”
“那倒是,不過他壓在吊索上的時候要除外,傑奧林先生。上帝啊!……我真怕那滑輪要掉下來,連橫桁也一起墜下來!”
這個亨特,仔細瞧瞧,確實是個怪人,值得注意。他靠在臥式錨機的立柱上或手扶舵輪手柄站在船尾的時候,我經常懷著十分好奇的心情打量他。
另一方麵,我仿佛覺得,他的目光經常死死盯住我不放。他大概不會不知道我在雙桅船上身份是乘客,也不會不知道在什麽情況下我參與了這次遠征的冒險。至於以為,我們救出“珍妮”號的遇險人員以後,他想越過紮拉爾島,到達與我們不同的另一個目的地,這不不能令人置信的。何況蘭·蓋伊船長總是不斷反複地說:
“我們的使命,就是救出我們的同胞!紮拉爾島是吸引我們的唯一地點,但願我們的船隻不要深入更遠!”
十一月十日,將近下午,忽聽得桅頂了望員大喊一聲:
“右舷前方發現陸地!……”
仔細測量結果,這是南緯55度07分、西經41度13分的地方。
這塊陸地隻能是聖彼得島,英文名字又叫南喬治島,新喬治島,喬治王島。以其地理位置而論,屬於拱極地區。
早在一六七五年,在庫克之前,法國人巴爾伯就發現了這個島嶼。但是,著名的英國航海家不顧從時間上來說他已是第二名這一事實,將一係列的名稱強加給它,這就是島嶼今天有的這些名稱。
雙桅船向這個島嶼駛去。透過天空中發黃的雲霧,可見積雪的山峰高高聳立,高達一千二百杜瓦茲。山上皆為大塊古老岩石,為片麻岩和石板岩。
蘭·蓋伊船長有意在羅耶爾灣停泊二十四小時,以便更換淡水,因水箱在貨艙底部容易發熱。待到“哈勒布雷納”號以後在冰塊中航行的時候,淡水就可以隨意使用了。
下午,雙桅船繞過了島嶼北部的布勒角,右舷擦過波塞西翁灣和坎伯蘭灣,在羅斯冰川落下來的碎屑中移動,向羅耶爾灣進擊。傍晚六時,在水深六尋處拋錨。夜晚已來臨,延至第二天下船。
新喬治島長四十餘裏,寬二十餘裏。距麥哲倫海峽五百裏,屬福克蘭群島範圍。島上無人居住,所以也無人代表英國行政管轄。但是至少夏季島上是可以住人的。
第二天,船上人員都去尋找淡水補給去了,我獨自一人在羅耶爾灣附近漫步。漁民捕捉海豹的季節尚未來到,至少還差一個月,所以這裏空曠無人。新喬治島由於直接受南極西風流作用,海洋哺乳類動物很喜歡光顧這裏。我看見好幾群動物,在海灘上、沿著岩石、甚至直到岸邊的岩洞深處嬉戲。企鵝家族老老少少,紋絲不動,排成望不到頭的行列,發出驢叫般的聲音向外人入侵表示——這外人就是我。
水麵上,沙麵上,成群的雲雀展翅飛翔,美妙的歌聲激起我對大自然給予更多恩賜的國度無限的懷念。這種飛鳥不需要棲息枝頭,算是幸運的,因為整個新喬治島土地上,沒有一株樹。有些地方疏落生長著幾株顯花植物,顏色半褪的苔蘚、茂盛的青草叢叢相連覆蓋著山坡,直到一百五十杜瓦茲的高度上。如果將這種青草收獲,足以飼養大量的牲畜呢!
十一月十二日,“哈勒布雷納”號準備完畢,低帆出航。繞過了羅耶爾灣盡頭的夏洛特角以後,航向直指南南東,向距此四百海裏的桑德韋奇地駛去。
迄今為止,我們沒有遇到一塊浮冰。夏季的陽光尚未將浮冰從極地大浮冰上或從極地上分離出來。晚些時候,水流有時會將冰塊帶到50度緯線上。從北半球來說,那已是巴黎或魁北克的緯度了。
天空的晴朗程度已開始減弱,靠東方可能出現烏雲。冷風夾雜著雨和成顆粒的雪吹來,風勢不小。天氣一直對我們十分照顧,沒有理由抱怨,緊緊地躲在雨衣的風帽下也就行了。
最礙事的,不的濃霧經常遮住地平線。好在這一海域沒有任何危險,也無需擔心遇到漂流的冰塊和冰山,“哈勒布雷納”號得以無多大憂慮地向東南繼續航行,駛向桑德韋奇地的方位。
成群的鳥兒在雲霧中飛過,鳴叫響亮,頂風翱翔,翅膀幾乎紋絲不動。海燕、灐觥⒑<冠、燕鷗、信天翁,向陸地飛去,仿佛在為我們指明道路。
正是這濃霧妨礙了蘭·蓋伊船長,他在新喬治島與桑德韋奇地之間的西南方向上,竟未能辨認出特拉弗斯島。這個島嶼是別林斯高晉發現的。還有四個小島:韋利島、波克爾島、太子島和聖誕島,也沒有辨認出來。據範寧說,這四個小島的位置首先是美國人詹姆斯·布朗駕駛著斯庫那船“太平洋”號發現的。在能見度隻有二、三鏈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駛上島嶼周圍的暗礁。
天氣稍微放晴,視野能夠擴大時,便立刻在船上安排進行密切的監視,桅頂了望員不斷觀察著海麵。
十四日到十五日夜間,偏西方向上,搖曳的模糊的光亮照亮了夜空。蘭·蓋伊船長認為這光亮大概來自火山——可能是特拉弗斯島的火山,那座火山是常常噴火的。
一般來說,火山爆發總是伴有長時間的轟鳴的。我們的耳朵卻一點也沒有聽見這種巨響,於是得出結論說,雙桅船距離這個島嶼的暗礁還很遠,盡可以放心。
不需要改變航線,繼續保持向桑德韋奇地前進的方向。
十六日上午,雨停了。風向轉為西北。不久,霧也消散了。人人興高采烈。這時,水手斯特恩正在桅頂了望,他仿佛遠遠望見一艘大三桅船,桅上的燈光出現在東北方向。還未來得及識別船隻的國籍,大船便消逝了,我們感到非常遺憾。說不定這是威爾克斯探險隊的一艘船,或者一艘捕鯨船正駛往捕魚地點,因為鯨魚已經出現,數量可觀。
十一月十七日,剛剛上午十點,雙桅船就辨認了一群島嶼。這群島嶼,庫克首先命名為南圖勒群島,當時是已經發現的土地中最南麵的一塊。後來,庫克又將它命名為桑德韋奇地,從此在地圖上這群島嶼就保留了這個名字。一八三○年,比斯科從這裏出發,向東去尋找通往南極的通道時,就已經叫這個名字了。
自那時以來,其他航海家有不少人到桑德韋奇地來過。漁民們在附近海域捕捉鯨魚、抹香鯨和海豹。
一八二○年,莫勒爾船長曾在這裏登岸,希望找到他甚感缺乏的取暖木材。幸運的是蘭·蓋伊船長完全不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在這裏停留。那隻能是徒勞往返,因為這些島嶼的氣候根本不可能生長喬木。
雙桅船之所以在桑德韋奇地停泊四十八小時,是因為將我們路線上每一個南極地區的島嶼都搜尋一遍,這樣做比較謹慎。可能會找到什麽資料、征象、痕跡。帕特森曾被一塊浮冰帶走,他的某一個夥伴不是也可能有同樣的遭遇嗎?……
既然時間並不緊迫,任何東西都不忽略當然最好。經過新喬治島之後,“哈勒布雷納”號來到桑德韋奇地。此後,還要到新南奧克尼去。然後,進入極圈,將徑直朝極地大浮冰駛去。
當天即可登岸,有布裏斯托爾島岩石遮掩。該島位於東海岸一處類似天然小港地方的深處。
這個群島位於南緯59度、西經30度的地方,由數個島嶼組成,主要島嶼為布裏斯托爾和圖勒。其它為數不少的島嶼隻配略遜一籌地稱為“小島”了。到圖勒島去的任務落到了傑姆·韋斯特的肩上。他乘一艘大艇出發,以便探明是否有可以靠近的地點。蘭·蓋伊船長和我,我們到布裏斯托爾島的海灘上下船。
多麽荒涼的國度啊!這裏的居民隻有極地品種那些憂鬱的鳥類!植物稀少,品種與新喬治島相同,苔蘚和地衣覆蓋著裸露的不毛之地。海灘後麵,光禿小丘山坡頂上,長著幾株形容憔悴的鬆樹。有時,塊塊巨石從山丘上坍塌而下,發出轟然巨響。到處是寂寞荒涼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栗。布裏斯托爾島上,沒有任何東西說明有人從這裏經過或有遇險者在此生存。當天和第二天我們進行的徒步探查,都毫無結果。
大副韋斯特在圖勒島的探查也同樣毫無結果。他沿著支離破碎的海岸走過,一無所獲。我們的雙桅船打了幾炮,除了將成群的海燕和海鷗驅趕到遠方,驚動了排列在岸邊的笨拙的企鵝以外,也毫無反應。
我與蘭·蓋伊船長散步時,話題所及,我對他說道:
“你大概不會不知道,庫克發現桑德韋奇地時,對這個群島是什麽看法。首先,他以為踏上了一塊大陸。在他看來,漂流到南極海洋以外的冰山是從這裏分離出去的。後來他發現桑德韋奇地隻構成一個群島。不過,他提出了在更南的地方存在一個南極大陸的看法,這倒是頗有見地的呢!”
“這我知道,傑奧林先生,”蘭·蓋伊船長回答道,“但是這個大陸如果確實存在,就必然得出一個結論,即它有很寬的槽口——威德爾和我哥哥,前後相隔六年之久,都曾進入這個大槽。我國偉大的航海家庫克不可能發現這個通道,因為他在71度緯線上停下來了。那好,其他的人在他之後發現了這個通道,還有別人也即將去發現……”
“我們就是這種人,船長……”
“是的……這要上帝幫忙了!庫克曾經斬釘截鐵地說,絕不會有人到達比他更遠的地方去冒險;陸地如果存在,也永遠不會被發現。未來將會證明,他是大錯特錯了。直到南緯83度以上的地方,陸地已經被發現……”
“說不定,”我說,“在更遠的地方,也被那個不同尋常的阿瑟·皮姆發現了……”
“可能,傑奧林先生。既然他和德克·彼得斯已經回到了美國,我們倒確實不需要為他操心了……”
“不過……假如他們並沒有返回……”
“我認為無需考慮這種可能。”蘭·蓋伊船長簡單地答道。
蘭·蓋伊船長與比斯科是從同一點出發的。比斯科用了五個星期時間抵達桑德韋奇地。但是,從最初幾天開始,超出極圈之外的浮冰就他造成很大麻煩。為了脫離險境,這位英國航海家不得不向東南行駛,直到東經45度地方。正是由於這種情況,他發現了恩德伯地。
蘭·蓋伊船長在他的地圖上指著這條路線給傑姆·韋斯特和我兩人,還加上一句:
“我們絕不應該沿比斯科的足跡前進,我們要走的是威德爾的路線。威德爾於一八二二年率領‘美好信念’號和‘珍妮’號到南極地區探險……‘珍妮’號,這是注定靈魂要得救的名字,傑奧林先生!但是威德爾的‘珍妮’號比我哥哥的‘珍妮’號幸運,沒有在極地大浮冰以外失事。”1
“前進吧,船長,”我回答道,“如果不跟隨比斯科,就沿著威德爾的路線前進好了。威德爾是一位普通的捕捉海豹的人,勇敢無畏的海員,他已經能夠前進到比他的先行者更接近南極的地方,他為我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
1作者原注:一八三八年,杜蒙·居維爾率領的“星盤”號與他的同航船“信女”號相約,如果因天氣惡劣或遭遇浮冰兩船失散,相見地點也在福克蘭群島,而且就在索萊達海灣。這次曆時四年(1837、1838、1839、1840)的探險,在極其驚心動魄的航行過程中,在南緯63度和64度之間、巴黎以西的58度和62度子午線之間,發現了一百二十海裏尚為人所不知的海岸,命名為路易·菲利普地和客維爾地。一八四○年一月,探險隊抵達南極大陸的另一端——假設有一個南極大陸的話——結果在南緯63度3分與東經132度21分處,發現了阿德利地;此後,在南緯64度30分與東經129度54分處,發現了克拉裏海岸。但是,傑奧林先生離開福克蘭群島時,他還不了解這些有重大意義的地理發現。順便再提一筆,自那個時期以來,又進行了幾次其他的嚐試,試圖達到南極海洋的高緯度地區。應該指出的,除了詹姆斯·羅斯*以外,還有一位年輕的挪威海員包爾赫克列文柯先生,**他前進到比英國航海家更高的緯度上。其後又有拉爾森***船長的探險。他率領挪威捕鯨船“傑森”號,於一三年在容維爾地和路易·菲利普地以南,發現了自由流動的大海,一直前進到超過南緯68度線的地方。*詹姆斯·羅斯(1800—1862)英國航海家、探險家。**包爾赫克列文柯挪威海員,一九年到一九○○年,由他領導,組織了第一次在南極大陸的過冬生活。***拉爾森,挪威“傑森”號捕鯨船船長,他在捕鯨工作的兩年期間(1892—1894),探察了戚德爾海西部。
“我們就要沿著這個方向前進,傑奧林先生。如果我們毫不耽擱,如果‘哈勒布雷納’號十二月中旬左右就遇到極地大浮冰,那就到達得早了。而實際上威德爾抵達72度線的時候,已經過了二月初。正如他所說,那時,‘一小塊冰都看不到’。後,二月二十日,他抵達74度36分,這是他向南前進的極點。此後,沒有一艘船走得更遠,沒有!除了‘珍妮’號,但是‘珍妮’號沒有返回……所以,在這附近,30度與40度子午線之間,南極大地有一個很深的槽口。因為繼威德爾之後,威廉·蓋伊能夠接近到距南極不到七度地方。”
傑姆·韋斯特按照他的老習慣,細心傾聽,一言不發。他用目光打量著蘭·蓋伊船長圓規各點之間包括的空間。他是接受命令、執行命令從不討價還價的人。命令他到哪裏去,他就打到哪裏。
“船長,”我又接著說,“你的意圖大概是沿著‘珍妮’號的路線前進吧?……”
“對,而且要盡量地準確。”
“你哥哥威廉從特裏斯坦達庫尼亞南下,目的是尋找奧羅拉群島的所在。他沒有找到奧羅拉群島,也沒有找到前炮兵下士,總督格拉斯準備驕傲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島嶼。這時他想實施阿瑟·皮姆經常與他談到的一項計劃,他在經度41度和42度之間,於一月一日切過極圈……”
“這我知道,”蘭·蓋伊船長辯白道,“‘哈勒布雷納’號也將這樣做,以便首先抵達貝尼小島,然後到達紮拉爾島。但願上蒼保佑,讓我們的船隻也和‘珍妮’號、威德爾的船隻一樣,遇到暢通無阻的大海!”
“如果我們的雙桅船到達極地大浮冰邊緣的時候,浮冰仍然阻塞著船隻的通道,”我說道,“那我們盡可以在海麵上等待……”
“這正是我的意圖,傑奧林先生,而且最好早到一些。極地大浮冰是一堵高牆。牆上有一扇門,驟然開啟,然後立即關閉……應該等在那裏……,準備通過……,而絕不考慮走回頭路!”
走回頭路!恐怕沒有一個人想到這個!
“前進!”1前進!到那時這可能是異口同聲的呼喊。
傑姆·韋斯特這時發表了一點感想:
1原文為英文。
“多虧阿瑟·皮姆自述材料豐富,我們無需為他的夥伴德克·彼得斯不在而感到遺憾!”
“既然混血兒已從伊利諾斯州銷聲匿跡,我沒能找到他,”蘭·蓋伊船長回答道,“現在這樣就算相當幸運了。阿瑟·皮姆日記中關於紮拉爾島所在地點提供的情況,對我們大概足夠了……”
“除非必須到超過84度的地方去找尋……”我提醒道。
“怎麽會必須那樣做呢,傑奧林先生,既然‘珍妮’號的遇險者沒有離開紮拉爾島?……帕特森的筆記中,難道不是寫得一清二楚麽?……”
總之,雖然德克·彼得斯不在船上——對這一點,大家都確信無疑——“哈勒布雷納”號也定能到達目的地。不過,請“哈勒布雷納”號不要忘記實踐海員的神聖三德:警惕、無畏、堅毅!
我現在已經投入了冒險命運的擺布之中。從各種可能性看來,這次探險吉凶未卜的情形,遠遠超過我以前各次的旅行。誰能相信我竟會作出這樣的選擇呢?……但我確實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境地,它將我向未知的世界拉去,向未知的極地拉去!多少勇敢無畏的先驅者,極力揭開它的奧秘,而徒勞往返!……這一次,南極地區的獅身人麵怪獸會不會首次向人的耳朵開口說話,又有誰知?
然而我沒有忘記,這僅僅是人道之舉。“哈勒布雷納”號的既定任務,就是營救威廉·蓋伊及其五名夥伴。正是為了找到他們,我們的雙桅船要沿著“珍妮”號的路線前進。這個任務一旦完成,“哈勒布雷納”號盡可返回舊大陸的海洋。既不需要找尋阿瑟·皮姆,也不需要找尋德克·彼得斯,他們在這次驚心動魄的旅行之後已經返回了!他們究竟是怎樣返回的,至今人們一無所知。但是他們安全歸來,這是事實。
最初幾天,新船員們必須熟悉熟悉船上活計,老船員們——確實是些正直的人——總是為他們提供方便。蘭·蓋伊船長雖然選擇餘地不大,看來他的手氣還相當不錯。國籍不同的水手,表現出極大的熱忱和良好的願望。他們也明白,大副是不開玩笑的。赫利格利已經向他們暗示,誰不俯首貼耳,傑姆·韋斯特就會要誰的命。在這方麵,大副的頂頭上司給予他充分的自由。
“這個自由,”水手長加上一句,“是握緊了拳頭,舉到齊眉高爭來的!”
用這種方式警告有關人員,確是水手長獨特的風格!
新來的人將這些話記在心上,沒有一個人受到懲罰。至於亨特,幹起活來他像一個真正的海員那樣服服帖帖,但他總是溜邊,和任何人都不講話。甚至夜裏,他也不願意在船員休息艙中占據自己的位置,而是睡在甲板上某個角落裏。
天氣乍暖還寒。人們還穿著絨布內衣和工作服,毛呢外罩粗帆布褲子,厚厚油布做的不透水的帶帽長大衣,擋風、擋雨又擋雪。
蘭·蓋伊船長的意圖是經過距福克蘭群島八百海裏的新喬治島,然後到桑德韋奇地,以桑德韋奇地為向南進發的起點。到那時,雙桅帆船在經度上正處於“珍妮”號的路線上,隻要沿這條線上溯,就可以一直深入到84度緯線了。
十一月二日,航程將我們帶到南緯53度15分、西經47度33分的地方,這正是某些航海家指出的奧羅拉群島的位置。
盡管一七六二年“奧羅拉”號船長、一七六九年“聖米格爾”號船長、一七七九年“珍珠”號船長、一七九○年“普裏尼克斯”號和“多洛雷斯”號船長、一七九四年“阿特裏維達”號船長,都說發現了這個由三個島嶼組成的群島,而且十分肯定——在我看來則是可疑的——我們在經過的整個海麵上卻沒有發現陸地的征象。一八二○年威德爾和一八二七年威廉·蓋伊進行勘察時也是如此。
附帶說一句,要以愛慕虛榮的格拉斯的名字命名的所謂島嶼,情形也是如此。桅頂了望員十分細心,在既定方位上,我們卻沒有發現一個小島。如此說來,特裏斯坦達庫尼亞總督閣下在地理大圖冊上恐怕永遠也看不到自己的名字了。
那天是十一月六日。天氣仍然有利於航行,預示著這段航程會比“珍妮”號當時所花時間縮短。我們也無需匆匆趕路,正如我已經指出的,我們的雙桅帆船定會在極地大浮冰大門開啟之前到達。
有兩天,“哈勒布雷納”號連續遭到數次短暫的暴雨襲擊,迫使傑姆·韋斯特縮帆:第二層帆、第三層帆、頂桅和大三角帆都降下了。擺脫了高帆之後,“哈勒布雷納”號表現良好,吃水很淺,悠閑自得地在浪峰上漂浮。每逢進行這類操作,新船員都表現得十分靈巧,受到水手長的稱讚。赫利格利親眼看見,亨特雖然長相笨拙,幹起活來卻一個頂三個。
“新招來的這個家夥真不得了!……”他對我說。
“對,”我回答道,“他是最後來的,剛剛趕上。”
“剛趕上,傑奧林先生!……不過,這個亨特,那長相也真夠勁的!”
“我在西部地區常常遇到這樣的美國人,”我回答道,“而且,說他血管裏有印第安人的血液,我是不會感到驚異的!”
“好嘛!”水手長說道,“在蘭開夏或肯特郡,我國同胞有的也頂得上他那麽能幹呢!”
“我完全相信你的話,水手長。……其中就有你,我猜想!”
“嗨!……值多少是多少,傑奧林先生!”
“你偶爾也跟亨特聊聊吧?……”我問道。
“很少,傑奧林先生。一個總是溜邊、和誰都沒有一句話的醜八怪,從他嘴裏能拽出什麽話來?……可他倒不是沒長嘴!……嘿!那麽大的嘴,我真從來沒見過!……從右舷到左舷,就像船頭的大蓋板一樣!……有這麽大的家夥,亨特造幾個句子倒那麽難!……嘿!他那手!……你他的手了嗎?……傑奧林先生,他若跟你握手,你可得小心點!……我擔保,他若和你握手,你十個手指頭要留給他五個!……”
“水手長,幸虧亨特不像愛尋釁打架的人……他身上一切跡象都表明,這是個安分守已的人,並不想濫用他的力氣。”
“那倒是,不過他壓在吊索上的時候要除外,傑奧林先生。上帝啊!……我真怕那滑輪要掉下來,連橫桁也一起墜下來!”
這個亨特,仔細瞧瞧,確實是個怪人,值得注意。他靠在臥式錨機的立柱上或手扶舵輪手柄站在船尾的時候,我經常懷著十分好奇的心情打量他。
另一方麵,我仿佛覺得,他的目光經常死死盯住我不放。他大概不會不知道我在雙桅船上身份是乘客,也不會不知道在什麽情況下我參與了這次遠征的冒險。至於以為,我們救出“珍妮”號的遇險人員以後,他想越過紮拉爾島,到達與我們不同的另一個目的地,這不不能令人置信的。何況蘭·蓋伊船長總是不斷反複地說:
“我們的使命,就是救出我們的同胞!紮拉爾島是吸引我們的唯一地點,但願我們的船隻不要深入更遠!”
十一月十日,將近下午,忽聽得桅頂了望員大喊一聲:
“右舷前方發現陸地!……”
仔細測量結果,這是南緯55度07分、西經41度13分的地方。
這塊陸地隻能是聖彼得島,英文名字又叫南喬治島,新喬治島,喬治王島。以其地理位置而論,屬於拱極地區。
早在一六七五年,在庫克之前,法國人巴爾伯就發現了這個島嶼。但是,著名的英國航海家不顧從時間上來說他已是第二名這一事實,將一係列的名稱強加給它,這就是島嶼今天有的這些名稱。
雙桅船向這個島嶼駛去。透過天空中發黃的雲霧,可見積雪的山峰高高聳立,高達一千二百杜瓦茲。山上皆為大塊古老岩石,為片麻岩和石板岩。
蘭·蓋伊船長有意在羅耶爾灣停泊二十四小時,以便更換淡水,因水箱在貨艙底部容易發熱。待到“哈勒布雷納”號以後在冰塊中航行的時候,淡水就可以隨意使用了。
下午,雙桅船繞過了島嶼北部的布勒角,右舷擦過波塞西翁灣和坎伯蘭灣,在羅斯冰川落下來的碎屑中移動,向羅耶爾灣進擊。傍晚六時,在水深六尋處拋錨。夜晚已來臨,延至第二天下船。
新喬治島長四十餘裏,寬二十餘裏。距麥哲倫海峽五百裏,屬福克蘭群島範圍。島上無人居住,所以也無人代表英國行政管轄。但是至少夏季島上是可以住人的。
第二天,船上人員都去尋找淡水補給去了,我獨自一人在羅耶爾灣附近漫步。漁民捕捉海豹的季節尚未來到,至少還差一個月,所以這裏空曠無人。新喬治島由於直接受南極西風流作用,海洋哺乳類動物很喜歡光顧這裏。我看見好幾群動物,在海灘上、沿著岩石、甚至直到岸邊的岩洞深處嬉戲。企鵝家族老老少少,紋絲不動,排成望不到頭的行列,發出驢叫般的聲音向外人入侵表示——這外人就是我。
水麵上,沙麵上,成群的雲雀展翅飛翔,美妙的歌聲激起我對大自然給予更多恩賜的國度無限的懷念。這種飛鳥不需要棲息枝頭,算是幸運的,因為整個新喬治島土地上,沒有一株樹。有些地方疏落生長著幾株顯花植物,顏色半褪的苔蘚、茂盛的青草叢叢相連覆蓋著山坡,直到一百五十杜瓦茲的高度上。如果將這種青草收獲,足以飼養大量的牲畜呢!
十一月十二日,“哈勒布雷納”號準備完畢,低帆出航。繞過了羅耶爾灣盡頭的夏洛特角以後,航向直指南南東,向距此四百海裏的桑德韋奇地駛去。
迄今為止,我們沒有遇到一塊浮冰。夏季的陽光尚未將浮冰從極地大浮冰上或從極地上分離出來。晚些時候,水流有時會將冰塊帶到50度緯線上。從北半球來說,那已是巴黎或魁北克的緯度了。
天空的晴朗程度已開始減弱,靠東方可能出現烏雲。冷風夾雜著雨和成顆粒的雪吹來,風勢不小。天氣一直對我們十分照顧,沒有理由抱怨,緊緊地躲在雨衣的風帽下也就行了。
最礙事的,不的濃霧經常遮住地平線。好在這一海域沒有任何危險,也無需擔心遇到漂流的冰塊和冰山,“哈勒布雷納”號得以無多大憂慮地向東南繼續航行,駛向桑德韋奇地的方位。
成群的鳥兒在雲霧中飛過,鳴叫響亮,頂風翱翔,翅膀幾乎紋絲不動。海燕、灐觥⒑<冠、燕鷗、信天翁,向陸地飛去,仿佛在為我們指明道路。
正是這濃霧妨礙了蘭·蓋伊船長,他在新喬治島與桑德韋奇地之間的西南方向上,竟未能辨認出特拉弗斯島。這個島嶼是別林斯高晉發現的。還有四個小島:韋利島、波克爾島、太子島和聖誕島,也沒有辨認出來。據範寧說,這四個小島的位置首先是美國人詹姆斯·布朗駕駛著斯庫那船“太平洋”號發現的。在能見度隻有二、三鏈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駛上島嶼周圍的暗礁。
天氣稍微放晴,視野能夠擴大時,便立刻在船上安排進行密切的監視,桅頂了望員不斷觀察著海麵。
十四日到十五日夜間,偏西方向上,搖曳的模糊的光亮照亮了夜空。蘭·蓋伊船長認為這光亮大概來自火山——可能是特拉弗斯島的火山,那座火山是常常噴火的。
一般來說,火山爆發總是伴有長時間的轟鳴的。我們的耳朵卻一點也沒有聽見這種巨響,於是得出結論說,雙桅船距離這個島嶼的暗礁還很遠,盡可以放心。
不需要改變航線,繼續保持向桑德韋奇地前進的方向。
十六日上午,雨停了。風向轉為西北。不久,霧也消散了。人人興高采烈。這時,水手斯特恩正在桅頂了望,他仿佛遠遠望見一艘大三桅船,桅上的燈光出現在東北方向。還未來得及識別船隻的國籍,大船便消逝了,我們感到非常遺憾。說不定這是威爾克斯探險隊的一艘船,或者一艘捕鯨船正駛往捕魚地點,因為鯨魚已經出現,數量可觀。
十一月十七日,剛剛上午十點,雙桅船就辨認了一群島嶼。這群島嶼,庫克首先命名為南圖勒群島,當時是已經發現的土地中最南麵的一塊。後來,庫克又將它命名為桑德韋奇地,從此在地圖上這群島嶼就保留了這個名字。一八三○年,比斯科從這裏出發,向東去尋找通往南極的通道時,就已經叫這個名字了。
自那時以來,其他航海家有不少人到桑德韋奇地來過。漁民們在附近海域捕捉鯨魚、抹香鯨和海豹。
一八二○年,莫勒爾船長曾在這裏登岸,希望找到他甚感缺乏的取暖木材。幸運的是蘭·蓋伊船長完全不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在這裏停留。那隻能是徒勞往返,因為這些島嶼的氣候根本不可能生長喬木。
雙桅船之所以在桑德韋奇地停泊四十八小時,是因為將我們路線上每一個南極地區的島嶼都搜尋一遍,這樣做比較謹慎。可能會找到什麽資料、征象、痕跡。帕特森曾被一塊浮冰帶走,他的某一個夥伴不是也可能有同樣的遭遇嗎?……
既然時間並不緊迫,任何東西都不忽略當然最好。經過新喬治島之後,“哈勒布雷納”號來到桑德韋奇地。此後,還要到新南奧克尼去。然後,進入極圈,將徑直朝極地大浮冰駛去。
當天即可登岸,有布裏斯托爾島岩石遮掩。該島位於東海岸一處類似天然小港地方的深處。
這個群島位於南緯59度、西經30度的地方,由數個島嶼組成,主要島嶼為布裏斯托爾和圖勒。其它為數不少的島嶼隻配略遜一籌地稱為“小島”了。到圖勒島去的任務落到了傑姆·韋斯特的肩上。他乘一艘大艇出發,以便探明是否有可以靠近的地點。蘭·蓋伊船長和我,我們到布裏斯托爾島的海灘上下船。
多麽荒涼的國度啊!這裏的居民隻有極地品種那些憂鬱的鳥類!植物稀少,品種與新喬治島相同,苔蘚和地衣覆蓋著裸露的不毛之地。海灘後麵,光禿小丘山坡頂上,長著幾株形容憔悴的鬆樹。有時,塊塊巨石從山丘上坍塌而下,發出轟然巨響。到處是寂寞荒涼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栗。布裏斯托爾島上,沒有任何東西說明有人從這裏經過或有遇險者在此生存。當天和第二天我們進行的徒步探查,都毫無結果。
大副韋斯特在圖勒島的探查也同樣毫無結果。他沿著支離破碎的海岸走過,一無所獲。我們的雙桅船打了幾炮,除了將成群的海燕和海鷗驅趕到遠方,驚動了排列在岸邊的笨拙的企鵝以外,也毫無反應。
我與蘭·蓋伊船長散步時,話題所及,我對他說道:
“你大概不會不知道,庫克發現桑德韋奇地時,對這個群島是什麽看法。首先,他以為踏上了一塊大陸。在他看來,漂流到南極海洋以外的冰山是從這裏分離出去的。後來他發現桑德韋奇地隻構成一個群島。不過,他提出了在更南的地方存在一個南極大陸的看法,這倒是頗有見地的呢!”
“這我知道,傑奧林先生,”蘭·蓋伊船長回答道,“但是這個大陸如果確實存在,就必然得出一個結論,即它有很寬的槽口——威德爾和我哥哥,前後相隔六年之久,都曾進入這個大槽。我國偉大的航海家庫克不可能發現這個通道,因為他在71度緯線上停下來了。那好,其他的人在他之後發現了這個通道,還有別人也即將去發現……”
“我們就是這種人,船長……”
“是的……這要上帝幫忙了!庫克曾經斬釘截鐵地說,絕不會有人到達比他更遠的地方去冒險;陸地如果存在,也永遠不會被發現。未來將會證明,他是大錯特錯了。直到南緯83度以上的地方,陸地已經被發現……”
“說不定,”我說,“在更遠的地方,也被那個不同尋常的阿瑟·皮姆發現了……”
“可能,傑奧林先生。既然他和德克·彼得斯已經回到了美國,我們倒確實不需要為他操心了……”
“不過……假如他們並沒有返回……”
“我認為無需考慮這種可能。”蘭·蓋伊船長簡單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