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直一早起來,就來到了沈家求見沈大娘子。再次由李嬤嬤將他引入二門正堂後,終於見到了爽約多次的沈大娘子。他原本隻是禮節性的拜訪,不想對方這次比之前兩次熱情許多,最起碼這次身旁多了一個五六歲的稚子。
“外子也時常誇讚鄭解元是有家學淵源的。”沈大娘子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以至於鄭直有片刻忘了他的家學淵源來自何處“我也曉得了令叔奪魁,本打算送去手本,奈何身有重孝,這才作罷。”
不得不講,沈大娘子的姿態相當低,所謂手本乃是拜見上司、座師或貴官所用的名帖。
“大娘子言重了。”鄭直拱手“俺家叔父得知沈先生對俺的恩情,也是十分感激。也多次讓俺向大娘子致敬。若不是諸事紛擾,清明之時是要叨擾的。”
“鄭解元有心了。”沈大娘子不動聲色的看向身旁的稚童“外子去的突然,隻留下了我們孤兒寡母。想到先夫去時手握僧保久久不願鬆開,就心懷愧疚。妾身一個婦道人家,所知淺薄,隻怕要辜負了先夫所托。”講完忍不住用手帕輕拭眼角。
“師弟聰穎,若是有良師一定能繼承沈先生的遺誌,將來前途不可限量。”聽話聽音,鄭直立刻明白了沈大娘子的意思,想要沈傳的兒子沈麟拜他為師。若是鄭直名副其實,自然當仁不讓,關鍵鄭直就是個鑞槍頭,金鑲玉,外表光鮮,內裏空空。更何況鄭直已經勵誌圈錢撈權,無心於學問,他真的怕誤了沈麟“俺叔父學問想來大娘子是信得過的,若是大娘子覺得合適,俺回去立刻向他稟報。”
“令叔學問自是不會差的。”沈麟能夠拜在鄭寬名下,沈大娘子自然是高興的。可是她出身官宦之家,卻想的更加長遠。沈麟於鄭寬而言,毫無瓜葛,就算收為弟子,將來能夠盡心多少猶未可知。鄭直卻不同了,沈大娘子雖然不曉得何故,卻明白他一定會對沈麟細心嗬護的。鄭直如今不過十四,還有光明前程。沈麟看似舍長取短,卻更加穩妥“麟兒年紀尚幼,難免頑劣不堪,妾身隻怕擾了鄭修撰的清淨。”
“如此,若是大娘子不嫌棄,俺願意代沈先生為師弟啟蒙。”人家都把話講的這般直白了,被逼到牆角的鄭直隻好先答應。
“鄭解元的學問同樣是好的,妾身怎會忘本負義。”沈大娘子趕緊對一旁無所事事的沈麟道“麟兒,快快拜見師父。”師父和師兄的差別大多了,她自然不會放過為兒子鋪路的機會。
沈大娘子之前對鄭直拒人千裏之外,是原本認為娘家可靠,可經過這一陣的蹉跎才曉得,可靠的隻有她的一兒一女。而為了沈麟將來有個好前程,她就必須有個支撐。此時再回過頭來,才發現,鄭直樣樣都是好的。
有了這個發現,沈大娘子就早早準備起來。待得知鄭直落榜,不由又遲疑起來,卻不想他的叔父又異軍突起成了狀元。這段日子她還在考慮如何挽回之前的局麵,卻不想自家的門子竟然帶回了消息。
雖然沈栓子四處宣揚她的家醜,著實讓沈大娘子不滿,卻不能否認,如今的局麵遠比她籌劃的要圓滿。
鄭直既然答應,也就無視了沈大娘子的小動作,接過沈麟似模似樣敬過來的茶“麟兒可曾識字?”
“……”沈麟完全懵懵懂懂,慌忙看向一旁的沈大娘子。
“外子在時學過《千字文》,如今是妾身的長女再教他《三字經》。”沈大娘子隻好越俎代庖,卻突然一愣。她的女兒沈玉瑛如今已經十一了,再有三年就可議親了。倘若鄭直成了她的女婿……想到這看向正在考校沈麟的鄭直越發滿意起來。
廊前的日頭漸漸偏移,可是院子裏卻空無一人,隻有正堂之中偶爾傳出一絲半爪的說話聲。
“俺哪裏曉得那個永康侯說沒就沒了。”鄭虤抱怨一句“剛剛四十歲,又是去做總兵,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誰能想到竟然就這麽死了。”
永康侯徐錡,兩年前獲得旨意掛平蠻將軍印充總兵官鎮守湖廣,結果上個月突然死了。死因的也很奇葩,被跟著他同去赴任的那些放京債之人給氣死了。
這原本和鄭家沒有關係,可是上月鄭虤接了東門號之後,嫌棄之前的買賣來錢慢,於是就跟著別人一起放京債。然後被人坑了,永康侯家的原債主提前得到消息,借口資金周轉不開,願意以低於市價的五成轉讓手中的債權。
消息閉塞的鄭虤認為有利可圖,於是就全部吃下,不但如此,還連帶著吃下了另外幾家手裏的永康侯家的債務。到今日湖廣那邊的消息進京,他這才曉得,上當了。
剛剛從沈家出來就被喊回來的鄭直靜靜地聽著,沒有吭聲。鄭虤剛剛接手買賣,確實莽撞了,可是要講私心,也就是急於做出成績,旁的應該不至於。做買賣嘛,誰又能保證隻賺不賠。不過那些坑鄭家的,他也沒打算放過。
“永康侯家的債務俺們收了多少?”鄭寬是準備去翰林院時得到的消息,因此穿的是官服,顯得威武霸氣,不怒自威。
“……五千二百七十兩。”鄭虤也被這氣場壓製,低聲報數,然後立刻辯解“這債又死不了,隻要它永康侯家還有人,就賴不掉……”
鄭寬以手扶額,沒有吭聲。據他所知,這已經是東門號如今全部的周轉,也就是講,東門號旦夕之間就有可能倒賬“是俺大意了,二虎初次做買賣,應該找個師傅帶一帶的。”
鄭虤縮縮脖子,聽話聽音,鄭寬說的話不重,可是卻並不代表對方不生氣。他同樣曉得這次闖了禍,可是除了抱怨時運不濟外,並不認為他有多大的錯。正如鄭直所言,誰也不是天生做買賣的料,偶有失手很正常。
鄭直則開始盤算一會和工部營繕司官員見麵的事。孫漢如今已經從國子監退學了,按照要求,他需要返鄉。可那也是按照要求,有孫裕在他就算賴著不走也沒事。當然,孫漢是個臉皮薄的,按照他講的,會在買賣談妥之後,再返鄉,準備參加真定府的科試。
對此,鄭直也就聽聽而已,壓根不信。畢竟京師繁華,又有他的兩個伯伯看護,返鄉?他的父親早就沒了,至於母親,鄭直記得孫漢之所以去廟裏做和尚就是為了給他母親祈福,保佑其父母在天上團聚。
“五虎。”鄭寬的聲音傳來,鄭直立刻收斂心神“叔父有何吩咐?”
“眼瞅著下半年二虎就要成親了。”鄭寬語氣平靜“許家也算是京師望族,不可懈怠。如今二虎專心打理東門號,你就幫著二虎籌備婚事吧。”
“對,對。”鄭虤鬆了口氣,趕緊講“俺每日忙的腳不沾地,實在不得空閑。五虎也大了,該幫家裏做做事了。”
“哦。”鄭直應了一聲“俺七姐七月除了孝,下半年也要成親了。幹脆也一並準備了吧。”父母孝期三年,卻不是整三年,而是二十七個月。六嬸曹氏是弘治十三年四月沒得,到今年七月也就夠二十七個月了。至於鄭寬和沈氏的婚期定在了十月,先於鄭妙順一個月。
“這不用了。”鄭寬直接回了“家裏已經準備了,何必勞師動眾。”
鄭直沒吭聲,他懂了,鄭虤這入行第一跤摔得有些狠,東門號估計傷筋動骨了。
“叔父錯矣,俺姐的婚事可馬虎不得。”鄭虤剛剛犯了錯,為了討好鄭寬,急於表現,卻再次昏招迭出“這京師好東西不少,自然要一起準備。”
“俺終究是要在翰林院讀書。”鄭寬卻否決了鄭虤的提議“不宜大操大辦。”然後繼續對鄭直講“待明年虎哥和白家的小姐成親後,就該五虎了,有沒有相中哪家姑娘?”
白家的選擇同樣出乎鄭直預料,相中了鄭虎,女方是白鉞如今在錦衣衛任千戶的兄長白镔的女兒。鄭直聽人講是石珤保的媒,雙方也算門當戶對。
“俺才十四,還小哩。”鄭直尷尬一笑而過“暫時不想娶妻。”有鄭虤在這,打死鄭直他也不願意再用舉業做借口。
“也罷。”鄭寬這次顯然是征詢鄭直的意見,並不是強迫。扭頭對鄭虤道“二虎把偉哥他們喊過來。”鄭偉和鄭健是在鄭寬中狀元後的第二日進的京。因為地址變了,還費了一番功夫才找了過來。
鄭虤應了一聲,起身向外走去,雖然他曉得這是鄭寬在支開他。
“五虎給二虎講不會做俺的嗣子?”鄭寬待鄭虤出了正廳之後才開口問鄭直。
“是。”鄭直有些無語,鄭虤這是多怕他搶位子啊“二哥確實失了分寸,可這也表明他在意叔父。俺從小在觀裏長大,實在不曉得咋照顧人。”這話講的有些冷漠,可是有些話挑明了就要講清楚。
“嗯。”鄭寬歎口氣“俺聽人講,前日夜裏那個廣西的土舉子又鬧事了?”
鄭直看了眼去也匆匆來也匆匆的鄭虤,回答“也不算鬧事,是有幾個民生偷了他的銀子,被當場抓住現行後,還找來巡城校尉想要誣告。”
“京師越來越亂了。”鄭虤插話“天子腳下,啥人都敢跳幾下。”
“叔父。”跟在鄭虤身後,同樣穿著藍衫的兩位青年向鄭寬行禮。與此同時,一旁的鄭直起身,向兩位堂兄行禮“九哥,十二哥。”
鄭偉和鄭健客氣的回禮。雙方雖然是堂兄弟,講實話,鄭直六歲之前和他們見過,之後……這是第一次見。
“九郎和十二郎都已經有了功名,這幾日俺也問了閻教授,你們二人切不可懈怠,以後在家中用心讀書。”
閻珙,山西平定人,弘治八年至十二年在槁城任教諭,如今在順天府任府學教授。鄭寬在真定時,和此人關係莫逆,如今鄭寬一飛衝天,自然更加熱絡。鄭偉、鄭健二人入京之後,就被鄭寬請來為二人補習。
“是。”二人屏住呼吸,應了一聲。
他們雖然和鄭虤,鄭直一樣都是鄭寬的親侄子,奈何十根手指有長有短,況且上一輩人因為祖田被淹的事,早有齟齬。如今一邊不過是臨時抱佛腳,另一邊也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
“好了。”鄭寬點點頭“二虎帶著九郎和十二郎去迎迎耀慶,你姑父的身子骨不好,莫要讓他擔心。”
剛剛坐下的鄭虤鬱悶的起身,用餘光掃了眼鄭直,帶著鄭健和鄭偉退了出去。
同樣是鄭寬金榜題名的第二日,鄭寬,趙爍等人終於得到了趙耀慶的準確消息,聽後神態各異。趙耀慶憑借‘自個本事’弄到武學學額的事,他們是曉得的,卻不想這一切都是東廠在做局。偏偏,東廠可是他們文人唾棄的對象,趙爍當即就病了。鄭寬嘴上沒講,可是對鄭虤更不滿了,畢竟對方當初可是信誓旦旦的講趙耀慶如何想要從文,卻原來是給番子做了嫁衣。
鄭虤自然也惱火,卻又感覺得了助力。畢竟他在京師這麽久也了解一些內幕,東廠的正經番子可不是那麽容易當上的。
昨日他們就得了趙耀慶托人帶的話,講今日回來,原本鄭寬是打算避出去的,可因為早晨出了這事,隻好作罷“俺聽人講五虎如今也在做買賣?”
“……”鄭直尷尬的點點頭,心中對王增有些埋怨。不過卻可以理解,畢竟和狀元相比,一個解元不算啥“那個土舉子之前賠給俺的,若是叔父需要……”
“俺要五虎這些做啥。”鄭寬皺皺眉頭“難道五虎心裏,俺就市儈成這樣?”
“侄兒不敢。”鄭直趕緊認錯。
“不敢隻是嘴上講的,心裏確實是這樣想的。”鄭寬久在商海,察言觀色,腦子但凡慢一點,說不得就會被人坑了,孫所以對鄭直如今的心思一看就懂“五虎不欠俺的,俺也不是要五虎的本錢。二虎是不成的,東門號這次多半也不成了。”
鄭直一愣,他沒想到這次情況如此嚴重,同樣也不明白鄭寬啥意思。
“俺若是現在撤了二虎,他對俺不會如何,卻一定怨恨五虎。”鄭寬苦笑“俺還有些體己,不多,就當俺入股五虎的買賣吧。”
鄭直無語“侄兒惶恐,俺也是啥都不懂……”
“做買賣不懂可以學,可是心若是擺不正,這買賣才難做下去。”鄭寬平靜的講“這賬俺是要讓人查的,五虎不能短了俺的分紅。”
鄭直能講啥,拱手稱是“東門號畢竟是叔父的心血,若是就此荒廢……”
“人沒了。”鄭寬閉住眼睛“東門號也就不再是東門號了。”
鄭直實在不懂,亦或者他不想懂,所以沒有吭聲。卻明白為了家族傳承,有些東西必須藏在心裏,有些則必須丟棄。
“不過這些隻是小道,五虎不要放棄舉業。”鄭寬提醒一句“你今年才十四,路還長著哩。”
“侄兒愚鈍,今生恐怕與皇榜無緣。”鄭直哪怕已經看開,可是說出來,依舊讓他感到沮喪。
“俺如今已經四十了。”鄭寬捧起顎下短須“原本以為見過了世上的一切美好,可是到了如今才曉得,之前浮淺了。俺不講,因為俺希望,五虎將來自個去看。”
鄭直無奈應了一聲。如今都四月了,若是明年三月老鄭直不托夢給他,估計這科就完了。
“還有一件事。”鄭寬低聲道“這月十三是昌國太夫人的壽辰,俺準備了一份禮物,你替俺送過去。”
所謂的昌國太夫人就是當今皇後、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伯張延齡的母親金氏。六嬸沈氏是皇後的表妹,那麽作為沈家未來的女婿確實要去恭賀一番。不過作為本科狀元,自然匯聚了所有人的目光,鄭寬若是親自去,隻會是引火燒身;若是派鄭虤去,不是不可以,關鍵是怕他學壞。
鄭直應了一聲,想了想“俺認識一位仿畫高手,作品足可以假亂真。價錢還公道。若是叔父認為可以,俺問問。”
鄭寬猶豫片刻,點點頭“先問問吧。”
“外子也時常誇讚鄭解元是有家學淵源的。”沈大娘子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以至於鄭直有片刻忘了他的家學淵源來自何處“我也曉得了令叔奪魁,本打算送去手本,奈何身有重孝,這才作罷。”
不得不講,沈大娘子的姿態相當低,所謂手本乃是拜見上司、座師或貴官所用的名帖。
“大娘子言重了。”鄭直拱手“俺家叔父得知沈先生對俺的恩情,也是十分感激。也多次讓俺向大娘子致敬。若不是諸事紛擾,清明之時是要叨擾的。”
“鄭解元有心了。”沈大娘子不動聲色的看向身旁的稚童“外子去的突然,隻留下了我們孤兒寡母。想到先夫去時手握僧保久久不願鬆開,就心懷愧疚。妾身一個婦道人家,所知淺薄,隻怕要辜負了先夫所托。”講完忍不住用手帕輕拭眼角。
“師弟聰穎,若是有良師一定能繼承沈先生的遺誌,將來前途不可限量。”聽話聽音,鄭直立刻明白了沈大娘子的意思,想要沈傳的兒子沈麟拜他為師。若是鄭直名副其實,自然當仁不讓,關鍵鄭直就是個鑞槍頭,金鑲玉,外表光鮮,內裏空空。更何況鄭直已經勵誌圈錢撈權,無心於學問,他真的怕誤了沈麟“俺叔父學問想來大娘子是信得過的,若是大娘子覺得合適,俺回去立刻向他稟報。”
“令叔學問自是不會差的。”沈麟能夠拜在鄭寬名下,沈大娘子自然是高興的。可是她出身官宦之家,卻想的更加長遠。沈麟於鄭寬而言,毫無瓜葛,就算收為弟子,將來能夠盡心多少猶未可知。鄭直卻不同了,沈大娘子雖然不曉得何故,卻明白他一定會對沈麟細心嗬護的。鄭直如今不過十四,還有光明前程。沈麟看似舍長取短,卻更加穩妥“麟兒年紀尚幼,難免頑劣不堪,妾身隻怕擾了鄭修撰的清淨。”
“如此,若是大娘子不嫌棄,俺願意代沈先生為師弟啟蒙。”人家都把話講的這般直白了,被逼到牆角的鄭直隻好先答應。
“鄭解元的學問同樣是好的,妾身怎會忘本負義。”沈大娘子趕緊對一旁無所事事的沈麟道“麟兒,快快拜見師父。”師父和師兄的差別大多了,她自然不會放過為兒子鋪路的機會。
沈大娘子之前對鄭直拒人千裏之外,是原本認為娘家可靠,可經過這一陣的蹉跎才曉得,可靠的隻有她的一兒一女。而為了沈麟將來有個好前程,她就必須有個支撐。此時再回過頭來,才發現,鄭直樣樣都是好的。
有了這個發現,沈大娘子就早早準備起來。待得知鄭直落榜,不由又遲疑起來,卻不想他的叔父又異軍突起成了狀元。這段日子她還在考慮如何挽回之前的局麵,卻不想自家的門子竟然帶回了消息。
雖然沈栓子四處宣揚她的家醜,著實讓沈大娘子不滿,卻不能否認,如今的局麵遠比她籌劃的要圓滿。
鄭直既然答應,也就無視了沈大娘子的小動作,接過沈麟似模似樣敬過來的茶“麟兒可曾識字?”
“……”沈麟完全懵懵懂懂,慌忙看向一旁的沈大娘子。
“外子在時學過《千字文》,如今是妾身的長女再教他《三字經》。”沈大娘子隻好越俎代庖,卻突然一愣。她的女兒沈玉瑛如今已經十一了,再有三年就可議親了。倘若鄭直成了她的女婿……想到這看向正在考校沈麟的鄭直越發滿意起來。
廊前的日頭漸漸偏移,可是院子裏卻空無一人,隻有正堂之中偶爾傳出一絲半爪的說話聲。
“俺哪裏曉得那個永康侯說沒就沒了。”鄭虤抱怨一句“剛剛四十歲,又是去做總兵,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誰能想到竟然就這麽死了。”
永康侯徐錡,兩年前獲得旨意掛平蠻將軍印充總兵官鎮守湖廣,結果上個月突然死了。死因的也很奇葩,被跟著他同去赴任的那些放京債之人給氣死了。
這原本和鄭家沒有關係,可是上月鄭虤接了東門號之後,嫌棄之前的買賣來錢慢,於是就跟著別人一起放京債。然後被人坑了,永康侯家的原債主提前得到消息,借口資金周轉不開,願意以低於市價的五成轉讓手中的債權。
消息閉塞的鄭虤認為有利可圖,於是就全部吃下,不但如此,還連帶著吃下了另外幾家手裏的永康侯家的債務。到今日湖廣那邊的消息進京,他這才曉得,上當了。
剛剛從沈家出來就被喊回來的鄭直靜靜地聽著,沒有吭聲。鄭虤剛剛接手買賣,確實莽撞了,可是要講私心,也就是急於做出成績,旁的應該不至於。做買賣嘛,誰又能保證隻賺不賠。不過那些坑鄭家的,他也沒打算放過。
“永康侯家的債務俺們收了多少?”鄭寬是準備去翰林院時得到的消息,因此穿的是官服,顯得威武霸氣,不怒自威。
“……五千二百七十兩。”鄭虤也被這氣場壓製,低聲報數,然後立刻辯解“這債又死不了,隻要它永康侯家還有人,就賴不掉……”
鄭寬以手扶額,沒有吭聲。據他所知,這已經是東門號如今全部的周轉,也就是講,東門號旦夕之間就有可能倒賬“是俺大意了,二虎初次做買賣,應該找個師傅帶一帶的。”
鄭虤縮縮脖子,聽話聽音,鄭寬說的話不重,可是卻並不代表對方不生氣。他同樣曉得這次闖了禍,可是除了抱怨時運不濟外,並不認為他有多大的錯。正如鄭直所言,誰也不是天生做買賣的料,偶有失手很正常。
鄭直則開始盤算一會和工部營繕司官員見麵的事。孫漢如今已經從國子監退學了,按照要求,他需要返鄉。可那也是按照要求,有孫裕在他就算賴著不走也沒事。當然,孫漢是個臉皮薄的,按照他講的,會在買賣談妥之後,再返鄉,準備參加真定府的科試。
對此,鄭直也就聽聽而已,壓根不信。畢竟京師繁華,又有他的兩個伯伯看護,返鄉?他的父親早就沒了,至於母親,鄭直記得孫漢之所以去廟裏做和尚就是為了給他母親祈福,保佑其父母在天上團聚。
“五虎。”鄭寬的聲音傳來,鄭直立刻收斂心神“叔父有何吩咐?”
“眼瞅著下半年二虎就要成親了。”鄭寬語氣平靜“許家也算是京師望族,不可懈怠。如今二虎專心打理東門號,你就幫著二虎籌備婚事吧。”
“對,對。”鄭虤鬆了口氣,趕緊講“俺每日忙的腳不沾地,實在不得空閑。五虎也大了,該幫家裏做做事了。”
“哦。”鄭直應了一聲“俺七姐七月除了孝,下半年也要成親了。幹脆也一並準備了吧。”父母孝期三年,卻不是整三年,而是二十七個月。六嬸曹氏是弘治十三年四月沒得,到今年七月也就夠二十七個月了。至於鄭寬和沈氏的婚期定在了十月,先於鄭妙順一個月。
“這不用了。”鄭寬直接回了“家裏已經準備了,何必勞師動眾。”
鄭直沒吭聲,他懂了,鄭虤這入行第一跤摔得有些狠,東門號估計傷筋動骨了。
“叔父錯矣,俺姐的婚事可馬虎不得。”鄭虤剛剛犯了錯,為了討好鄭寬,急於表現,卻再次昏招迭出“這京師好東西不少,自然要一起準備。”
“俺終究是要在翰林院讀書。”鄭寬卻否決了鄭虤的提議“不宜大操大辦。”然後繼續對鄭直講“待明年虎哥和白家的小姐成親後,就該五虎了,有沒有相中哪家姑娘?”
白家的選擇同樣出乎鄭直預料,相中了鄭虎,女方是白鉞如今在錦衣衛任千戶的兄長白镔的女兒。鄭直聽人講是石珤保的媒,雙方也算門當戶對。
“俺才十四,還小哩。”鄭直尷尬一笑而過“暫時不想娶妻。”有鄭虤在這,打死鄭直他也不願意再用舉業做借口。
“也罷。”鄭寬這次顯然是征詢鄭直的意見,並不是強迫。扭頭對鄭虤道“二虎把偉哥他們喊過來。”鄭偉和鄭健是在鄭寬中狀元後的第二日進的京。因為地址變了,還費了一番功夫才找了過來。
鄭虤應了一聲,起身向外走去,雖然他曉得這是鄭寬在支開他。
“五虎給二虎講不會做俺的嗣子?”鄭寬待鄭虤出了正廳之後才開口問鄭直。
“是。”鄭直有些無語,鄭虤這是多怕他搶位子啊“二哥確實失了分寸,可這也表明他在意叔父。俺從小在觀裏長大,實在不曉得咋照顧人。”這話講的有些冷漠,可是有些話挑明了就要講清楚。
“嗯。”鄭寬歎口氣“俺聽人講,前日夜裏那個廣西的土舉子又鬧事了?”
鄭直看了眼去也匆匆來也匆匆的鄭虤,回答“也不算鬧事,是有幾個民生偷了他的銀子,被當場抓住現行後,還找來巡城校尉想要誣告。”
“京師越來越亂了。”鄭虤插話“天子腳下,啥人都敢跳幾下。”
“叔父。”跟在鄭虤身後,同樣穿著藍衫的兩位青年向鄭寬行禮。與此同時,一旁的鄭直起身,向兩位堂兄行禮“九哥,十二哥。”
鄭偉和鄭健客氣的回禮。雙方雖然是堂兄弟,講實話,鄭直六歲之前和他們見過,之後……這是第一次見。
“九郎和十二郎都已經有了功名,這幾日俺也問了閻教授,你們二人切不可懈怠,以後在家中用心讀書。”
閻珙,山西平定人,弘治八年至十二年在槁城任教諭,如今在順天府任府學教授。鄭寬在真定時,和此人關係莫逆,如今鄭寬一飛衝天,自然更加熱絡。鄭偉、鄭健二人入京之後,就被鄭寬請來為二人補習。
“是。”二人屏住呼吸,應了一聲。
他們雖然和鄭虤,鄭直一樣都是鄭寬的親侄子,奈何十根手指有長有短,況且上一輩人因為祖田被淹的事,早有齟齬。如今一邊不過是臨時抱佛腳,另一邊也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
“好了。”鄭寬點點頭“二虎帶著九郎和十二郎去迎迎耀慶,你姑父的身子骨不好,莫要讓他擔心。”
剛剛坐下的鄭虤鬱悶的起身,用餘光掃了眼鄭直,帶著鄭健和鄭偉退了出去。
同樣是鄭寬金榜題名的第二日,鄭寬,趙爍等人終於得到了趙耀慶的準確消息,聽後神態各異。趙耀慶憑借‘自個本事’弄到武學學額的事,他們是曉得的,卻不想這一切都是東廠在做局。偏偏,東廠可是他們文人唾棄的對象,趙爍當即就病了。鄭寬嘴上沒講,可是對鄭虤更不滿了,畢竟對方當初可是信誓旦旦的講趙耀慶如何想要從文,卻原來是給番子做了嫁衣。
鄭虤自然也惱火,卻又感覺得了助力。畢竟他在京師這麽久也了解一些內幕,東廠的正經番子可不是那麽容易當上的。
昨日他們就得了趙耀慶托人帶的話,講今日回來,原本鄭寬是打算避出去的,可因為早晨出了這事,隻好作罷“俺聽人講五虎如今也在做買賣?”
“……”鄭直尷尬的點點頭,心中對王增有些埋怨。不過卻可以理解,畢竟和狀元相比,一個解元不算啥“那個土舉子之前賠給俺的,若是叔父需要……”
“俺要五虎這些做啥。”鄭寬皺皺眉頭“難道五虎心裏,俺就市儈成這樣?”
“侄兒不敢。”鄭直趕緊認錯。
“不敢隻是嘴上講的,心裏確實是這樣想的。”鄭寬久在商海,察言觀色,腦子但凡慢一點,說不得就會被人坑了,孫所以對鄭直如今的心思一看就懂“五虎不欠俺的,俺也不是要五虎的本錢。二虎是不成的,東門號這次多半也不成了。”
鄭直一愣,他沒想到這次情況如此嚴重,同樣也不明白鄭寬啥意思。
“俺若是現在撤了二虎,他對俺不會如何,卻一定怨恨五虎。”鄭寬苦笑“俺還有些體己,不多,就當俺入股五虎的買賣吧。”
鄭直無語“侄兒惶恐,俺也是啥都不懂……”
“做買賣不懂可以學,可是心若是擺不正,這買賣才難做下去。”鄭寬平靜的講“這賬俺是要讓人查的,五虎不能短了俺的分紅。”
鄭直能講啥,拱手稱是“東門號畢竟是叔父的心血,若是就此荒廢……”
“人沒了。”鄭寬閉住眼睛“東門號也就不再是東門號了。”
鄭直實在不懂,亦或者他不想懂,所以沒有吭聲。卻明白為了家族傳承,有些東西必須藏在心裏,有些則必須丟棄。
“不過這些隻是小道,五虎不要放棄舉業。”鄭寬提醒一句“你今年才十四,路還長著哩。”
“侄兒愚鈍,今生恐怕與皇榜無緣。”鄭直哪怕已經看開,可是說出來,依舊讓他感到沮喪。
“俺如今已經四十了。”鄭寬捧起顎下短須“原本以為見過了世上的一切美好,可是到了如今才曉得,之前浮淺了。俺不講,因為俺希望,五虎將來自個去看。”
鄭直無奈應了一聲。如今都四月了,若是明年三月老鄭直不托夢給他,估計這科就完了。
“還有一件事。”鄭寬低聲道“這月十三是昌國太夫人的壽辰,俺準備了一份禮物,你替俺送過去。”
所謂的昌國太夫人就是當今皇後、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伯張延齡的母親金氏。六嬸沈氏是皇後的表妹,那麽作為沈家未來的女婿確實要去恭賀一番。不過作為本科狀元,自然匯聚了所有人的目光,鄭寬若是親自去,隻會是引火燒身;若是派鄭虤去,不是不可以,關鍵是怕他學壞。
鄭直應了一聲,想了想“俺認識一位仿畫高手,作品足可以假亂真。價錢還公道。若是叔父認為可以,俺問問。”
鄭寬猶豫片刻,點點頭“先問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