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鄭解元聽人講,為人極不堪。”
“咋了?”
“放蕩無忌,留戀勾欄瓦舍。紅粉裏的將軍,花國中的冠軍。每日睡覺,沒有三個女人伺候,那是不行的。”
“為啥是三個?”
“兩個暖床,一個暖身子唄。”
“俺還聽人講他瞅上一對母女花,特意搬去人家隔壁。大的千嬌百媚,小的楚楚動人……”
“俺咋聽人講,是一對教坊司的師徒,大的反串正末,那是一絕……”
“胡謅。人家才十四。你十四的時候癮這麽大?俺跟你們講,他院裏隻有男人,尤其跟在身邊的還是個莽漢。”
“不是俺吹,俺十四的時候就夜禦十女,金槍不倒……”
“為啥?莽漢好啊,白日幹活,晚上伺候人,賣力啊……”
朱千戶聽的眼冒金星,想要過去撕爛那些人的嘴。奈何他的腳被死死踩住“五郎……”
“俺年少成名,人家圖個嘴上痛快,這又咋了?”鄭直一邊輕搖他去年花二十文買的紙扇,一邊麵帶微笑,唾麵自幹的安撫朱千戶。哪裏還有昨夜喊打喊殺的霸氣。
“他們這般糟踐,五郎為何要忍?”朱千戶憤憤不平的問。
“等有一日,俺爬上去了,這些自然就不會有人記得這些。到時候指不定就是那些人扒灰,聚友呢。”鄭直原本認為,他將遭受到首輔的直接毀滅打擊。卻不想,對方隻是想要他聲名狼藉,可偏偏鄭直最不在乎的就是這一點。
自幼長在隆興觀的他,早就被陳守瑄教導成了一個務實不務虛的人。名聲隻對那些愛惜的人才會有殺傷力。他都已經立誌做一個官商,名聲算個屁。對於一名監生而言,好名聲能換來房子?能換來銀子?能換來田畝?能換來權力?倘若對方的手段隻有這些,鄭直做夢都會笑醒。
說到底,鄭直太把自個當做一盤菜了,在大人物眼中,他不過是隻螞蟻。大人物一個眼神,就已經有無數的野狗圍過去撕咬了,鄭直連讓人家看一眼的資格都沒有。
“開門了,開門了。”眾人正聊著,突然有人喊。
鄭直放眼望去,就見不遠處剛剛禁閉的角門被打開,幾個耀武揚威的家丁氣勢洶洶的走了出來“站好了,站好了,懂不懂規矩,排隊,要不然俺們不錄名,不收禮單了。”
鄭直看看身後慌忙排隊的眾人,不由覺得荒謬,送禮還要排隊,還怕人家不收。不過想想也就理釋然了。畢竟今日是當朝皇後的母親,昌國太夫人的壽辰。
“嗯,甲等。”書辦接過來排頭送禮之人的手本和禮單看了看,莫名其妙的來了一句,然後將手本和禮單交給了身旁另一位書辦。扭頭對送禮之人道“這位入門之後往東拐。”與此同時,接過手本和禮單之人迅速寫了一張條子遞給送禮之人“莫走錯了。”
那人道謝之後,趕緊繞過這些家丁、書辦,走了進去。
鄭直看的莫名其妙,又見之後連續幾人俱是如此,也不光有甲等,還有丁等,乙等,不由好奇,詢問前邊送禮的人“這位兄台請了。”
對方見他文縐縐的,回禮道“小哥何事?”
“這甲等,乙等是何意思?”鄭直直接詢問。
“哦。”那人立刻明白鄭直是第一次來,低聲道“這是建昌伯家的規矩,送禮分等。甲等是一次一千兩以上的,乙等是八百兩到一千兩。”
“這有何用?”鄭直越聽越糊塗。
“小哥可看到那些書辦遞過來的票子?”這人估計也是個好為人師的“憑那些票子,進門之後,到不同的院落為太夫人祝壽,還有參加壽宴。”
“哦。”鄭直大概懂了,這估計是怕搞混了,畢竟送禮價值多少也就代表著送禮之人自身條件水平是個啥檔次。彼此若是相差懸殊,一會開宴,肯定聊不到一起。
書辦顯然都是老手,原本不短的隊伍,沒多久,就到了鄭直。
朱千戶恭敬的將手本還有禮盒遞給了書辦。
對方看了看,皺眉道“敢問這位翰林院鄭修撰可是本科的狀元?”
鄭直心中不喜,畢竟鄭寬派他來就是想要低調,卻還是耐著性子“正是。”
“閣下是?”書辦的態度好了不少。
“鄭修撰是俺叔父。”鄭直敷衍一句。
“鄭公子走錯了,俺們這裏是專門收商賈進獻的壽禮。鄭修撰是俺家親戚,應當去正門,有專人接待。”講完立刻招呼一句“曹鼎,帶這位鄭公子去正門。”
書辦身旁立刻有人應了一聲,走了出來,對鄭直行禮之後道“請鄭公子跟小的來。”態度和剛剛簡直天壤之別。
鄭直向書辦拱拱手,跟著曹鼎往前門走,朱千戶則接過禮物和手本跟了過去。
“俺家向來注重鄉黨,莫講公子是姻親,就是興濟老家來人,也是走前門的。”曹鼎能言會道,一路上嘴就沒停。
“小哥聽口音不是北人?”鄭直隨口一問。
“俺是南都的。”曹鼎講完又開始絮叨起來。
可是鄭直卻明白了對方的身份,大概是衛所京操逃丁。隻是他也不揭破,繼續聽。
眼瞅著到了建昌伯第大門外,恰好有兩輛豪華馬車從他們身旁駛過,鄭直看了眼後邊那輛車的馬燈,寫著一個‘張’。好奇的望向馬車去的方向,遠處也有一支長長隊列。好奇詢問“那邊也辦壽?”
“哦,那是俺們大爺家。”曹鼎看都不看回了一句。
鄭直點點頭,看看人家,多講究。商人送禮走建昌伯第角門,鄉人,遠親恭賀則走建昌伯第正門,至於真正有身份的貴客自然要走壽寧侯第正門。一切有條不紊,規規矩矩。
鄭直之前就聽人講過張家豪奢,占地廣闊,內裏亭台、樓閣、水榭,樣樣俱全。原本他還不覺得啥,可跟著曹鼎走這來一小段路,才有了切身體會。張家是真的大,看樣子,整個胡同都是張家的產業。
鄭直拿出一枚一兩銀錠扔了過去“有勞。”
曹鼎接住,謝了一聲,卻並沒有多麽驚奇,反而有些嫌棄少。
鄭直隻當沒有看到,帶著朱千戶朝著大門口走了過去。這曹鼎又不是他的仆人,他也不指望從對方身上探尋啥,自然不會多給,反正養不熟。
曹鼎撇撇嘴,將鄭直和朱千戶交給了站在這裏維持秩序的家丁,然後也不理二人,轉身就走。
那家丁指指伯第外同樣的一列隊,讓鄭直等人過去排隊。這支隊伍通往的也不是伯第正門,而是正門旁邊的側門,畢竟以這裏眾人的身份都不夠。可能夠走側門,也算是張家給了諸位親朋好大臉麵。
鄭直顯得無聊,又開始一邊排隊,一邊觀察周圍。相比角門那裏,這裏排隊的人少了一些,穿著卻普遍檔次低了很多。沒辦法,皇帝也有窮親戚。
“鄭修撰禮單到。”側門這裏的書辦更過分,直接唱名,然後當眾打開了禮盒瞅了瞅“一幅字帖。”
周圍立刻傳來了輕笑,顯然認為鄭寬送禮微薄,根本是來混飯吃,丟人現眼的。
鄭直也不在意,抬腿就要帶著朱千戶進門。
“這位公子。”那書辦笑著擋住鄭直“今個兒是俺家太夫人壽辰,院裏人多。隻能委屈公子的下人去那邊涼棚等候。”
鄭直看了眼書辦指的方向,那裏確實影影幢幢,通過穿著一望便知,在那邊歇腳的不過是些粗使下人。張家看人下菜,鄭直也早有準備,扭頭對朱千戶道“千戶去馬車那邊等著吧。”
朱千戶應了一聲,行禮之後轉身往胡同口走去。
那書辦全當沒看到,這才讓開,也不理會鄭直,自顧自的查驗下一位賀客送來的壽禮。
鄭直打開折扇,一邊輕搖一邊走進側門。當先就是一塊巨幅木雕做成的影壁佇立在穿堂正中,看質地還是犯忌諱的金絲楠木。穿過屏門來到前院,陡然感到眼前一空。沒辦法,這院子太大了,哪怕兩旁種滿了稀有的綠植樹木,依舊讓習慣於京師逼仄之態的他,感覺心曠神怡。
“去那邊。”門口的下人顯然早就聽到了外邊書辦的動靜,甚至連腳都沒挪地方,揚了揚下巴,努努嘴。
鄭直順著對方指的方向瞅了瞅,幾十丈外,有扇開著的拱門,裏邊同樣影影幢幢,不過穿著比門口涼棚那裏好了不少。
鄭直合攏折扇,大步走去。
“打狗也不看主人,孫家再咋講也是俺家叔父的外舅家,這些人還反了不成。”
“你懂個屁,這跟俺們張家有啥關係,明明是他孫家找不自在……”
“瞎猜啥,一會拜壽時聽聽有沒有二祖母的名號不就都曉得了……”
“就是,就是。這些攀附俺們張家的都不讓人省心。你們聽人講了不,昨個,沈家的那個狀元親家,他侄子,就是那個解元,和人在陝西巷為了搶女人打架。斯文掃地啊……”
嗑著瓜子偷聽的鄭直都替這些人累得慌,這內裏曲裏拐彎的關係,張家都能聯想到,不由佩服這些人的想象力。他確實存著借住張家,卻隻打算惠及鄭家,可沒指望人家救自個。沒辦法,做人要有自知之明。隻是張家人顯然不這麽想,已經把他劃入到了‘累贅’行列。
“諸位親朋,請準備了,該俺們給太夫人賀壽了。”有個管事模樣的人冒了出來,一邊拱手,一邊道。
鄭直隨大流的起身,假模式樣的整整道袍,跟著眾人來到拱門外,此刻才留意到已經有家丁導引其他院落的客人走向大門口。心中不由感歎,到底是勳貴,規矩就是大。隊伍出了建昌伯第,果然是朝著壽寧侯第前進。隻是看方向卻又不是大門,而是角門。
“五虎,五虎。”鄭直耐著性子等著進門,突然聽到了有人喊他。一扭頭,就看到了旁邊馬車上的孫漢,不由笑著拱拱手。
原本以為孫漢就該離去,畢竟場合不對,卻不想這廝喊住車,然後從車廂裏鑽出跳了下來“你咋在這?”
“俺替叔父賀壽,僧奴呢?”鄭直不得不敷衍一句。
“俺也一樣。”孫漢一聽,大喜“俺跟你一夥?”
“不行啊。”鄭直提醒一句“你們都客人,得去正門。”
孫漢順著鄭直指的方向瞅了瞅“那一會俺找你。”
“俺在建昌伯第那邊的西跨院。”鄭直沒有拒絕“快去吧。”
孫漢應了一聲,趕緊爬上馬車,走了。鄭直則繼續跟著賀壽隊伍緩緩前行。
“兄台。”這時鄭直身後一位中年文士拍拍他的肩膀,待鄭直回頭之後,開口詢問“剛剛那是誰啊?”
“同窗。”鄭直敷衍一句,就不再理會那人。他在西跨院聽了一會,就屬這廝聒噪,東家長西家短,哪都少不了他。
中年文士撇撇嘴,對身旁的人道“瞅著沒,那是俺們國子監獨一份的中官蔭監。”
鄭直皺皺眉頭,原來這老小子曉得孫漢的身份,心中對此人更加不喜。
拜壽隊伍來到角門外,立刻被守門家丁攔住。倒不是吃拿卡要,而是過數人頭,每二十人一番放入,待裏邊傳來動靜,再放二十人。
“這是為了怕人多,如此喜慶的日子,磕著碰著都不好。”鄭直身後的中年文士一副過來人的模樣,向周圍人解釋。
鄭直心中腹誹,這不要錢的篾片哪都有。
待輪到鄭直時,不想又是和那位篾片相公分成了一番,更讓鄭直難受的是,他是倒數第二,那個篾片是倒數第一。這篾片怎麽可以忍受沒有聽眾,於是鄭直的耳朵就遭了殃。
“看看,這可是皇帝特許在宅內修築池塘,加設假山的……”
“這棵梧桐樹乃是當年老國公爺專門從皇姑寺求來的。種上沒多久,就傳來了皇後入侍的消息,因此就算搬到此處,還是特意移植了過來。”那篾片繼續賣弄。
“住口。”不遠處的下人聽到後,怒斥一句“轟出去。”
不等那篾片分辯,立刻間有兩個小廝走了過來,不由分說的將這位篾片相公架了出去。
鄭直對此人談不上同情,也談不上快意,不過總算耳根清淨下來。不過他還是特意看了看那棵梧桐樹。正所謂,種的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原本沒啥,可張家人咋諱莫如深呢?
又是七繞八繞,眾人終於繞路來到了壽寧侯第的大廳前,他們自然不是來了就能湊過去給裏邊那位老壽星拜壽的,而是插空檔。隻有重要客人暫時未到的空隙,才能輪到他們。否則,所有人都必須等在一旁,一邊曬太陽,一邊看老壽星和人拉家常。
偏巧輪到鄭直這一番時,外邊的司儀唱名“隆慶長公主府遊駙馬都尉賀太夫人壽。”
鄭直扭頭看去,就看到一位青衣飄飄,麵如冠玉,英姿勃發的中年男子帶著三位青年走了過去。幾人來到正廳,立刻有一位青年迎了過去。雙方講了什麽,他也聽不到,不過看得出兩邊關係很好。
這卻苦了在太陽下邊等著的鄭直等人,好在鄭直帶著折扇,隻好一邊扇風,一邊等。
“懂不懂規矩。”卻不想,這時有下人走了過來,一把奪過折扇,斥責一句“也不看看是哪?”
鄭直皺皺眉頭,若是依著往日,他才不管這是哪,非得要讓對方曉得他是誰。可今日他是替鄭寬來的,隻好不吭聲。
良久之後,終於看到那個老賊帶著三個小賊被引入旁邊偏廳。本來以為終於熬出頭了,卻不想又聽到司儀唱名“英國公府張千戶,張勳衛,賀太夫人壽。”
鄭直猛然扭頭看向正走向正廳的幾人。
“咋了?”
“放蕩無忌,留戀勾欄瓦舍。紅粉裏的將軍,花國中的冠軍。每日睡覺,沒有三個女人伺候,那是不行的。”
“為啥是三個?”
“兩個暖床,一個暖身子唄。”
“俺還聽人講他瞅上一對母女花,特意搬去人家隔壁。大的千嬌百媚,小的楚楚動人……”
“俺咋聽人講,是一對教坊司的師徒,大的反串正末,那是一絕……”
“胡謅。人家才十四。你十四的時候癮這麽大?俺跟你們講,他院裏隻有男人,尤其跟在身邊的還是個莽漢。”
“不是俺吹,俺十四的時候就夜禦十女,金槍不倒……”
“為啥?莽漢好啊,白日幹活,晚上伺候人,賣力啊……”
朱千戶聽的眼冒金星,想要過去撕爛那些人的嘴。奈何他的腳被死死踩住“五郎……”
“俺年少成名,人家圖個嘴上痛快,這又咋了?”鄭直一邊輕搖他去年花二十文買的紙扇,一邊麵帶微笑,唾麵自幹的安撫朱千戶。哪裏還有昨夜喊打喊殺的霸氣。
“他們這般糟踐,五郎為何要忍?”朱千戶憤憤不平的問。
“等有一日,俺爬上去了,這些自然就不會有人記得這些。到時候指不定就是那些人扒灰,聚友呢。”鄭直原本認為,他將遭受到首輔的直接毀滅打擊。卻不想,對方隻是想要他聲名狼藉,可偏偏鄭直最不在乎的就是這一點。
自幼長在隆興觀的他,早就被陳守瑄教導成了一個務實不務虛的人。名聲隻對那些愛惜的人才會有殺傷力。他都已經立誌做一個官商,名聲算個屁。對於一名監生而言,好名聲能換來房子?能換來銀子?能換來田畝?能換來權力?倘若對方的手段隻有這些,鄭直做夢都會笑醒。
說到底,鄭直太把自個當做一盤菜了,在大人物眼中,他不過是隻螞蟻。大人物一個眼神,就已經有無數的野狗圍過去撕咬了,鄭直連讓人家看一眼的資格都沒有。
“開門了,開門了。”眾人正聊著,突然有人喊。
鄭直放眼望去,就見不遠處剛剛禁閉的角門被打開,幾個耀武揚威的家丁氣勢洶洶的走了出來“站好了,站好了,懂不懂規矩,排隊,要不然俺們不錄名,不收禮單了。”
鄭直看看身後慌忙排隊的眾人,不由覺得荒謬,送禮還要排隊,還怕人家不收。不過想想也就理釋然了。畢竟今日是當朝皇後的母親,昌國太夫人的壽辰。
“嗯,甲等。”書辦接過來排頭送禮之人的手本和禮單看了看,莫名其妙的來了一句,然後將手本和禮單交給了身旁另一位書辦。扭頭對送禮之人道“這位入門之後往東拐。”與此同時,接過手本和禮單之人迅速寫了一張條子遞給送禮之人“莫走錯了。”
那人道謝之後,趕緊繞過這些家丁、書辦,走了進去。
鄭直看的莫名其妙,又見之後連續幾人俱是如此,也不光有甲等,還有丁等,乙等,不由好奇,詢問前邊送禮的人“這位兄台請了。”
對方見他文縐縐的,回禮道“小哥何事?”
“這甲等,乙等是何意思?”鄭直直接詢問。
“哦。”那人立刻明白鄭直是第一次來,低聲道“這是建昌伯家的規矩,送禮分等。甲等是一次一千兩以上的,乙等是八百兩到一千兩。”
“這有何用?”鄭直越聽越糊塗。
“小哥可看到那些書辦遞過來的票子?”這人估計也是個好為人師的“憑那些票子,進門之後,到不同的院落為太夫人祝壽,還有參加壽宴。”
“哦。”鄭直大概懂了,這估計是怕搞混了,畢竟送禮價值多少也就代表著送禮之人自身條件水平是個啥檔次。彼此若是相差懸殊,一會開宴,肯定聊不到一起。
書辦顯然都是老手,原本不短的隊伍,沒多久,就到了鄭直。
朱千戶恭敬的將手本還有禮盒遞給了書辦。
對方看了看,皺眉道“敢問這位翰林院鄭修撰可是本科的狀元?”
鄭直心中不喜,畢竟鄭寬派他來就是想要低調,卻還是耐著性子“正是。”
“閣下是?”書辦的態度好了不少。
“鄭修撰是俺叔父。”鄭直敷衍一句。
“鄭公子走錯了,俺們這裏是專門收商賈進獻的壽禮。鄭修撰是俺家親戚,應當去正門,有專人接待。”講完立刻招呼一句“曹鼎,帶這位鄭公子去正門。”
書辦身旁立刻有人應了一聲,走了出來,對鄭直行禮之後道“請鄭公子跟小的來。”態度和剛剛簡直天壤之別。
鄭直向書辦拱拱手,跟著曹鼎往前門走,朱千戶則接過禮物和手本跟了過去。
“俺家向來注重鄉黨,莫講公子是姻親,就是興濟老家來人,也是走前門的。”曹鼎能言會道,一路上嘴就沒停。
“小哥聽口音不是北人?”鄭直隨口一問。
“俺是南都的。”曹鼎講完又開始絮叨起來。
可是鄭直卻明白了對方的身份,大概是衛所京操逃丁。隻是他也不揭破,繼續聽。
眼瞅著到了建昌伯第大門外,恰好有兩輛豪華馬車從他們身旁駛過,鄭直看了眼後邊那輛車的馬燈,寫著一個‘張’。好奇的望向馬車去的方向,遠處也有一支長長隊列。好奇詢問“那邊也辦壽?”
“哦,那是俺們大爺家。”曹鼎看都不看回了一句。
鄭直點點頭,看看人家,多講究。商人送禮走建昌伯第角門,鄉人,遠親恭賀則走建昌伯第正門,至於真正有身份的貴客自然要走壽寧侯第正門。一切有條不紊,規規矩矩。
鄭直之前就聽人講過張家豪奢,占地廣闊,內裏亭台、樓閣、水榭,樣樣俱全。原本他還不覺得啥,可跟著曹鼎走這來一小段路,才有了切身體會。張家是真的大,看樣子,整個胡同都是張家的產業。
鄭直拿出一枚一兩銀錠扔了過去“有勞。”
曹鼎接住,謝了一聲,卻並沒有多麽驚奇,反而有些嫌棄少。
鄭直隻當沒有看到,帶著朱千戶朝著大門口走了過去。這曹鼎又不是他的仆人,他也不指望從對方身上探尋啥,自然不會多給,反正養不熟。
曹鼎撇撇嘴,將鄭直和朱千戶交給了站在這裏維持秩序的家丁,然後也不理二人,轉身就走。
那家丁指指伯第外同樣的一列隊,讓鄭直等人過去排隊。這支隊伍通往的也不是伯第正門,而是正門旁邊的側門,畢竟以這裏眾人的身份都不夠。可能夠走側門,也算是張家給了諸位親朋好大臉麵。
鄭直顯得無聊,又開始一邊排隊,一邊觀察周圍。相比角門那裏,這裏排隊的人少了一些,穿著卻普遍檔次低了很多。沒辦法,皇帝也有窮親戚。
“鄭修撰禮單到。”側門這裏的書辦更過分,直接唱名,然後當眾打開了禮盒瞅了瞅“一幅字帖。”
周圍立刻傳來了輕笑,顯然認為鄭寬送禮微薄,根本是來混飯吃,丟人現眼的。
鄭直也不在意,抬腿就要帶著朱千戶進門。
“這位公子。”那書辦笑著擋住鄭直“今個兒是俺家太夫人壽辰,院裏人多。隻能委屈公子的下人去那邊涼棚等候。”
鄭直看了眼書辦指的方向,那裏確實影影幢幢,通過穿著一望便知,在那邊歇腳的不過是些粗使下人。張家看人下菜,鄭直也早有準備,扭頭對朱千戶道“千戶去馬車那邊等著吧。”
朱千戶應了一聲,行禮之後轉身往胡同口走去。
那書辦全當沒看到,這才讓開,也不理會鄭直,自顧自的查驗下一位賀客送來的壽禮。
鄭直打開折扇,一邊輕搖一邊走進側門。當先就是一塊巨幅木雕做成的影壁佇立在穿堂正中,看質地還是犯忌諱的金絲楠木。穿過屏門來到前院,陡然感到眼前一空。沒辦法,這院子太大了,哪怕兩旁種滿了稀有的綠植樹木,依舊讓習慣於京師逼仄之態的他,感覺心曠神怡。
“去那邊。”門口的下人顯然早就聽到了外邊書辦的動靜,甚至連腳都沒挪地方,揚了揚下巴,努努嘴。
鄭直順著對方指的方向瞅了瞅,幾十丈外,有扇開著的拱門,裏邊同樣影影幢幢,不過穿著比門口涼棚那裏好了不少。
鄭直合攏折扇,大步走去。
“打狗也不看主人,孫家再咋講也是俺家叔父的外舅家,這些人還反了不成。”
“你懂個屁,這跟俺們張家有啥關係,明明是他孫家找不自在……”
“瞎猜啥,一會拜壽時聽聽有沒有二祖母的名號不就都曉得了……”
“就是,就是。這些攀附俺們張家的都不讓人省心。你們聽人講了不,昨個,沈家的那個狀元親家,他侄子,就是那個解元,和人在陝西巷為了搶女人打架。斯文掃地啊……”
嗑著瓜子偷聽的鄭直都替這些人累得慌,這內裏曲裏拐彎的關係,張家都能聯想到,不由佩服這些人的想象力。他確實存著借住張家,卻隻打算惠及鄭家,可沒指望人家救自個。沒辦法,做人要有自知之明。隻是張家人顯然不這麽想,已經把他劃入到了‘累贅’行列。
“諸位親朋,請準備了,該俺們給太夫人賀壽了。”有個管事模樣的人冒了出來,一邊拱手,一邊道。
鄭直隨大流的起身,假模式樣的整整道袍,跟著眾人來到拱門外,此刻才留意到已經有家丁導引其他院落的客人走向大門口。心中不由感歎,到底是勳貴,規矩就是大。隊伍出了建昌伯第,果然是朝著壽寧侯第前進。隻是看方向卻又不是大門,而是角門。
“五虎,五虎。”鄭直耐著性子等著進門,突然聽到了有人喊他。一扭頭,就看到了旁邊馬車上的孫漢,不由笑著拱拱手。
原本以為孫漢就該離去,畢竟場合不對,卻不想這廝喊住車,然後從車廂裏鑽出跳了下來“你咋在這?”
“俺替叔父賀壽,僧奴呢?”鄭直不得不敷衍一句。
“俺也一樣。”孫漢一聽,大喜“俺跟你一夥?”
“不行啊。”鄭直提醒一句“你們都客人,得去正門。”
孫漢順著鄭直指的方向瞅了瞅“那一會俺找你。”
“俺在建昌伯第那邊的西跨院。”鄭直沒有拒絕“快去吧。”
孫漢應了一聲,趕緊爬上馬車,走了。鄭直則繼續跟著賀壽隊伍緩緩前行。
“兄台。”這時鄭直身後一位中年文士拍拍他的肩膀,待鄭直回頭之後,開口詢問“剛剛那是誰啊?”
“同窗。”鄭直敷衍一句,就不再理會那人。他在西跨院聽了一會,就屬這廝聒噪,東家長西家短,哪都少不了他。
中年文士撇撇嘴,對身旁的人道“瞅著沒,那是俺們國子監獨一份的中官蔭監。”
鄭直皺皺眉頭,原來這老小子曉得孫漢的身份,心中對此人更加不喜。
拜壽隊伍來到角門外,立刻被守門家丁攔住。倒不是吃拿卡要,而是過數人頭,每二十人一番放入,待裏邊傳來動靜,再放二十人。
“這是為了怕人多,如此喜慶的日子,磕著碰著都不好。”鄭直身後的中年文士一副過來人的模樣,向周圍人解釋。
鄭直心中腹誹,這不要錢的篾片哪都有。
待輪到鄭直時,不想又是和那位篾片相公分成了一番,更讓鄭直難受的是,他是倒數第二,那個篾片是倒數第一。這篾片怎麽可以忍受沒有聽眾,於是鄭直的耳朵就遭了殃。
“看看,這可是皇帝特許在宅內修築池塘,加設假山的……”
“這棵梧桐樹乃是當年老國公爺專門從皇姑寺求來的。種上沒多久,就傳來了皇後入侍的消息,因此就算搬到此處,還是特意移植了過來。”那篾片繼續賣弄。
“住口。”不遠處的下人聽到後,怒斥一句“轟出去。”
不等那篾片分辯,立刻間有兩個小廝走了過來,不由分說的將這位篾片相公架了出去。
鄭直對此人談不上同情,也談不上快意,不過總算耳根清淨下來。不過他還是特意看了看那棵梧桐樹。正所謂,種的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原本沒啥,可張家人咋諱莫如深呢?
又是七繞八繞,眾人終於繞路來到了壽寧侯第的大廳前,他們自然不是來了就能湊過去給裏邊那位老壽星拜壽的,而是插空檔。隻有重要客人暫時未到的空隙,才能輪到他們。否則,所有人都必須等在一旁,一邊曬太陽,一邊看老壽星和人拉家常。
偏巧輪到鄭直這一番時,外邊的司儀唱名“隆慶長公主府遊駙馬都尉賀太夫人壽。”
鄭直扭頭看去,就看到一位青衣飄飄,麵如冠玉,英姿勃發的中年男子帶著三位青年走了過去。幾人來到正廳,立刻有一位青年迎了過去。雙方講了什麽,他也聽不到,不過看得出兩邊關係很好。
這卻苦了在太陽下邊等著的鄭直等人,好在鄭直帶著折扇,隻好一邊扇風,一邊等。
“懂不懂規矩。”卻不想,這時有下人走了過來,一把奪過折扇,斥責一句“也不看看是哪?”
鄭直皺皺眉頭,若是依著往日,他才不管這是哪,非得要讓對方曉得他是誰。可今日他是替鄭寬來的,隻好不吭聲。
良久之後,終於看到那個老賊帶著三個小賊被引入旁邊偏廳。本來以為終於熬出頭了,卻不想又聽到司儀唱名“英國公府張千戶,張勳衛,賀太夫人壽。”
鄭直猛然扭頭看向正走向正廳的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