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談完,雙方又將在大堂裏和店東嘮家常的刁謙彥請回,正式開喝。一點透的飯菜隻能講湊合,畢竟人家的日常顧客本來要求就不高,隻要吃飽就行。至於吃好,在這小碼頭實在是一種奢望。隻是鄭直卻吃的很開心,喝的很盡興。無他,有錢賺。
“俺們那的糧食如今已經是一年三熟。”孫懷南喝幹杯中酒“不誑人,一畝地三熟加起來六石穀子,算下來有四石二鬥的米。就比如俺們這次進獻的瑞穀,就是一禾三穗。”
鄭直聽了直咋舌,沒法子,差距太大。旁的地方他不曉得,就槁城而言,不過一年一熟,畝產不過收麥一石以上。算上六成脫殼率,則南北產糧有七倍之差,觸目驚心啊“不曉得孫紀善可有意將南米北售?”
“俺喝多了,上頭,你們聊。”刁謙彥看看日頭“這天色不早了,俺也該回去了。”
鄭直哭笑不得,卻並沒有如同上午時候那樣感覺對方畫蛇添足“刁主文受累,俺一會要跟著孫儒士的船去府城,門口那兩匹馬還望代俺送回縣東街。”
刁謙彥笑著回禮“一定,一定。”所謂的縣東街就是縣衙後巷的一條街,那裏距離他的院子最近,也就是那兩匹成色不錯的馬就送給他做謝禮了。
“刁二郎慢走。”孫懷南湊了過去,將懷裏的一個包袱塞給了對方。
刁謙彥尷尬的對著鄭直笑笑,心裏咒罵孫懷南不講究,直接出了門。
“俺們之前在京師認識的。”孫懷南一點都沒有打算隱瞞“人家收錢辦事,這有啥。”
“對。”鄭直想想,感覺孫懷南講的很實在,反而是他把這種光明正大的事弄得鬼鬼祟祟。
雙方在此落座之後,孫懷南繼續道“鄭解元想要做糧食買賣,俺自然樂意。可是從俺們安陸到真定可有一千多裏啊,這糧食買賣不虧嗎?”
“不曉得孫儒士有何見教?”鄭直默然。
“南京。”孫懷南直接道“如今南京就缺糧食,奈何俺們沒有文書,賣不了。倘若鄭解元有關係,這糧食就可以順江而下。”
“孫儒士應該曉得,各地誰不是以鄰為壑。若要打通關竅,又豈是朝夕之間?”鄭直一聽就不靠譜。
“鄭解元誤會了。”孫懷南卻搖搖頭“須知,這南京乃至江南,每隔一段日子就會鬧饑荒,這次俺們錯過了,並不是以後也錯過了。俺們賣的是糧食,今年長了要賣出去,明年一樣。奈何俺們是王府,身份不便。鄭解元的名頭俺在安陸也聽過,當然令叔的名頭更大。京師和南京不同於旁處,誰都別想稱王稱霸,所以旁的地方做買賣或許都會被本地人欺負,唯獨這兩個地方不會。”
鄭直想了想“這麽講,孫儒士要和俺們做長久買賣?”
“做買賣不都是要細水長流才好嗎?”孫懷南反問。
“孫儒士容俺想想。”鄭直一時之間還沒有辦法權衡利弊。
“沒事。”孫懷南道“俺們還要回來坐船回安陸,估計會是九月底左右。”
“一定,一定。”鄭直趕忙應下,為對方倒了一杯酒。買賣談完了兩人實在不曉得繼續談啥,可是這才吃了沒一陣。
就在鄭直考慮要不要用在山西的見聞當作佐料時,孫懷南開口了“俺聽人家講,這《大觀園》是解元令叔所著,不曉得是不是真的。”
鄭直點點頭“實不相瞞,確有其事,不過隻是小道而已,不值一提。”
盡管鄭寬寫的《大觀園》、《水滸》已經廣為人知,可他卻從不署名。究其原因乃是士林對小說家曆來都不友好,甚至還詛咒。 因此,不管是王增刊印,還是旁人盜印的《大觀園》也從沒有出現過鄭寬的名字,而是給他起了一堆亂七八糟的筆名。反正大夥都曉得誰寫的,如今風氣如此,也沒人苛求。倒是有人借此印證了,寫話本的沒一個有好報。不信你瞧瞧,鄭寬一個狀元,就因為寫了話本,到如今都沒有生出兒子,這輩子要做絕戶了。
“那不曉得脂硯齋是誰?”孫懷南卻好奇的問?
“脂硯齋?”鄭直一愣“沒聽過,不曉得是誰?”
“不會吧。”孫懷南把褡褳拿過來,從裏邊拿出一本書遞給鄭直“這書把令叔的書,講的清清楚楚,旁人都講一定是解元家人寫的。”
鄭直伸手接過,瞅了眼,書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石頭記》?”旁人?旁人是誰?孫懷南一個大老粗,咋對這種書如此感興趣,看得懂嗎?
“估計是書商為了不給錢,改的名字。”孫懷南不以為意。
“俺確實沒聽過這名字。”鄭直苦笑著隨意翻了翻,卻發現裏邊的見解確實獨到,當然沒有那本《紅樓夢》附錄中《張捷說紅樓》講的實在“想來也是書商為了賺銀子請人胡寫的。”
“解元公也喜歡話本?”孫懷南緊跟著就問。
鄭直點點頭,不動聲色的將書放下“實不相瞞,《大觀園》俺就是第一個讀到的。”
“那賣書能賺銀子不?”孫懷南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終於講出了真實目的“俺船上還多著哩,要不解元跟俺找個書商,都賣出去。俺本來打算去京師賣個好價的。”
鄭直瞅著孫懷南,不確定的問“書商?”
“對啊。”孫懷南狡黠一笑“俺大字認不出一籮筐,就瞅著這書插圖好看。”
鄭直拱拱手,人家確實不識字,卻不傻“若是孫儒士信得過俺,在下願意幫忙。”
“行,來,幹了。”孫懷南大笑“待他們卸了貨,俺帶解元去船上瞅瞅那些書。”
“話兒隻能夠這樣來講,我不比當年在佘塘關。有老夫我今年六十三,六十三又當了先鋒官。我的兒摻老父廟門以前,你看那嘯霜馬獻血染完……”
孫懷南跟著哼了起來,待睜開眼,歌聲已經消失,茫然的瞅瞅四周,趕忙起身對著正中一位文靜的中年人行禮“殿下,微臣已經將咱家的寶貝們都賣出去了,今年指定能過個好年。”
“卿辛苦了。”中年人笑道“難怪王妃一直對卿多有誇讚。”
“殿下謬讚,這是微臣應該做的。”孫懷南想到王妃,心頭有種異樣的衝動。沒辦法,興王朱佑杬從小身子就不好。後宮裏放著如花似玉的一妃九夫人,大部分時候都是獨守空房,簡直暴殄天物。隻是他卻不敢表現出任何不妥,低頭避免對方看到他的臉“微臣這次北上進貢,正好在真定府槁城縣偶遇本科順天府解元鄭直。此人對於貨殖也多有涉獵,得知俺們的東西價錢公道,就都買了。”
“鄭直?”中年人重複一聲,追問“可是《大觀園》鄭狀元的侄子?”得到孫懷南肯定答複後,不等他開口,旁邊冒出一位盛裝的貴婦人“可曾問明脂硯齋是何人?”
“……”孫懷南曉得此刻王妃正盯著他,不停的暗示自個千萬不要抬頭“回王妃,問清了,是,是,正是這位鄭解元。”
“愛卿做的很好。”王妃的聲音充滿了一種歡愉之感,以至於孫懷南終究沒忍住抬頭看去。
“大膽。”立刻有人怒喝一聲。
孫懷南嚇的扭頭看去,卻是一群穿著左衽短褂的髡發人。心中不由來氣,腰杆子立刻挺直了“叢老二,你啥意思?老子正看王妃哩。”扭頭看去,發現不光興王消失不見,他的美人王妃也不見了蹤影。頓時大怒,一腳將為首的髡發人踹倒“老子走之前咋個講的?俺回來前,你們不準出那個洞。否則被人家當賊殺了,怨不得老子。”
“俺們沒有出啊。”被踹倒在地的髡發人委屈道“這就是山洞啊。”
孫懷南一愣,四下瞅瞅,果然是在山洞裏,不由尷尬,想來他是喝蒙了“那你們咋從那鏡子裏出來了?也不能出來,滾回去。滾滾滾。”
四年前,他還是興王府庫大使,有一次他帶人去王府後的崇岵山搜集木柴,恰好遇到暴雨。他陰差陽錯的就跑進了這個山洞,然後在洞內發現了一麵如同銅鏡一般明亮的東西。這些髡發人就是從那麵鏡子裏走出來的。
初時他還以為是遇到了野人或者鬼,被嚇了個半死,發燒,腹瀉,嘔吐,在洞裏折騰了足足一旬,多虧了這些髡發人帶來的藥片才慢慢恢複。這期間,雙方也是彼此有交流,孫懷南也聽到了一個讓他惶恐的消息,大明朝會亡。還有一個好消息,亡在兩百年後。被一個叫李自成的強盜還有一個叫吳三桂的丘八,因為爭奪一個叫陳圓圓的妓女,讓關外的野人鑽了空子。
當時孫懷南看著對麵那些髡發人一副旁觀者的模樣描述著經過,心中不滿,質問眾人為何不起義兵,同赴國難?卻被告知,那些野人建立的名為‘清’的國,也快被滅了。如今被一個叫‘太平天國’的漢人國家已經打的劃江而治了。他們之所以出現在這座山洞裏,就是為了避難。如今太平軍和清軍正在山下大打出手,他們缺衣少食,好不可憐。
孫懷南最初不過是為了報答對方的救命之恩,才將王府倉庫內的糧食偷出來送給眾人。卻沒想到那些人投桃報李,將他們能夠搜集到的東西送給他,那些棒子,山藥,土豆,煙葉,辣椒,稻種等等的,都是他們給的。
孫懷南得到之後,一開始也沒想著耕種,不過就是當個稀罕物件蒸煮之後,孝敬府內官員。隨著來討要的人越來越多,還是得了王妃跟前的紅人邢女兒提醒,孫懷南才大著膽子申請在府內試種。經過兩年的培育,終於在去年獲得了大豐收。而興王也因此為他求升為紀善。
人的欲望是無止盡的,得隴望蜀。孫懷南雖然升了官,可是依舊是微末小吏,還是王府官。想著今生肯定無法再離開興王府,於是就打算搞銀子。因此這次才求了恩典跟著牧群所的駱千戶一起出來的。至於啥河道堵了,改道等等的當然都是借口。他們的行蹤都是要經過都督府簽批的,甚至停留時間都有限製。隻有改道,他們才能夠避開朝廷耳目,然後將夾帶的東西散出去。那個刁謙彥顯然也清楚,所以從不過多涉入其中。
“俺們來,是為了問問貴人,啥時候能拿到銀子啊。”叢老二討好道“那邊大清國又打回來了,要俺們出贖罪銀,否則就砍頭。”
“又打回來了?”孫懷南已經麻木了,這四五年下來,清軍和太平軍打的有來有往,反正每次過去都是死一片人。叢老二等人靠著和他做買賣,倒是聚攏了一幫人“還得等等,俺已經把你們找到的那些書都給了俺們這的解元公了,懂不,人家能賣出價來,銀子俺還能短了你們的?”
“對對。”叢老二應了一聲,卻又不放心“貴人可千萬別賣虧了,俺們這好多書都是從南京天一閣……”
“等等。”孫懷南一愣“不對啊,俺還沒去京師咋就回來了?”
鄭直睜開眼,發現懷裏躺著的是之前獻殷勤的店東尹香玉。坐起身瞅了瞅,天色有些,翻身再次壓住了對方。
再次暢快之後,鄭直穿好衣服,搖搖晃晃的走出房間。就看到龐文宣拿著匕首無聊的比劃,幾步之外蹲著一個中年人,神情恍惚“咋了?”
“哦。”龐文宣趕緊站好“東家不是讓俺看著他嗎。”
“這是誰啊?”鄭直卻不記得有這事。
“那位尹店東的男人。”龐文宣狐疑的走了過來“東家不記得了?”
“……”鄭直尷尬的坐了下來,難怪那位尹店東……四下瞅瞅“孫儒士呢?”
“讓他們的人扶回船上了。”龐文宣笑道“講若是東家醒了,就走。”
鄭直點點頭,看向中年人“俺喝多了。”大步向外走去。
龐文宣把這腦袋瞅瞅包廂,嘖嘖嘴,踹了中年人一腳,趕緊跟著跑了出來。迎麵就看到鄭直朝著他扔了個東西,趕緊接住,是錠二十兩金花銀。
“俺喝多了。”鄭直幹癟癟的回了一句“你回城裏一趟,讓龔掌櫃日後照顧一下她家買賣,然後直接去府城。”
龐文宣笑著應了一聲,送走鄭直後,將銀錠揣進懷裏,然後拿出一錠五兩銀錠回到大堂。因為已經過了飯點,也不怕有人瞅見,走到中年人麵前“你女人又不是黃花閨女,外邊的花魁一次也就這麽多。別不識好歹,不老實就扔河裏喂魚。”扔在了中年人麵前,轉身向外走去,眼瞅著就要到門口,卻停了下來。四下瞅瞅。將門板上好,在中年人無聲的呐喊中,大步流星的向鄭直出來的包間走去。
“俺們那的糧食如今已經是一年三熟。”孫懷南喝幹杯中酒“不誑人,一畝地三熟加起來六石穀子,算下來有四石二鬥的米。就比如俺們這次進獻的瑞穀,就是一禾三穗。”
鄭直聽了直咋舌,沒法子,差距太大。旁的地方他不曉得,就槁城而言,不過一年一熟,畝產不過收麥一石以上。算上六成脫殼率,則南北產糧有七倍之差,觸目驚心啊“不曉得孫紀善可有意將南米北售?”
“俺喝多了,上頭,你們聊。”刁謙彥看看日頭“這天色不早了,俺也該回去了。”
鄭直哭笑不得,卻並沒有如同上午時候那樣感覺對方畫蛇添足“刁主文受累,俺一會要跟著孫儒士的船去府城,門口那兩匹馬還望代俺送回縣東街。”
刁謙彥笑著回禮“一定,一定。”所謂的縣東街就是縣衙後巷的一條街,那裏距離他的院子最近,也就是那兩匹成色不錯的馬就送給他做謝禮了。
“刁二郎慢走。”孫懷南湊了過去,將懷裏的一個包袱塞給了對方。
刁謙彥尷尬的對著鄭直笑笑,心裏咒罵孫懷南不講究,直接出了門。
“俺們之前在京師認識的。”孫懷南一點都沒有打算隱瞞“人家收錢辦事,這有啥。”
“對。”鄭直想想,感覺孫懷南講的很實在,反而是他把這種光明正大的事弄得鬼鬼祟祟。
雙方在此落座之後,孫懷南繼續道“鄭解元想要做糧食買賣,俺自然樂意。可是從俺們安陸到真定可有一千多裏啊,這糧食買賣不虧嗎?”
“不曉得孫儒士有何見教?”鄭直默然。
“南京。”孫懷南直接道“如今南京就缺糧食,奈何俺們沒有文書,賣不了。倘若鄭解元有關係,這糧食就可以順江而下。”
“孫儒士應該曉得,各地誰不是以鄰為壑。若要打通關竅,又豈是朝夕之間?”鄭直一聽就不靠譜。
“鄭解元誤會了。”孫懷南卻搖搖頭“須知,這南京乃至江南,每隔一段日子就會鬧饑荒,這次俺們錯過了,並不是以後也錯過了。俺們賣的是糧食,今年長了要賣出去,明年一樣。奈何俺們是王府,身份不便。鄭解元的名頭俺在安陸也聽過,當然令叔的名頭更大。京師和南京不同於旁處,誰都別想稱王稱霸,所以旁的地方做買賣或許都會被本地人欺負,唯獨這兩個地方不會。”
鄭直想了想“這麽講,孫儒士要和俺們做長久買賣?”
“做買賣不都是要細水長流才好嗎?”孫懷南反問。
“孫儒士容俺想想。”鄭直一時之間還沒有辦法權衡利弊。
“沒事。”孫懷南道“俺們還要回來坐船回安陸,估計會是九月底左右。”
“一定,一定。”鄭直趕忙應下,為對方倒了一杯酒。買賣談完了兩人實在不曉得繼續談啥,可是這才吃了沒一陣。
就在鄭直考慮要不要用在山西的見聞當作佐料時,孫懷南開口了“俺聽人家講,這《大觀園》是解元令叔所著,不曉得是不是真的。”
鄭直點點頭“實不相瞞,確有其事,不過隻是小道而已,不值一提。”
盡管鄭寬寫的《大觀園》、《水滸》已經廣為人知,可他卻從不署名。究其原因乃是士林對小說家曆來都不友好,甚至還詛咒。 因此,不管是王增刊印,還是旁人盜印的《大觀園》也從沒有出現過鄭寬的名字,而是給他起了一堆亂七八糟的筆名。反正大夥都曉得誰寫的,如今風氣如此,也沒人苛求。倒是有人借此印證了,寫話本的沒一個有好報。不信你瞧瞧,鄭寬一個狀元,就因為寫了話本,到如今都沒有生出兒子,這輩子要做絕戶了。
“那不曉得脂硯齋是誰?”孫懷南卻好奇的問?
“脂硯齋?”鄭直一愣“沒聽過,不曉得是誰?”
“不會吧。”孫懷南把褡褳拿過來,從裏邊拿出一本書遞給鄭直“這書把令叔的書,講的清清楚楚,旁人都講一定是解元家人寫的。”
鄭直伸手接過,瞅了眼,書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石頭記》?”旁人?旁人是誰?孫懷南一個大老粗,咋對這種書如此感興趣,看得懂嗎?
“估計是書商為了不給錢,改的名字。”孫懷南不以為意。
“俺確實沒聽過這名字。”鄭直苦笑著隨意翻了翻,卻發現裏邊的見解確實獨到,當然沒有那本《紅樓夢》附錄中《張捷說紅樓》講的實在“想來也是書商為了賺銀子請人胡寫的。”
“解元公也喜歡話本?”孫懷南緊跟著就問。
鄭直點點頭,不動聲色的將書放下“實不相瞞,《大觀園》俺就是第一個讀到的。”
“那賣書能賺銀子不?”孫懷南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終於講出了真實目的“俺船上還多著哩,要不解元跟俺找個書商,都賣出去。俺本來打算去京師賣個好價的。”
鄭直瞅著孫懷南,不確定的問“書商?”
“對啊。”孫懷南狡黠一笑“俺大字認不出一籮筐,就瞅著這書插圖好看。”
鄭直拱拱手,人家確實不識字,卻不傻“若是孫儒士信得過俺,在下願意幫忙。”
“行,來,幹了。”孫懷南大笑“待他們卸了貨,俺帶解元去船上瞅瞅那些書。”
“話兒隻能夠這樣來講,我不比當年在佘塘關。有老夫我今年六十三,六十三又當了先鋒官。我的兒摻老父廟門以前,你看那嘯霜馬獻血染完……”
孫懷南跟著哼了起來,待睜開眼,歌聲已經消失,茫然的瞅瞅四周,趕忙起身對著正中一位文靜的中年人行禮“殿下,微臣已經將咱家的寶貝們都賣出去了,今年指定能過個好年。”
“卿辛苦了。”中年人笑道“難怪王妃一直對卿多有誇讚。”
“殿下謬讚,這是微臣應該做的。”孫懷南想到王妃,心頭有種異樣的衝動。沒辦法,興王朱佑杬從小身子就不好。後宮裏放著如花似玉的一妃九夫人,大部分時候都是獨守空房,簡直暴殄天物。隻是他卻不敢表現出任何不妥,低頭避免對方看到他的臉“微臣這次北上進貢,正好在真定府槁城縣偶遇本科順天府解元鄭直。此人對於貨殖也多有涉獵,得知俺們的東西價錢公道,就都買了。”
“鄭直?”中年人重複一聲,追問“可是《大觀園》鄭狀元的侄子?”得到孫懷南肯定答複後,不等他開口,旁邊冒出一位盛裝的貴婦人“可曾問明脂硯齋是何人?”
“……”孫懷南曉得此刻王妃正盯著他,不停的暗示自個千萬不要抬頭“回王妃,問清了,是,是,正是這位鄭解元。”
“愛卿做的很好。”王妃的聲音充滿了一種歡愉之感,以至於孫懷南終究沒忍住抬頭看去。
“大膽。”立刻有人怒喝一聲。
孫懷南嚇的扭頭看去,卻是一群穿著左衽短褂的髡發人。心中不由來氣,腰杆子立刻挺直了“叢老二,你啥意思?老子正看王妃哩。”扭頭看去,發現不光興王消失不見,他的美人王妃也不見了蹤影。頓時大怒,一腳將為首的髡發人踹倒“老子走之前咋個講的?俺回來前,你們不準出那個洞。否則被人家當賊殺了,怨不得老子。”
“俺們沒有出啊。”被踹倒在地的髡發人委屈道“這就是山洞啊。”
孫懷南一愣,四下瞅瞅,果然是在山洞裏,不由尷尬,想來他是喝蒙了“那你們咋從那鏡子裏出來了?也不能出來,滾回去。滾滾滾。”
四年前,他還是興王府庫大使,有一次他帶人去王府後的崇岵山搜集木柴,恰好遇到暴雨。他陰差陽錯的就跑進了這個山洞,然後在洞內發現了一麵如同銅鏡一般明亮的東西。這些髡發人就是從那麵鏡子裏走出來的。
初時他還以為是遇到了野人或者鬼,被嚇了個半死,發燒,腹瀉,嘔吐,在洞裏折騰了足足一旬,多虧了這些髡發人帶來的藥片才慢慢恢複。這期間,雙方也是彼此有交流,孫懷南也聽到了一個讓他惶恐的消息,大明朝會亡。還有一個好消息,亡在兩百年後。被一個叫李自成的強盜還有一個叫吳三桂的丘八,因為爭奪一個叫陳圓圓的妓女,讓關外的野人鑽了空子。
當時孫懷南看著對麵那些髡發人一副旁觀者的模樣描述著經過,心中不滿,質問眾人為何不起義兵,同赴國難?卻被告知,那些野人建立的名為‘清’的國,也快被滅了。如今被一個叫‘太平天國’的漢人國家已經打的劃江而治了。他們之所以出現在這座山洞裏,就是為了避難。如今太平軍和清軍正在山下大打出手,他們缺衣少食,好不可憐。
孫懷南最初不過是為了報答對方的救命之恩,才將王府倉庫內的糧食偷出來送給眾人。卻沒想到那些人投桃報李,將他們能夠搜集到的東西送給他,那些棒子,山藥,土豆,煙葉,辣椒,稻種等等的,都是他們給的。
孫懷南得到之後,一開始也沒想著耕種,不過就是當個稀罕物件蒸煮之後,孝敬府內官員。隨著來討要的人越來越多,還是得了王妃跟前的紅人邢女兒提醒,孫懷南才大著膽子申請在府內試種。經過兩年的培育,終於在去年獲得了大豐收。而興王也因此為他求升為紀善。
人的欲望是無止盡的,得隴望蜀。孫懷南雖然升了官,可是依舊是微末小吏,還是王府官。想著今生肯定無法再離開興王府,於是就打算搞銀子。因此這次才求了恩典跟著牧群所的駱千戶一起出來的。至於啥河道堵了,改道等等的當然都是借口。他們的行蹤都是要經過都督府簽批的,甚至停留時間都有限製。隻有改道,他們才能夠避開朝廷耳目,然後將夾帶的東西散出去。那個刁謙彥顯然也清楚,所以從不過多涉入其中。
“俺們來,是為了問問貴人,啥時候能拿到銀子啊。”叢老二討好道“那邊大清國又打回來了,要俺們出贖罪銀,否則就砍頭。”
“又打回來了?”孫懷南已經麻木了,這四五年下來,清軍和太平軍打的有來有往,反正每次過去都是死一片人。叢老二等人靠著和他做買賣,倒是聚攏了一幫人“還得等等,俺已經把你們找到的那些書都給了俺們這的解元公了,懂不,人家能賣出價來,銀子俺還能短了你們的?”
“對對。”叢老二應了一聲,卻又不放心“貴人可千萬別賣虧了,俺們這好多書都是從南京天一閣……”
“等等。”孫懷南一愣“不對啊,俺還沒去京師咋就回來了?”
鄭直睜開眼,發現懷裏躺著的是之前獻殷勤的店東尹香玉。坐起身瞅了瞅,天色有些,翻身再次壓住了對方。
再次暢快之後,鄭直穿好衣服,搖搖晃晃的走出房間。就看到龐文宣拿著匕首無聊的比劃,幾步之外蹲著一個中年人,神情恍惚“咋了?”
“哦。”龐文宣趕緊站好“東家不是讓俺看著他嗎。”
“這是誰啊?”鄭直卻不記得有這事。
“那位尹店東的男人。”龐文宣狐疑的走了過來“東家不記得了?”
“……”鄭直尷尬的坐了下來,難怪那位尹店東……四下瞅瞅“孫儒士呢?”
“讓他們的人扶回船上了。”龐文宣笑道“講若是東家醒了,就走。”
鄭直點點頭,看向中年人“俺喝多了。”大步向外走去。
龐文宣把這腦袋瞅瞅包廂,嘖嘖嘴,踹了中年人一腳,趕緊跟著跑了出來。迎麵就看到鄭直朝著他扔了個東西,趕緊接住,是錠二十兩金花銀。
“俺喝多了。”鄭直幹癟癟的回了一句“你回城裏一趟,讓龔掌櫃日後照顧一下她家買賣,然後直接去府城。”
龐文宣笑著應了一聲,送走鄭直後,將銀錠揣進懷裏,然後拿出一錠五兩銀錠回到大堂。因為已經過了飯點,也不怕有人瞅見,走到中年人麵前“你女人又不是黃花閨女,外邊的花魁一次也就這麽多。別不識好歹,不老實就扔河裏喂魚。”扔在了中年人麵前,轉身向外走去,眼瞅著就要到門口,卻停了下來。四下瞅瞅。將門板上好,在中年人無聲的呐喊中,大步流星的向鄭直出來的包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