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瑀分別後,鄭直又帶著禮物馬不停蹄的來到了首輔劉健的私邸。劉家果然如同程不識講的沒有對他拒之門外,隻是劉閣老也沒有親自接見,而是派了一個姓張名遼的主文來見他。
“俺聽聞鄭解元有意武舉?”麵前的中年人語氣中帶著一絲倨傲“不曉得是不是傳錯了?”
“張主文的消息哪裏會錯。”鄭直占著小半個圈椅,拱手欠身“俺確實有意本科武舉會試。”習慣成自然,兩年前他求焦黃中放過,忍氣吞聲半天張不開嘴,可是前幾日再次去求焦黃中,甚至能夠做到低眉順眼,如今更是有了唾麵自幹的跡象。沒法子,沒有實力的狂吠,除了讓鄭直自取其辱,餘下的什麽用都沒有。每到這個時候,鄭直想想郭勳,心態就平和了很多。人家可是大明開國勳貴,與國同休,尚且能夠委曲求全,他鄭直又有啥資格端著。
“哦?”張遼好奇道“俺聽人講,這武舉鄉試已經結束,卻不曉得,解元成績如何?”
“俺並未參加武舉鄉試。”鄭直老老實實回答“俺如今還是武生,故而按照規矩,可以直接參加武舉會試。”
“原來如此。”張遼點點頭“那俺就預祝解元公能夠有所斬獲了。”
“多謝,多謝。”鄭直依舊中規中矩的回了一句“俺定然不會讓張主文失望。”
“聽聞本科秋闈,鄭解元的兩位兄長也要下場?”原本鄭直解釋清楚了就想著告辭,卻不想張遼又開口。
“正是。”鄭直老老實實回答“不過本科多半是不成的。”
這話講的已經不是肉麻,而是露骨了。不過鄭直隻求眼前先過關拿到武進士,至於日後,過了眼前再說。
“哎。”張遼反而勸道“有鄭翰林、鄭解元珠玉在前,想必令兄也不會差。俺作為局外人都對鄭解元的兩位兄長頗為看好,為何鄭解元反而潑冷水?”
“實不相瞞。”鄭直趕緊道“俺們是軍戶出身,幼時頑劣,兩位兄長尤甚於俺。除非俺家祖墳又冒青煙,否則絕無可能。”
張遼被鄭直的謹小慎微弄得哭笑不得,甚至生出鄙夷“鄭解元未免武斷了吧。須知有些人天生就是讀書的,一篇聖人文章,旁人讀十遍不明所以,人家讀一遍其意自明。比如鄭解元。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裏外欲封侯。何等氣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八百年。又是何等的豪邁。俺很難想象,擁有這樣氣魄的鄭解元會棄文從武。”
鄭直也不爭辯“不過是雕蟲小技,不值一提。”
張遼更感無趣,又講了幾句無關痛癢的話,終於將鄭直打發走了。鄭行儉名不副實,色厲內荏,憑空浪費了一副好皮囊,一身好才學。不過一紅塵枯骨,世間走肉爾。
鄭直坐上車,鬆了口氣。想到時才張遼那囂張模樣,袖中一直握緊的拳頭慢慢鬆開。沒關係,俺們慢慢玩。劉健今年七十二了,還能活多久?時間在俺這邊,楊儒講的對,優勢在吾。隻要過了這一關,俺有的是法子玩死你們。
鄭直是小人,小人的記性永遠特別好。對誰幫過他,也許記不得;可是誰的罪過他,永遠記得清清楚楚。張遼不過一個首輔門下走狗,鄭直根本不會過多在意,而是將這筆賬算到了劉家頭上。
莫欺少年窮。
鄭直是小人,小人會更加懂得輕重緩急。目下鄭家是靠著六太太那與皇後的關係,如同藤蘿般依附在張家身上。而鄭直又陰差陽錯的,如同藤蘿一般依附在鄭寬身上。所以如同鄭家在沒有真正的實力前,不敢得罪張家一般。鄭直從不敢將對六叔,六太太的不滿顯露出來。
人必須要靠自個。
馬車很快來到了另一位關鍵人物,焦芳家。因為前幾日與焦黃中有了默契,這次拜訪焦家,鄭直同樣沒有被拒之門外。不過與劉健不同,焦芳竟然親自接見了他,這讓鄭直既意外,又受寵若驚。他說到底不過就是個欺世盜名之徒,同時還是個睚眥必報的小人。麵對劉家,焦家人,或孤傲或低三下四,又何嚐不是心虛的表現。
“鄭解元是北人,自當勇往直前,為何就慫了?”焦芳今年七十,身材中等,明明是文人的身子,卻一副武夫的火爆脾氣“俺以前聽人講,你要砍死那個劉啥啥的,還覺得挺帶種,咋轉頭就輸誠了?”
鄭直沒想到焦芳這般高位之人竟然如此直來直去,不由錯愕,甚至有些茫然無措。隻好磕磕巴巴,幹幹癟癟道“晚輩少不經事,陡然臨高位,不免忘乎所以。實乃慚愧。”
焦芳不以為然“人生得意須盡歡。若是不趁著年輕恣意妄為一番,難不成等到了俺這歲數再快意人生?”
鄭直有點招架不住。他不曉得是不是人年紀大了都是這麽放蕩不羈,畢竟類似的話,何鯉魚也曾經講過;類似的言行無狀,老鄭直尤甚。隻是當初何鯉魚存了別樣心思;老鄭直是雖生猶死。目下焦芳呢?
“俺也掃聽了鄭解元,這麽多年,不等不靠,都是一步一步自個闖出來的。”焦芳自然看出鄭直的迷茫“一個人走出來的好啊。這樣才走得穩,站得住。可是文武殊途,隔行如隔山。武職固然輕易,可是以鄭解元之才,難道真的願意埋沒這一身本事?棄文從武,這一步還是要慎重,”
“晚輩受教。”鄭直感覺聽錯了,對方竟然隱隱有支持他投考文舉的意思。可是他一來根本沒這實力,二來已經向劉健輸誠,如今好不容易有武舉會試可以換的一官半職,哪敢食言而肥“若是早拜見少塚宰俺說不得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奈何晚輩報考武舉已經廣為人知,改不了了。”
有些東西按照規則,他不能講出已經去劉家了。焦芳要是想查盡管查,想來也不會費事。因此鄭直找了一個最敷衍的理由搪塞。
“可惜。”焦芳搖搖頭“君子一諾重於千金。直隸幾十年才終於又出了一位地道的北方解元……”
鄭直訕訕不語。他早就聽人講焦芳因為早年的經曆,對於南方人極其仇視。心中不由感覺好笑,這位似乎是為了南北方之仇,放棄了家恨,想要推他在舉業上繼續打臉南方人。關鍵鄭直配嗎?想嗎?敢嗎?
待從焦家告辭已經傳來了晨鍾之音,不知不覺,焦芳勸了他整整一夜。不管焦芳到底是何打算,鄭直如今開弓沒有回頭箭,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卻也保證,回去再加斟酌,算是給了這位少塚宰一個麵子。焦芳卻並沒有不滿,似乎對方信心十足,鄭直依舊會食言而肥。
可是焦芳真的錯了,鄭直站的比焦芳矮,卻看的比焦芳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鄭直這個小人瞄上的是劉家的後代,不是劉健本人。至於焦芳,鄭直對這老頭卻沒有一點記恨,甚至還生出了少許感激。旁人都是礙於世俗,隨波逐流抬舉鄭直一二,可是鄭直竟然發現焦芳不管出於何種目的,竟然是認可他的能力。
不管咋講,目下劉健,焦芳都已經表明了態度,那麽他在武舉會試的絆腳石已經不存在了。至於張家?武舉沒有狀元這一說。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策論有高有低因人而定,可是馬步弓射做不得假。莫講張家,就是皇帝也插不上手。況且鄭直也沒有頭昏到認為皇後會為他這麽一個所謂的‘親戚’下這麽大的本錢。接下來的日子他隻要用心武舉,每日弓馬操練就好。
賀五十揚鞭,馬車迅速向著芝麻巷疾馳而去。
焦芳聽了焦黃中的稟告,笑了笑“還是太嫩了。”
焦黃中附和一句“父親講的是,莫講俺家本來就不會為了之前的些許不快遷怒於他,就算真的要遷怒,他這番自辱又有何用。”
焦芳看了眼焦黃中,原本準備起身去休息,卻又落座“你觀鄭行儉此舉所為何來?”
“自然是自感文舉無望,想要另辟蹊徑。”焦黃中得了鄭直的好處,自然是避重就輕。
“你啊。”焦芳冷笑“這世間有一種人,千萬不要得罪,小人。”
“父親是在效仿當年郭子儀禮遇盧杞的故事?”焦黃中也不是傻子一點就透,卻不以為然。“鄭家就算想要入閣,怕沒有幾十年也不可能吧?”
“幾十年後,我在哪?你在哪?”焦芳冷笑“人生七十古來,俺不在乎,你也可以不在乎,可是二郎他們呢?”
焦黃中再次認錯,奈何鄭直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於焦黃中根本無法想象如同一個醜角的鄭直咋可能操控他的生死。鄭寬?在翰林院的人多著呢。哪怕是個狀元,也不一定能熬出頭。況且他對焦芳既然發現了鄭直不妥,不敢緊弄死對方,反而隱隱有推波助瀾的更加不懂。
“你去吧。”焦芳老而不死,成精的人物,哪裏看不出焦黃中的敷衍,歎口氣,將對方打發走。
盡管有梁厚齋他們作證,焦芳也依舊懷疑希周的死也有鄭行儉的手尾。奈何牽一發而動全身,鄭家與沈家聯姻,意味著動鄭家,皇後就有可能出手。正如焦芳講的,不為自個,也要為焦家的後人著想。他吃了那麽多次虧,從來不會做得不償失的事情,跟何況焦芳還想要入閣。
謝遷咋入得閣,還不是阻止了當初的沈二娘,如今的鄭家六太太入宮為妃,所以他也想要如法炮製。至於鄭家,哪怕鄭寬這二年在翰林院著實結交了不少清流,更是通過聯姻勳貴來厚實根基,可是依舊緩不濟急。在焦芳麵前鄭寬的一切都作為根本不值一提,遑論劉健。
當然鄭家有鄭寬在,長遠來看確實不容小覷。因此今個這一出戲,固然有嬌鄭直心智的意思,更多的也是準備拉攏鄭家。
雖然已經是初秋時節,可天亮的依舊很早,街上也早就熙熙攘攘。
賀五十駕車剛剛拐上西四牌樓南街,同向跑過來一輛馬車。晨風清爽,車窗的布幔隨風擺動。好巧不巧,經過鄭直的馬車時,被他將那輛車內瞅了個清清楚楚。一對主仆正在說笑,那小娘子笑的爽朗,頗有十娘子風采。
鄭直摸摸鼻子,來到車門旁招呼一聲。賀五十見怪不怪,立刻揚鞭跟了上去。今夜朱千戶不適合出現,因此鄭直隻帶了賀五十,其他人都沒有帶。不多時兩輛馬車一前一後來到了羊肉胡同,眼瞅著馬車拐去一條小巷,賀五十勒馬停了下來,跟蹤也是一門學問。
鄭直跳下馬,步行跟了過去,賀五十則抓住韁繩,找地方歇腳去了。看看天色,估計五郎得下午才能出來了。他是個老的成精的,有些人旁人瞅著雲裏霧裏,可是賀五十一望便知。後院的三奶奶來的時候那模樣可一點都不像傳聞中與五郎水火不容。至於十娘子,也不像苦悶之人。再聯想到在芝麻巷見到了很多原本應該是五房的下人,他就懂了。隻是鄭直待賀五十真的不錯,從沒有虧待過他,也就始終不發一言。對於賀五十來講,鄭直和他是過命的交情,其餘的一切,算個啥。
那輛馬車來到小巷裏第四戶門口停了下來。片刻後從馬車上跳下來一個丫頭,跑過去叫門。片刻後,叫開門的丫頭領著幾個比丘尼又回身請出車裏的小娘子。鄭直腳步不快,將一切盡收眼底。
似乎是心有所感,那小娘子眼瞅著進門了,卻突然回頭,看到了不遠處正盯著她的鄭直。立刻瞪了一眼,走了進去,院門迅速被關上。
鄭直瞅了眼高懸門楣之上的匾額‘顯靈庵’。趕在車夫催動馬車前,湊了過去,跳上車轅道“勞駕,捎一截。”說著扔過去一錠銀稞子。
車夫迅速接住,原本不高興的臉上露出了曖昧的笑容“公子怕不是想走吧。”
“確實。”鄭直一聽,就曉得這車夫不是忠仆,笑道“俺記得胡同外有處酒肆,大哥若是無事,不如俺們吃幾杯。”
車夫沒吭聲,卻也沒有拒絕,甚至也不著急哄人。
“倒是俺小氣了。”鄭直又拿出一錠五兩銀子扔給對方。
車夫接住,掂了掂“俺家來頭可大。”
“那算了。”鄭直伸手要拿回銀錠,車夫卻趕緊躲開“俺家娘子初九那日還要來此燒香九日,有沒有本事,就看公子了。”
鄭直有些好奇“為何九日?”
“俺家老爺今年也要下場。”馬夫毫不遲疑講了出來。鄭直點點頭,跳下馬車,向外走去。
信佛好啊,渡渡俺吧。自從孫三娘發瘋下毒後,他已經循規蹈矩很久了,算算日子三個月了。
“俺聽聞鄭解元有意武舉?”麵前的中年人語氣中帶著一絲倨傲“不曉得是不是傳錯了?”
“張主文的消息哪裏會錯。”鄭直占著小半個圈椅,拱手欠身“俺確實有意本科武舉會試。”習慣成自然,兩年前他求焦黃中放過,忍氣吞聲半天張不開嘴,可是前幾日再次去求焦黃中,甚至能夠做到低眉順眼,如今更是有了唾麵自幹的跡象。沒法子,沒有實力的狂吠,除了讓鄭直自取其辱,餘下的什麽用都沒有。每到這個時候,鄭直想想郭勳,心態就平和了很多。人家可是大明開國勳貴,與國同休,尚且能夠委曲求全,他鄭直又有啥資格端著。
“哦?”張遼好奇道“俺聽人講,這武舉鄉試已經結束,卻不曉得,解元成績如何?”
“俺並未參加武舉鄉試。”鄭直老老實實回答“俺如今還是武生,故而按照規矩,可以直接參加武舉會試。”
“原來如此。”張遼點點頭“那俺就預祝解元公能夠有所斬獲了。”
“多謝,多謝。”鄭直依舊中規中矩的回了一句“俺定然不會讓張主文失望。”
“聽聞本科秋闈,鄭解元的兩位兄長也要下場?”原本鄭直解釋清楚了就想著告辭,卻不想張遼又開口。
“正是。”鄭直老老實實回答“不過本科多半是不成的。”
這話講的已經不是肉麻,而是露骨了。不過鄭直隻求眼前先過關拿到武進士,至於日後,過了眼前再說。
“哎。”張遼反而勸道“有鄭翰林、鄭解元珠玉在前,想必令兄也不會差。俺作為局外人都對鄭解元的兩位兄長頗為看好,為何鄭解元反而潑冷水?”
“實不相瞞。”鄭直趕緊道“俺們是軍戶出身,幼時頑劣,兩位兄長尤甚於俺。除非俺家祖墳又冒青煙,否則絕無可能。”
張遼被鄭直的謹小慎微弄得哭笑不得,甚至生出鄙夷“鄭解元未免武斷了吧。須知有些人天生就是讀書的,一篇聖人文章,旁人讀十遍不明所以,人家讀一遍其意自明。比如鄭解元。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裏外欲封侯。何等氣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八百年。又是何等的豪邁。俺很難想象,擁有這樣氣魄的鄭解元會棄文從武。”
鄭直也不爭辯“不過是雕蟲小技,不值一提。”
張遼更感無趣,又講了幾句無關痛癢的話,終於將鄭直打發走了。鄭行儉名不副實,色厲內荏,憑空浪費了一副好皮囊,一身好才學。不過一紅塵枯骨,世間走肉爾。
鄭直坐上車,鬆了口氣。想到時才張遼那囂張模樣,袖中一直握緊的拳頭慢慢鬆開。沒關係,俺們慢慢玩。劉健今年七十二了,還能活多久?時間在俺這邊,楊儒講的對,優勢在吾。隻要過了這一關,俺有的是法子玩死你們。
鄭直是小人,小人的記性永遠特別好。對誰幫過他,也許記不得;可是誰的罪過他,永遠記得清清楚楚。張遼不過一個首輔門下走狗,鄭直根本不會過多在意,而是將這筆賬算到了劉家頭上。
莫欺少年窮。
鄭直是小人,小人會更加懂得輕重緩急。目下鄭家是靠著六太太那與皇後的關係,如同藤蘿般依附在張家身上。而鄭直又陰差陽錯的,如同藤蘿一般依附在鄭寬身上。所以如同鄭家在沒有真正的實力前,不敢得罪張家一般。鄭直從不敢將對六叔,六太太的不滿顯露出來。
人必須要靠自個。
馬車很快來到了另一位關鍵人物,焦芳家。因為前幾日與焦黃中有了默契,這次拜訪焦家,鄭直同樣沒有被拒之門外。不過與劉健不同,焦芳竟然親自接見了他,這讓鄭直既意外,又受寵若驚。他說到底不過就是個欺世盜名之徒,同時還是個睚眥必報的小人。麵對劉家,焦家人,或孤傲或低三下四,又何嚐不是心虛的表現。
“鄭解元是北人,自當勇往直前,為何就慫了?”焦芳今年七十,身材中等,明明是文人的身子,卻一副武夫的火爆脾氣“俺以前聽人講,你要砍死那個劉啥啥的,還覺得挺帶種,咋轉頭就輸誠了?”
鄭直沒想到焦芳這般高位之人竟然如此直來直去,不由錯愕,甚至有些茫然無措。隻好磕磕巴巴,幹幹癟癟道“晚輩少不經事,陡然臨高位,不免忘乎所以。實乃慚愧。”
焦芳不以為然“人生得意須盡歡。若是不趁著年輕恣意妄為一番,難不成等到了俺這歲數再快意人生?”
鄭直有點招架不住。他不曉得是不是人年紀大了都是這麽放蕩不羈,畢竟類似的話,何鯉魚也曾經講過;類似的言行無狀,老鄭直尤甚。隻是當初何鯉魚存了別樣心思;老鄭直是雖生猶死。目下焦芳呢?
“俺也掃聽了鄭解元,這麽多年,不等不靠,都是一步一步自個闖出來的。”焦芳自然看出鄭直的迷茫“一個人走出來的好啊。這樣才走得穩,站得住。可是文武殊途,隔行如隔山。武職固然輕易,可是以鄭解元之才,難道真的願意埋沒這一身本事?棄文從武,這一步還是要慎重,”
“晚輩受教。”鄭直感覺聽錯了,對方竟然隱隱有支持他投考文舉的意思。可是他一來根本沒這實力,二來已經向劉健輸誠,如今好不容易有武舉會試可以換的一官半職,哪敢食言而肥“若是早拜見少塚宰俺說不得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奈何晚輩報考武舉已經廣為人知,改不了了。”
有些東西按照規則,他不能講出已經去劉家了。焦芳要是想查盡管查,想來也不會費事。因此鄭直找了一個最敷衍的理由搪塞。
“可惜。”焦芳搖搖頭“君子一諾重於千金。直隸幾十年才終於又出了一位地道的北方解元……”
鄭直訕訕不語。他早就聽人講焦芳因為早年的經曆,對於南方人極其仇視。心中不由感覺好笑,這位似乎是為了南北方之仇,放棄了家恨,想要推他在舉業上繼續打臉南方人。關鍵鄭直配嗎?想嗎?敢嗎?
待從焦家告辭已經傳來了晨鍾之音,不知不覺,焦芳勸了他整整一夜。不管焦芳到底是何打算,鄭直如今開弓沒有回頭箭,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卻也保證,回去再加斟酌,算是給了這位少塚宰一個麵子。焦芳卻並沒有不滿,似乎對方信心十足,鄭直依舊會食言而肥。
可是焦芳真的錯了,鄭直站的比焦芳矮,卻看的比焦芳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鄭直這個小人瞄上的是劉家的後代,不是劉健本人。至於焦芳,鄭直對這老頭卻沒有一點記恨,甚至還生出了少許感激。旁人都是礙於世俗,隨波逐流抬舉鄭直一二,可是鄭直竟然發現焦芳不管出於何種目的,竟然是認可他的能力。
不管咋講,目下劉健,焦芳都已經表明了態度,那麽他在武舉會試的絆腳石已經不存在了。至於張家?武舉沒有狀元這一說。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策論有高有低因人而定,可是馬步弓射做不得假。莫講張家,就是皇帝也插不上手。況且鄭直也沒有頭昏到認為皇後會為他這麽一個所謂的‘親戚’下這麽大的本錢。接下來的日子他隻要用心武舉,每日弓馬操練就好。
賀五十揚鞭,馬車迅速向著芝麻巷疾馳而去。
焦芳聽了焦黃中的稟告,笑了笑“還是太嫩了。”
焦黃中附和一句“父親講的是,莫講俺家本來就不會為了之前的些許不快遷怒於他,就算真的要遷怒,他這番自辱又有何用。”
焦芳看了眼焦黃中,原本準備起身去休息,卻又落座“你觀鄭行儉此舉所為何來?”
“自然是自感文舉無望,想要另辟蹊徑。”焦黃中得了鄭直的好處,自然是避重就輕。
“你啊。”焦芳冷笑“這世間有一種人,千萬不要得罪,小人。”
“父親是在效仿當年郭子儀禮遇盧杞的故事?”焦黃中也不是傻子一點就透,卻不以為然。“鄭家就算想要入閣,怕沒有幾十年也不可能吧?”
“幾十年後,我在哪?你在哪?”焦芳冷笑“人生七十古來,俺不在乎,你也可以不在乎,可是二郎他們呢?”
焦黃中再次認錯,奈何鄭直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於焦黃中根本無法想象如同一個醜角的鄭直咋可能操控他的生死。鄭寬?在翰林院的人多著呢。哪怕是個狀元,也不一定能熬出頭。況且他對焦芳既然發現了鄭直不妥,不敢緊弄死對方,反而隱隱有推波助瀾的更加不懂。
“你去吧。”焦芳老而不死,成精的人物,哪裏看不出焦黃中的敷衍,歎口氣,將對方打發走。
盡管有梁厚齋他們作證,焦芳也依舊懷疑希周的死也有鄭行儉的手尾。奈何牽一發而動全身,鄭家與沈家聯姻,意味著動鄭家,皇後就有可能出手。正如焦芳講的,不為自個,也要為焦家的後人著想。他吃了那麽多次虧,從來不會做得不償失的事情,跟何況焦芳還想要入閣。
謝遷咋入得閣,還不是阻止了當初的沈二娘,如今的鄭家六太太入宮為妃,所以他也想要如法炮製。至於鄭家,哪怕鄭寬這二年在翰林院著實結交了不少清流,更是通過聯姻勳貴來厚實根基,可是依舊緩不濟急。在焦芳麵前鄭寬的一切都作為根本不值一提,遑論劉健。
當然鄭家有鄭寬在,長遠來看確實不容小覷。因此今個這一出戲,固然有嬌鄭直心智的意思,更多的也是準備拉攏鄭家。
雖然已經是初秋時節,可天亮的依舊很早,街上也早就熙熙攘攘。
賀五十駕車剛剛拐上西四牌樓南街,同向跑過來一輛馬車。晨風清爽,車窗的布幔隨風擺動。好巧不巧,經過鄭直的馬車時,被他將那輛車內瞅了個清清楚楚。一對主仆正在說笑,那小娘子笑的爽朗,頗有十娘子風采。
鄭直摸摸鼻子,來到車門旁招呼一聲。賀五十見怪不怪,立刻揚鞭跟了上去。今夜朱千戶不適合出現,因此鄭直隻帶了賀五十,其他人都沒有帶。不多時兩輛馬車一前一後來到了羊肉胡同,眼瞅著馬車拐去一條小巷,賀五十勒馬停了下來,跟蹤也是一門學問。
鄭直跳下馬,步行跟了過去,賀五十則抓住韁繩,找地方歇腳去了。看看天色,估計五郎得下午才能出來了。他是個老的成精的,有些人旁人瞅著雲裏霧裏,可是賀五十一望便知。後院的三奶奶來的時候那模樣可一點都不像傳聞中與五郎水火不容。至於十娘子,也不像苦悶之人。再聯想到在芝麻巷見到了很多原本應該是五房的下人,他就懂了。隻是鄭直待賀五十真的不錯,從沒有虧待過他,也就始終不發一言。對於賀五十來講,鄭直和他是過命的交情,其餘的一切,算個啥。
那輛馬車來到小巷裏第四戶門口停了下來。片刻後從馬車上跳下來一個丫頭,跑過去叫門。片刻後,叫開門的丫頭領著幾個比丘尼又回身請出車裏的小娘子。鄭直腳步不快,將一切盡收眼底。
似乎是心有所感,那小娘子眼瞅著進門了,卻突然回頭,看到了不遠處正盯著她的鄭直。立刻瞪了一眼,走了進去,院門迅速被關上。
鄭直瞅了眼高懸門楣之上的匾額‘顯靈庵’。趕在車夫催動馬車前,湊了過去,跳上車轅道“勞駕,捎一截。”說著扔過去一錠銀稞子。
車夫迅速接住,原本不高興的臉上露出了曖昧的笑容“公子怕不是想走吧。”
“確實。”鄭直一聽,就曉得這車夫不是忠仆,笑道“俺記得胡同外有處酒肆,大哥若是無事,不如俺們吃幾杯。”
車夫沒吭聲,卻也沒有拒絕,甚至也不著急哄人。
“倒是俺小氣了。”鄭直又拿出一錠五兩銀子扔給對方。
車夫接住,掂了掂“俺家來頭可大。”
“那算了。”鄭直伸手要拿回銀錠,車夫卻趕緊躲開“俺家娘子初九那日還要來此燒香九日,有沒有本事,就看公子了。”
鄭直有些好奇“為何九日?”
“俺家老爺今年也要下場。”馬夫毫不遲疑講了出來。鄭直點點頭,跳下馬車,向外走去。
信佛好啊,渡渡俺吧。自從孫三娘發瘋下毒後,他已經循規蹈矩很久了,算算日子三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