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六,一大早,鄭直頭戴烏紗,身穿青袍,腰束銀帶,身披紅綢,足踏虎紋烏頭靴,騎在一匹高大的棗紅馬上在朱千戶鄭墨等人簇擁下來到了喜鵲胡同第一家門外。湯素娥的院子是她自己的,這裏才是湯家,前幾日她已經帶著頂簪等人住了進來。
因為是賜婚,所以不但成親的一切費用皇家都負責,宮裏甚至派了女官和護兵陪同他迎親。好巧不巧,帶隊的管隊千戶正是張榮。因為收了好處,麵對鄭直提出,想要用民間禮儀,花轎迎娶繞城一周,內官監的中官並沒有不滿,自然該給的喜錢也就免了。
不得不講,能選進宮的就沒有庸脂俗粉,尤其是領頭的那個漂亮的晃眼的女官,除了常例,鄭直特意讓朱千戶又給了對方十兩金錠的紅包。沒法子,誰讓人家好看。當然,黃嬤嬤鄭直都沒有弄到手,這位女官他也就是瞅瞅。
伴隨著爆竹聲,湯家大門被一眾青壯堵住了。作為大明曾經的有數豪門,湯家在勳貴圈子裏可比鄭直想的人脈廣。不但武定侯家派來了郭勳的兄弟郭??,連遠在南京的魏國公府,黔國公府,寧河王玄孫鄧炳,岐陽王裔孫李浚,開平王曾孫常複也都派專人賀喜。
不出所料,這群南蠻子一上來就讓鄭直吟詩作對,還淨找刁鑽的命題。好在鄭直早有防備,立刻把在旁邊咧著嘴樂的孫漢拽了過來充數。沒法子,誰讓這廝有兒子了。
孫漢自然不會攪局,立刻搜腸刮肚,開始答題,旁邊的邊璋等人同樣也是眉頭緊鎖,冥思苦想。隻有鄭直無所事事,接過朱千戶遞的煙,旁邊鄭墨立刻湊過來為他點上。
終於,邊璋絞盡腦汁,與程敬,孫漢,孟鵬拚湊了一首詩應付。把著門的湯家親友自然不滿意,待還要阻攔逼著鄭直親自下場做催妝詩,朱千戶從田文勝手裏接過一個竹筐放在眾人麵前。掀開上邊的蓋頭,露出了滿滿一筐銀錢“發喜錢了……”順勢撈起一把,撒向天空。
眾人誰沒參加過婚禮,旁人發喜錢,都是發的銅錢,誰想到鄭家竟然是發銀錢。頓時堵在門口的一眾人等軍心渙散,被看準機會的鄭直帶著人衝了進去。
奈何他有過牆梯,人家有張良計。眾人到了屏門外,又被擋住了。裏邊卻是女子的聲音,聽動靜人還不少。嚷嚷著讓鄭直給喜錢,不然不開門。
能用銀子解決的都不是事,鄭直大手一揮,朱千戶身後的朱總旗和鄭墨抱著兩個同樣的竹筐跑了過來,放到了門口,掀開上邊的蓋頭,露出了滿滿兩筐銀錢“你們自個拿。”
許是裏邊的人已經透過門縫看到了竹筐裏的銀錢,朱千戶話音剛落門開了。鄭直順勢走了進去,不想一個人貓著腰就去抱竹筐,卻一不留神撲進了鄭直懷裏。
鄭直扶住對方“銀子就在這,莫急。”順勢摸了一把,那婦人瞥了眼鄭直,不理他,蹲下開始搶銀錢。鄭直笑笑,蹭著燕瘦環肥的一眾婦人走了進去。
孫漢與邊璋對視一眼,苦笑著搖頭,程敬和孟鵬,範進曖昧的笑笑。朱千戶等人瞅瞅門口哄搶銀錢的婦人,一邊大飽眼福,一邊呼喊“五郎,五郎,等等……”
鄭直可以不要臉,他們或是不願,或是不敢,或是不能,總之都被擋在門外。
鄭直聽到動靜,一回頭,才發現隻有他走了進來。更讓他無語的是,婦人們因為忙著搶喜錢,全都麵朝門外,此刻一個個都是背對著他。這這這,好生養。鄭直趕緊轉身,大步走了進去。沿途都是聞訊過去搶喜錢的,竟然無視了身披紅綢的鄭直,任憑其大大咧咧的走進了二門。
“你你你……怎麽進來了?”這時有人終於瞅見了他。
鄭直審視了一番今日同樣煥然一新的丫頭,竟然是頂簪。想來是怕有心人認出,這才一改之前裝扮“沒人攔著,就進來了。”故意探身瞅瞅對方身後。
頂簪趕忙挪動身子擋住,想想又覺得不妥“今個兒是爺大喜的日子,可不興這樣,趕緊到門口等著吧。”
鄭直笑笑,抬手扔過去一樣東西轉身走了出去。頂簪接住,是一枚金錢,一麵寫著‘百年好合’,一麵寫著‘永結同心’。
鄭直剛剛走到二門,不想有一個體態豐腴的婦人冒了出來,因為對方著急,直接撞到了他的身上。鄭直一邊扶住對方,一邊又摸了一把,退後一步。
“是你。”不等鄭直開口,對方認出了他,伸手“給喜錢。”
鄭直也認出對方,就是剛剛撞進他懷裏的婦人,笑道“再不撿,一會兒她們回來就被人搶了。”
婦人一聽,扭頭看了眼屏門,撇撇嘴,趕緊彎腰去撿。
鄭直走到石階下,瞅著婦人妖嬈的背影,有些無語,怎麽是個沒腦子的?眼瞅著屏門的婦人們已經走了過來,趕緊道“她們來了。”
婦人聽到,扭頭瞅了瞅,慌忙將手裏銀錢塞進胸口,卻依舊不肯落下任何一枚。可是銀錢撒的哪都是,好在有木影壁遮擋,院裏的人沒瞅見,可依舊緩不濟急。耳聽著門外的聲音越來越近,婦人有些慌。
“哎哎哎。”這時一個男人的聲音響起“諸位英雌,得了俺的喜錢,是不是該向俺道聲喜?”
眾人哄笑。立刻有人起哄,緊跟著越來越多的男子聲音傳來。好在趁著這空檔,婦人已經找到了最後一枚銀錢,同樣揣進領口後,起身扭頭看去。這才發現,正攔著眾人不讓她們進門的就是摸自己的那個浮浪子。再看,此刻才發現對方竟然披著紅花。這就是那個狀元?
吵鬧過後,伴隨著後院傳來爆竹聲,為首女官揚聲道“升輿”。湯娘子率領親朋女眷送身著鳳冠霞帔,頭罩蓋頭的新娘到垂花門。特意請旨,從南京快馬趕過來的湯紹宗陪同湯倫一同護送新娘至大門外。
新娘在頂簪,滿冠,挑心等人簇擁下,眾人歡呼中,坐進轎子。
鄭直卻在眾目睽睽之下,對那漂亮的女官拱拱手,不放心的湊到轎旁,試探的喊了一句“媳婦。”沒法子,偷新娘的事他幹的不少。
“十七爺!”裏邊傳來了鄭直熟悉的聲音,回答的很幹脆。
鄭直放心了,在誤會了的旁人哄笑聲中重新上馬。與此同時,迎親女官率領其餘宮婢也紛紛上馬,縋於花轎之後。
迎親隊伍立刻開始吹吹打打的出了胡同,卻並不是向著幾步之外的芝麻巷,而是直接北上繞城。
為了這,劉三,劉六,劉七,田文勝,朱小旗等人甚至賀五十都被他派了出去在幾處落腳點嚴防死守,生怕有人半道把他媳婦換了。
湯素娥的妝奩不多,自然不夠十裏紅妝,可勳貴之家自有氣度。不提新娘,也不提新轎旁邊跟著的八個丫頭,單單是跟在身邊的兩個婆子穿的戴的,一舉一動,都讓人看的賞心悅目,讚歎不已。
朱家兩兄弟近水樓台先得月,早早就盯上了幾人。太漂亮的不成,怕爺舍不得,剩下的,剩下的就沒了。隻好矬子裏邊拔將軍,瞅著那唯一不耐看的丫頭琢磨起來。
很快朱總旗認出,這是夏儒兒子的媳婦林氏,隻是剛剛拜堂就被梅璉的人搶來頂債。至於那兩個婆子一個是夏儒妹妹,一個是夏儒的娘子。
因為是賜婚,所以並不在家行禮,而是雙方長輩一同到日忠坊真武廟舉行儀式。黃昏時分,隊伍到的時候,鄭家在京師的親屬,除了三太太臥床,六太太和十一姐有孕,四奶奶重孝在身缺席,隻能參加婚宴,其餘人都來了。湯家人也都已經到了。
鄭直跳下馬,女官正要開口,他卻再次拱手,湊到花轎前“娘子?”
“官人。”轎子裏傳來了湯素娥的回應。
站在一旁的女官無奈,頂簪哭笑不得的掀開轎簾。滿冠將紅綢的一端遞給鄭直,另一端遞給了被頂簪扶著走出花轎的湯素娥,然後順勢扶住對方的另一隻胳膊。
因為這是皇家道場,因此除了兩家人和少部分至交好友外,其餘人都在外等候。
弘治帝跟前的司禮監太監李榮待新人站好,開始按照流程拜天地。坐在上首的太夫人看著依舊罩著蓋頭的孫媳婦喜不自勝,二嫂上下打量新娘子,琢磨這位新妯娌。十嫂雖然依舊心裏有些酸,卻總算鬆了口氣。趙家表嫂跟著傻樂,十五姐則冷眼旁觀。
湯娘子因為湯素娥的刻意討好,如今竟然真的生出些許傷感。拿出絲帕遮掩,喜慶日子可不能落淚。湯倫一副老大寬慰模樣,湯紹宗則是合不攏嘴。
鄭墨站在角落,不敢多看新娘,隻是感覺若是能混到十七叔如今這種地步,也算不白活了。
待禮成之後,李榮卻又揚聲道“有製,錦衣衛勳衛兼翰林院修撰鄭直,妻湯氏跪迎。”
湯素娥應了一聲,在鄭直攙扶下雙膝跪地。鄭直也不曉得弘治帝又要如何,不過如同他在宮門接旨一般,因為這裏是真武廟所以也不需要再做準備。待湯氏跪好,鄭直也跪了下來,否則太難看。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坤著含章,妻道有同臣道。晉言蕃錫天卿,特重列卿。乃銓衡之勩既昭,斯敬助之褒宜並爾。錦衣衛勳衛兼翰林修撰鄭直母安氏,毓貞華係儷,勤儉以從官心怡綦縞,躬慈仁而逮下惠洽衾裯。令儀協羙於山河,懿範垂芳於閈閾。睠鵍序澄清之効,知雞鳴儆戒之勤。茲贈爾為宜人,魚軒翟佩已承三錫之榮,麟趾鵲巢尚衍二南之化。”李榮的聲音不大,可是落進每個人耳中可就不一樣了。
鄭直眼珠亂轉,這這這,正所謂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按製四品到七品可以追贈一代,同時母未封,則妻不能封。如今弘治帝贈鄭直母親安氏誥命,也就意味著湯素娥也會有誥命。這恩情大了,按製,為官三轉九年才可以為母,妻申領誥封。
弘治帝這一手,可是捅進了他的心坎,心中突然對主上沒有那麽恨了。當然,此時鄭直忘了,弘治帝並不曉得湯素娥就是項素娥就是孫二娘。更忘了,除了他,所有人都曉得,還有一個曹二娘。
果然片刻後,待鄭直接旨之後,李榮又從身後的小答應手裏拿過一份旨意宣讀。這次內容差不多,卻是給湯素娥的,敕封對方為六品安人。這顯然又是按照鄭直文臣身份,給的湯素娥的敕命。
“臣婦鄭門湯氏謝恩。”湯素娥同樣壓抑住激動,雙手抬起,接旨。鄭家除了太夫人,可是沒有一位內眷有誥命。
傍晚時分,迎親隊伍準時回到了喜鵲胡同。按照不走回頭路的習慣,迎親隊伍從另一邊來到了喜鵲胡同第五戶外停下,這裏已經站滿了人。
鄭直笑著下馬,不曾想就瞅見了曾經的申王府左長史如今的工部郎中郭瑀,然後是楊恭太妃的兄弟楊謙。王禾調去了山西任按察司僉事,涇王府,榮王府幾位長史也都已經提前送來了禮物。
鄭直拱拱手,接過女官遞過來的紅綢,側身擋住頂簪,對著走下花轎的湯素娥道“安人留意腳下。”
“多謝勳衛提醒。”蓋頭下的湯素娥哭笑不得,卻也不敢馬虎大意接過塞進手裏的紅綢。
鄭直朝著一旁無奈的女官笑笑,邁著四方步走進大門。因為是三進的院子,所以拜堂被安排在了二門,篝火照映之下,男賓,女賓分列左右。
這處三進院子瞅著院子寬敞,奈何今日來的賓客眾多隻好將隔壁湯素娥的那處三進的院子也打開,又占了整條胡同這才勉強夠用。原本鄭直是打算占用湯素娥的那處五進院子的,奈何畢真不答應。在對方承諾把小池塘改為大池塘,多加假山後,鄭直才捏鼻子認了。
待鄭直將湯素娥送到三門門口,對方立刻被頂簪等人迎了進去。然後轉身站定,這才留意到張榮和於勇站在不遠處,依舊拱手,二人立刻回禮。然後鄭直又看見了焦黃中,不得不同樣行禮。再然後是女賓中的錢娘子,沈大娘子,沈姨媽,唐姨媽姐妹,壽寧侯夫人,建昌侯夫人,張家兄弟如今還是在張皇親胡同關著,這次倒是不用行禮……
因為是賜婚,天地已經在真武廟拜了,所以待新娘進後院,儀式也算正式結束,擔任執事的中官大吼一嗓子“吉時到,開宴”。
鄭直許是過去做的醃臢事太多,因此處處提防。到了最後,趁著四處敬酒的空檔,與張榮吃完,就給了鄭墨一個眼神,從他身後的角門走了出去。張榮瞅著茫然的鄭墨哭笑不得,卻立刻為鄭直打掩護,端起酒杯找於勇對飲。
屏門之後是花園,花園深處沒有門通往喜房,可是就隔著一堵牆。鄭直雖然喝了不少,卻還大概記得路,打算一會翻牆頭爬進去。他可是深深記得,當初鄭虤是怎麽丟了娘子……
此刻遠處一道曼妙的身影正背對他仰望天空,似乎是錢娘子。難怪剛剛往花園的方向看。鄭直四下瞅了瞅,他裝了一整日了,把胸前的紅綢扯下,躡手躡腳的走了過去。俺的,都是俺的。
因為是賜婚,所以不但成親的一切費用皇家都負責,宮裏甚至派了女官和護兵陪同他迎親。好巧不巧,帶隊的管隊千戶正是張榮。因為收了好處,麵對鄭直提出,想要用民間禮儀,花轎迎娶繞城一周,內官監的中官並沒有不滿,自然該給的喜錢也就免了。
不得不講,能選進宮的就沒有庸脂俗粉,尤其是領頭的那個漂亮的晃眼的女官,除了常例,鄭直特意讓朱千戶又給了對方十兩金錠的紅包。沒法子,誰讓人家好看。當然,黃嬤嬤鄭直都沒有弄到手,這位女官他也就是瞅瞅。
伴隨著爆竹聲,湯家大門被一眾青壯堵住了。作為大明曾經的有數豪門,湯家在勳貴圈子裏可比鄭直想的人脈廣。不但武定侯家派來了郭勳的兄弟郭??,連遠在南京的魏國公府,黔國公府,寧河王玄孫鄧炳,岐陽王裔孫李浚,開平王曾孫常複也都派專人賀喜。
不出所料,這群南蠻子一上來就讓鄭直吟詩作對,還淨找刁鑽的命題。好在鄭直早有防備,立刻把在旁邊咧著嘴樂的孫漢拽了過來充數。沒法子,誰讓這廝有兒子了。
孫漢自然不會攪局,立刻搜腸刮肚,開始答題,旁邊的邊璋等人同樣也是眉頭緊鎖,冥思苦想。隻有鄭直無所事事,接過朱千戶遞的煙,旁邊鄭墨立刻湊過來為他點上。
終於,邊璋絞盡腦汁,與程敬,孫漢,孟鵬拚湊了一首詩應付。把著門的湯家親友自然不滿意,待還要阻攔逼著鄭直親自下場做催妝詩,朱千戶從田文勝手裏接過一個竹筐放在眾人麵前。掀開上邊的蓋頭,露出了滿滿一筐銀錢“發喜錢了……”順勢撈起一把,撒向天空。
眾人誰沒參加過婚禮,旁人發喜錢,都是發的銅錢,誰想到鄭家竟然是發銀錢。頓時堵在門口的一眾人等軍心渙散,被看準機會的鄭直帶著人衝了進去。
奈何他有過牆梯,人家有張良計。眾人到了屏門外,又被擋住了。裏邊卻是女子的聲音,聽動靜人還不少。嚷嚷著讓鄭直給喜錢,不然不開門。
能用銀子解決的都不是事,鄭直大手一揮,朱千戶身後的朱總旗和鄭墨抱著兩個同樣的竹筐跑了過來,放到了門口,掀開上邊的蓋頭,露出了滿滿兩筐銀錢“你們自個拿。”
許是裏邊的人已經透過門縫看到了竹筐裏的銀錢,朱千戶話音剛落門開了。鄭直順勢走了進去,不想一個人貓著腰就去抱竹筐,卻一不留神撲進了鄭直懷裏。
鄭直扶住對方“銀子就在這,莫急。”順勢摸了一把,那婦人瞥了眼鄭直,不理他,蹲下開始搶銀錢。鄭直笑笑,蹭著燕瘦環肥的一眾婦人走了進去。
孫漢與邊璋對視一眼,苦笑著搖頭,程敬和孟鵬,範進曖昧的笑笑。朱千戶等人瞅瞅門口哄搶銀錢的婦人,一邊大飽眼福,一邊呼喊“五郎,五郎,等等……”
鄭直可以不要臉,他們或是不願,或是不敢,或是不能,總之都被擋在門外。
鄭直聽到動靜,一回頭,才發現隻有他走了進來。更讓他無語的是,婦人們因為忙著搶喜錢,全都麵朝門外,此刻一個個都是背對著他。這這這,好生養。鄭直趕緊轉身,大步走了進去。沿途都是聞訊過去搶喜錢的,竟然無視了身披紅綢的鄭直,任憑其大大咧咧的走進了二門。
“你你你……怎麽進來了?”這時有人終於瞅見了他。
鄭直審視了一番今日同樣煥然一新的丫頭,竟然是頂簪。想來是怕有心人認出,這才一改之前裝扮“沒人攔著,就進來了。”故意探身瞅瞅對方身後。
頂簪趕忙挪動身子擋住,想想又覺得不妥“今個兒是爺大喜的日子,可不興這樣,趕緊到門口等著吧。”
鄭直笑笑,抬手扔過去一樣東西轉身走了出去。頂簪接住,是一枚金錢,一麵寫著‘百年好合’,一麵寫著‘永結同心’。
鄭直剛剛走到二門,不想有一個體態豐腴的婦人冒了出來,因為對方著急,直接撞到了他的身上。鄭直一邊扶住對方,一邊又摸了一把,退後一步。
“是你。”不等鄭直開口,對方認出了他,伸手“給喜錢。”
鄭直也認出對方,就是剛剛撞進他懷裏的婦人,笑道“再不撿,一會兒她們回來就被人搶了。”
婦人一聽,扭頭看了眼屏門,撇撇嘴,趕緊彎腰去撿。
鄭直走到石階下,瞅著婦人妖嬈的背影,有些無語,怎麽是個沒腦子的?眼瞅著屏門的婦人們已經走了過來,趕緊道“她們來了。”
婦人聽到,扭頭瞅了瞅,慌忙將手裏銀錢塞進胸口,卻依舊不肯落下任何一枚。可是銀錢撒的哪都是,好在有木影壁遮擋,院裏的人沒瞅見,可依舊緩不濟急。耳聽著門外的聲音越來越近,婦人有些慌。
“哎哎哎。”這時一個男人的聲音響起“諸位英雌,得了俺的喜錢,是不是該向俺道聲喜?”
眾人哄笑。立刻有人起哄,緊跟著越來越多的男子聲音傳來。好在趁著這空檔,婦人已經找到了最後一枚銀錢,同樣揣進領口後,起身扭頭看去。這才發現,正攔著眾人不讓她們進門的就是摸自己的那個浮浪子。再看,此刻才發現對方竟然披著紅花。這就是那個狀元?
吵鬧過後,伴隨著後院傳來爆竹聲,為首女官揚聲道“升輿”。湯娘子率領親朋女眷送身著鳳冠霞帔,頭罩蓋頭的新娘到垂花門。特意請旨,從南京快馬趕過來的湯紹宗陪同湯倫一同護送新娘至大門外。
新娘在頂簪,滿冠,挑心等人簇擁下,眾人歡呼中,坐進轎子。
鄭直卻在眾目睽睽之下,對那漂亮的女官拱拱手,不放心的湊到轎旁,試探的喊了一句“媳婦。”沒法子,偷新娘的事他幹的不少。
“十七爺!”裏邊傳來了鄭直熟悉的聲音,回答的很幹脆。
鄭直放心了,在誤會了的旁人哄笑聲中重新上馬。與此同時,迎親女官率領其餘宮婢也紛紛上馬,縋於花轎之後。
迎親隊伍立刻開始吹吹打打的出了胡同,卻並不是向著幾步之外的芝麻巷,而是直接北上繞城。
為了這,劉三,劉六,劉七,田文勝,朱小旗等人甚至賀五十都被他派了出去在幾處落腳點嚴防死守,生怕有人半道把他媳婦換了。
湯素娥的妝奩不多,自然不夠十裏紅妝,可勳貴之家自有氣度。不提新娘,也不提新轎旁邊跟著的八個丫頭,單單是跟在身邊的兩個婆子穿的戴的,一舉一動,都讓人看的賞心悅目,讚歎不已。
朱家兩兄弟近水樓台先得月,早早就盯上了幾人。太漂亮的不成,怕爺舍不得,剩下的,剩下的就沒了。隻好矬子裏邊拔將軍,瞅著那唯一不耐看的丫頭琢磨起來。
很快朱總旗認出,這是夏儒兒子的媳婦林氏,隻是剛剛拜堂就被梅璉的人搶來頂債。至於那兩個婆子一個是夏儒妹妹,一個是夏儒的娘子。
因為是賜婚,所以並不在家行禮,而是雙方長輩一同到日忠坊真武廟舉行儀式。黃昏時分,隊伍到的時候,鄭家在京師的親屬,除了三太太臥床,六太太和十一姐有孕,四奶奶重孝在身缺席,隻能參加婚宴,其餘人都來了。湯家人也都已經到了。
鄭直跳下馬,女官正要開口,他卻再次拱手,湊到花轎前“娘子?”
“官人。”轎子裏傳來了湯素娥的回應。
站在一旁的女官無奈,頂簪哭笑不得的掀開轎簾。滿冠將紅綢的一端遞給鄭直,另一端遞給了被頂簪扶著走出花轎的湯素娥,然後順勢扶住對方的另一隻胳膊。
因為這是皇家道場,因此除了兩家人和少部分至交好友外,其餘人都在外等候。
弘治帝跟前的司禮監太監李榮待新人站好,開始按照流程拜天地。坐在上首的太夫人看著依舊罩著蓋頭的孫媳婦喜不自勝,二嫂上下打量新娘子,琢磨這位新妯娌。十嫂雖然依舊心裏有些酸,卻總算鬆了口氣。趙家表嫂跟著傻樂,十五姐則冷眼旁觀。
湯娘子因為湯素娥的刻意討好,如今竟然真的生出些許傷感。拿出絲帕遮掩,喜慶日子可不能落淚。湯倫一副老大寬慰模樣,湯紹宗則是合不攏嘴。
鄭墨站在角落,不敢多看新娘,隻是感覺若是能混到十七叔如今這種地步,也算不白活了。
待禮成之後,李榮卻又揚聲道“有製,錦衣衛勳衛兼翰林院修撰鄭直,妻湯氏跪迎。”
湯素娥應了一聲,在鄭直攙扶下雙膝跪地。鄭直也不曉得弘治帝又要如何,不過如同他在宮門接旨一般,因為這裏是真武廟所以也不需要再做準備。待湯氏跪好,鄭直也跪了下來,否則太難看。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坤著含章,妻道有同臣道。晉言蕃錫天卿,特重列卿。乃銓衡之勩既昭,斯敬助之褒宜並爾。錦衣衛勳衛兼翰林修撰鄭直母安氏,毓貞華係儷,勤儉以從官心怡綦縞,躬慈仁而逮下惠洽衾裯。令儀協羙於山河,懿範垂芳於閈閾。睠鵍序澄清之効,知雞鳴儆戒之勤。茲贈爾為宜人,魚軒翟佩已承三錫之榮,麟趾鵲巢尚衍二南之化。”李榮的聲音不大,可是落進每個人耳中可就不一樣了。
鄭直眼珠亂轉,這這這,正所謂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按製四品到七品可以追贈一代,同時母未封,則妻不能封。如今弘治帝贈鄭直母親安氏誥命,也就意味著湯素娥也會有誥命。這恩情大了,按製,為官三轉九年才可以為母,妻申領誥封。
弘治帝這一手,可是捅進了他的心坎,心中突然對主上沒有那麽恨了。當然,此時鄭直忘了,弘治帝並不曉得湯素娥就是項素娥就是孫二娘。更忘了,除了他,所有人都曉得,還有一個曹二娘。
果然片刻後,待鄭直接旨之後,李榮又從身後的小答應手裏拿過一份旨意宣讀。這次內容差不多,卻是給湯素娥的,敕封對方為六品安人。這顯然又是按照鄭直文臣身份,給的湯素娥的敕命。
“臣婦鄭門湯氏謝恩。”湯素娥同樣壓抑住激動,雙手抬起,接旨。鄭家除了太夫人,可是沒有一位內眷有誥命。
傍晚時分,迎親隊伍準時回到了喜鵲胡同。按照不走回頭路的習慣,迎親隊伍從另一邊來到了喜鵲胡同第五戶外停下,這裏已經站滿了人。
鄭直笑著下馬,不曾想就瞅見了曾經的申王府左長史如今的工部郎中郭瑀,然後是楊恭太妃的兄弟楊謙。王禾調去了山西任按察司僉事,涇王府,榮王府幾位長史也都已經提前送來了禮物。
鄭直拱拱手,接過女官遞過來的紅綢,側身擋住頂簪,對著走下花轎的湯素娥道“安人留意腳下。”
“多謝勳衛提醒。”蓋頭下的湯素娥哭笑不得,卻也不敢馬虎大意接過塞進手裏的紅綢。
鄭直朝著一旁無奈的女官笑笑,邁著四方步走進大門。因為是三進的院子,所以拜堂被安排在了二門,篝火照映之下,男賓,女賓分列左右。
這處三進院子瞅著院子寬敞,奈何今日來的賓客眾多隻好將隔壁湯素娥的那處三進的院子也打開,又占了整條胡同這才勉強夠用。原本鄭直是打算占用湯素娥的那處五進院子的,奈何畢真不答應。在對方承諾把小池塘改為大池塘,多加假山後,鄭直才捏鼻子認了。
待鄭直將湯素娥送到三門門口,對方立刻被頂簪等人迎了進去。然後轉身站定,這才留意到張榮和於勇站在不遠處,依舊拱手,二人立刻回禮。然後鄭直又看見了焦黃中,不得不同樣行禮。再然後是女賓中的錢娘子,沈大娘子,沈姨媽,唐姨媽姐妹,壽寧侯夫人,建昌侯夫人,張家兄弟如今還是在張皇親胡同關著,這次倒是不用行禮……
因為是賜婚,天地已經在真武廟拜了,所以待新娘進後院,儀式也算正式結束,擔任執事的中官大吼一嗓子“吉時到,開宴”。
鄭直許是過去做的醃臢事太多,因此處處提防。到了最後,趁著四處敬酒的空檔,與張榮吃完,就給了鄭墨一個眼神,從他身後的角門走了出去。張榮瞅著茫然的鄭墨哭笑不得,卻立刻為鄭直打掩護,端起酒杯找於勇對飲。
屏門之後是花園,花園深處沒有門通往喜房,可是就隔著一堵牆。鄭直雖然喝了不少,卻還大概記得路,打算一會翻牆頭爬進去。他可是深深記得,當初鄭虤是怎麽丟了娘子……
此刻遠處一道曼妙的身影正背對他仰望天空,似乎是錢娘子。難怪剛剛往花園的方向看。鄭直四下瞅了瞅,他裝了一整日了,把胸前的紅綢扯下,躡手躡腳的走了過去。俺的,都是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