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兒是頭七最後一日,明個兒鄭修就要護送二嫂靈柩回鄉。按照老太太的講的,老老實實在家鄉讀書,替二嫂在鄭富跟前盡孝。大伯母和鄭傲夫婦已經到了城外,奈何因為二嫂的事,隻能等到明日才能進城。
鄭直和鄭健,鄭偉正商量下午請來鄭傲,幾個兄弟夜裏拽上鄭修一起吃回酒,朱千戶找了過來。
得知定國公徐光祚被東廠緝拿,送入北鎮撫司,鄭直差點想打人。若他沒猜錯,這該就是白石安排的阻止徐光祚娶曹大姐的法子。打算瓜瓞綿綿,由徐世華牽扯出徐光祚,這個主意確實不錯。奈何,徐光祚手裏有鄭直的把柄。若他曉得白石的法子是這樣,早就阻止了。
徐光祚曉得鄭直參與過孔方兄弟會的初期活動,雖然講後邊他就撤出了。可如今為了保命,不用懷疑,那條瘋狗一定會知無不盡的。
關鍵這事還不能和白石這個王八明言,否則徐光祚的事解決不了,又得多一個白石,如今隻能鄭直自個想法子。
思來想去,成國公嫡子朱麟該出出力了,畢竟對方嫁禍給英國公嫡孫張侖這事可大可小“不在家?”
“是。”朱千戶道“小的問過了,朱勳衛一早就出門了,也不曉得啥時候回來。”
鄭直斟酌片刻“千戶再拿讓人著俺的手本去英國公府約他家嫡孫張侖,借口跟朱麟的一樣。”
朱千戶應了一聲,轉身走了。
鄭直沒工夫耗下去,既然朱麟沒有這個命,那就張侖。畢竟對方和英國公府的前途受輔弼影響都毀了,想來一定對嫁禍之人恨之入骨“不在家?”
“是。”再次進來的朱千戶點點頭“同樣是一早就出門了,不曉得啥時候回來。”
“再派人去保國公府,隨便找個借口,打聽一下朱嶽的下落。”鄭直皺皺眉頭。
中午邊璋被從翰林院匆匆請來,鄭直也不廢話“師兄俺可能遇到過不去的坎了。”
邊璋不由有些眩暈,沒法子,他已經五十一了,身子骨比不得去年。眼瞅著如今繁花似錦,冷不丁被鄭直來了一悶棍。大喜之後最忌諱大悲,身子哪受的了。鄭直趕緊扶住對方落座“沒事,俺講的是最壞的打算。”
邊璋擺擺手“到底啥事?”
“定國公曉得俺當初有份參與孔方兄弟會,這廝如今進去了,為了脫罪,難免要把俺拉出來墊背。俺想好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想辦法弄死他。”鄭直回答的也幹脆“師兄俺信得過。若事有不諧,俺進去了,還望師兄多照顧俺家裏。”
“等等。”邊璋想了想“師弟咋能確定定國公一定會供出你?”
“這不明擺著嗎。”鄭直理所當然道“他是因為孔方兄弟會的事被抓,要脫罪,隻能供出藏的最深的俺……”
“錯了。”邊璋想了想“他要脫罪,就該啥都不講。否則就算保住了命,爵位也得沒了,這事他擔不起,不扛也得扛。”
鄭直不懂。
“本朝功勳襲爵自宣宗起就日漸艱難。定國公一係與成國公,英國公同為靖難功臣,卻因為出身貴胄,向來難成氣候。尤其是先後兩任定國公皆犯罪被圈進在家,名聲就更不顯了。俺早就聽人講,當代定國公一直有意重振家聲。這種時候,他若是出首師弟,不就間接承認了自個也參與其中了?如此就算脫罪,定國公府的名聲也就完了。”邊璋這段在翰林院讀書,真真正正的讀了進去,因此對於官場的理解已經不是如今還在誤打誤撞的鄭直可以相提並論。
“師兄的意思是靜觀其變?”鄭直遊移不定,良久之後道“行,俺聽師兄的,不動手了。”直接喊“千戶。”
朱千戶立刻走了進來“五郎。”
“讓他們停下吧,都回來。”鄭直講完坐到了邊璋對麵“這一上午弄得俺膽戰心驚的,若是早聽到師兄這番話,哪用如此大費周章。”
邊璋看著離開的朱千戶,無語“師弟莫非……”
“俺先準備著,師兄這邊穩妥了,俺就打算動手。”鄭直苦笑“俺這還是原來的路子。”
“師弟。”邊璋勸道“如今這局麵,已經亙古未有。師弟這段日子太心急了,以至於忽略了修身。”
邊璋看出鄭直的缺點,鄭直也曉得他自個的缺點。可還是那句話這條路走的太順了,以至於鄭直遇到事還是想當然的沿著原本的野路子做事。不止手段沒有提高,連眼光也有些跟不上如今的形勢。
鄭直想想,立刻附和“對對對,德不配位。”看邊璋打算辯解,擺擺手“師兄講的對,自從進入翰林院,俺想著都是旁的,反而真的忽略了自個修為的提升。”
邊璋見此,很高興,畢竟鄭直今時不同於往日,能夠聽他勸就證明二人關係未變。響鼓不用重錘,邊璋起身告辭,他要去設法打探徐光祚的動向,還要和馮鐸做必要的協調。邊璋隻是反對鄭直盲動,雖然他不認為徐光祚會拉鄭直下水,卻也不反對提前做出各種準備以防萬一。
送走邊璋,鄭直,朱千戶返回道“剛剛總旗去了保國公府,朱勳衛也不在,將是一早就出去了。”
鄭直皺皺眉頭“多派人手,瞅瞅建昌侯第,永康侯第,平江伯第,隆慶長公主府,衍聖公府有啥動靜。”
朱千戶應了一聲,趕忙出去了。
冷靜下來的鄭直有了一個猜測,卻又不敢肯定。他隻想著徐光祚會出賣自個來換取平安,卻忘了對方知曉的事情很多,比如去年三不牙行內部股東明細。這事都在瘋傳和張家兄弟有關,畢竟他們都跑到三不牙行二樓開房了,奈何始終沒有切實證據。鄭直之前光想著撇清責任了,卻忘了三不牙行的其他股東一樣有此想法。鄭直擔心徐光祚為了自保把他賣了,其他人呢?
果然,後續的消息印證了鄭直的猜測,各家都有所動作。或是彼此勾連,或是交通內外。
鄭直這些年來的一切都是靠著裝瘋賣傻,然後以快打慢,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得來的。他的性子哪裏是坐以待斃,可如今卻不得不逼著自個冷靜下來,以靜製動。
邊璋講的讓鄭直修身,其實就是讓他重新認識自我。很顯然,鄭直的地位和實力發展的太快,不止旁人看不清,就連他也看不清自個。
不知彼不知己,危矣!
枯坐多時,鄭直終於悟到一點,這次不管徐光祚講不講他有份參與孔方兄弟會,都應該萬事無恙。很簡單,如今弘治帝還需要他。
繼而鄭直又想到了他得罪太子的事。聽老鄭直的意思,弘治帝的打算,其實太子並不清楚。如此,這一次徐光祚究竟講了啥,太子很可能也不清楚。那麽,他能否反其道而行之,做點啥,以便獲得太子諒解呢?
不得不講,逆境讓人成長。一瞬間,鄭直已經摸索到了政客必備的素質之一,危險中發現機遇。
“這定國公已經被收監,親事到底還結不結?”曹寧得到徐光祚入獄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頓時慌了神,趕忙讓人把正在賭坊廝混的曹三郎拽了回來商量對策。
“大人問的好沒道理。”曹三郎冷冷的回了一句“這事跟俺有啥關係,就是問俺娘子都比俺有用吧?”
“你……”曹寧想扇對方,卻又無可奈何“當初這事,你媳婦也是同意了的。”
“大人講的好沒道理,俺媳婦自從做完月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這種事哪能摻和。”曹三郎拿出一根煙“要不大人把她喊出來問問?”
曹寧氣的直接跳起來,曹三郎卻早有防備,拔腿就跑。出了正院,並沒有繼續往外跑,而是來到了偏院,少有的進了自家的院子。他進門的時候,守著門的婆子都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趕忙行禮。
十一姐聽到動靜,抱著兒子,被丫頭們扶著出來的時候,曹三郎已經坐在了明堂上首“爺回來了,吃飯了麽?”
“你們出去吧。”曹三郎瞅了眼對方懷裏的兒子,支開下人,盡可能的放緩語氣“妹子不用招呼了,坐下。”
奶媽從十一姐懷裏接過孩子,與其他丫頭婆子一同退了出去。十一姐則緩緩的走到曹三郎下首位置坐下,若講此十一姐與彼十一姐最大的不同就是持家。彼時的十一姐樣樣精打細算,平日裏哪怕多吃一道菜也要考慮彼此喜好。此時的十一姐則不同,短短一月有餘,這院裏已經添置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跟前也多了很多新麵孔的婆子,丫頭。
“妹子這幾日若是得空,問問俺姐,後悔了沒有。”曹三郎輕咳幾聲,繼續道“若是後悔了,就跟俺回鄉吧。”
“回鄉?”十一姐卻關注的是另外一點“咱家要回鄉?”
“不是咱家,是俺。”曹三郎歎口氣“事已至此,俺也想明白了,留在這裏,俺們誰也別想好受,還是回老家吧。”
“這件事爺跟阿舅講了麽?”十一姐追問“若是阿舅不同意……”
“不同意,俺也回去。”曹三郎講完立刻感覺語氣不對,隻好又調整語氣“俺曉得這件事從始至終妹子都沒有錯,是俺混賬。妹子不用勉強,畢竟安陽比不得京師繁華。妹子不妨留下照顧兩位大人,俺送兩位姐姐回去。”
“二姐也回鄉?”十一姐遊移不定。
“難道妹子不曉得家裏外邊整日有不三不四的啦唬光棍轉悠?”曹三郎隨口一問“等她們都走了,咱家也就安生了。”
“爺講的,我這就去問。”十一姐卻道“隻是這事總該知會阿舅阿姑一聲,如不然二老該多傷心啊。”
曹三郎想了想,歎口氣“行,俺這就去問娘,妹子去探探她二人的口風。”講完後起身走了出去。
十一姐則盯著曹三郎的背影,冷笑。回去?若是如此,那麽她費盡心思搞得這個把戲,不就白費了。曹三郎這個蠢貨,放著現成的榮華富貴不想要,竟在這裏添亂。想到這,十一姐起身向外走去。曹三郎如此急迫,想必是被定國公下獄的事嚇到了。那可不行,唾手可得的爵位,榮華富貴就在眼前,她搭上了一切才搏來的機會,怎麽可能這樣結束。原本還打算按照和那邊約定的,等定國公成親之後,再提出讓二姐進宮候選,如今看來需要提前了。
傍晚時分,程敬送來消息,都察院已經有不少禦史彈劾定國公徐光祚了。涉及的罪名很多,很雜,五花八門。可以講,把這些年徐光祚做下的亂七八糟的事都抖摟了出來。比如弘治十六年年初大名府劫船案,比如至今撲朔迷離的去年冬至,三不牙行銀庫命案。總之各種撲朔迷離的案件都往徐光祚身上潑。
“這是障眼法。”夜裏鄭家人一起相聚,鄭寬也就又和鄭直有了公開見麵的機會。看到對方坐立不安的樣子,待曲終人散後,二人自然又不得不找到偏院合計“為的是把水攪渾。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先從定國公從孔方兄弟會這件事上摘出來,亦或者淡化,然後過一陣再用另一件舉世矚目的事情掩蓋住這件事,讓所有人忘記這件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都這時候了,還有人想著法子救他家?”鄭直想不通,定國公家平日裏在京師可沒有這麽大的人脈啊。
“應該是不得不救。”鄭寬沉思片刻“按照你講的,這些題本裏,那位李良李僉都禦史是劉閣老的學生。而這位汪俊汪編修,是今年二月才丁憂服闋,複除原職,是李閣老的學生。”
鄭直記得李東陽是成國公的女婿,同時英國公和劉健的關係頗為和睦。如今看來,各家是投鼠忌器,打算如此拖延下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咋行?風險越大,收益越大。如今他的風險已經不是大小而是遮天蔽日,而利益竟然沒了。
“五虎不必擔心定國公會不會講出啥。”鄭寬看鄭直的模樣,繼續道“所有的事,都是有因有果的,每個人做事都是有目的的。比如目下,徐世華供出定國公為的是脫罪,這看起來合情合理,卻又講不通。”
“講不通?”鄭直聽不懂。
“將心比心,徐世華也是徐家子,哪怕迫不得已,他也應該竭盡全力隱匿下徐光祚的所作所為,然後私下裏勾兌,逼著對方想法子救他才對。如今可好,一進去就把定國公府的頂梁柱拆了,為啥?”鄭寬旁觀者清“他一定在保護一個比定國公還重要的人。其他人的分量太輕了,不夠分量將廠衛的注意力吸引走。”
鄭直都服了,大夥同樣在翰林院,瞧瞧鄭寬,瞧瞧邊璋,程敬,再瞅瞅他。若不是曉得前因後果,他都懷疑鄭寬在危言聳聽“比定國公還重要的人。”
鄭直和鄭健,鄭偉正商量下午請來鄭傲,幾個兄弟夜裏拽上鄭修一起吃回酒,朱千戶找了過來。
得知定國公徐光祚被東廠緝拿,送入北鎮撫司,鄭直差點想打人。若他沒猜錯,這該就是白石安排的阻止徐光祚娶曹大姐的法子。打算瓜瓞綿綿,由徐世華牽扯出徐光祚,這個主意確實不錯。奈何,徐光祚手裏有鄭直的把柄。若他曉得白石的法子是這樣,早就阻止了。
徐光祚曉得鄭直參與過孔方兄弟會的初期活動,雖然講後邊他就撤出了。可如今為了保命,不用懷疑,那條瘋狗一定會知無不盡的。
關鍵這事還不能和白石這個王八明言,否則徐光祚的事解決不了,又得多一個白石,如今隻能鄭直自個想法子。
思來想去,成國公嫡子朱麟該出出力了,畢竟對方嫁禍給英國公嫡孫張侖這事可大可小“不在家?”
“是。”朱千戶道“小的問過了,朱勳衛一早就出門了,也不曉得啥時候回來。”
鄭直斟酌片刻“千戶再拿讓人著俺的手本去英國公府約他家嫡孫張侖,借口跟朱麟的一樣。”
朱千戶應了一聲,轉身走了。
鄭直沒工夫耗下去,既然朱麟沒有這個命,那就張侖。畢竟對方和英國公府的前途受輔弼影響都毀了,想來一定對嫁禍之人恨之入骨“不在家?”
“是。”再次進來的朱千戶點點頭“同樣是一早就出門了,不曉得啥時候回來。”
“再派人去保國公府,隨便找個借口,打聽一下朱嶽的下落。”鄭直皺皺眉頭。
中午邊璋被從翰林院匆匆請來,鄭直也不廢話“師兄俺可能遇到過不去的坎了。”
邊璋不由有些眩暈,沒法子,他已經五十一了,身子骨比不得去年。眼瞅著如今繁花似錦,冷不丁被鄭直來了一悶棍。大喜之後最忌諱大悲,身子哪受的了。鄭直趕緊扶住對方落座“沒事,俺講的是最壞的打算。”
邊璋擺擺手“到底啥事?”
“定國公曉得俺當初有份參與孔方兄弟會,這廝如今進去了,為了脫罪,難免要把俺拉出來墊背。俺想好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想辦法弄死他。”鄭直回答的也幹脆“師兄俺信得過。若事有不諧,俺進去了,還望師兄多照顧俺家裏。”
“等等。”邊璋想了想“師弟咋能確定定國公一定會供出你?”
“這不明擺著嗎。”鄭直理所當然道“他是因為孔方兄弟會的事被抓,要脫罪,隻能供出藏的最深的俺……”
“錯了。”邊璋想了想“他要脫罪,就該啥都不講。否則就算保住了命,爵位也得沒了,這事他擔不起,不扛也得扛。”
鄭直不懂。
“本朝功勳襲爵自宣宗起就日漸艱難。定國公一係與成國公,英國公同為靖難功臣,卻因為出身貴胄,向來難成氣候。尤其是先後兩任定國公皆犯罪被圈進在家,名聲就更不顯了。俺早就聽人講,當代定國公一直有意重振家聲。這種時候,他若是出首師弟,不就間接承認了自個也參與其中了?如此就算脫罪,定國公府的名聲也就完了。”邊璋這段在翰林院讀書,真真正正的讀了進去,因此對於官場的理解已經不是如今還在誤打誤撞的鄭直可以相提並論。
“師兄的意思是靜觀其變?”鄭直遊移不定,良久之後道“行,俺聽師兄的,不動手了。”直接喊“千戶。”
朱千戶立刻走了進來“五郎。”
“讓他們停下吧,都回來。”鄭直講完坐到了邊璋對麵“這一上午弄得俺膽戰心驚的,若是早聽到師兄這番話,哪用如此大費周章。”
邊璋看著離開的朱千戶,無語“師弟莫非……”
“俺先準備著,師兄這邊穩妥了,俺就打算動手。”鄭直苦笑“俺這還是原來的路子。”
“師弟。”邊璋勸道“如今這局麵,已經亙古未有。師弟這段日子太心急了,以至於忽略了修身。”
邊璋看出鄭直的缺點,鄭直也曉得他自個的缺點。可還是那句話這條路走的太順了,以至於鄭直遇到事還是想當然的沿著原本的野路子做事。不止手段沒有提高,連眼光也有些跟不上如今的形勢。
鄭直想想,立刻附和“對對對,德不配位。”看邊璋打算辯解,擺擺手“師兄講的對,自從進入翰林院,俺想著都是旁的,反而真的忽略了自個修為的提升。”
邊璋見此,很高興,畢竟鄭直今時不同於往日,能夠聽他勸就證明二人關係未變。響鼓不用重錘,邊璋起身告辭,他要去設法打探徐光祚的動向,還要和馮鐸做必要的協調。邊璋隻是反對鄭直盲動,雖然他不認為徐光祚會拉鄭直下水,卻也不反對提前做出各種準備以防萬一。
送走邊璋,鄭直,朱千戶返回道“剛剛總旗去了保國公府,朱勳衛也不在,將是一早就出去了。”
鄭直皺皺眉頭“多派人手,瞅瞅建昌侯第,永康侯第,平江伯第,隆慶長公主府,衍聖公府有啥動靜。”
朱千戶應了一聲,趕忙出去了。
冷靜下來的鄭直有了一個猜測,卻又不敢肯定。他隻想著徐光祚會出賣自個來換取平安,卻忘了對方知曉的事情很多,比如去年三不牙行內部股東明細。這事都在瘋傳和張家兄弟有關,畢竟他們都跑到三不牙行二樓開房了,奈何始終沒有切實證據。鄭直之前光想著撇清責任了,卻忘了三不牙行的其他股東一樣有此想法。鄭直擔心徐光祚為了自保把他賣了,其他人呢?
果然,後續的消息印證了鄭直的猜測,各家都有所動作。或是彼此勾連,或是交通內外。
鄭直這些年來的一切都是靠著裝瘋賣傻,然後以快打慢,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得來的。他的性子哪裏是坐以待斃,可如今卻不得不逼著自個冷靜下來,以靜製動。
邊璋講的讓鄭直修身,其實就是讓他重新認識自我。很顯然,鄭直的地位和實力發展的太快,不止旁人看不清,就連他也看不清自個。
不知彼不知己,危矣!
枯坐多時,鄭直終於悟到一點,這次不管徐光祚講不講他有份參與孔方兄弟會,都應該萬事無恙。很簡單,如今弘治帝還需要他。
繼而鄭直又想到了他得罪太子的事。聽老鄭直的意思,弘治帝的打算,其實太子並不清楚。如此,這一次徐光祚究竟講了啥,太子很可能也不清楚。那麽,他能否反其道而行之,做點啥,以便獲得太子諒解呢?
不得不講,逆境讓人成長。一瞬間,鄭直已經摸索到了政客必備的素質之一,危險中發現機遇。
“這定國公已經被收監,親事到底還結不結?”曹寧得到徐光祚入獄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頓時慌了神,趕忙讓人把正在賭坊廝混的曹三郎拽了回來商量對策。
“大人問的好沒道理。”曹三郎冷冷的回了一句“這事跟俺有啥關係,就是問俺娘子都比俺有用吧?”
“你……”曹寧想扇對方,卻又無可奈何“當初這事,你媳婦也是同意了的。”
“大人講的好沒道理,俺媳婦自從做完月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這種事哪能摻和。”曹三郎拿出一根煙“要不大人把她喊出來問問?”
曹寧氣的直接跳起來,曹三郎卻早有防備,拔腿就跑。出了正院,並沒有繼續往外跑,而是來到了偏院,少有的進了自家的院子。他進門的時候,守著門的婆子都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趕忙行禮。
十一姐聽到動靜,抱著兒子,被丫頭們扶著出來的時候,曹三郎已經坐在了明堂上首“爺回來了,吃飯了麽?”
“你們出去吧。”曹三郎瞅了眼對方懷裏的兒子,支開下人,盡可能的放緩語氣“妹子不用招呼了,坐下。”
奶媽從十一姐懷裏接過孩子,與其他丫頭婆子一同退了出去。十一姐則緩緩的走到曹三郎下首位置坐下,若講此十一姐與彼十一姐最大的不同就是持家。彼時的十一姐樣樣精打細算,平日裏哪怕多吃一道菜也要考慮彼此喜好。此時的十一姐則不同,短短一月有餘,這院裏已經添置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跟前也多了很多新麵孔的婆子,丫頭。
“妹子這幾日若是得空,問問俺姐,後悔了沒有。”曹三郎輕咳幾聲,繼續道“若是後悔了,就跟俺回鄉吧。”
“回鄉?”十一姐卻關注的是另外一點“咱家要回鄉?”
“不是咱家,是俺。”曹三郎歎口氣“事已至此,俺也想明白了,留在這裏,俺們誰也別想好受,還是回老家吧。”
“這件事爺跟阿舅講了麽?”十一姐追問“若是阿舅不同意……”
“不同意,俺也回去。”曹三郎講完立刻感覺語氣不對,隻好又調整語氣“俺曉得這件事從始至終妹子都沒有錯,是俺混賬。妹子不用勉強,畢竟安陽比不得京師繁華。妹子不妨留下照顧兩位大人,俺送兩位姐姐回去。”
“二姐也回鄉?”十一姐遊移不定。
“難道妹子不曉得家裏外邊整日有不三不四的啦唬光棍轉悠?”曹三郎隨口一問“等她們都走了,咱家也就安生了。”
“爺講的,我這就去問。”十一姐卻道“隻是這事總該知會阿舅阿姑一聲,如不然二老該多傷心啊。”
曹三郎想了想,歎口氣“行,俺這就去問娘,妹子去探探她二人的口風。”講完後起身走了出去。
十一姐則盯著曹三郎的背影,冷笑。回去?若是如此,那麽她費盡心思搞得這個把戲,不就白費了。曹三郎這個蠢貨,放著現成的榮華富貴不想要,竟在這裏添亂。想到這,十一姐起身向外走去。曹三郎如此急迫,想必是被定國公下獄的事嚇到了。那可不行,唾手可得的爵位,榮華富貴就在眼前,她搭上了一切才搏來的機會,怎麽可能這樣結束。原本還打算按照和那邊約定的,等定國公成親之後,再提出讓二姐進宮候選,如今看來需要提前了。
傍晚時分,程敬送來消息,都察院已經有不少禦史彈劾定國公徐光祚了。涉及的罪名很多,很雜,五花八門。可以講,把這些年徐光祚做下的亂七八糟的事都抖摟了出來。比如弘治十六年年初大名府劫船案,比如至今撲朔迷離的去年冬至,三不牙行銀庫命案。總之各種撲朔迷離的案件都往徐光祚身上潑。
“這是障眼法。”夜裏鄭家人一起相聚,鄭寬也就又和鄭直有了公開見麵的機會。看到對方坐立不安的樣子,待曲終人散後,二人自然又不得不找到偏院合計“為的是把水攪渾。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先從定國公從孔方兄弟會這件事上摘出來,亦或者淡化,然後過一陣再用另一件舉世矚目的事情掩蓋住這件事,讓所有人忘記這件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都這時候了,還有人想著法子救他家?”鄭直想不通,定國公家平日裏在京師可沒有這麽大的人脈啊。
“應該是不得不救。”鄭寬沉思片刻“按照你講的,這些題本裏,那位李良李僉都禦史是劉閣老的學生。而這位汪俊汪編修,是今年二月才丁憂服闋,複除原職,是李閣老的學生。”
鄭直記得李東陽是成國公的女婿,同時英國公和劉健的關係頗為和睦。如今看來,各家是投鼠忌器,打算如此拖延下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咋行?風險越大,收益越大。如今他的風險已經不是大小而是遮天蔽日,而利益竟然沒了。
“五虎不必擔心定國公會不會講出啥。”鄭寬看鄭直的模樣,繼續道“所有的事,都是有因有果的,每個人做事都是有目的的。比如目下,徐世華供出定國公為的是脫罪,這看起來合情合理,卻又講不通。”
“講不通?”鄭直聽不懂。
“將心比心,徐世華也是徐家子,哪怕迫不得已,他也應該竭盡全力隱匿下徐光祚的所作所為,然後私下裏勾兌,逼著對方想法子救他才對。如今可好,一進去就把定國公府的頂梁柱拆了,為啥?”鄭寬旁觀者清“他一定在保護一個比定國公還重要的人。其他人的分量太輕了,不夠分量將廠衛的注意力吸引走。”
鄭直都服了,大夥同樣在翰林院,瞧瞧鄭寬,瞧瞧邊璋,程敬,再瞅瞅他。若不是曉得前因後果,他都懷疑鄭寬在危言聳聽“比定國公還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