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玩意兒?這還不難?”


    老兵們齊齊發出了驚叫,這要是還不難的話他們真不知道有什麽難事兒了。


    國與國之間的對話那是什麽級別,而且還是要在現代社會發生,這可不是在民國位麵利用信息差忽悠一些古人的小事兒。


    老兵們完全無法想象於學銘怎麽敢誇下如此海口,難不成這位新出爐的首領在現代位麵還有什麽了不得的身份?


    不過於學銘也並沒有過多解釋,反而是拍著保證自己絕對能搞定,那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不禁讓老兵們心頭充滿了疑惑。


    於學銘當然不會說,自己的底氣完全來自於赤內亞這個國家魔幻的現實,全國上下各種官員滿心隻有撈錢,完全就是一個見錢眼開的黑惡勢力團夥。


    而其中最黑的就是一國總統。


    在這樣的國家,別說於學銘隻是想采購一些軍火了,於學銘甚至懷疑,隻要自己給的價碼夠高,能不能把這個國家買過了。


    當然了,購買國家隻是幻想罷了,畢竟作為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國家,赤內亞的價值還是不低的,於學銘買不起,但是買通官員倒賣一些軍火於學銘還是有信心的。


    於學銘的信心也感染了老兵們,既然首領放話搞定國產裝備不成問題,那麽無論是從裝備的熟悉程度還是個人情感來講,國產退役裝備都成了緝私旅官兵的不二選擇。


    結合經典的三三製編製規則,一套古今融合出的緝私旅特色的人員編製以及裝備計劃很快就被眾人敲定了下來。


    三班一排,三排一連,三連一營,三營一團,三團一旅的規則自然不用多說,旅屬重炮團,團屬野炮營,營屬迫擊炮連,連屬輕迫擊炮排和機槍排的這樣的夢幻配置也被編入了計劃中,至於能不能實現……


    先按這麽計劃著,萬一真成了呢!


    畢竟重武器的采購難度太大,肯定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老兵們也隻是先把框架搭起來,討論的核心關鍵實際還是集中在步兵班組裝備搭配的問題上。


    在結合了國產退役裝備情況,以及二戰中參戰各國的班組配置,得到了如下配置。


    步兵班組全員十二人,人數等同於民國時期的標準加強班,除班組長和副班長作為班組指揮外,一共分為三個單元。


    首先就是尖兵單元,或者說班組中的偵查組,由兩人構成,作為班組裏在遭遇戰鬥時首先接敵的部分,這二人手中武器的火力爆發性必須是班組中最強的。


    因此老兵們在討論後,選擇了國產五四式衝鋒槍,作為蘇製pps-43的仿製品,這款衝鋒槍經曆了實戰的考驗,表現也非常出色,足夠的射速配合自身三十五發彈匣,在火力的突然性這方麵也非常有保證。


    緊接著就是機槍組,這個就沒啥可討論的了,八一式班用機槍肯定不二之選,原本大家還在八一和五六之間糾結了一下,最後八一式在優秀供彈具的加持下成功勝出。


    和偵查組一樣,機槍組也是兩人,主射手攜帶機槍,副射手攜帶彈藥,也算是一個相對傳統的配置。


    接下來是四個人組成的步槍組,裝備久經考驗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不是說全自動步槍買不起,實在是全員自動火力對後勤保障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在軍工體係尚不完善的條件下,半自動步槍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更重要是這老槍真是皮實!耐造!而且還特麽便宜!


    至於自動步槍也不是沒有,班組長和副班長二人用的就是五六式衝鋒槍,同樣也是庫存裝備裏數量巨大的,價格也極為低廉。


    更重要的是除了衝鋒槍外,以上武器的彈藥全是通用的,這對於部隊的後勤保障工作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福音。


    至於五四式衝鋒槍的子彈問題,於學銘也不打算專門采買,一種型號的子彈隻供應一種裝備對於眼下的形勢來說還是有點兒浪費的,於是乎於學銘大手一揮,提出了全軍標配手槍的計劃,采購目標當然是庫存龐大的五四式手槍,彈藥也和衝鋒槍通用。


    而這個計劃自然也得到了老兵們的一致認同,小鬼子的白刃戰水平可不是吹的,能玩兒槍誰願意跟鬼子拚刺刀去。


    畢竟自己人的命肯定是值錢的,那去跟鬼子拚肯定是不劃算。


    在這些標準配置以外,老兵們還提出了一個支援組的概念,由兩名士兵組成,分別是使用八五式狙擊步槍的精確射手,用以狙殺敵人的一線指揮官和火力手,以及攜帶美製m79榴彈發射器的擲彈兵,用以對標鬼子步兵小隊中配備的擲彈筒。


    八五式狙擊步槍的彈藥儲備也沒有脫離全軍子彈通用化的理論,因為八五式狙擊步槍並不是專業的狙擊步槍,使用的子彈也是五三式機槍彈,而五三式重機槍也正是老兵們計劃編製中連排重火力的選擇。


    班組一級的武器裏,唯一的非國產裝備也就是擲彈兵手中的m79榴彈發射器了,作為美軍在越戰中使用的著名武器,這款單發榴彈發射器能夠彌補手榴彈和輕型迫擊炮之間的火力空白,綜合素質也碾壓小鬼子手中的擲彈筒,單發裝填對後勤的壓力也不大。


    而手榴彈的選擇自然毫無懸念,眾人沒有任何爭執,直接將目標鎖定在了六七式手榴彈的身上。


    畢竟“不打三戰用不完,打了三戰也不見得能用完”這句話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玩意兒在當年可是在“人手有彈”的口號下,按照軍人四十枚,民兵四枚,老百姓也一人發一個,小學生都不能落下的製造指標生產出來的,哪怕是幾十年後的今天部隊依舊用這玩意兒做投彈訓練。


    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雖然年頭已經十分久遠,但是這款木柄手榴彈的性能還是很夠用的,至少放在民國位麵這邊絕對算是優秀的層次了。


    而且這玩意兒……也沒人買啊!


    於學銘都不敢想象,一旦自己回去打通了軍火采購的渠道,提出自己要大批量購買這種手榴彈的時候,能夠給負責軍售的業務人員帶來多大的震驚,還有就是……


    這玩意兒能比一顆子彈貴多少?


    就當是給國家清理庫存吧,放在倉庫也是放著,維護也不少花錢,不如幹脆讓自己用到小鬼子的頭上是不是?


    於學銘心裏美美的想著,而這會兒,士兵日常攜行彈藥的基數也已經討論完畢了。


    至於攜行具之類的事情就簡單了,這可是羅建軍的老本行,他那些老朋友的倉庫裏就有大量的庫存,采購起來也相當方便,於學銘已經拿到了對應的聯係方式,隻等武器采購渠道搞定後就可以直接低價收購。


    (作家等級不夠,不讓插圖)


    (晚點兒我把班組設置發到書友圈)


    然後就是旅團營連各級重火力配備的設計,於學銘沒有過多參與,因為這些都是一時半會兒搞不定的,輕武器和重火力的采購難度可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就算於學銘能買通赤內亞官員也不行。


    借著國際防務公司的名字,搞些武器裝備說是倒買倒賣還好,真要是采購一些重型裝備赤內亞的高層也不能幹啊!


    人家隻是貪,不是真腦殘。


    整一堆重炮過來他們也害怕啊!


    要知道,赤內亞全國的武裝部隊也隻有五千人的規模,武器裝備也是參差不齊,要是國內一個雇傭兵公司買一堆重炮,軍事政變起家的總統不炸毛都怪了!


    畢竟這路子人家太熟悉了,他自己就是這麽推翻自己的叔叔坐上總統寶座的啊……


    不過夢想還是要有的,包括重型火力部隊,裝甲部隊,運輸部隊,林林總總都被老兵們做好了計劃,雖然全部完成估計要花費巨量的資金和精力,但是紙麵上的全旅火力配置可以說是相當的豪華。


    就是……


    這人數好像是多了一點兒……


    按照老兵們的計劃,全部換裝完成裝備齊全的緝私旅,全旅上下官兵數量一共有一萬一千四百二十人……


    好家夥,換成民國這邊普遍的軍閥部隊的話,怕是一個師都沒這麽多人吧?


    於學銘好像還記得劉作虎說過,張大帥的衛隊旅全體官兵數量也就是六千出頭,這還是因為衛隊旅是加強旅的原因,普通混成旅的人數也就是四千人左右的樣子。


    而且緝私旅的火力配置和民國時代的軍閥完全不是一個等級,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而想想供養一萬多人所需的花銷,於學銘也是頭都大了,大概算一算,不算軍火裝備的采購,光是軍餉和糧草,這一萬多人一個月就得花出去三十萬大洋。


    於學銘頓時麻了,這踏馬得花出去多少錢啊!


    不過看著老兵們期待的目光,於學銘實在沒有拒絕的理由,隻能咬著牙開口道。


    “就這麽定了!我去搞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橫橫豎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橫橫豎勾並收藏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