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膠東護軍
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 作者:橫橫豎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會以後開小會,這事兒很正常。
小會與會者都是督軍,這也很正常。
順便帶上一個護軍使,這也能理解。
至於這個護軍使名叫於學銘……
踏馬這於學銘是哪來的?聽都沒聽過!
不對,倒也不是沒聽過……
和會議開始前一樣,於學銘再一次成為了一眾奉係高層將領的視線焦點,不過這一次就不僅僅是羨慕了,更多的則是嫉妒。
托新聞界人士的福,於學銘的發跡史大家在報紙上多多少少都了解過,排除掉那些不靠譜的,也就是區區幾件事兒。
國外歸來,麵見大帥,得大帥首肯領了一個旅的二線部隊編製,再然後就是青島發生的一係列奇葩事兒。
無論是高薪募兵,給安家費,麾下士兵一日三餐帶葷腥,聚眾萬人有人沒槍,都在奉軍內部稱為過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當然了,更多的是拿這個事兒當個笑話聽罷了,無非就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傻少爺想玩兒軍旅遊戲的故事而已。
大家平時工作都挺忙的,誰又會在這種事情上花上那麽多心思了解呢?
所以即便是後來發生了緝私旅包圍美國領事館,於學銘當街暴打美國領事,逼迫美國公使當眾道歉這樣的事情,大家也不過是把心中於學銘的形象,從一個有錢人家的傻少爺,變成一個非常有錢的人家的傻少爺。
最多就是加個有錢有勢罷了。
如此胡鬧的行事風格,就注定代表了大家不會把於學銘放在心上,因為部隊可不是這麽玩兒的,大家也從來沒把於學銘當做一個奉軍的成員。
即便是有了今天的座次之爭,還有老派將領對於學銘的噓寒問暖,在眾人眼中無非也就是一些長輩哄孩子玩兒罷了,和於學銘在軍中勢力的發展沒有任何關係。
而張大帥的這一紙命令卻讓眾人原本的觀念徹底粉碎。
護軍使是什麽職位?
這麽說吧,民國時期地方大員,軍方層麵的大員,主要分為三級,下麵兩級分別是鎮守使、護軍使,再進一步就是一省督軍。
而且因為局勢混亂,這三級軍方大員的權勢已經不僅限於軍方了,更多的直接就是軍務政務一手抓。
這可是實打實的一方巨頭,這也就是身處占據幾省之地的奉係,要是換成外地,護軍使一職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方軍閥了!
而且護軍使手下還是有編製的!還是正規軍編製!一個師起步!軍銜至少是中將!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實權職務!
如果僅僅如此倒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於學銘才多大點兒歲數,而且加入奉係一共才多長時間啊?
滿打滿算才一個月不到!
從一介布衣,到地方大員,於學銘的升官速度甚至比少帥當年還快了無數倍,這速度讓這些在奉係內部摸爬滾打這麽多年的一眾軍方將領們如何自處啊!
一眾將領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就連還沒出門的楊參謀長看向於學銘的眼神也是極為複雜,不過大家都發現了一件事兒,那就是於學銘好像對此事也是毫不知情。
要不然也不能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沒錯,於學銘這會兒也是懵著呢,他雖然知道自己主政膠東道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甚至也預料到大帥會在這次的軍事會議上給自己加官進爵。
不過這一切的考慮都是建立在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論功行賞,自己隻是受到提拔的眾人中的一個罷了,如此還不會特別顯眼,
而張大帥的做法無疑是給於學銘放到了燒烤架上。
從會議的座次,到輔帥的力捧,再到會議結束後單獨擢升,無一不讓於學銘難受。
最鬧心的是,大帥在會議上是什麽正事兒沒提,反而是給大家演了一出戲,誰不知道這次會議的議題除了論功行賞就是打壓少帥啊,到最後啥事兒沒幹,搞了個大家歡。
除了大帥以外,所有人都沒有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都憋著一肚子火呢,到最後又來了這麽一出,這不是把於學銘當靶子了?
好家夥,我成大家集火的目標了,原本應該成為發泄對象的少帥倒是沒事兒了。
大帥啊大帥,您可真是父愛如山啊!
清醒過來的於學銘立刻就在心裏苦著個大比臉,抬頭就看到了一眾與會將領熾熱的目光,不由得有點兒心驚膽戰。
不過眾人目光中的熾熱倒也不全是惡意的,還是有人真心為於學銘高興的。
那就是於學銘最熟悉的張督軍。
打破這尷尬氣氛的正是張督軍那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老弟,俺就說了吧,大帥這回肯定給恁升官兒,郭鬼子叛亂的時候恁給大帥送來了大批軍火,眼下平叛結束,部隊都急需軍火補充,恁又給大帥送來了幾千挺機關槍,這可都是雪中送炭,大帥能忘了老弟恁麽,被俺說著了吧!恭喜老弟了!”
張督軍絕對是圓滑至極,一番發言可謂是話裏有話,說是恭喜於學銘高升,實際上重點卻是在陳述於學銘的功績,也算是全力幫於學銘解圍了,也讓於學銘心頭感動。
會議室裏的將領們聽到這話也都為之一振,這些事情他們肯定是不知道的,目光中原本的針對也是瞬間消失,當然了,那抹熾熱是肯定沒有任何變化的。
主要是衝著張督軍剛剛話裏的那幾千挺機關槍。
我滴個乖乖,幾千挺機關槍啊,寫得武裝多少部隊啊,單說這一點,一個護軍使的職位就值了,這玩意兒可是有錢都買不到。
於學銘也是感激地看了張督軍一眼,隨後立刻起身向身邊的眾將領抱拳行禮。
“各位長官,振華蒙大帥信任,愧領此護軍之職,振華深知自己資曆尚淺,日後還需諸位前輩多多提點,共同為大帥分憂。”
於學銘謙虛的態度也是讓一眾將領暗暗點頭,畢竟這可是硬剛洋人領事的人物,對大家如此客氣還是讓人很受用的,而楊參謀長也在短暫的沉默後做出了決定。
“於護軍雖然年輕,也沒有什麽戰功在身,但是關於部隊後勤方麵的功勞也是無比巨大的,大帥一向是賞罰分明,所以於護軍的此次擢升乃是實至名歸,諸位不要妄加揣測,以後同心協力,共輔大帥建功立業。”
眾將領聞言紛紛應和,場麵也一時間熱鬧了起來,諸位將領紛紛上前對於學銘表示恭賀,順帶著跟於學銘互通姓名,於學銘也努力的記憶所有人名字和長相。
這個是某某師長、這個是某某部長、那個啥啥參謀、這個又是什麽廳長。
於學銘的腦瓜子都快轉不過來了,不過這次來奉天的核心目的之一本來就是混個臉兒熟,這事兒於學銘可不敢有所大意。
然而,在這表麵的和諧之下,於學銘卻深知自己未來的路還不是那麽平坦,雖然在自己團隊的宏圖大誌之下,一些地方軍閥將領的認可並不是那麽核心的要事,但是對於保證現階段的發展來說,維持和奉係內部高層的良好關係還是比較有用的。
混臉熟的計劃進行的十分順利,主要是這次會議的規格夠高,有資格參會的人一共也就不到三十個的樣子,再加上已經先行離去的那幾個老派將領,真的需要於學銘記憶的人物也並不太多。
更何況奉係軍閥的將領資料於學銘早就爛熟於心了,今天要做的不過就是將記憶裏的那些個名字和對方的真實長相對上罷了。
而非常清楚於學銘這一目的的張督軍和還沒有離開的少帥自然不會阻攔,跟於學銘已經初步確認為伯伯侄子關係的湯四爺也一臉淡然的在一旁看熱鬧,不過在一旁等待許久的楊參謀長卻明顯有些著急。
不就是客套一下麽,怎麽還沒完沒了了呢?這麽聊下去得聊到啥時候啊?
大帥可還在小青樓等著開會呢!
俗話說得好,小事兒開大會,大事兒開小會,大帥安排的這個會後會議一定是要商量很重要的事情,說不定就是今天在大會上本應該提到的叛軍軍官處理事宜。
這樣的決策楊參謀長肯定是不能錯過!
怎麽能夠讓於學銘這個初進奉係不久的年輕人如此耽誤時間?
徹底失去耐心的楊參謀長直接不耐煩的拍了拍桌子。
“大帥剛剛的命令,讓於護軍去小青樓開會,你們這麽耽誤於護軍的時間算是怎麽回事兒,大帥那邊兒還等著呢!像話嗎!”
話雖然是對著諸位奉軍將領說的,但是誰都知道矛頭是對準了於學銘,於學銘聞言也是在心中白眼兒狂翻,傳說中楊參謀長情商低得離譜果然不是空穴來風。
而眼見得有些冷場,老於世故的張督軍連忙站出來打哈哈。
“楊參謀長說滴對,軍務要緊,大帥還等著俺們嘞,先開會先開會,到時候晚上俺做東,給俺弟弟辦席,好好慶祝一下,到時候哥幾個都記著來哈!今晚咱不醉不歸!”
小會與會者都是督軍,這也很正常。
順便帶上一個護軍使,這也能理解。
至於這個護軍使名叫於學銘……
踏馬這於學銘是哪來的?聽都沒聽過!
不對,倒也不是沒聽過……
和會議開始前一樣,於學銘再一次成為了一眾奉係高層將領的視線焦點,不過這一次就不僅僅是羨慕了,更多的則是嫉妒。
托新聞界人士的福,於學銘的發跡史大家在報紙上多多少少都了解過,排除掉那些不靠譜的,也就是區區幾件事兒。
國外歸來,麵見大帥,得大帥首肯領了一個旅的二線部隊編製,再然後就是青島發生的一係列奇葩事兒。
無論是高薪募兵,給安家費,麾下士兵一日三餐帶葷腥,聚眾萬人有人沒槍,都在奉軍內部稱為過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當然了,更多的是拿這個事兒當個笑話聽罷了,無非就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傻少爺想玩兒軍旅遊戲的故事而已。
大家平時工作都挺忙的,誰又會在這種事情上花上那麽多心思了解呢?
所以即便是後來發生了緝私旅包圍美國領事館,於學銘當街暴打美國領事,逼迫美國公使當眾道歉這樣的事情,大家也不過是把心中於學銘的形象,從一個有錢人家的傻少爺,變成一個非常有錢的人家的傻少爺。
最多就是加個有錢有勢罷了。
如此胡鬧的行事風格,就注定代表了大家不會把於學銘放在心上,因為部隊可不是這麽玩兒的,大家也從來沒把於學銘當做一個奉軍的成員。
即便是有了今天的座次之爭,還有老派將領對於學銘的噓寒問暖,在眾人眼中無非也就是一些長輩哄孩子玩兒罷了,和於學銘在軍中勢力的發展沒有任何關係。
而張大帥的這一紙命令卻讓眾人原本的觀念徹底粉碎。
護軍使是什麽職位?
這麽說吧,民國時期地方大員,軍方層麵的大員,主要分為三級,下麵兩級分別是鎮守使、護軍使,再進一步就是一省督軍。
而且因為局勢混亂,這三級軍方大員的權勢已經不僅限於軍方了,更多的直接就是軍務政務一手抓。
這可是實打實的一方巨頭,這也就是身處占據幾省之地的奉係,要是換成外地,護軍使一職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方軍閥了!
而且護軍使手下還是有編製的!還是正規軍編製!一個師起步!軍銜至少是中將!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實權職務!
如果僅僅如此倒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於學銘才多大點兒歲數,而且加入奉係一共才多長時間啊?
滿打滿算才一個月不到!
從一介布衣,到地方大員,於學銘的升官速度甚至比少帥當年還快了無數倍,這速度讓這些在奉係內部摸爬滾打這麽多年的一眾軍方將領們如何自處啊!
一眾將領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就連還沒出門的楊參謀長看向於學銘的眼神也是極為複雜,不過大家都發現了一件事兒,那就是於學銘好像對此事也是毫不知情。
要不然也不能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沒錯,於學銘這會兒也是懵著呢,他雖然知道自己主政膠東道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甚至也預料到大帥會在這次的軍事會議上給自己加官進爵。
不過這一切的考慮都是建立在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論功行賞,自己隻是受到提拔的眾人中的一個罷了,如此還不會特別顯眼,
而張大帥的做法無疑是給於學銘放到了燒烤架上。
從會議的座次,到輔帥的力捧,再到會議結束後單獨擢升,無一不讓於學銘難受。
最鬧心的是,大帥在會議上是什麽正事兒沒提,反而是給大家演了一出戲,誰不知道這次會議的議題除了論功行賞就是打壓少帥啊,到最後啥事兒沒幹,搞了個大家歡。
除了大帥以外,所有人都沒有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都憋著一肚子火呢,到最後又來了這麽一出,這不是把於學銘當靶子了?
好家夥,我成大家集火的目標了,原本應該成為發泄對象的少帥倒是沒事兒了。
大帥啊大帥,您可真是父愛如山啊!
清醒過來的於學銘立刻就在心裏苦著個大比臉,抬頭就看到了一眾與會將領熾熱的目光,不由得有點兒心驚膽戰。
不過眾人目光中的熾熱倒也不全是惡意的,還是有人真心為於學銘高興的。
那就是於學銘最熟悉的張督軍。
打破這尷尬氣氛的正是張督軍那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老弟,俺就說了吧,大帥這回肯定給恁升官兒,郭鬼子叛亂的時候恁給大帥送來了大批軍火,眼下平叛結束,部隊都急需軍火補充,恁又給大帥送來了幾千挺機關槍,這可都是雪中送炭,大帥能忘了老弟恁麽,被俺說著了吧!恭喜老弟了!”
張督軍絕對是圓滑至極,一番發言可謂是話裏有話,說是恭喜於學銘高升,實際上重點卻是在陳述於學銘的功績,也算是全力幫於學銘解圍了,也讓於學銘心頭感動。
會議室裏的將領們聽到這話也都為之一振,這些事情他們肯定是不知道的,目光中原本的針對也是瞬間消失,當然了,那抹熾熱是肯定沒有任何變化的。
主要是衝著張督軍剛剛話裏的那幾千挺機關槍。
我滴個乖乖,幾千挺機關槍啊,寫得武裝多少部隊啊,單說這一點,一個護軍使的職位就值了,這玩意兒可是有錢都買不到。
於學銘也是感激地看了張督軍一眼,隨後立刻起身向身邊的眾將領抱拳行禮。
“各位長官,振華蒙大帥信任,愧領此護軍之職,振華深知自己資曆尚淺,日後還需諸位前輩多多提點,共同為大帥分憂。”
於學銘謙虛的態度也是讓一眾將領暗暗點頭,畢竟這可是硬剛洋人領事的人物,對大家如此客氣還是讓人很受用的,而楊參謀長也在短暫的沉默後做出了決定。
“於護軍雖然年輕,也沒有什麽戰功在身,但是關於部隊後勤方麵的功勞也是無比巨大的,大帥一向是賞罰分明,所以於護軍的此次擢升乃是實至名歸,諸位不要妄加揣測,以後同心協力,共輔大帥建功立業。”
眾將領聞言紛紛應和,場麵也一時間熱鬧了起來,諸位將領紛紛上前對於學銘表示恭賀,順帶著跟於學銘互通姓名,於學銘也努力的記憶所有人名字和長相。
這個是某某師長、這個是某某部長、那個啥啥參謀、這個又是什麽廳長。
於學銘的腦瓜子都快轉不過來了,不過這次來奉天的核心目的之一本來就是混個臉兒熟,這事兒於學銘可不敢有所大意。
然而,在這表麵的和諧之下,於學銘卻深知自己未來的路還不是那麽平坦,雖然在自己團隊的宏圖大誌之下,一些地方軍閥將領的認可並不是那麽核心的要事,但是對於保證現階段的發展來說,維持和奉係內部高層的良好關係還是比較有用的。
混臉熟的計劃進行的十分順利,主要是這次會議的規格夠高,有資格參會的人一共也就不到三十個的樣子,再加上已經先行離去的那幾個老派將領,真的需要於學銘記憶的人物也並不太多。
更何況奉係軍閥的將領資料於學銘早就爛熟於心了,今天要做的不過就是將記憶裏的那些個名字和對方的真實長相對上罷了。
而非常清楚於學銘這一目的的張督軍和還沒有離開的少帥自然不會阻攔,跟於學銘已經初步確認為伯伯侄子關係的湯四爺也一臉淡然的在一旁看熱鬧,不過在一旁等待許久的楊參謀長卻明顯有些著急。
不就是客套一下麽,怎麽還沒完沒了了呢?這麽聊下去得聊到啥時候啊?
大帥可還在小青樓等著開會呢!
俗話說得好,小事兒開大會,大事兒開小會,大帥安排的這個會後會議一定是要商量很重要的事情,說不定就是今天在大會上本應該提到的叛軍軍官處理事宜。
這樣的決策楊參謀長肯定是不能錯過!
怎麽能夠讓於學銘這個初進奉係不久的年輕人如此耽誤時間?
徹底失去耐心的楊參謀長直接不耐煩的拍了拍桌子。
“大帥剛剛的命令,讓於護軍去小青樓開會,你們這麽耽誤於護軍的時間算是怎麽回事兒,大帥那邊兒還等著呢!像話嗎!”
話雖然是對著諸位奉軍將領說的,但是誰都知道矛頭是對準了於學銘,於學銘聞言也是在心中白眼兒狂翻,傳說中楊參謀長情商低得離譜果然不是空穴來風。
而眼見得有些冷場,老於世故的張督軍連忙站出來打哈哈。
“楊參謀長說滴對,軍務要緊,大帥還等著俺們嘞,先開會先開會,到時候晚上俺做東,給俺弟弟辦席,好好慶祝一下,到時候哥幾個都記著來哈!今晚咱不醉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