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眾所周知,昨天小學放假,老橫帶崽子出門兒了……】


    【沒太監哈,更新正常,即便是隻能手機碼字。】


    隨著穿越者委員會會議的結束,所有委員全部各司其職,奔赴自己的工作崗位。


    尤其是軍事委員會的眾人,紛紛趕去了自己所屬的部隊。


    而且趕路的效率絕對不低。


    公路鐵路自然不用多說,熱察兩省密集的公路鐵路網已經完成了建設,大宗物資的運輸已然沒有任何問題。


    而且穿越者委員會的委員們還有另外一個交通工具可以選擇。


    那就是飛機!


    振華軍空軍目前的製式戰機裏,除了進口和半進口自武裝的戰鬥機以外,額外還有一款自研的轟炸機可以當做運輸機使用。


    這款轟炸機隻有發動機是從現代社會進口的,剩下的零件全部都是民國位麵自產。


    而且製造難度也非常低。


    那就是全木質機身結構的蚊式轟炸機。


    這款仿製二戰時期英國佬設計的輕型轟炸機,可以說完美適配當下振華軍的需求。


    隻需要兩台進口的螺旋槳發動機,剩下的工作隻需要木工廠就能完成,技術難度幾乎沒有,可靠性還不低。


    如此產品自然成了航空製造水平不高的民國位麵,在戰機方麵的不二之選。


    軍事委員會的眾人兵分兩路,搭乘兩批蚊式轟炸機,分別前往了毗鄰外蒙地區的阿羅布拉克拉,和擁有進綏公路的察哈爾右翼四旗。


    振華軍第二和第三集團軍,此時此刻正駐守在這兩個位置。


    現任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長,第二集團軍司令員的何鑫泉剛下飛機,就立刻下令第二集團軍所有高級官員前往指揮部集合。


    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第三集團軍司令員羅建軍也是一樣。


    隻不過二者的目標各不相同。


    第二集團軍的任務是進軍外蒙草原,第三集團軍的工作則是控製綏遠地區。


    順便在綏遠地區和晉陝兩省交界處建立防線,同時派出部隊配合第二集團軍行動。


    雖然第二集團軍覺得,收複外蒙這件事情並不需要第三軍團的幫助。


    二三集團軍各自的會議很快召開,兩邊兒的情況也都差不多。


    畢竟都是兩軍六師的配置,高級軍官的數量的確都是大差不差。


    同樣,麵對完成集結的兩軍將領,身處不同地域的何鑫泉和羅建軍,也是下達了一模一樣的命令。


    取消休息,爭奪軍備,準備出兵!


    當然了,兩個集團軍出兵的方式可是完全不一樣。


    羅建軍這邊兒要簡單一些,馮大帥的主力部隊已經進入陝省,綏遠地區不過是一個空架子罷了。


    而且根據振華軍政府和剛剛易幟的國民軍達成的協議,綏遠地區的工作也隻是接防而已,大概率不會出現什麽武裝衝突。


    畢竟於學銘可是付出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作為對馮大帥所部的支持的。


    所謂的整軍,不過是在等待的同時,催促國民軍快速撤出綏遠罷了。


    而何鑫泉遇到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外蒙地區在老毛子的支持下,已經徹底宣布了獨立,並且組建了大批軍隊。


    想要拿下外蒙的確是需要一場大戰的。


    不過麵臨即將開啟的大戰,無論是何鑫泉,還是第二集團軍的全體官兵,都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緊張。


    畢竟兩軍的實力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外蒙的部隊是以騎兵和輕步兵為主,火炮這種東西幾乎可以說沒有,最起碼在振華軍現在得到情報來看是這樣的。


    唯一的炮兵部隊,也許就隻有毛子從西伯利亞戰區派來的一個師裏有些裝備,不過火炮的數量和口徑都不值一提。


    二十四門山炮,屬實沒有太大的難度。


    完全無法對振華軍造成任何威脅。


    唯一可能有些困擾的,恐怕就是在草原上來去自如的騎兵部隊了。


    雖然振華軍的自動火力充足,炮兵配置也非常豪華,但是騎兵在行軍速度方麵的優勢還是不容小覷的。


    比如在一些特定地點搞一些埋伏,然後玩兒一手騎兵大軍快速突擊衝陣什麽的,真要是遇到了的話,還是會給振華軍造成一定傷亡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何鑫泉才隻下達了整軍備戰的命令,不然早就派部隊入蒙了。


    至於何鑫泉在等的,無非就是拖拉機廠最近製造的一批新式裝備。


    所謂的一號二號三號突擊車。


    也是振華軍裝備的第一批自產坦克。


    說是坦克,不過畢竟是自產產品,僅僅通過幾個月就完成了設計、定型和批量製造的這兩款坦克,的確還非常粗糙。


    真要是說起來,也就比鬼子在二戰期間列裝的豆戰車強點兒有限。


    二號突擊車裝備的僅僅是三十七毫米口徑線膛炮和一挺口徑改良版mg3機槍而已。


    一號突擊車就更菜了,整個就是個裝備了兩挺通用機槍的小家夥。


    唯一在火力方麵還算充沛的,就隻剩下三號突擊車這一款產品了。


    不過三號突擊車上搭載的裝備,卻不是火炮和機槍,而是民國位麵自行仿製的六三式一百零七毫米火箭炮。


    原本工業部是打算將這款遊擊神器安裝在皮卡車這樣的輪式載具上的,結果事與願違,和道奇公司合作的皮卡車項目,由於底盤質量不過關,最後隻能不了了之。


    雖然六三式一百零七毫米火箭炮的確可以用的拖拽的方式抵達戰場,但是在火力機動性方麵肯定是不如車載式的好。


    最後工業部也隻能將這款遊擊神器安裝在了拖拉機的地盤上。


    而第一批突擊車的列裝,還需要等待個幾天的時間,雖然裝甲部隊的訓練已經完成了,但是新近下線的車輛運輸還需要等待。


    畢竟因為發動機的壽命問題,直接把這個裝甲集群從熱河開到察哈爾不現實,就算是運到了,估計這批坦克也要進行維修了。


    裝甲部隊的摩托時長可不是鬧著玩的。


    因此,等待鐵路運輸肯定是不二選擇。


    而就在所有部隊都在緊張的等待開戰命令下達的時候,於學銘沒閑著。


    剛剛開完大會,難得回青島的於學銘本來打算休息一下,結果又被一個電話打消了自己的休假計劃。


    而且來找於學銘談事兒的勢力,居然是久違的小鬼子。


    這不禁讓於學銘有些摸不著頭腦。


    按理說鬼子現在應該忙著在圖們江邊兒上和老毛子對峙吧?


    再不濟也應該忙著造大船呢。


    沒事兒閑的來找我幹嘛?


    難不成是又缺錢花了?


    不應該啊,最近商務部那邊兒不是往鬼子本土丟了好多機械訂單麽,還都是用“日元”付的款,按理說鬼子應該挺富裕的啊!


    於學銘心裏萬般疑惑,不過聽說鬼子公使已經在膠澳商埠局等著了,兩方眼下還處於蜜月期,還是給點兒麵子比較好。


    畢竟鬼子的羊毛還沒薅完呢不是嗎?


    想通了這一切的於學銘立刻出發,坐上了由王栓柱親自駕駛的防彈轎車,一直在振華公館周邊警戒的衛隊連也立刻乘車跟上。


    長長的車隊一路向膠澳商埠局駛去。


    托膠東道工業發展迅速的福,短短一年的時間,汽車摩托車這種東西,就已經在膠東道和熱察兩省遍地開花,甚至還出口到了國內的其他省份不少。


    卡車自然不用多說,一些經過了簡單改造的輪式裝甲車也已經被車輛廠造了出來。


    就像於學銘眼下的車隊就是如此。


    打頭的是三輛三輪摩托車負責開路,跨鬥子上還架設了通用機槍。


    至於後麵,則是於學銘的車隊,以於學銘乘坐的防彈轎車為中心,前後各有三輛搭載了通用機槍的輪式裝甲車。


    額外還有四輛敞篷吉普護衛在於學銘的座車兩旁。


    安全指數可以說是直接拉滿了。


    對於這麽一行車隊,青島本地人自然能認出來這是於學銘的座駕,因此沿途遇到的百姓都會主動退讓。


    這並不是像其他地區一樣,給軍閥頭目讓路單純是出於內心的恐懼。


    這一點從路人看向車隊的眼神就能非常明顯的判斷出來。


    所有百姓的目光中都帶著熾熱,那是一種感激和崇拜結合在一起的狂熱情緒。


    於學銘本人,或者說穿越者委員會,給膠東道地區百姓來帶的實惠是實打實的,也因此,於學銘在自家地盤兒上的民望已經是不可撼動的了。


    哪怕於學銘沒帶衛隊出行,路上遭遇了刺殺之類的事情,都會有無數百姓衝上來替於學銘擋槍子兒。


    這一點兒都不是誇張。


    說句實在的,哪怕是於學銘現在突然大手一揮宣布稱帝,估計都不會有太多阻礙。


    最起碼在膠東道和熱察兩省是這樣的。


    車隊一路穿過市區,來到了膠澳商埠局門口,鬼子公使早就在門口等待了,一看到於學銘的車隊到來,立刻衝了上去。


    拉開車門加九十度鞠躬,一套動作行雲流水般完成,語氣也是萬般謙卑。


    “於大總統!好久不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橫橫豎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橫橫豎勾並收藏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