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當街對峙
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 作者:橫橫豎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整個膠東道立刻忙碌了起來,一軍部隊的調動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兒。
尤其是這被調動的,還是一個滿編十二萬四千八百人的離譜軍。
不說武裝車輛和重型裝備,光是人員調運就不知道需要多少趟列車。
不過在這之前,一趟專列的出發還是優先級最高的。
那就是搭載了於學銘本人,以及隨行衛隊,前往北平的專列。
因為張大帥組建的安國軍政府,統治核心就在北平,張大帥本人也在北平辦公。
要不是豫省戰事緊張,直係的吳大帥這會兒應該也在北平待著呢,中原和北方的軍閥勢力沒準兒這次還能好好聚一聚。
於學銘在火車上思考著接下來麵見張大帥以後的措辭,這次的北平之行注定不可能一帆風順,畢竟自己這半年多裏,已經忤逆張大帥的意見不是一次兩次了。
這也就是麵見張大帥,如果要是少帥已經接班兒,於學銘連去都不會去一趟。
畢竟少帥可沒有他老子講究,沒準兒談得好好的,於學銘就被軟禁了呢……
再想想老虎廳,被崩了也不是沒可能。
所以安全方麵還是需要注意一下。
不過大不了就是穿越回現代躲一躲,以大帥的性格,直接動手的可能性不高,而穿越者委員會現在勢力已成,哪怕於學銘真的失聯一段兒時間,也不會耽誤什麽大事兒。
更別說於學銘還已經做好了安排,一旦自己遇險的消息傳出,或者連續失聯三天以上,第一集團軍下屬第二軍立刻出兵,務必在一個月內完成對直隸省和北平的占領。
而於學銘,則是會在現代社會等待四十五天後再行回返。
就當是回老家旅遊一圈兒罷了。
有了這個保底,於學銘的心情也還算是放鬆,甚至還在火車上睡了一覺。
畢竟於學銘的專列是夜車,從青島前往北平,正好需要一夜的時間。
一九二七年一月四日清晨,天色剛蒙蒙亮,一列火車緩緩駛入了北平城火車站。
列車剛一停穩,一群氣宇軒昂的士兵就衝下了車,在整個站台戒嚴,緊接著,貨運板車上固定著的裝甲車輛也被卸下,一個個在站台上排好了隊。
等到一切都安排好以後,一襲黑色大衣的於學銘這才下了車。
麵對如此聲勢浩大的場景,周圍站台的人們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但是於學銘並沒有在意,直接坐上了防彈轎車。
主要是因為於學銘的心情有些複雜。
可以說自打於學銘來到民國位麵後,坐火車這事兒就從來沒順當過。
每次下車進站,都會有大批荷槍實彈的士兵等待著自己,善意惡意的都有。
哪怕是回到了自己的地盤兒,地方官員和部隊也會安排部隊戒嚴。
但是這次來到北平,卻如此冷清,連個歡迎的隊伍都沒有。
張大帥發回的電報於學銘也看了,同意於學銘前往北平,並命令安國軍第七軍團軍團長於學銘來到北平後,自行前往安國軍政府北平辦事處。
這裏麵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對於學銘的稱呼,一個是對於學銘的安排。
現在大半個神州都知道,於學銘已經打出了振華軍的牌子,而且這個名頭還不是於學銘主動給自己安的,而是從列強國家外交官圈子裏傳出來的。
並且按照軍閥勢力最看重的軍事實力來說,於學銘也毋庸置疑是神州第一。
單從對外公布的,二十五萬陸軍和從鬼子手裏買過來的海軍艦隊,就足夠讓於學銘坐實神州第一軍閥的寶座。
然而今天這樣,兩方軍政府一號話事人的會麵,卻被張大帥直接定義成了於學銘這個下屬過來拜會長官。
這無疑是非常不合理的。
哪怕振華軍在名義上,的確是屬於奉軍戰鬥序列也是一樣。
而且就算按照張大帥的態度,按照屬下拜會長官來算,如此安排依舊不合理。
於學銘作為兩省巡按使,在奉係內部的地位也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種級別的大員到來,一些基礎的禮儀,類似於歡迎儀式什麽的,還是應該會有的。
然而看眼下的情況,張大帥甚至連前來傳話的士兵都沒有安排一個。
如此搬運不禁讓於學銘隨行的衛隊一頭霧水,也讓於學銘眉頭緊鎖。
看樣子張大帥的心思有點兒不對勁,這趟北平之行看上去是要橫生枝節了……
於學銘這邊兒心事重重,不過車隊卻並沒有因為於學銘的憂慮停下腳步。
於學銘上車後,豪華的護衛車隊迅速駛離車站,最後消失在繁華的北平街道中。
北平城,三朝古都,同樣也是北洋政府的所在地,不過此刻,北洋政府已經名存實亡,取而代之的則是張大帥的安國軍政府。
不過不管怎麽算,這裏畢竟都是神州大地的首府所在。
至於首府的居民,從古至今都是整個國家消息最精通的,也是最見多識廣的。
比如於學銘的座駕以及隨行車隊剛進入北平城不久,就被北平的老百姓認出來了。
畢竟北平離膠東道跟熱河省都不遠,彼此之間的的人口流動也非常頻繁,加上於學銘車隊的配置又是神州獨一份兒,因此這個消息很快就在整個北平城徹底傳開。
振華軍的於大帥來北平了!
是的,在神州民間,於學銘的頭銜已經徹徹底底變成大帥,和幾個軍閥巨頭並列。
而且這是在全國範圍內廣為流傳的,不是蜀地那種自己標榜的頭銜,在含金量這方麵肯定是毫無問題。
畢竟無論是手下的地盤還是軍隊,於學銘都早已達到了這個層次。
而眼下有此殊榮的,也就隻有張吳閻於這麽四家了,而且吳大帥的地位還是岌岌可危,僅剩的豫省怕是快被北伐軍拿下了。
到時候中原菁華地區的大帥,也就隻有張閻於這麽三家了。
至於馮大帥和廣西李大帥之類的,已經因為改弦易幟脫離了大帥序列,西北三馬這種苦寒之地也不在主流討論範圍之內。
北洋軍閥最後的希望就寄托在僅剩的這麽幾家人身上了。
不過民間的討論有多熱鬧,和於學銘的關係都不太大了。
因為這會兒,於學銘的車隊已經停在了行政院的大門前。
而這也是安國軍政府的辦公地點所在。
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後,於學銘表情堅毅的走下了轎車,不過迎麵而來的接待人員卻讓於學銘愣了一下。
也不知道張大帥是怎麽想的,被派來在門口迎接於學銘的人,居然是和於學銘有過節的楊參謀長。
原本因為於學銘的存在,讓這個奉係士官派領袖幾乎徹底失勢,但是看現在對方誌得意滿的樣子,很明顯是又重新走到了奉係軍閥的勢力核心之內。
這不禁讓於學銘的心情有些不好,臉色也僵硬了一下。
倒不是於學銘小心眼兒,憑心而論,楊參謀長這人還是很有才華的,但是這家夥的善妒和小心眼兒也是出了名的。
更何況於學銘早就跟楊參謀長撕破了臉皮,二者共處一堂肯定不會是一團和氣。
尤其是於學銘這次是要和張大帥談些正事兒,有這麽個攪屎棍,怕是要橫生枝節。
鬼知道機關算盡的楊參謀長會給於學銘下什麽絆子呢……
於學銘的心裏立刻提高了警惕,而楊參謀長看到於學銘表情的變化,臉上那抹誌得意滿的笑容也是更盛。
活脫脫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
“於司令,大帥現在還在開會,估計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結束,所以特地安排我過來接待司令一會兒,等待大帥的召見。”
楊參謀長一邊說著,一邊讓開道路,抬手做出了邀請的姿勢,於學銘也是麵色如常的“嗯”了一聲,邁步向行政院大門走去。
不過於學銘這才剛剛抬腳,楊參謀長卻閃身竄到了於學銘麵前,攔下了於學銘的去路,麵帶笑容的開口道。
“不好意思,於司令,忘了說了,行政院不允許攜帶武器進入,還請於司令交出自己的配槍,還有司令您的衛隊也是一樣,交出配槍後去到北平城外的軍營暫住!”
楊參謀長的笑容可掬,不過於學銘卻從對方的表情中看出了一絲嘲諷,甚至還有一絲殺氣,這不禁讓於學銘在提高警惕的同時大為光火,整個人瞬間怒不可遏。
“姓楊的你不要太過分!於某是個軍人,交什麽東西都可以,繳槍?不可能!”
說罷,於學銘直接掏出腰間的手槍頂在了楊參謀長額頭上,冷冷的開口道。
“不過,送你一顆子彈還是可以的,楊參謀長要不要試試?”
行政院門前的衛兵立刻舉槍,於學銘身後的衛隊眾人也立刻拿起了武器,裝甲車頂的機槍炮塔也隨之轉動,黑洞洞的槍口瞄準了行政院門口的士兵。
兩方人馬就這麽當街對峙了起來。
直到行政院內傳出了一道熟悉的聲音。
“媽了個巴子,你們這幫王八蛋在門口鬧什麽呢!”
尤其是這被調動的,還是一個滿編十二萬四千八百人的離譜軍。
不說武裝車輛和重型裝備,光是人員調運就不知道需要多少趟列車。
不過在這之前,一趟專列的出發還是優先級最高的。
那就是搭載了於學銘本人,以及隨行衛隊,前往北平的專列。
因為張大帥組建的安國軍政府,統治核心就在北平,張大帥本人也在北平辦公。
要不是豫省戰事緊張,直係的吳大帥這會兒應該也在北平待著呢,中原和北方的軍閥勢力沒準兒這次還能好好聚一聚。
於學銘在火車上思考著接下來麵見張大帥以後的措辭,這次的北平之行注定不可能一帆風順,畢竟自己這半年多裏,已經忤逆張大帥的意見不是一次兩次了。
這也就是麵見張大帥,如果要是少帥已經接班兒,於學銘連去都不會去一趟。
畢竟少帥可沒有他老子講究,沒準兒談得好好的,於學銘就被軟禁了呢……
再想想老虎廳,被崩了也不是沒可能。
所以安全方麵還是需要注意一下。
不過大不了就是穿越回現代躲一躲,以大帥的性格,直接動手的可能性不高,而穿越者委員會現在勢力已成,哪怕於學銘真的失聯一段兒時間,也不會耽誤什麽大事兒。
更別說於學銘還已經做好了安排,一旦自己遇險的消息傳出,或者連續失聯三天以上,第一集團軍下屬第二軍立刻出兵,務必在一個月內完成對直隸省和北平的占領。
而於學銘,則是會在現代社會等待四十五天後再行回返。
就當是回老家旅遊一圈兒罷了。
有了這個保底,於學銘的心情也還算是放鬆,甚至還在火車上睡了一覺。
畢竟於學銘的專列是夜車,從青島前往北平,正好需要一夜的時間。
一九二七年一月四日清晨,天色剛蒙蒙亮,一列火車緩緩駛入了北平城火車站。
列車剛一停穩,一群氣宇軒昂的士兵就衝下了車,在整個站台戒嚴,緊接著,貨運板車上固定著的裝甲車輛也被卸下,一個個在站台上排好了隊。
等到一切都安排好以後,一襲黑色大衣的於學銘這才下了車。
麵對如此聲勢浩大的場景,周圍站台的人們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但是於學銘並沒有在意,直接坐上了防彈轎車。
主要是因為於學銘的心情有些複雜。
可以說自打於學銘來到民國位麵後,坐火車這事兒就從來沒順當過。
每次下車進站,都會有大批荷槍實彈的士兵等待著自己,善意惡意的都有。
哪怕是回到了自己的地盤兒,地方官員和部隊也會安排部隊戒嚴。
但是這次來到北平,卻如此冷清,連個歡迎的隊伍都沒有。
張大帥發回的電報於學銘也看了,同意於學銘前往北平,並命令安國軍第七軍團軍團長於學銘來到北平後,自行前往安國軍政府北平辦事處。
這裏麵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對於學銘的稱呼,一個是對於學銘的安排。
現在大半個神州都知道,於學銘已經打出了振華軍的牌子,而且這個名頭還不是於學銘主動給自己安的,而是從列強國家外交官圈子裏傳出來的。
並且按照軍閥勢力最看重的軍事實力來說,於學銘也毋庸置疑是神州第一。
單從對外公布的,二十五萬陸軍和從鬼子手裏買過來的海軍艦隊,就足夠讓於學銘坐實神州第一軍閥的寶座。
然而今天這樣,兩方軍政府一號話事人的會麵,卻被張大帥直接定義成了於學銘這個下屬過來拜會長官。
這無疑是非常不合理的。
哪怕振華軍在名義上,的確是屬於奉軍戰鬥序列也是一樣。
而且就算按照張大帥的態度,按照屬下拜會長官來算,如此安排依舊不合理。
於學銘作為兩省巡按使,在奉係內部的地位也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種級別的大員到來,一些基礎的禮儀,類似於歡迎儀式什麽的,還是應該會有的。
然而看眼下的情況,張大帥甚至連前來傳話的士兵都沒有安排一個。
如此搬運不禁讓於學銘隨行的衛隊一頭霧水,也讓於學銘眉頭緊鎖。
看樣子張大帥的心思有點兒不對勁,這趟北平之行看上去是要橫生枝節了……
於學銘這邊兒心事重重,不過車隊卻並沒有因為於學銘的憂慮停下腳步。
於學銘上車後,豪華的護衛車隊迅速駛離車站,最後消失在繁華的北平街道中。
北平城,三朝古都,同樣也是北洋政府的所在地,不過此刻,北洋政府已經名存實亡,取而代之的則是張大帥的安國軍政府。
不過不管怎麽算,這裏畢竟都是神州大地的首府所在。
至於首府的居民,從古至今都是整個國家消息最精通的,也是最見多識廣的。
比如於學銘的座駕以及隨行車隊剛進入北平城不久,就被北平的老百姓認出來了。
畢竟北平離膠東道跟熱河省都不遠,彼此之間的的人口流動也非常頻繁,加上於學銘車隊的配置又是神州獨一份兒,因此這個消息很快就在整個北平城徹底傳開。
振華軍的於大帥來北平了!
是的,在神州民間,於學銘的頭銜已經徹徹底底變成大帥,和幾個軍閥巨頭並列。
而且這是在全國範圍內廣為流傳的,不是蜀地那種自己標榜的頭銜,在含金量這方麵肯定是毫無問題。
畢竟無論是手下的地盤還是軍隊,於學銘都早已達到了這個層次。
而眼下有此殊榮的,也就隻有張吳閻於這麽四家了,而且吳大帥的地位還是岌岌可危,僅剩的豫省怕是快被北伐軍拿下了。
到時候中原菁華地區的大帥,也就隻有張閻於這麽三家了。
至於馮大帥和廣西李大帥之類的,已經因為改弦易幟脫離了大帥序列,西北三馬這種苦寒之地也不在主流討論範圍之內。
北洋軍閥最後的希望就寄托在僅剩的這麽幾家人身上了。
不過民間的討論有多熱鬧,和於學銘的關係都不太大了。
因為這會兒,於學銘的車隊已經停在了行政院的大門前。
而這也是安國軍政府的辦公地點所在。
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後,於學銘表情堅毅的走下了轎車,不過迎麵而來的接待人員卻讓於學銘愣了一下。
也不知道張大帥是怎麽想的,被派來在門口迎接於學銘的人,居然是和於學銘有過節的楊參謀長。
原本因為於學銘的存在,讓這個奉係士官派領袖幾乎徹底失勢,但是看現在對方誌得意滿的樣子,很明顯是又重新走到了奉係軍閥的勢力核心之內。
這不禁讓於學銘的心情有些不好,臉色也僵硬了一下。
倒不是於學銘小心眼兒,憑心而論,楊參謀長這人還是很有才華的,但是這家夥的善妒和小心眼兒也是出了名的。
更何況於學銘早就跟楊參謀長撕破了臉皮,二者共處一堂肯定不會是一團和氣。
尤其是於學銘這次是要和張大帥談些正事兒,有這麽個攪屎棍,怕是要橫生枝節。
鬼知道機關算盡的楊參謀長會給於學銘下什麽絆子呢……
於學銘的心裏立刻提高了警惕,而楊參謀長看到於學銘表情的變化,臉上那抹誌得意滿的笑容也是更盛。
活脫脫一副小人得誌的樣子。
“於司令,大帥現在還在開會,估計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結束,所以特地安排我過來接待司令一會兒,等待大帥的召見。”
楊參謀長一邊說著,一邊讓開道路,抬手做出了邀請的姿勢,於學銘也是麵色如常的“嗯”了一聲,邁步向行政院大門走去。
不過於學銘這才剛剛抬腳,楊參謀長卻閃身竄到了於學銘麵前,攔下了於學銘的去路,麵帶笑容的開口道。
“不好意思,於司令,忘了說了,行政院不允許攜帶武器進入,還請於司令交出自己的配槍,還有司令您的衛隊也是一樣,交出配槍後去到北平城外的軍營暫住!”
楊參謀長的笑容可掬,不過於學銘卻從對方的表情中看出了一絲嘲諷,甚至還有一絲殺氣,這不禁讓於學銘在提高警惕的同時大為光火,整個人瞬間怒不可遏。
“姓楊的你不要太過分!於某是個軍人,交什麽東西都可以,繳槍?不可能!”
說罷,於學銘直接掏出腰間的手槍頂在了楊參謀長額頭上,冷冷的開口道。
“不過,送你一顆子彈還是可以的,楊參謀長要不要試試?”
行政院門前的衛兵立刻舉槍,於學銘身後的衛隊眾人也立刻拿起了武器,裝甲車頂的機槍炮塔也隨之轉動,黑洞洞的槍口瞄準了行政院門口的士兵。
兩方人馬就這麽當街對峙了起來。
直到行政院內傳出了一道熟悉的聲音。
“媽了個巴子,你們這幫王八蛋在門口鬧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