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於學銘這會兒已經來到了膠東道的機場,在王栓柱的幫助下坐上了飛機。


    至於飛機的目的地,自然是北平。


    前文說過了,因為於學銘一封通電的原因,安居東北的小六子,還有滯留魯省的大禿瓢,都提出了和平談判。


    而且還是三方會談。


    眼下的神州大地上,按軍閥算的話,振華軍政府無疑是各方麵實力都最強的。


    這事兒自然是毫無疑問。


    而剩下的幾大勢力當中,處於第二梯隊的,肯定就是北伐軍和東北軍了。


    至於什麽晉綏軍,馬家軍,都隻是盤踞一省的軍閥勢力罷了,隻能算得上是三流。


    至於十幾家自稱大帥,在一個蜀地玩兒過家家的那些小軍閥就更不用說了。


    完全就是不入流。


    別說參與和平談判了,在門口站著聽都得看別人臉色。


    至於這次的談判,自然是討論一下和平統一的可能。


    先不說大家彼此打仗的問題,內戰這東西,不管是因為什麽原因,打成什麽樣,說到底都是神州人自己的事情。


    但是一旦遇到外敵入侵,於情於理,他們這些軍閥勢力之主都不能無動於衷。


    於學銘是已經第一個站出來表態了,在這一點上,於學銘就搶先占據了大義。


    而下令部隊不抵抗,放任鬼子屠殺自己麾下士兵是所占地區百姓的大禿瓢,則無疑是遭受了文人墨客的口誅筆伐。


    麵子上多少有點兒過不去,算是失了一陣。


    而且更讓大禿瓢憋屈的是,要不是於學銘麾下的空軍出動,鬼子還老實不了,北伐軍和魯省百姓的損失也必然會更大。


    說是這事兒欠於學銘人情吧……於學銘的振華軍還把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東臨道全境,和半個濟南道給收走了。


    說不欠於學銘人情吧……還堵不住國人的悠悠眾口。


    可是把大禿瓢搞得苦不堪言。


    再加上振華空軍出擊轟炸鬼子軍營的時候,大禿瓢可就在魯省觀戰呢!


    鋪天蓋地的戰機,和如雨點兒般落下的航空炸彈,看得大禿瓢是頭皮發麻。


    結合自己麾下最精銳的第一師慘敗於振華陸軍之手,自己最器重的學生回來後給自己描繪的鋼鐵洪流。


    無一不是在告訴他一件事。


    於學銘的振華軍,還真不是自己的北伐軍能夠戰勝的。


    哪怕現在自己身後有著英美兩大列強的支持也是一樣。


    畢竟大禿瓢雖然人菜癮大,但是見識還是相當廣闊的。


    以他的見地,不難判斷出振華軍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就說他親眼目睹的振華空軍,怕是集結英美兩國的力量,也湊不出一支能夠與之抗衡的空軍部隊。


    又遑論他區區北伐軍呢?


    大禿瓢雖然很不想承認這一點,但是麵對鐵證如山的事實,他也不得不忍氣吞聲。


    按理說,知曉了振華軍實力的他,應該火速回到自己的地盤兒,臥薪嚐膽,積累力量,爭取找機會反超振華軍的實力。


    可惜,回返南方的通道,已經被振華軍的部隊堵死了。


    空中完全被振華空軍所掌控,魯省首府去往金陵的陸上通道,也被占據了濟寧道的振華陸軍把持著。


    想跑路都跑不掉。


    沒有辦法,大禿瓢隻能憋在魯省境內窩火,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整天擔驚受怕的,心憂自己第二天會不會被於學銘麾下的部隊俘虜。


    畢竟振華軍第四集團軍還在不斷蠶食魯省被北伐軍占領的地盤兒,而北伐軍也是毫無抵抗之力,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打到自己所在的魯省首府。


    而且振華軍肯定不會放棄魯省,甚至不可能容忍魯省境內有任何其他勢力的部隊。


    這一點,交戰雙方都是心知肚明。


    而等到振華軍兵臨城下的時候,等待大禿瓢的,絕對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因為無論是被於學銘的部隊在戰場上擊殺,還是被俘虜後軟禁,都代表著大禿瓢將會徹底失去自己來之不易的權力。


    北伐軍內部可從來不是鐵板一塊。


    隻要大禿瓢有一時失勢,都不會有人等待他什麽,北伐軍的下一位領袖就會立刻無縫銜接,直接走馬上任。


    什麽大禿瓢?誰認識誰啊……


    到時候大禿瓢廢了不知道多少功夫,用了多少或明或暗的手段,好不容易才攫取到的北伐軍最高權力,也將頃刻間化為烏有。


    畢竟北伐軍的政治生態就是這樣的。


    靠兼並重組打造出來的政權,必然有著這樣的特色。


    要知道,大禿瓢可是一個權力欲望極重的家夥,這樣的結果肯定是他無法接受的。


    好在這時,東北方麵突然傳出了一則消息,東北軍的掌門人,年輕的小六子,決定親赴北平,和於學銘談判。


    這終於讓大禿瓢看到了生的希望。


    畢竟要從大禿瓢手裏搶走權力,和要了他的命也沒什麽區別。


    說是生的希望可一點兒都不過分。


    至於原本對振華軍政府愛搭不理,甚至對於學銘頗有微詞的小六子,為什麽會火急火燎的跑過來找於學銘談事兒……


    這裏的門道大家都心知肚明。


    鬼子和於學銘互相發出戰爭威脅,擺出一副不服就幹的架勢,最難受的,還真就不是於學銘的振華軍。


    反而是北伐軍和東北軍兩方。


    北伐軍自然不用多說,剛在魯省被鬼子第六師團欺負的夠嗆,全軍臉麵盡失,還要被全國各界唾罵。


    再加上北伐軍手裏的精華地盤全都是沿海城市,或者是長江沿岸。


    一旦和鬼子開戰,手裏幾乎沒有任何海軍,甚至海防部隊都極為缺少的北伐軍,肯定不是小鬼子的對手。


    鬼子的海軍實力可是有目共睹的。


    海軍在海岸江岸一停,超大口徑的艦炮火力全開,裝備精良的鬼子海軍陸戰隊隨後登陸,北伐軍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別說為什麽鬼子不先去打振華軍。


    柿子得挑軟的捏,這個道理誰都懂。


    振華軍政府的海軍實力雖然在神州各大勢力看來趕不上鬼子,但是差距也不算大。


    畢竟振華海軍可是接收了鬼子海軍三分之一數量規模的軍艦。


    就連戰列艦都有。


    此消彼長,鬼子和振華軍在海軍方麵的實力對比差不多也就是二比一。


    而且鬼子又不可能把全部海軍艦隊都派過來,還要留下部分軍艦看家呢。


    而振華海軍可是主場作戰。


    本身就是看家,自然沒什麽留守一說。


    到時候海軍實力方麵的對比,大概率也就是個平手。


    而且考慮到後勤補給問題,振華海軍可能還會有一部分優勢。


    如此對比,無論換成是誰,大概率都會選擇繼續南下,捏北伐軍這個軟柿子。


    至於東北軍方麵,鬼子本來就在東北經營多年,哪怕是小六子的老爹,都是借助了小鬼子的支持,才一步一步走到巔峰的。


    再加上鬼子在東北的駐軍,雖然因為和老毛子對峙,現在全部退到了神州邊境之外的圖們江一側,但是依舊不容小視。


    而且相比於鬼子之前駐守南滿鐵路的半個多師團,眼下鬼子的駐軍甚至還要更多。


    為了抵禦老毛子隨時可能發動的進攻,鬼子可是將整個朝鮮占領軍,都拉到了圖們江一帶,額外還有鬼子國內的三個師團。


    還不是湊數的那種,而是正兒八經的精銳部隊,個頂個的常備甲種師團。


    裝備絕對精良,兵力也已經達到了十五萬人,同時還有重炮部隊坐鎮。


    而這些部隊,眼下可就在東北軍的眼皮子底下待著呢,真想對東北動手的話,可真是分分鍾的事情。


    而且鬼子也的確有動手的意思。


    光是日俄兩軍對峙期間,兩國就和戍守邊境的神州官兵發生過不少摩擦,甚至偶爾還會發生一些武裝衝突。


    東北軍已經吃過不少虧了。


    要不是邊防部隊裏還有振華陸軍的一個軍在場,說不定會更加麻煩。


    小六子給東北軍下的命令是盡可能避免衝突,結果日俄兩軍得寸進尺。


    於學銘給振華軍下的命令則是靠近了就幹它,結果日俄兩軍投鼠忌器。


    這也讓小六子心裏極為窩火。


    也不明白日俄兩國開戰,一天天就在邊境對峙,誰也不主動開打。


    反而是合起夥來欺負東北軍。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同夥兒呢!


    不過對於日俄兩軍來說,這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兩國交戰,實力都差不多,到最後無非就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還不會有啥收益。


    頂大天算是出口氣,誰也落不著好。


    因此,雙方總指揮沒有任何交流,就心照不宣的達成了一致。


    隻要上峰沒下死命令,就這麽一直僵持著得了……


    最多也就是消耗些糧食。


    而和無聊的塹壕對峙相比,騷擾東北軍無疑是一個劃算的買賣。


    東北軍又不是兩國的對手,隨便去東北軍的地盤兒上搶點兒東西,都是劃算買賣。


    至於受害者,自然是小六子和東北軍無疑。


    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於學銘的座機終於降落在了北平機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橫橫豎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橫橫豎勾並收藏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