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第六師團的覆滅沒有絲毫意外。


    兩軍十倍的人數差距,加上在正式開戰之前,振華空軍就對鬼子發動了數次空襲。


    最後等到正式開戰的時候,隻用了短短三天的時間,鬼子第六師團就全軍覆沒了。


    有一說一,鬼子部隊的戰鬥意誌,還算是可圈可點的。


    除了三千餘頭鬼子被俘以外,剩下的全都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哪怕是被俘虜的那些也是人人帶傷。


    但是也僅僅就是這樣了。


    戰鬥結束後,我軍開始打掃戰場。


    士兵們仔細搜尋每一個角落,收集敵人的武器和情報。


    即便是這些鬼子的武器裝備,穿越者委員會壓根兒就看不上。


    這些裝備唯一的去處,也就隻剩下了補充城防部隊這麽一條路了。


    而且還是挑挑揀揀以後的那種。


    不是說二線城防部隊的裝備振華軍政府的軍工部門生產不了,而是軍工部門有數的產能,不應該用在這種事情上。


    畢竟二線城防部隊的裝備,一直都是民國位麵的既有產品。


    既然能用現成的,為什麽要占用寶貴的產能呢?


    開足馬力生產振華軍部隊的自動及半自動裝備不好嗎?


    正好於學銘也從現代社會倒騰來了民國位麵這邊兒生產水平不達標的零配件,抓緊時間組裝才是正經的。


    別忘了,眼下振華軍政府可是處於擴軍階段,武器裝備的缺口可是不小。


    同時,審訊戰俘的工作也緊張展開。


    至於被審訊的對象,自然就是鬼子第六師團的中將師團長福田彥助。


    當然了,審訊也隻是走個過場,判決才是最終的目的。


    這頭老鬼子率軍在魯省首府造下了那麽多殺孽,穿越者委員會肯定是容他不得。


    審訊+公示+公開處決,才是他應該得到的下場。


    至於剩下的那些鬼子俘虜,當然也還是老辦法。


    清一色塞給於學銘做扳指空間成長的養料就完了。


    至於鬼子的抗議?國聯的製裁?


    還有什麽日內瓦公約?


    不好意思,那是什麽東西?


    我們振華軍政府又沒簽那個東西。


    誰簽了找誰去。


    就在這一連串的事件接連發生中,神州大地卻陷入了一段詭異的平靜。


    因為在魯省安靜下來以後,各方還都算比較克製。


    爭鋒的方式,也僅僅隻是打嘴仗而已。


    當然了,如果忽略掉鬼子本土向朝鮮半島增派的三個師團的話。


    如此大的軍事調動,自然是無法避免其他人的目光的。


    收到消息的穿越者委員會立刻將還在魯省停留的第四集團軍派去了東北三省。


    畢竟在這次增兵以後,鬼子在神州朝鮮邊境的駐軍可就超過三十萬了。


    絕對算得上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威脅。


    形勢緊迫,第四集團軍的官兵迅速行動起來,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


    包括剛被收編的北伐軍官兵,所有戰士們磨刀霍霍,決心守護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一切民用運輸都被嚴令禁止,鐵路公路的所有運力,優先保障部隊的調動。


    為此,些許經濟損失也是無所謂的。


    然而,日軍的增兵可並不僅僅是對振華軍在朝鮮半島邊境的防線。


    他們的真正目的,肯定是要突破振華軍政府的所有防線,直接深入內地。


    如果抵抗太強,就占點兒便宜走人。


    如果振華軍實力不濟的話……


    那可就不是占點兒便宜這麽簡單了。


    軍事委員會的的指揮官們自然也都深知這一點,戰略已經製定完畢,處於邊境前線的第一集團軍第二軍我部署好了防禦工事。


    每個士兵都深知這場戰鬥的重要性,哪怕是戰爭沒有正式開始之前,第一集團軍的官兵們也沒忘記日夜訓練,磨礪技藝。


    每個人都清楚,在第四集團軍全部到來之前,所有的壓力,都施加在了第一集團軍第二軍官兵的身上。


    在緊張的備戰氛圍中,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雙方的口水仗也一直沒有停止。


    而在實為口水仗,名為外交溝通的過程中,試探性的戰鬥在一直在邊境爆發。


    雖然衝突規模不大,但是雙方也都傾盡了全力。


    鬼子每次派上戰場的,都隻是大隊一級規模的部隊。


    如此規模的戰鬥,對第一集團軍的官兵來說,簡直是不值一提。


    憑借著頑強的鬥誌和出色的戰術,第一集團軍的官兵一次次擊退了敵人的衝鋒。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武器裝備的碾壓。


    甚至在整個神州都在為第一集團軍第二軍擔心的時候,前線的指揮官還下了命令。


    所有陣地的官兵采取輪換製度。


    保證每一次鬼子來找事兒的時候,對手都是全新的。


    完全將這樣的戰鬥,變成了練兵。


    而練兵的代價,也是鬼子兵的性命。


    因為在一連串的小規模衝突中,第一集團軍第二軍自身的傷亡屬實也不大。


    誰讓鬼子隻能玩兒豬突衝鋒呢?


    振華空軍的偵察機一直在兩軍頭頂盤旋著,鬼子的炮兵一旦開火,就會被振華陸軍的炮兵直接摧毀,完全起不到支援作用。


    甚至在還沒開火的時候就被發現他們蹤跡的振華空軍幹掉。


    當然了,鬼子也不是沒有想過讓自己的空軍出戰,或者說空軍的確來過了。


    不過也僅僅是來過了。


    在一九二七年,鬼子全國的航空兵部隊也隻有幾百架飛機,而且還是雙翼的。


    什麽零式之類的還沒出生呢!


    雙翼機這東西大家都清楚,火力差、速度慢,升限還不高。


    可以說是屁用沒有。


    振華空軍裝備的戰機,哪怕是偵察性質的,都能在天空上完克這幫廢物。


    於是乎,當這幫廢物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一場屠殺就開始了。


    兩架振華空軍的大嘴鳥戰鬥機,對戰三十六架鬼子攻擊機。


    整整一個鬼子的航空兵大隊。


    最後打成了一個三十六比零的戰損比。


    這種情況並不離譜。


    先不說雙方火力的問題,單說大嘴鳥戰鬥機的速度,就讓鬼子的雙翼機望塵莫及。


    那真是尾氣都吃不到……


    另外還有升限問題。


    隻要振華空軍的飛行員拉升戰機,鬼子的飛行員就隻能看著天空發呆。


    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自己上不去。


    而振華空軍的飛行員,則可以在天空上慢悠悠的鎖定目標,然後進行俯衝攻擊。


    大嘴鳥戰鬥機可是有火控係統的,一梭子機炮下去,打鬼子飛機真跟玩兒似的。


    幹掉一下,轉頭就有,然後拉升,緊接著重複這個過程。


    在地麵上兩軍的注視下,兩軍飛行員上演了一出精彩絕倫的好戲。


    鬼子一個飛行大隊全軍覆沒,而振華空軍這邊兒的兩架飛機卻是毫發無損。


    機身上連個彈孔都沒有。


    結束戰鬥的振華空軍飛行員甚至還有空在鬼子陣地上溜達了一圈,順便清空了一下飛機上剩餘的機炮彈藥。


    結果自然是打廢了鬼子的一個炮兵陣地。


    而在這次的戰鬥落下帷幕以後,鬼子的空軍負責人自然是掀桌子了。


    反正不管上頭怎麽說,就是不出戰。


    哪怕鬼子的空軍不是獨立部隊也是一樣。


    你說軍令?那是什麽東西?


    麵對這樣的對手,還派飛機過去不就是徹徹底底的找死嗎?


    知不知道空軍的飛機多少錢?


    招募陸軍的步兵才要多少錢?


    為了保護步兵,犧牲寶貴的飛機,這種生意能幹嗎?


    至於炮兵支援……


    不重要!大日本帝國的士兵是無敵的!


    懷揣著武士道精神的他們,哪怕沒有火力支援,也一定能擊敗他們的敵人!


    大不了死光了再招兵嘛……


    還是那句話,步兵才值幾個錢……


    而失去了炮火支援的鬼子步兵,自然是苦不堪言。


    遠距離有班組的精確射手,中距離有全自動和半自動火力,近了有輕重機槍封鎖。


    別忘了,鬼子還是攻擊的一方。


    如此武裝到牙齒的陣地,沒有火炮支援的鬼子,又怎麽可能打得下來呢?


    至於小鬼子的擲彈筒,更是讓振華陸軍裝備的榴彈發射器克製得死死的。


    要知道,鬼子現在裝備的大正十年式擲彈筒,射程隻有一百七十餘米,而且還是使用專業榴彈的情況下。


    射程幾百米的那是八九式擲彈筒,眼下還沒有開發出來。


    而m79榴彈發射器的射程,可是四百米。


    完全就是碾壓。


    在不斷的小規模衝突中,第一集團軍第二軍也逐漸掌握了對付鬼子進攻的有效策略。


    不僅磨練了實戰能力,還增強了信心。


    直到第四集團軍的先頭部隊抵達前線,與第一集團軍順利會師。


    兩支軍隊的聯合讓防線更加堅固,戰士們士氣高昂,期待著與鬼子的正麵對決。


    然而,鬼子似乎並不打算輕易放棄。他們調整了戰術,試圖尋找防線的弱點。


    但振華軍早已做好準備,嚴密監視著敵軍的一舉一動。


    雙方都在暗中較勁,等待著決定性的一戰。


    而最好玩兒的是,兩軍已經對峙了這麽久,兩國甚至連宣戰都沒有過。


    直到於學銘收到了一則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橫橫豎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橫橫豎勾並收藏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