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對地導彈能否打軍艦這個問題自然沒什麽意外,可行是必然的。


    而這也讓海軍不能使用導彈對敵的問題迎刃而解。


    對艦導彈不能出動,那出動空軍對敵也是一樣。


    鬼子海軍的大口徑艦炮射程一般,由於發射藥的技術問題,隻能達到二十多公裏。


    這個距離並不算很長,最起碼空軍部隊有信心在振華軍政府的城市進入鬼子炮擊範圍之前,攔住鬼子艦隊的去路。


    軍艦的航速才多少,和振華空軍的大嘴鳥戰鬥機的飛行速度根本沒法比。


    隻要節奏把握得好,振華空軍甚至有信心在海上全殲鬼子的第一艦隊。


    這並不是一件誇張的事情。


    要知道,巨嘴鳥戰鬥機自帶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功率可是高達一千六百匹馬力,最大外掛重量達一千五百千克。


    這樣的載彈重量,足夠讓每一架戰機攜帶上足夠威脅軍艦安全的武器。


    再加上這款飛機的轉場航程達到了驚人的三千三百公裏,滿載狀態下也有近兩千公裏的航程。


    在這種航程的加持下,隻要地勤工作效率足夠,振華空軍的戰鬥機完全可以反複起飛並投入戰場,讓鬼子海軍艦隊進退兩難。


    前進和後退,都是一個挨打的結果。


    不會有絲毫意外。


    而且別忘了,振華空軍發展到現在,一共可是有著六個飛行團啊!


    每個飛行團下轄三個飛行大隊,其中一個轟炸機大隊和兩個殲擊機大隊,每個大隊都是二十四架飛機。


    在全力以赴的情況下,單次就可以投入兩百八十八架巨嘴鳥戰鬥機,還有一百四十四架蚊式轟炸機。


    再加上反複裝填彈藥重新起飛返回戰場進行攻擊,那可是過千架次的空中打擊啊!


    如此火力,鬼子的第一艦隊怎麽可能有招架之力。


    全軍覆沒將會是他們唯一的下場。


    不過於學銘眼下還有一絲糾結。


    那就是怎麽開啟這場戰爭。


    雖然鬼子明擺著就是來不宣而戰的,但是說到底,誰來放這第一槍還是有講究的。


    至少在國際輿論方麵還是很重要的。


    如果鬼子還在海上行駛,振華空軍的飛機就開過來,並且發動攻擊,那挑起戰端的罪名就落到了振華軍政府頭上。


    這不是說什麽口碑和臉麵的問題,而是會直接影響穿越者委員會的利益。


    國際聯盟或者說西方列強,一定會因為這個原因發動對振華軍政府的製裁。


    雖然大部分都是些無所謂的口水仗,但是一些經濟製裁也不是不可能的。


    比方說限製進出口之類的事情,


    限製進口倒是無所謂,穿越者委員會或者說振華軍政府,出口國外最多的商品也不過是各國的道具鈔。


    其他的產出基本都是自行消化,再不濟也可以賣到國內其他軍閥的地盤兒。


    坐擁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什麽經濟製裁之類的東西,振華軍政府倒是不怕。


    但是限製出口就比較麻煩了。


    西方列強不賣貨,穿越者委員會手裏得到道具鈔怎麽辦?


    那不是純純的浪費了嗎?


    而且不讓穿越者們薅外國人的羊毛,那可真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這玩意兒可真是不賺就是虧啊!


    最起碼於學銘就是這麽想的。


    因此在於學銘看來,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還是讓鬼子主動挑起戰爭。


    不過……


    這樣肯定要付出一些代價就是了……


    於學銘對此也是萬般糾結。


    好在當於學銘提出這個問題後,海軍司令楊鵬提出了一個想法。


    那就是可以派出振華海軍的戰艦在海上實施攔截,並且逼著鬼子首先開火!


    於學銘聞言頓時陷入了沉默。


    楊鵬提出的辦法的確不錯,甚至能夠準確的定位戰場位置,為空軍部隊精準引導。


    但是這也同樣會麵臨一部分犧牲。


    但是相比這個辦法,縱容鬼子艦隊開到膠東沿岸,肯定會麵臨著更大的損失。


    一時間,於學銘有些舉棋不定。


    而楊鵬這邊兒還在不停安利著自己的計劃。


    以從鬼子手裏拿到的兩艘主力戰列艦為誘餌,去公海上鬼子第一艦隊的必經之路上攔截對方,並且嗬令對方返回。


    鬼子這次的理由是護送高鬆宮仁宣親王過來談判,振華海軍派出兩艘主力戰列艦的理由,則同樣可以說是護航。


    有了振華海軍的護送,鬼子第一艦隊也就沒有理由繼續靠近膠東了。


    至少在道理上肯定是站不住腳。


    而且兩艘主力戰列艦,雖然是穿越者委員會花錢從鬼子手裏買來的,但是鬼子可一直都是拿它們當作自己的財產呢!


    當這兩艘戰列艦出現在鬼子麵前,而且還是以敵對立場出戰的時候,自然會讓鬼子心中生出怒火。


    而且在鬼子海軍的正常概念裏,這兩艘戰列艦,可是振華海軍的最高力量。


    甚至可以說是振華海軍的大半武裝。


    畢竟除了這兩艘大家夥以外,振華海軍的其他軍艦,不過就是一些中小型軍艦,以及一些功能性艦船。


    完全沒有什麽戰鬥力的那種。


    繳獲,或者說擊沉這兩艘戰列艦,就等於砍掉了振華海軍的兩條手臂,甚至還得多上兩條大腿。


    剩下的海軍力量,麵對鬼子海軍,就隻能是任人宰割的結果。


    陸軍馬鹿在地麵上丟的人,就可以被海軍找回來了。


    鬼子海軍不可能抵抗住這樣的誘惑。


    悍然開戰基本上板上釘釘的事情。


    正好,在楊鵬的說法裏,振華海軍的這兩艘戰列艦,還真是沒人要的東西。


    稱得上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整個振華海軍序列的全體官兵,就沒有一個想去戰列艦上服役的。


    畢竟有了能玩兒導彈的軍艦,誰還願意去玩兒打得不準,距離不遠,威力還差勁的戰列艦艦炮呢?


    改裝也不是不行,但是那個周期就太長了,海軍也沒那個功夫等。


    更何況振華軍政府旗下的造船廠也沒有改裝這種大型軍艦的能力。


    最後就隻能停在港口裏麵吃灰。


    現在拖出來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於學銘聽著楊鵬的介紹,目光也在不斷閃爍。


    穿越者委員會從鬼子手裏買來的戰列艦有兩艘,都是完工了十年以上的家夥。


    一艘是金剛號,另一艘是比睿號。


    金剛號最初是在英國建造的,也是舊日本海軍最後一艘從國外訂購的大型主力艦。


    一九一三年八月十六日竣工,並於同年十一月五日回航日本。


    比睿號戰列巡洋艦則是鬼子金剛級戰列艦的二號艦,一九一三年八月四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完工,隻不過部分零件,比如說主炮之類的是從英國維克斯船廠訂購的。


    標準排水量噸,航速27.5節,續航能力達到了七千海裏。


    兩艘戰艦都裝備三百五十六毫米大口徑主炮,而且都裝備了八門,分別裝在四個雙聯裝炮塔中,四門向前,四門向後。


    動力係統則是八台重油專燒鍋爐;主機功率達到了十三萬六千馬力。


    舷側水線裝甲帶厚度達到了二百零三毫米,甲板九十六到一百六十五毫米,正麵炮塔裝甲厚度二百八十毫米。


    而且由於後麵的兩個炮塔則分開的比較遠,還是裝在後部艦橋後,所以鬼子後來又加裝水上飛機彈射器,並且直接將飛行甲板布置後麵兩個炮塔之間。


    由此這兩艘戰列艦還都各自搭載了三架水上飛機,用作艦炮的空中觀察哨,或者是執行一些簡單的騷擾任務。


    在功能性方麵也算是比較齊全。


    按理說這個配置,哪怕是放到了現在的一九二七年也並不算太過時。


    奈何有了對艦導彈後,振華海軍官兵的眼光已經變高了。


    像這種老式的戰列艦自然是看不上。


    這也導致楊鵬這個海軍司令能毫不猶豫的將這兩艘戰列艦作為誘餌。


    或者說完全就是作為犧牲品。


    畢竟無論是被鬼子海軍擊沉,還是被鬼子海軍俘虜後被振華空軍擊沉,這兩艘戰列艦都是絕對保不住的。


    於學銘倒不是舍不得區區兩艘過時的戰列艦,反正也不是自己人嘔心瀝血製造出來的,沒有付出太多心血。


    唯一花費的,也隻是一些花都花不完的道具鈔而已,完全沒必要心疼。


    讓於學銘糾結的是,兩艘戰列艦不可能自己行駛到鬼子艦隊的必經之路上。


    而且這麽兩個大家夥,想要開動他們,需要的船員還不是小數。


    這些船員必然是振華海軍的官兵,也注定會是這個計劃的犧牲品。


    於學銘舍不得的,其實是這幫軍人!


    不過眼下也沒有什麽辦法,比楊鵬提出的方案更有可行性了。


    麵對戰爭,有一些犧牲也是必然的。


    於學銘隻能快速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打起精神下達了命令。


    “就按你說的去做吧!”


    “海軍方麵……盡量控製一下,我是說……犧牲方麵!”


    楊鵬聞言愣了一下,緊接著無所謂的擺了擺手。


    “放心吧委員長,沒有什麽犧牲!”


    “我們海軍還有個秘密武器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橫橫豎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橫橫豎勾並收藏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