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火箭覆蓋
我在民國當倒爺的日子 作者:橫橫豎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日,距離黃海海戰發生後的第五天,振華陸軍開始發力了。
振華陸軍第一集團軍,第二集團軍兩支主力部隊,同時在各自的戰線對敵人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
第一集團軍的敵人自然是盤踞在圖們江地區的鬼子,而第二集團軍的目標則是草原上的叛軍。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值此危機存亡之時,那些王公貴族依舊還是選擇裝聾作啞,置身事外。
甚至依舊叫囂著獨立。
對於這種情況,穿越者委員會的眾人自然無法容忍。
畢竟,一個統一的神州才能更好地應對外敵入侵。
如果內部不團結,怎麽能有效地抵抗敵人的入侵呢?
所以,穿越者委員會自然是選擇立刻采取行動,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於是,原本駐守在察哈爾省的振華陸軍第二集團軍奉命出征,向著草原進發。
而他們要麵對的不僅是草原叛軍,還有背後支持他們的毛熊國。
但振華陸軍並不畏懼,毛熊國對振華軍政府的地盤兒虎視眈眈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別說草原了,就連振華軍和鬼子所戰鬥的圖們江戰場一側都有不少毛熊國軍隊。
雖然名義上是和鬼子宣戰,並且在這裏對峙的,但是兩邊兒不是一直沒打起來嗎?
和鬼子又沒真動手,誰知道是衝誰來的。
將近三十萬毛熊國軍隊,同樣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為了避免毛熊國借此機會找麻煩,適當的震懾對方一番也是有必要的。
而且草原作為神州的一部分,振華軍無論怎麽處理都是應當應分的。
畢竟這可是自己家的家事兒,外國人也沒資格說什麽。
就算毛熊國有部隊在,被振華軍順手消滅了,也隻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
而且更重要的是,被分配給第二集團軍的輕型坦克和裝甲車全部到位了。
草原那些王公的部隊,隻有一些騎兵。
裝備也都是毛熊國支援的過時裝備。
重武器數量更是幾乎沒有。
即便是毛熊國的正規軍,重武器數量也不是很多。
可能是出於要訓練草原部隊的緣故,或者是因為草原上特別適合騎兵發揮,毛熊國駐紮在草原地區的同樣也是騎兵。
清一色是赫赫有名的哥薩克。
無論是草原的騎兵,還是哥薩克,都是鼎鼎大名的騎兵精銳。
不過麵對有著大批裝甲部隊開路的振華陸軍,這樣的水平的確是不夠看。
在廣袤的草原之上,坦克部隊和騎兵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
坦克部隊的鋼鐵洪流滾滾向前,履帶轟鳴,炮口高昂。
它們身披厚重的裝甲,猶如移動的堡壘,散發出令人畏懼的氣息。
坦克車長們通過瞄準鏡,鎖定著敵人的位置,準備隨時發動致命的攻擊。
而騎兵們則騎著高大的戰馬,揮舞著閃亮的馬刀,展現出無畏的勇氣。
他們身著清代傳承下來的布甲,英姿颯爽,馬蹄聲響徹雲霄。
麵對振華軍的鋼鐵洪流,外蒙騎兵們隻是短暫的驚訝了一瞬,隨後就以迅猛的速度衝向坦克部隊,試圖突破振華陸軍的防線。
或許是為了檢閱一下國產裝甲部隊的實力,臨時調任外蒙戰區擔任司令員的羅建軍並沒有選擇步坦協同的戰術。
反而是讓步兵炮兵在後方觀戰,出戰的清一色都是裝甲兵。
不過這就已經足夠了。
戰鬥一開始,坦克部隊就發揮出了強大的火力優勢。
炮彈如雨點般傾瀉而下,在騎兵隊伍中炸開了花。
戰馬受驚,四處逃竄,但外蒙騎兵們依然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哪怕是隸屬於不同立場,這樣的士氣足以讓振華陸軍的指戰員驚訝。
騎兵們利用靈活的機動性,避開坦克的炮擊,迅速接近坦克部隊。
在行進的路上,還沒忘了摘下背上的步槍朝著振華軍的坦克打上兩輪。
不過這當然是沒有任何用處。
在高速移動的過程中,射擊精度本來就不怎麽樣。
更何況就算是擊中了,也隻能在振華軍的坦克和裝甲車上打出個火星。
打掉一點兒車漆都費勁。
不過這幫騎兵依舊沒有放棄,也不知道是出於無畏還是無知。
眼看著手中的步槍派不上用場,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
等到衝到坦克和裝甲車麵前以後,騎兵們用馬刀瘋狂砍向坦克的履帶和觀察窗,試圖使坦克失去行動能力。
然而,坦克的裝甲堅不可摧,騎兵們的攻擊根本無法取得任何效果。
反而是有很多來不及調轉馬頭的騎兵直接就被快速突進的坦克車碾壓成了肉泥。
至於好不容易砍到坦克並且調轉馬頭躲開碾壓的也沒好到哪兒去。
別忘了,振華軍的坦克炮塔上可是有著同軸機槍的。
隻需要炮塔轉上一圈兒,周圍的騎兵就都會被打成篩子。
甚至都不需要瞄準,騎兵的高度和坦克炮塔同軸機槍的高度差不多,機槍子彈也不會對自家戰友的坦克造成傷害。
總之隻需要扣動扳機就可以了。
隨著戰鬥的進行,坦克部隊毫無意外的占據了無可爭議上風。
中距離方麵,坦克的炮火不斷摧毀著騎兵的防線,讓敵人陷入了混亂。
近距離方麵,坦克炮塔上的同軸機槍給騎兵造成了大量的傷亡,讓騎兵不敢靠近。
超近距離方麵,哪怕是偶爾出現兩個不要命的家夥,也會被坦克的履帶碾壓。
幾萬騎兵的衝擊,除了留下了一萬多具人馬的屍體以外,完全沒有其他收獲。
出戰的振華陸軍輕裝甲部隊,竟然到戰鬥結束都是零傷亡。
哦,也不算零傷亡,唯一一個傷員是在坦克裏突然站起身撞到了腦袋。
仗打成這個樣子,騎兵們自然是完全失去了抵抗意誌。
最終,哪怕是外蒙王公派來的督戰隊再怎麽驅趕,騎兵們也不再接受命令了,開始快速脫離戰場,就連給同伴收屍的心情都沒有,在戰場上留下了一片狼藉。
憑借著強大的火力和堅固的裝甲,振華陸軍取得了碾壓勝利。
而外蒙騎兵們雖然有著無畏的勇氣和靈活的機動性,但是還是無法對振華軍的裝甲部隊造成任何威脅。
而外蒙騎兵的悲劇還沒有結束。
別忘了,振華陸軍自行生產的裝甲車輛當中,可不僅僅是隻有輕型坦克。
搭載了一零七火箭炮的三號突擊車,可是具備著遠程打擊能力的。
眼看著敵人的騎兵開始撤退,羅建軍立刻用步話機給前線的裝甲部隊下達了命令。
所有三號突擊車全部開火。
於是乎,騎兵的末日到來了。
無論是外蒙騎兵還是哥薩克,都已經習慣了仗著戰馬來去如風的戰鬥方式。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
就算對麵有鐵皮怪物也算不得什麽。
畢竟哪怕是這些鋼鐵怪物,在行軍速度上也沒有戰馬來的快。
隻要自己跑得夠快夠遠,哪怕是無可匹敵的敵人,也隻能在屁股後麵吃灰。
一眾騎兵的認知就是這樣的。
因而跑路的速度也是無比迅速。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即將降臨。
戰場邊緣,幾萬騎兵的同時撤退,揚起了遮天蔽日的塵土。
而戰場上,一直沒有發揮實力的三號突擊車陣營正嚴陣以待。
隨著指揮官的一聲令下,三號突擊車的車長按下了發射按鈕,無數枚火箭彈如流星般呼嘯而出,劃破長空,向著騎兵群飛去。
火箭彈在騎兵群中爆炸,綻放出一朵朵絢爛的火花。
強大的衝擊波和彈片瞬間橫掃一切,馬匹受驚,四處逃竄,騎兵們被掀翻在地。
草原上頓時陷入一片混亂和恐慌之中。
被炸死的馬匹和士兵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鮮血染紅了草原。
兩百多輛三號突擊車同時發射是個什麽概念?
那就是兩百多具六三式一零七火箭炮啊!
這玩意兒看起來雖然有些簡陋,粘上泥土後甚至分不清是兵器還是農具,和高科技、數字化更完全沾不上邊。
但是戰鬥力可不是開玩笑的。
要知道,僅僅一架六三式一零七火箭炮就有整整十二發射管,在七到九秒內可以完成一個齊放,火力極為猛烈。
一次性發射十二發火箭彈是什麽概念?
那可是相當於一個榴彈炮營!
而且射速還是普通火炮無法企及的。
就說三號突擊車本身,除了一具處於備戰狀態下的一零七火箭炮發射裝置以外,還攜帶了三套備用火箭彈。
清空庫存的話就是四十八發啊!
一零七火箭炮的覆蓋攻擊讓騎兵們毫無還手之力,他們的撤退希望都被徹底粉碎。
剩下的騎兵們驚恐地望著天空中不斷飛來的火箭彈,紛紛轉身逃離。
不過不管怎麽跑,都跑不出火箭炮的覆蓋區域。
聰明點兒的騎兵都是下馬跪地等待轟炸結束,隨後舉手投降。
完全沒有一絲一毫反抗的想法。
就這樣,僅僅五天,叛軍覆滅。
草原至此徹底統一。
振華陸軍第一集團軍,第二集團軍兩支主力部隊,同時在各自的戰線對敵人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
第一集團軍的敵人自然是盤踞在圖們江地區的鬼子,而第二集團軍的目標則是草原上的叛軍。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值此危機存亡之時,那些王公貴族依舊還是選擇裝聾作啞,置身事外。
甚至依舊叫囂著獨立。
對於這種情況,穿越者委員會的眾人自然無法容忍。
畢竟,一個統一的神州才能更好地應對外敵入侵。
如果內部不團結,怎麽能有效地抵抗敵人的入侵呢?
所以,穿越者委員會自然是選擇立刻采取行動,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於是,原本駐守在察哈爾省的振華陸軍第二集團軍奉命出征,向著草原進發。
而他們要麵對的不僅是草原叛軍,還有背後支持他們的毛熊國。
但振華陸軍並不畏懼,毛熊國對振華軍政府的地盤兒虎視眈眈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別說草原了,就連振華軍和鬼子所戰鬥的圖們江戰場一側都有不少毛熊國軍隊。
雖然名義上是和鬼子宣戰,並且在這裏對峙的,但是兩邊兒不是一直沒打起來嗎?
和鬼子又沒真動手,誰知道是衝誰來的。
將近三十萬毛熊國軍隊,同樣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為了避免毛熊國借此機會找麻煩,適當的震懾對方一番也是有必要的。
而且草原作為神州的一部分,振華軍無論怎麽處理都是應當應分的。
畢竟這可是自己家的家事兒,外國人也沒資格說什麽。
就算毛熊國有部隊在,被振華軍順手消滅了,也隻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
而且更重要的是,被分配給第二集團軍的輕型坦克和裝甲車全部到位了。
草原那些王公的部隊,隻有一些騎兵。
裝備也都是毛熊國支援的過時裝備。
重武器數量更是幾乎沒有。
即便是毛熊國的正規軍,重武器數量也不是很多。
可能是出於要訓練草原部隊的緣故,或者是因為草原上特別適合騎兵發揮,毛熊國駐紮在草原地區的同樣也是騎兵。
清一色是赫赫有名的哥薩克。
無論是草原的騎兵,還是哥薩克,都是鼎鼎大名的騎兵精銳。
不過麵對有著大批裝甲部隊開路的振華陸軍,這樣的水平的確是不夠看。
在廣袤的草原之上,坦克部隊和騎兵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
坦克部隊的鋼鐵洪流滾滾向前,履帶轟鳴,炮口高昂。
它們身披厚重的裝甲,猶如移動的堡壘,散發出令人畏懼的氣息。
坦克車長們通過瞄準鏡,鎖定著敵人的位置,準備隨時發動致命的攻擊。
而騎兵們則騎著高大的戰馬,揮舞著閃亮的馬刀,展現出無畏的勇氣。
他們身著清代傳承下來的布甲,英姿颯爽,馬蹄聲響徹雲霄。
麵對振華軍的鋼鐵洪流,外蒙騎兵們隻是短暫的驚訝了一瞬,隨後就以迅猛的速度衝向坦克部隊,試圖突破振華陸軍的防線。
或許是為了檢閱一下國產裝甲部隊的實力,臨時調任外蒙戰區擔任司令員的羅建軍並沒有選擇步坦協同的戰術。
反而是讓步兵炮兵在後方觀戰,出戰的清一色都是裝甲兵。
不過這就已經足夠了。
戰鬥一開始,坦克部隊就發揮出了強大的火力優勢。
炮彈如雨點般傾瀉而下,在騎兵隊伍中炸開了花。
戰馬受驚,四處逃竄,但外蒙騎兵們依然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哪怕是隸屬於不同立場,這樣的士氣足以讓振華陸軍的指戰員驚訝。
騎兵們利用靈活的機動性,避開坦克的炮擊,迅速接近坦克部隊。
在行進的路上,還沒忘了摘下背上的步槍朝著振華軍的坦克打上兩輪。
不過這當然是沒有任何用處。
在高速移動的過程中,射擊精度本來就不怎麽樣。
更何況就算是擊中了,也隻能在振華軍的坦克和裝甲車上打出個火星。
打掉一點兒車漆都費勁。
不過這幫騎兵依舊沒有放棄,也不知道是出於無畏還是無知。
眼看著手中的步槍派不上用場,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
等到衝到坦克和裝甲車麵前以後,騎兵們用馬刀瘋狂砍向坦克的履帶和觀察窗,試圖使坦克失去行動能力。
然而,坦克的裝甲堅不可摧,騎兵們的攻擊根本無法取得任何效果。
反而是有很多來不及調轉馬頭的騎兵直接就被快速突進的坦克車碾壓成了肉泥。
至於好不容易砍到坦克並且調轉馬頭躲開碾壓的也沒好到哪兒去。
別忘了,振華軍的坦克炮塔上可是有著同軸機槍的。
隻需要炮塔轉上一圈兒,周圍的騎兵就都會被打成篩子。
甚至都不需要瞄準,騎兵的高度和坦克炮塔同軸機槍的高度差不多,機槍子彈也不會對自家戰友的坦克造成傷害。
總之隻需要扣動扳機就可以了。
隨著戰鬥的進行,坦克部隊毫無意外的占據了無可爭議上風。
中距離方麵,坦克的炮火不斷摧毀著騎兵的防線,讓敵人陷入了混亂。
近距離方麵,坦克炮塔上的同軸機槍給騎兵造成了大量的傷亡,讓騎兵不敢靠近。
超近距離方麵,哪怕是偶爾出現兩個不要命的家夥,也會被坦克的履帶碾壓。
幾萬騎兵的衝擊,除了留下了一萬多具人馬的屍體以外,完全沒有其他收獲。
出戰的振華陸軍輕裝甲部隊,竟然到戰鬥結束都是零傷亡。
哦,也不算零傷亡,唯一一個傷員是在坦克裏突然站起身撞到了腦袋。
仗打成這個樣子,騎兵們自然是完全失去了抵抗意誌。
最終,哪怕是外蒙王公派來的督戰隊再怎麽驅趕,騎兵們也不再接受命令了,開始快速脫離戰場,就連給同伴收屍的心情都沒有,在戰場上留下了一片狼藉。
憑借著強大的火力和堅固的裝甲,振華陸軍取得了碾壓勝利。
而外蒙騎兵們雖然有著無畏的勇氣和靈活的機動性,但是還是無法對振華軍的裝甲部隊造成任何威脅。
而外蒙騎兵的悲劇還沒有結束。
別忘了,振華陸軍自行生產的裝甲車輛當中,可不僅僅是隻有輕型坦克。
搭載了一零七火箭炮的三號突擊車,可是具備著遠程打擊能力的。
眼看著敵人的騎兵開始撤退,羅建軍立刻用步話機給前線的裝甲部隊下達了命令。
所有三號突擊車全部開火。
於是乎,騎兵的末日到來了。
無論是外蒙騎兵還是哥薩克,都已經習慣了仗著戰馬來去如風的戰鬥方式。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
就算對麵有鐵皮怪物也算不得什麽。
畢竟哪怕是這些鋼鐵怪物,在行軍速度上也沒有戰馬來的快。
隻要自己跑得夠快夠遠,哪怕是無可匹敵的敵人,也隻能在屁股後麵吃灰。
一眾騎兵的認知就是這樣的。
因而跑路的速度也是無比迅速。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即將降臨。
戰場邊緣,幾萬騎兵的同時撤退,揚起了遮天蔽日的塵土。
而戰場上,一直沒有發揮實力的三號突擊車陣營正嚴陣以待。
隨著指揮官的一聲令下,三號突擊車的車長按下了發射按鈕,無數枚火箭彈如流星般呼嘯而出,劃破長空,向著騎兵群飛去。
火箭彈在騎兵群中爆炸,綻放出一朵朵絢爛的火花。
強大的衝擊波和彈片瞬間橫掃一切,馬匹受驚,四處逃竄,騎兵們被掀翻在地。
草原上頓時陷入一片混亂和恐慌之中。
被炸死的馬匹和士兵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鮮血染紅了草原。
兩百多輛三號突擊車同時發射是個什麽概念?
那就是兩百多具六三式一零七火箭炮啊!
這玩意兒看起來雖然有些簡陋,粘上泥土後甚至分不清是兵器還是農具,和高科技、數字化更完全沾不上邊。
但是戰鬥力可不是開玩笑的。
要知道,僅僅一架六三式一零七火箭炮就有整整十二發射管,在七到九秒內可以完成一個齊放,火力極為猛烈。
一次性發射十二發火箭彈是什麽概念?
那可是相當於一個榴彈炮營!
而且射速還是普通火炮無法企及的。
就說三號突擊車本身,除了一具處於備戰狀態下的一零七火箭炮發射裝置以外,還攜帶了三套備用火箭彈。
清空庫存的話就是四十八發啊!
一零七火箭炮的覆蓋攻擊讓騎兵們毫無還手之力,他們的撤退希望都被徹底粉碎。
剩下的騎兵們驚恐地望著天空中不斷飛來的火箭彈,紛紛轉身逃離。
不過不管怎麽跑,都跑不出火箭炮的覆蓋區域。
聰明點兒的騎兵都是下馬跪地等待轟炸結束,隨後舉手投降。
完全沒有一絲一毫反抗的想法。
就這樣,僅僅五天,叛軍覆滅。
草原至此徹底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