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非他莫屬
大漢風雲之漢宣帝傳奇 作者:寒冰91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光的馬車很大很寬敞,雖然坐上了三個人,卻並不擁擠。
杜延年和張安世都是霍光最鐵杆的親信。眼下並無第四人在場,三人在一起說話也無所顧忌。
“大將軍剛才說有事相商,不知是什麽事啊?”張安世首先問道。
“看大將軍麵色凝重,我猜八成是新君的事!”杜延年說道。
“哦,太仆何以見得我是要商量新君的事啊?”霍光笑問。
“眼下劉賀已被廢,長安城已完全在大將軍的掌控之下,除了選立新君之外,我實在想不出,還有別的什麽事,能讓大將軍如此憂慮啊!”杜延年不急不慢地說道。
“哈哈哈”杜延年說完,霍光仰頭爽朗一笑說道:“不愧是心細如發的杜太仆啊,你猜的不錯,我找你們一同乘車,的確是想商量新君的事!”
說到這裏,霍光從懷裏掏出一隻笏板,說道:“有人向我推薦了一個人,你們是我霍光的左膀右臂,我想聽聽你們二位對這個人的看法。”
霍光說罷,把笏板遞給杜延年,杜延年接過笏板,與張安世一同翻過麵來一瞧,隻見那笏板上用毛筆寫著三個字:“劉病已”
杜延年和張安世看到“劉病已”這個名字都是心頭一震。
“怎麽樣,你們二位對這個人有什麽意見?”霍光注意到兩人臉上的驚愕,問道。
“敢問,向您推薦此人的人是誰?皇曾孫劉病已的存在可是我朝最高核心機密,舉國上下知道此人身份的人除了他的親屬外不超過十個人,此人又是怎麽知道劉病已的?”杜延年一臉嚴肅的反問道。
見杜延年神情嚴肅,霍光也不再開玩笑,直接答道:“哦,這一點,太仆可以放心,向我推薦劉病已的是丙吉。丙吉是如何知道劉病已皇曾孫身份的我不知道,不過丙吉在我和右將軍手底下為官多年,這個人還是可以信賴的!”
“哦,是丙大人我就放心了。”杜延年麵色緩和了不少,他潤了潤喉嚨接著說,“我家二子杜佗曾與劉病已有過幾麵之交,據他講,劉病已此人表麵上雖然行事有些玩世不恭,喜歡鬥雞走狗,習武行俠,不過內在卻是個善良講義氣的人,而且對民間百姓的疾苦,頗有憐憫和同情心。所以我覺得如果選此人做皇帝,至少對百姓有好處!”
“嗯”霍光點點頭,接著他把目光轉向一旁的張安世問道:“安世你呢,劉病已可是在你哥哥張賀的府上住了三年多,劉病已品性如何,我想再沒有人比你更清楚了!”
一說起劉病已,張安世便想起兩年前哥哥向他說起要將孫女婷兒嫁給他為妻的事,當時他滿口拒絕,而且還斥責哥哥不該過度為劉病已操心。
此時,霍光詢問他對於選劉病已當皇帝的意見,張安世的心裏是五味雜陳,頗有些猶豫。
不過,霍光和杜延年的目光都在看著他,他不得不答。
“哦,大將軍說的對,劉病已的確在我哥哥的府邸住過三年多,不過我平日公務繁忙,與哥哥來往不多,所以對劉病已,在下隻能說是了解,說不上清楚。”
霍光聽了微微頷首,並未開口,他目光仍盯著張安世,顯然在等他的進一步的話。張安世於是繼續說:
“這劉病已嘛,人還算聰明,不過並非勤奮上進之輩。他從小在鄉野長大,十二歲時才被我哥哥接到了長安來,因此身上有一股鄉野孩子天生的玩性。”
“在我哥哥府上時,我哥哥親自教他《詩》、《書》和《禮記》。而且為了讓他學好學問,哥哥還曾專門請東海名儒澓中翁來教他。”
“不過,劉病已不是那種能安心坐在書房裏讀書做學問的人。他更喜歡四處遊曆,為此我哥哥沒少為他唉聲歎氣。”
“那,與劉賀相比,此人如何?”霍光又問。
“強過劉賀百倍。雖然,劉病已不喜歡安心做學問,不過聚眾宴飲,奢靡無度,調戲先帝宮女,這類的事劉病已是萬萬做不出來的!”張安世道。
聽張安世的話,霍光笑著點點頭道:“嗯,聽你們這麽一說,我心中就有底了。劉病已從小在鄉野長大,天性好玩,這並非什麽大問題。一塊璞玉,隻要我們用心雕琢,還是能夠雕刻成器的。看來這大漢皇帝之位,非劉病已莫屬了。”
霍光最後的一句,相當於一錘定音。張安世和杜延年聽了,都拱手一禮表示認同。
接下來一段時間,朝廷內部都在為安排劉病已順利接班做流程上的準備。不過這些準備都是保密,僅限於朝廷三公九卿級別的高官才知道。而長安城中下級官員及普通老百姓們還都蒙在鼓裏,對此事一點兒風聲都沒有。
杜延年和張安世都是霍光最鐵杆的親信。眼下並無第四人在場,三人在一起說話也無所顧忌。
“大將軍剛才說有事相商,不知是什麽事啊?”張安世首先問道。
“看大將軍麵色凝重,我猜八成是新君的事!”杜延年說道。
“哦,太仆何以見得我是要商量新君的事啊?”霍光笑問。
“眼下劉賀已被廢,長安城已完全在大將軍的掌控之下,除了選立新君之外,我實在想不出,還有別的什麽事,能讓大將軍如此憂慮啊!”杜延年不急不慢地說道。
“哈哈哈”杜延年說完,霍光仰頭爽朗一笑說道:“不愧是心細如發的杜太仆啊,你猜的不錯,我找你們一同乘車,的確是想商量新君的事!”
說到這裏,霍光從懷裏掏出一隻笏板,說道:“有人向我推薦了一個人,你們是我霍光的左膀右臂,我想聽聽你們二位對這個人的看法。”
霍光說罷,把笏板遞給杜延年,杜延年接過笏板,與張安世一同翻過麵來一瞧,隻見那笏板上用毛筆寫著三個字:“劉病已”
杜延年和張安世看到“劉病已”這個名字都是心頭一震。
“怎麽樣,你們二位對這個人有什麽意見?”霍光注意到兩人臉上的驚愕,問道。
“敢問,向您推薦此人的人是誰?皇曾孫劉病已的存在可是我朝最高核心機密,舉國上下知道此人身份的人除了他的親屬外不超過十個人,此人又是怎麽知道劉病已的?”杜延年一臉嚴肅的反問道。
見杜延年神情嚴肅,霍光也不再開玩笑,直接答道:“哦,這一點,太仆可以放心,向我推薦劉病已的是丙吉。丙吉是如何知道劉病已皇曾孫身份的我不知道,不過丙吉在我和右將軍手底下為官多年,這個人還是可以信賴的!”
“哦,是丙大人我就放心了。”杜延年麵色緩和了不少,他潤了潤喉嚨接著說,“我家二子杜佗曾與劉病已有過幾麵之交,據他講,劉病已此人表麵上雖然行事有些玩世不恭,喜歡鬥雞走狗,習武行俠,不過內在卻是個善良講義氣的人,而且對民間百姓的疾苦,頗有憐憫和同情心。所以我覺得如果選此人做皇帝,至少對百姓有好處!”
“嗯”霍光點點頭,接著他把目光轉向一旁的張安世問道:“安世你呢,劉病已可是在你哥哥張賀的府上住了三年多,劉病已品性如何,我想再沒有人比你更清楚了!”
一說起劉病已,張安世便想起兩年前哥哥向他說起要將孫女婷兒嫁給他為妻的事,當時他滿口拒絕,而且還斥責哥哥不該過度為劉病已操心。
此時,霍光詢問他對於選劉病已當皇帝的意見,張安世的心裏是五味雜陳,頗有些猶豫。
不過,霍光和杜延年的目光都在看著他,他不得不答。
“哦,大將軍說的對,劉病已的確在我哥哥的府邸住過三年多,不過我平日公務繁忙,與哥哥來往不多,所以對劉病已,在下隻能說是了解,說不上清楚。”
霍光聽了微微頷首,並未開口,他目光仍盯著張安世,顯然在等他的進一步的話。張安世於是繼續說:
“這劉病已嘛,人還算聰明,不過並非勤奮上進之輩。他從小在鄉野長大,十二歲時才被我哥哥接到了長安來,因此身上有一股鄉野孩子天生的玩性。”
“在我哥哥府上時,我哥哥親自教他《詩》、《書》和《禮記》。而且為了讓他學好學問,哥哥還曾專門請東海名儒澓中翁來教他。”
“不過,劉病已不是那種能安心坐在書房裏讀書做學問的人。他更喜歡四處遊曆,為此我哥哥沒少為他唉聲歎氣。”
“那,與劉賀相比,此人如何?”霍光又問。
“強過劉賀百倍。雖然,劉病已不喜歡安心做學問,不過聚眾宴飲,奢靡無度,調戲先帝宮女,這類的事劉病已是萬萬做不出來的!”張安世道。
聽張安世的話,霍光笑著點點頭道:“嗯,聽你們這麽一說,我心中就有底了。劉病已從小在鄉野長大,天性好玩,這並非什麽大問題。一塊璞玉,隻要我們用心雕琢,還是能夠雕刻成器的。看來這大漢皇帝之位,非劉病已莫屬了。”
霍光最後的一句,相當於一錘定音。張安世和杜延年聽了,都拱手一禮表示認同。
接下來一段時間,朝廷內部都在為安排劉病已順利接班做流程上的準備。不過這些準備都是保密,僅限於朝廷三公九卿級別的高官才知道。而長安城中下級官員及普通老百姓們還都蒙在鼓裏,對此事一點兒風聲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