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大勝而歸
大漢風雲之漢宣帝傳奇 作者:寒冰91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鬥進行了兩個多時辰,原本人數占優的匈奴人開始頂不住了。
“大王快看,那邊漢朝軍隊也來了!”一名將軍對右穀蠡王說道。
右穀蠡王聽了抬頭去看,果然,從側麵湧進來一支漢朝軍隊,看那軍旗的數量,這支軍隊人數不下萬人。
“怎麽回事,漢朝人不是都還在漠南嗎,怎麽跑到也到這兒來了!”右穀蠡王又驚又疑地說道。
“大王,撤吧,再不撤就來不及了!”眼見大勢已去,另一名副將勸著右穀蠡王。
“可是……”右穀蠡王礙於臉麵不想走,可是手底下數名將軍和親衛一起將他扶上一匹戰馬,並在馬屁股狠狠拍了一掌,他不得不走。
“駕”右穀蠡王甩開了鞭子,拚命朝後方逃跑,成功倉皇而逃。
而留在戰場上的匈奴人,可沒有那麽幸運了。他們群龍無首,士氣低落,反觀烏孫人則越殺越興奮。很快,戰場上的匈奴人便被隻有被殘殺的份了。
這場戰鬥一直打到下午太陽西垂之時,地上躺的到處都是匈奴人的屍體,戰場上隻剩下烏孫人的身影。烏孫人笑到了最後。
烏孫大王翁歸糜砍倒最後一個匈奴士兵後,還想再去砍下一個,可是舉目四望,戰場上還站著的,隻剩下烏孫人,看不到匈奴人了。
“我們贏了”烏孫士兵們帶著勝利笑容興奮的喊道,他們紛紛扔下手中兵器,和旁邊的人擁抱在了一起。
“大王,我們贏了!”劉解憂走過來笑著對翁歸糜說道。
“嗯,我們贏了,我們贏了!”翁歸糜笑著重複道。此刻,他終於放鬆了。
翁歸糜扔下手中已經被砍出了十多刀裂紋的彎刀,笑著走上前抱住妻子劉解憂。
隻可惜這一抱,他用的力太大,劉解憂沒站穩,兩人直接栽倒在地,滾了起來。
兩人在滿是屍體的戰場上滾了會兒床單,然後,劉解憂放開抱著丈夫的手,兩人挨著在地上躺著休息起來。
從昨夜開始,他們先是急行軍一夜,接著又是一場長達數個時辰的生死惡戰,此刻他們已經太累了,太需要休息了。
公元前71年的這次漢匈大戰,就這樣結束了。漢宣帝劉病已出兵十五萬,兵分六路出征,結果統領大軍的前五路軍隊皆無功而返,唯有以使者身份出使烏孫的光祿大夫常惠,指揮烏孫討伐匈奴,取得大勝,斬敵無數,俘獲包括單於父親、公主等在內的匈奴兵將共計三萬九千人。
夜晚,在早上的那片綠洲裏,經過短暫休息的烏孫將士們在營地燃起了數百個篝火。
將士們圍著篝火一邊吃著肉,一邊跳起了舞。烏孫是以遊牧為主的國家,他們平日裏閑暇經常跳舞,而今日他們親自打了一場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大勝仗,他們更想好好跳一夜的舞。
“常大人,我想請你跳支舞可以嗎?”劉解憂走到常惠麵前說道。
常惠聽了沒有立即回答,他看向翁歸糜,翁歸糜笑著衝他點了下頭。常惠這才站起身笑著說道:“公主盛情,在下豈敢不從 隻是在下不通舞藝,姿勢拙劣,還請公主包容!”
“哪裏的話,小女子的舞藝也不甚精明,大人勿怪才是!”劉解憂謙虛地說道,說完將一隻纖纖素手伸了出去。
常惠推脫不得,隻好握起劉解憂的手跳起了舞。
劉解憂嫁到烏孫已有整整三十年,對於跳舞這事自然是熟門熟路。而常惠以前曾被扣押匈奴十九年,也見識過一些草原舞,此時配合著劉解憂跳舞,倒也看得過去。
翁歸糜在一旁為這二人的舞蹈鼓掌叫好,其他烏孫士兵見了也紛紛為他們鼓起了掌叫好,篝火旁很快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經過這一夜的狂歡之後,烏孫軍隊稍作休整,便班師回國了。
回國之後又是十幾天慶祝,常惠這才離開烏孫國。
離開赤穀城這一天,翁歸糜本應來送別常惠的,無奈臨時國中有事,脫不開身,隻得安排妻子劉解憂來送別常惠。
黃沙滾滾,常惠和劉解憂二人一邊騎馬在沙漠裏漫步,一邊聊著天。而他們的隨從都遠遠的跟在後麵,並不打擾二人的說話。
漢朝以紅色為尊,常惠和劉解憂這兩人,一個是漢朝出使在外的使者,一個是漢朝遠嫁異邦的公主,他們身上都圍著紅色的披風。前行時,披風被熱風吹起,上下滾動,遠看仿佛是沙漠裏兩點流動的火焰。
“常大人,這一次真是多謝您了,要不是您指揮有方,我們烏孫這一回恐怕是在劫難逃了!”劉解憂道。
“啊,公主客氣了,在下奉皇帝命出使烏孫,就是為了幫助烏孫打敗匈奴,這是我的本分。在下很榮幸,能夠和烏孫將士們一道並肩作戰,並取得勝利!”常惠謙虛地說道。
“常大人越是這樣說,解憂便越是心懷感激。那一日和匈奴右穀蠡王部大戰的經曆真是驚心動魄啊,我想我永遠都忘不了!”劉解憂感慨道。
“是嗎,這也是在下生平僅有的記憶,我想我也會終生忘不了啊!”常惠也感慨說。
說完,兩人都沉默。他們走了一陣,常惠又開口道:“翁歸糜是個不錯的人,對公主是一往情深,在下深深為公主感到高興!”
“是啊”劉解憂說道,“老實說,到烏孫的那一兩年,我過得生不如死,我當時甚至想過自盡了事。萬幸,軍須靡死了,翁歸糜繼承了烏孫王位,他對我很好,所以我才有決心要好好活下去。”
“眼下,這裏的一切對我來說都很熟悉,我很喜歡這裏。不過如果將來有可能,等我老了,我還想再回漢朝看一看。”
“公主思鄉之心,在心感佩!”常惠由衷地讚道。
他抬起頭望了眼麵前浩瀚的大沙漠,說道:“此處已出烏孫國境百裏,公主就送到這兒吧!”
“好”劉解憂停住馬,望向常惠說道,“常大人到了長安之後,請代我向皇帝陛下問好!”
“此話在下一定帶到,也請公主替我向翁歸糜大王問好。烏孫距離漢朝近萬裏,路途遙遠,願公主在異國多多保重。我會在心中,時時刻刻為公主和大王祈禱的。”常惠道。
“我也會為常大人祈禱!”劉解憂也笑著答道。
說完這句,常惠在馬上抱拳向劉解憂行了個告別禮。
隨即,他甩開馬鞭朝遠處的沙海奔去。他帶來的兩百名使團人員也跟著他一起朝沙海奔騰而去。
劉解憂則停在了原地,她望著漢朝使團漸漸遠行,揮了揮手,直到他們的身影徹底消失在了天邊,這才猛地調轉馬頭,帶領著貼身侍女們朝赤穀城的方向騎去。
“大王快看,那邊漢朝軍隊也來了!”一名將軍對右穀蠡王說道。
右穀蠡王聽了抬頭去看,果然,從側麵湧進來一支漢朝軍隊,看那軍旗的數量,這支軍隊人數不下萬人。
“怎麽回事,漢朝人不是都還在漠南嗎,怎麽跑到也到這兒來了!”右穀蠡王又驚又疑地說道。
“大王,撤吧,再不撤就來不及了!”眼見大勢已去,另一名副將勸著右穀蠡王。
“可是……”右穀蠡王礙於臉麵不想走,可是手底下數名將軍和親衛一起將他扶上一匹戰馬,並在馬屁股狠狠拍了一掌,他不得不走。
“駕”右穀蠡王甩開了鞭子,拚命朝後方逃跑,成功倉皇而逃。
而留在戰場上的匈奴人,可沒有那麽幸運了。他們群龍無首,士氣低落,反觀烏孫人則越殺越興奮。很快,戰場上的匈奴人便被隻有被殘殺的份了。
這場戰鬥一直打到下午太陽西垂之時,地上躺的到處都是匈奴人的屍體,戰場上隻剩下烏孫人的身影。烏孫人笑到了最後。
烏孫大王翁歸糜砍倒最後一個匈奴士兵後,還想再去砍下一個,可是舉目四望,戰場上還站著的,隻剩下烏孫人,看不到匈奴人了。
“我們贏了”烏孫士兵們帶著勝利笑容興奮的喊道,他們紛紛扔下手中兵器,和旁邊的人擁抱在了一起。
“大王,我們贏了!”劉解憂走過來笑著對翁歸糜說道。
“嗯,我們贏了,我們贏了!”翁歸糜笑著重複道。此刻,他終於放鬆了。
翁歸糜扔下手中已經被砍出了十多刀裂紋的彎刀,笑著走上前抱住妻子劉解憂。
隻可惜這一抱,他用的力太大,劉解憂沒站穩,兩人直接栽倒在地,滾了起來。
兩人在滿是屍體的戰場上滾了會兒床單,然後,劉解憂放開抱著丈夫的手,兩人挨著在地上躺著休息起來。
從昨夜開始,他們先是急行軍一夜,接著又是一場長達數個時辰的生死惡戰,此刻他們已經太累了,太需要休息了。
公元前71年的這次漢匈大戰,就這樣結束了。漢宣帝劉病已出兵十五萬,兵分六路出征,結果統領大軍的前五路軍隊皆無功而返,唯有以使者身份出使烏孫的光祿大夫常惠,指揮烏孫討伐匈奴,取得大勝,斬敵無數,俘獲包括單於父親、公主等在內的匈奴兵將共計三萬九千人。
夜晚,在早上的那片綠洲裏,經過短暫休息的烏孫將士們在營地燃起了數百個篝火。
將士們圍著篝火一邊吃著肉,一邊跳起了舞。烏孫是以遊牧為主的國家,他們平日裏閑暇經常跳舞,而今日他們親自打了一場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大勝仗,他們更想好好跳一夜的舞。
“常大人,我想請你跳支舞可以嗎?”劉解憂走到常惠麵前說道。
常惠聽了沒有立即回答,他看向翁歸糜,翁歸糜笑著衝他點了下頭。常惠這才站起身笑著說道:“公主盛情,在下豈敢不從 隻是在下不通舞藝,姿勢拙劣,還請公主包容!”
“哪裏的話,小女子的舞藝也不甚精明,大人勿怪才是!”劉解憂謙虛地說道,說完將一隻纖纖素手伸了出去。
常惠推脫不得,隻好握起劉解憂的手跳起了舞。
劉解憂嫁到烏孫已有整整三十年,對於跳舞這事自然是熟門熟路。而常惠以前曾被扣押匈奴十九年,也見識過一些草原舞,此時配合著劉解憂跳舞,倒也看得過去。
翁歸糜在一旁為這二人的舞蹈鼓掌叫好,其他烏孫士兵見了也紛紛為他們鼓起了掌叫好,篝火旁很快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經過這一夜的狂歡之後,烏孫軍隊稍作休整,便班師回國了。
回國之後又是十幾天慶祝,常惠這才離開烏孫國。
離開赤穀城這一天,翁歸糜本應來送別常惠的,無奈臨時國中有事,脫不開身,隻得安排妻子劉解憂來送別常惠。
黃沙滾滾,常惠和劉解憂二人一邊騎馬在沙漠裏漫步,一邊聊著天。而他們的隨從都遠遠的跟在後麵,並不打擾二人的說話。
漢朝以紅色為尊,常惠和劉解憂這兩人,一個是漢朝出使在外的使者,一個是漢朝遠嫁異邦的公主,他們身上都圍著紅色的披風。前行時,披風被熱風吹起,上下滾動,遠看仿佛是沙漠裏兩點流動的火焰。
“常大人,這一次真是多謝您了,要不是您指揮有方,我們烏孫這一回恐怕是在劫難逃了!”劉解憂道。
“啊,公主客氣了,在下奉皇帝命出使烏孫,就是為了幫助烏孫打敗匈奴,這是我的本分。在下很榮幸,能夠和烏孫將士們一道並肩作戰,並取得勝利!”常惠謙虛地說道。
“常大人越是這樣說,解憂便越是心懷感激。那一日和匈奴右穀蠡王部大戰的經曆真是驚心動魄啊,我想我永遠都忘不了!”劉解憂感慨道。
“是嗎,這也是在下生平僅有的記憶,我想我也會終生忘不了啊!”常惠也感慨說。
說完,兩人都沉默。他們走了一陣,常惠又開口道:“翁歸糜是個不錯的人,對公主是一往情深,在下深深為公主感到高興!”
“是啊”劉解憂說道,“老實說,到烏孫的那一兩年,我過得生不如死,我當時甚至想過自盡了事。萬幸,軍須靡死了,翁歸糜繼承了烏孫王位,他對我很好,所以我才有決心要好好活下去。”
“眼下,這裏的一切對我來說都很熟悉,我很喜歡這裏。不過如果將來有可能,等我老了,我還想再回漢朝看一看。”
“公主思鄉之心,在心感佩!”常惠由衷地讚道。
他抬起頭望了眼麵前浩瀚的大沙漠,說道:“此處已出烏孫國境百裏,公主就送到這兒吧!”
“好”劉解憂停住馬,望向常惠說道,“常大人到了長安之後,請代我向皇帝陛下問好!”
“此話在下一定帶到,也請公主替我向翁歸糜大王問好。烏孫距離漢朝近萬裏,路途遙遠,願公主在異國多多保重。我會在心中,時時刻刻為公主和大王祈禱的。”常惠道。
“我也會為常大人祈禱!”劉解憂也笑著答道。
說完這句,常惠在馬上抱拳向劉解憂行了個告別禮。
隨即,他甩開馬鞭朝遠處的沙海奔去。他帶來的兩百名使團人員也跟著他一起朝沙海奔騰而去。
劉解憂則停在了原地,她望著漢朝使團漸漸遠行,揮了揮手,直到他們的身影徹底消失在了天邊,這才猛地調轉馬頭,帶領著貼身侍女們朝赤穀城的方向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