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育點了點頭,向父親作了一揖,出去了。蕭望之見蕭育走了,關上房門,他來到桌案前,展開一卷空白的奏章,提起毛筆開始寫起了奏書。


    奏書並不長,寫完後,蕭望之又仔細讀了一遍非常滿意,這便讓人遞交尚書台。


    這封奏書經尚書台呈送給皇帝劉詢,劉詢展開,讀起來:


    “近些年,各地百姓貧困,盜賊不停,這是因為二千石的官員大多數才能低下,不能勝任其職的緣故,而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三公。因為三公不是合適的人,所以日月星三光不亮。今年初始,日月少光,罪在臣等朝中重臣,請陛下治臣等之罪……”


    劉詢讀到這裏,把奏書往地上一扔,再也讀不下去了。


    “這個蕭望之太自大了,什麽兩千石的官員大多數才能低下,還有三公不是合適的人,所以日月星三光不亮。這是他身為禦史大夫該說的話嗎?他說這話,究竟藏著什麽禍心?又想把丞相大人置於何地?”劉詢一邊罵著一邊在殿中踱著步。


    罵完一陣,他的氣稍稍平息,對侍立在一旁的太監石顯說道:“你替朕走一趟去告訴侍中建章、衛尉金安上、光祿勳楊惲、禦史中丞王忠,讓他們四個一起去禦史大夫府問一問,問一問那蕭望之,問問他寫這道奏疏到底是什麽意思!”


    “是”石顯從地上撿起奏書迅速退了出去。


    很快楊惲、王忠等四人得了皇帝的口諭後一起來到蕭府。


    因為四人是奉了皇命來的,蕭府的下人不敢怠慢,把四人迎到會客廳,而蕭望之已經在那裏等候四人的到來了。


    “諸位大人蒞臨蕭府,未曾遠迎,還請見諒!”一見麵,蕭望之立即笑著歡迎道。


    “來人,給四位大人上茶,要上最好的茶!”蕭望之對下人吩咐道。


    “蕭大人,茶就不必了,我們今天是可不是來喝茶的!”楊惲站起來先開口道。


    “陛下命我們來問問蕭大人,這份奏書是什麽意思!”


    楊惲說完,望向禦史中丞王忠,王忠立即從衣袖裏拿出一卷奏書遞給蕭望之。


    蕭望之接過展開來看,才發現這原來就是前幾天他上的那份奏書。


    他原本以為,憑借皇帝劉詢對他的寵信,看到奏書立即就會派人去責問丞相丙吉,沒想到劉詢責問的人卻是他。


    “蕭大人可看清了,這封奏書可還有印象,陛下派我們這四人來此是來問問蕭大人:這兩千石的官員大多才能低下是什麽意思,這三光不明是什麽意思,這三公不是合適又是什麽意思?”楊惲說道。


    蕭望之心中本就惱火,聽了楊惲這話就更來氣,不過因為還有好幾位同僚在場,他也不好發作。


    於是,他便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把帽子摘了放在一旁,喝了口茶順了口氣,慢慢開口道:


    “三光不明這是天象,諸位的眼力應該都還好吧,這外麵的太陽沒有往年那麽亮了,諸位不會看不出來吧?”


    “至於兩千石官員大多不稱職,這也不用我來說吧,諸位都是朝中賢臣,難道還看不出來嗎?如果官員都很稱職,那各地怎麽會有盜匪層出不窮呢?”


    “至於這最後一點三公不合適,諸位聽聽就罷了,我蕭某也不過就是發發牢騷,不必當真!”


    “哦,蕭大人有何牢騷,不如大大方方說出來吧,我們也好回去向皇帝複命!”楊惲又說。


    “我說了不必當真,楊大人又何必苦苦相逼?”蕭望之憤怒地說道。


    “你這奏書陛下已經看過了,當不當真可不由您說得算,陛下說了您這道奏書明顯是在含沙射影詆毀丞相,要你對此好好解釋!”


    “解釋什麽?公道自在人心,我蕭望之沒什麽好說的!”蕭望之說完,一卷衣袖氣憤地離開了會客室,徒留一頂帽子在桌上。


    楊惲等四人眼見蕭望之拂袖離去,都是麵麵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麽,半晌之後,他們才也悻悻離開。


    四人離開蕭府後立即趕往宮中,向皇帝劉詢,報告今日質詢蕭望之的情況。


    劉詢聽完後火冒三丈,當著四人的麵怒罵道:


    “這個蕭望之太讓朕失望了,朕平日對他是信任有加,然而他卻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此番竟然無端欺負起丙丞相了,他以為朕眼瞎看不出來!哼,這次,朕若不給他個教訓,他那倨傲狂妄的臭脾氣估計這輩子都改不了!”


    說到這裏,劉詢轉過身來說道:“楊惲,你再替朕去跑一趟蕭府,替朕傳個話。”


    “是”楊惲走上前等待著皇帝要傳的話。


    劉詢略做思索說道:


    “你見了蕭望之就說:有司上奏說你對待朝廷使者不禮貌,且對丞相無禮,聖上聽不到你廉潔的名聲,隻聽說你為人傲慢不謙遜,沒有輔政為百官表率的姿態。你不深思自己所犯的錯誤,在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聖上不忍心從重處罰你,因此派光祿勳楊惲傳達聖令,降你的職讓你作太子太傅,授給你太傅之印。你把原禦史大夫印綬交還給楊惲即可,不必進宮謝恩,可直接到太子處任職。希望你自此能掌握為官的道理,明白孝道,親附結交正直之士,竭盡忠誠不要再有過失,你也不要有什麽辯白,這已經是聖上念及你往日的功勞,對你的最寬待處理了。聖上要說的就這些了,願你好自為之!”


    劉詢說完,太監石顯端著一方印璽走過來。


    劉詢把印璽遞給楊惲說道,“這是太子太傅印璽,朕剛才的話,愛卿可記清楚了?”


    “記清楚了,臣這就去蕭府傳話!”楊惲答應著接過印璽,離開了宣室殿。


    公元前五十五年春,禦史大夫蕭望之因上書天象觸怒了皇帝劉詢,被貶為太子太傅,而原太子太傅黃霸則被提拔為禦史大夫。


    幾個月後,丞相丙吉病死,剛坐上禦史大夫之位不久黃霸,順理成章成了丞相。而禦史大夫則由霍光時期的老臣杜延年接任。


    由此,漢宣帝時期的寵臣蕭望之被棄用,直至宣帝劉詢駕崩,蕭望之再未重返朝政核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風雲之漢宣帝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冰9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冰910並收藏大漢風雲之漢宣帝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