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匈奴來朝3
大漢風雲之漢宣帝傳奇 作者:寒冰91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您的馬應該是不小心踩到這個受傷栽倒的,這才導致了您墜馬。”呼韓邪手中拿著一個鐵蒺藜說道。
劉詢一隻手按著自己摔疼的腰,另一手從呼韓邪的手中接過鐵蒺藜。
“哦,這是什麽東西?”劉詢瞧著手中的東西問道。
“這叫鐵蒺藜,是獵人打獵用的,一些有經驗的獵手,會在一些隱蔽的地方投放這種東西,然後他們會把獵物故意驅趕到這裏。讓獵物踩到鐵蒺藜,這樣獵物就逃不掉了!”呼韓邪說道。
“原來如此,想必剛才那隻狼應該是知道這裏有這東西才引我至此吧,這些狼太聰明了!”劉詢歎道。
“上林苑可是皇家禦苑,是不準外人進來狩獵的。陛下,要不要讓廷尉府去查查看,到底是誰私自進了上林苑,還留下這些東西!”一位跟隨的羽林軍郎官建議道。
“不了,不就幾個鐵蒺藜,何必如此興師動眾,搞得百姓不得安寧。”劉詢擺擺手說道。
劉詢雖說的這麽輕描淡寫,可是他的腰卻是確確實實摔倒了,這腰上的痛斷斷續續,一直到他死的時候,都沒好。
因為墜馬傷到了腰,坐騎傷了人也傷了,這一日的狩獵活動到此便結束了,劉詢被幾個侍從扶著回到集合地休息,並把捕到的獵物烤了作為中餐。
這時,劉奭和劉欽兩兄弟也回來了,兩人還在為之前的誤傷事件爭吵,為了平息衝突,劉詢不得不給他們二人各賜一條龍紋金腰帶作為賞賜。
簡單吃過中飯後,劉詢便帶著一行人又回了皇宮。
呼韓邪在長安又住了幾日,便告別劉詢重返草原。
臨行前,劉詢又是賞賜給他一大堆錢糧和布匹,並親自送出了長安城。
“你我雖是不同民族之人,但此番相處,你我已有了深厚的友誼。今日一別,不知將來何時能再見啊!”城門前,劉詢歎道。
“此番朝見,君臣之份已定。陛下隻需保重身體,隻要時機合適,臣必會再度來長安朝見,屆時你我君臣便可再度相見,陛下勿憂!”呼韓邪說道。
劉詢聽了點點頭,又感歎說:“朕的臣子雖多,不過像你這樣深得朕心,又對朕處處恭敬的人卻少之又少。隻可惜啊,你是匈奴的單於,如果你不是匈奴單於,而是一普通匈奴人,朕一定要把你留身邊,做朕的金日磾!”
呼韓邪聽後單膝跪地下拜道:“金日磾乃漢武帝時之賢臣,陛下拿金日磾與臣相比,實在讓臣受寵若驚。臣深受陛下之寵幸,深感榮幸。此番回草原,臣必將告誡臣民要永遠與大漢朝和睦相處,同時也將日日為陛下祈禱,祈求陛下長壽萬年,以報陛下之恩。”
“如此甚好,此乃漢匈百姓之福!”劉詢滿意地點點頭。
“古話說,送君十裏,此處出城已有十裏,陛下請止步吧!”呼韓邪說道。
“嗯,那就祝諸君一路好走!”劉詢雙手抱拳說道。
“一路好走”呼韓邪重複了一遍,隨即上馬,其隨從也跟著上馬。
呼韓邪一行人漸行漸遠,劉詢才帶著跟隨送行的臣子們返回了城中。
直到離開長安城很遠,一名匈奴貴族才湊過來問呼韓邪道:“大單於,您覺得這位漢朝天子如何?咱們匈奴真的要臣服於他嗎?”
“當然,漢朝皇帝是個不錯的人,聰明睿智,臣子們都對他十分服從,而且對我們也不錯,比我們匈奴內部那幾個王爺好多了!”呼韓邪說道。
呼韓邪說完,卻又獨自歎了口氣。
匈奴貴族十分奇怪問道:“既然大單於這麽看好漢朝皇帝,又為何歎氣呢?”
“我歎氣不是為漢朝皇帝,而是為了漢朝皇帝的那兩個兒子。”呼韓邪說道。
“哦,這又為何?大漢皇帝的太子相貌儒雅,一看就是學富五車飽讀聖賢書的大學問家,而次子淮陽王剛毅果決,勇猛有膽識,大單於為何為他們歎氣呢?”
呼韓邪聽了下屬的話,卻是搖搖頭說道:“不,你隻看到了表象,沒看出內在。此二人一個空讀了一肚子書,卻不知道該怎麽樣結合實際去用,而且性格懦弱,是個空有好皮囊的繡花枕頭。而另一個傲慢自大,明明無謀卻又懷不軌之心,比之其兄更不如。當今的大漢皇帝一旦故去,此二子無一人可延續大漢眼下繁榮鼎盛的局麵。”
“哦,那依大單於之見,大漢朝將來豈不危險?”匈奴貴族又問。
“那就要看你說的這個將來是十年、三十年還是一百年了。若是一百年,那自然是危險,若是十年二十年,那不用擔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至少二、三十年內,大漢朝強盛而匈奴弱小的局麵不會改變。而二、三十年後,你我都已行將就木,自有下一代人接我們的班,那時匈奴與漢朝之間是戰是和,他們自有他們的決斷,我們又有什麽可擔心的呢!”呼韓邪笑著說。
“大單於這番分析可謂鞭辟入裏醍醐灌頂啊,既是如此,那我們就安心做大漢的臣子,享受太平盛世吧!”
“對,要享受太平盛世!”
呼韓邪笑著答應道,他一甩馬鞭,朝著前方馳騁而去。而他的那些匈奴貴族們見狀,也紛紛甩開馬鞭跟了上來。
劉詢一隻手按著自己摔疼的腰,另一手從呼韓邪的手中接過鐵蒺藜。
“哦,這是什麽東西?”劉詢瞧著手中的東西問道。
“這叫鐵蒺藜,是獵人打獵用的,一些有經驗的獵手,會在一些隱蔽的地方投放這種東西,然後他們會把獵物故意驅趕到這裏。讓獵物踩到鐵蒺藜,這樣獵物就逃不掉了!”呼韓邪說道。
“原來如此,想必剛才那隻狼應該是知道這裏有這東西才引我至此吧,這些狼太聰明了!”劉詢歎道。
“上林苑可是皇家禦苑,是不準外人進來狩獵的。陛下,要不要讓廷尉府去查查看,到底是誰私自進了上林苑,還留下這些東西!”一位跟隨的羽林軍郎官建議道。
“不了,不就幾個鐵蒺藜,何必如此興師動眾,搞得百姓不得安寧。”劉詢擺擺手說道。
劉詢雖說的這麽輕描淡寫,可是他的腰卻是確確實實摔倒了,這腰上的痛斷斷續續,一直到他死的時候,都沒好。
因為墜馬傷到了腰,坐騎傷了人也傷了,這一日的狩獵活動到此便結束了,劉詢被幾個侍從扶著回到集合地休息,並把捕到的獵物烤了作為中餐。
這時,劉奭和劉欽兩兄弟也回來了,兩人還在為之前的誤傷事件爭吵,為了平息衝突,劉詢不得不給他們二人各賜一條龍紋金腰帶作為賞賜。
簡單吃過中飯後,劉詢便帶著一行人又回了皇宮。
呼韓邪在長安又住了幾日,便告別劉詢重返草原。
臨行前,劉詢又是賞賜給他一大堆錢糧和布匹,並親自送出了長安城。
“你我雖是不同民族之人,但此番相處,你我已有了深厚的友誼。今日一別,不知將來何時能再見啊!”城門前,劉詢歎道。
“此番朝見,君臣之份已定。陛下隻需保重身體,隻要時機合適,臣必會再度來長安朝見,屆時你我君臣便可再度相見,陛下勿憂!”呼韓邪說道。
劉詢聽了點點頭,又感歎說:“朕的臣子雖多,不過像你這樣深得朕心,又對朕處處恭敬的人卻少之又少。隻可惜啊,你是匈奴的單於,如果你不是匈奴單於,而是一普通匈奴人,朕一定要把你留身邊,做朕的金日磾!”
呼韓邪聽後單膝跪地下拜道:“金日磾乃漢武帝時之賢臣,陛下拿金日磾與臣相比,實在讓臣受寵若驚。臣深受陛下之寵幸,深感榮幸。此番回草原,臣必將告誡臣民要永遠與大漢朝和睦相處,同時也將日日為陛下祈禱,祈求陛下長壽萬年,以報陛下之恩。”
“如此甚好,此乃漢匈百姓之福!”劉詢滿意地點點頭。
“古話說,送君十裏,此處出城已有十裏,陛下請止步吧!”呼韓邪說道。
“嗯,那就祝諸君一路好走!”劉詢雙手抱拳說道。
“一路好走”呼韓邪重複了一遍,隨即上馬,其隨從也跟著上馬。
呼韓邪一行人漸行漸遠,劉詢才帶著跟隨送行的臣子們返回了城中。
直到離開長安城很遠,一名匈奴貴族才湊過來問呼韓邪道:“大單於,您覺得這位漢朝天子如何?咱們匈奴真的要臣服於他嗎?”
“當然,漢朝皇帝是個不錯的人,聰明睿智,臣子們都對他十分服從,而且對我們也不錯,比我們匈奴內部那幾個王爺好多了!”呼韓邪說道。
呼韓邪說完,卻又獨自歎了口氣。
匈奴貴族十分奇怪問道:“既然大單於這麽看好漢朝皇帝,又為何歎氣呢?”
“我歎氣不是為漢朝皇帝,而是為了漢朝皇帝的那兩個兒子。”呼韓邪說道。
“哦,這又為何?大漢皇帝的太子相貌儒雅,一看就是學富五車飽讀聖賢書的大學問家,而次子淮陽王剛毅果決,勇猛有膽識,大單於為何為他們歎氣呢?”
呼韓邪聽了下屬的話,卻是搖搖頭說道:“不,你隻看到了表象,沒看出內在。此二人一個空讀了一肚子書,卻不知道該怎麽樣結合實際去用,而且性格懦弱,是個空有好皮囊的繡花枕頭。而另一個傲慢自大,明明無謀卻又懷不軌之心,比之其兄更不如。當今的大漢皇帝一旦故去,此二子無一人可延續大漢眼下繁榮鼎盛的局麵。”
“哦,那依大單於之見,大漢朝將來豈不危險?”匈奴貴族又問。
“那就要看你說的這個將來是十年、三十年還是一百年了。若是一百年,那自然是危險,若是十年二十年,那不用擔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至少二、三十年內,大漢朝強盛而匈奴弱小的局麵不會改變。而二、三十年後,你我都已行將就木,自有下一代人接我們的班,那時匈奴與漢朝之間是戰是和,他們自有他們的決斷,我們又有什麽可擔心的呢!”呼韓邪笑著說。
“大單於這番分析可謂鞭辟入裏醍醐灌頂啊,既是如此,那我們就安心做大漢的臣子,享受太平盛世吧!”
“對,要享受太平盛世!”
呼韓邪笑著答應道,他一甩馬鞭,朝著前方馳騁而去。而他的那些匈奴貴族們見狀,也紛紛甩開馬鞭跟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