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漢好老板
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 作者:我要吃山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氣魄,不愧是漢武大帝。
剛才陸鳴也很緊張,生怕劉徹一上頭就要立刻發兵打到印度去。
沒想到他竟然能說出非一代人可為的話,看來還是吸取了教訓的,也省得再給他講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訓。
劉徹能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王朝更替如此豁達,也大大超出了陸鳴的預料。
劉徹拿起世界地圖,雙手高舉。
“這地圖就放在朕這裏吧,以後世代相傳,為君者當知世界廣大。”
“陛下不愧是漢武大帝,這氣魄就是強。”
陸鳴這回不是拍馬屁,而是由衷的讚歎,要是某些皇帝有漢武帝一半氣魄,也不至於以後被人家用堅船利炮轟開國門。
見陸鳴一臉笑意,劉徹把世界地圖卷成筒狀砸向他的頭。
“朕還活著呢,竟敢用諡號稱呼朕。”
陸鳴一聲痛呼,誇張地揉了揉腦袋,道:“這都是後世的習慣性稱呼,我們都說習慣了。”
“再有下次,朕就削了你的侯爵之位。”劉徹惡狠狠地警告。
陸鳴一臉疑惑,他什麽時候成侯爵了?
難道剛才那下被砸出幻覺啦,壓根沒有的東西你怎麽削。
這時霍去病上前一推陸鳴,道:“陸兄還不快謝恩,初來大漢就能封侯,這是多少人一輩子得不到的封賞。”
這可是很多人畢生的追求,有幾個人能這麽快就被封侯呢,苦求而不得才是大多數人的常態。
此時,正在家中想辦法籌錢贖罪的李廣打了個噴嚏,似乎感覺到誰在罵他。
劉徹一抬手,道:“別急著謝恩,你初來乍到不懂具體事務,先跟在朕身邊做個侍中,以後擇機安排。
陸鳴非常滿意,侍中可是皇帝的近臣,天天跟在皇帝身邊。
漢朝的丞相權力過於強大,劉徹為了製衡相權,加強自身權力而設置了內朝,這侍中就是內朝的一員。
曆史上的桑弘羊、霍光等人都擔任過侍中,別看級別低,那可是妥妥的決策層。
劉徹接著說道:“去病以前住在宮中,現在已經是堂堂侯爵,總該有自己的家了,這次朕一並給你們二人都建個侯府,以後也好當個鄰居。”
陸鳴大喜,這老板真大氣,剛來就直接給分房啦。
長安居,大不易,大名鼎鼎的東方朔當初剛到長安為官時,俸祿微薄,還要靠朋友接濟才能活下去。
如今陸鳴直接獲得屬於自己的府邸,怪不得漢武帝時期人才多,皇帝是真舍得給好處啊,真是大漢好老板。
陸鳴正要感謝一下皇帝的慷慨,霍去病卻打斷了他的行動。
這個黑小子一拱手,道:“多謝陛下,但臣如今還不需要府邸。”
劉徹訝然道:“為何,還想一直賴在宮裏和你舅舅家不成。”
陸鳴忽然想到霍去病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難道要在今日親耳聽到了嘛。
果然,霍去病朗聲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哈哈哈。”劉徹撫掌大笑。
片刻後,笑聲停止,劉徹雙手按著霍去病的肩膀。
“世界廣大,不隻有匈奴,朕還等著教導你兒子兵法呢?”
涉世不深的年輕人哪受得了上位者如此情深意切的話語。
霍去病眼眶一紅,恨不得立刻殺到狼居胥山,以報偉大劉徹陛下的厚恩。
說罷,劉徹又看向陸鳴。
“你的封號就讓你自己選吧,這曆史上有沒有你看中的封號?”
陸鳴沉思片刻,說道:“陛下,您看富民侯這個封號如何?”
富民,劉徹眉頭一挑,品味著其中的含義。
“這個封號可有什麽意義?”他想聽聽陸鳴的理由。
陸鳴解釋道:“這個其實是陛下在巫蠱之禍後給田千秋的封號,我覺得含義很好,正適合我。”
果然,結合陸鳴所說的曆史背景,劉徹明白這個封號的意義和自己猜想的一樣。
“好,那就看朕的富民侯如何讓大漢的百姓變富。”劉徹爽快地答應下來。
這時,衛青忍不住提醒道:“陛下,陸鳴帶來的新糧食還在軍中,快要成熟了。”
劉徹沉思片刻,問道:“陸鳴,土豆,紅薯和玉米的產量真有那麽高麽?”
之前看到這個消息時,劉徹認為這是陸鳴抬高身價的手段。
這些年給他獻祥瑞的人不少,他雖然都給了封賞,但心中也知道那些東西不過如此。
之所以還堅持給賞賜,就是希望以後能有人獻上真正的祥瑞。
印證陸鳴的身份後,劉徹對新作物的產量也增添了幾分信心。
要是真有那麽高的產量,豈不就是天下最大的祥瑞。
糧食產量翻倍的話,大漢對外興兵時也能有更多的錢糧支撐。
要是陸鳴知道劉徹的想法,隻怕要大呼一聲不愧是漢武大帝,第一個想到的好處就是能更好的打仗。
陸鳴點頭,說道:“這幾種都是後世的高產作物,如今沒收獲之前也不好說到底有多少產量,我保守估計能有五百斤的畝產。”
霍去病都無語了。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麽。
不好說多少,但保守估計有五百斤畝產。
劉徹嗬嗬一笑。
“陸鳴啊,你可知我大漢目前平均畝產有多少。”
“據後世資料,畝產約為二百多斤,不知是否準確。”
現代對於古代糧食產量的記載本就有不同意見,尤其是漢朝這種間隔較遠的朝代。
但是根據古代農業發展水平來看,陸鳴覺得兩百斤是個比較靠譜的數據。
劉徹抬頭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去年山東大旱 ,不少地方糧食絕收,全國糧食的畝產量隻有一百九十餘斤。”
“無災之時畝產也不過兩百四十斤上下,現在你知道畝產五百斤意味著什麽了吧。”
陸鳴心裏偷笑,我是知道後世數據還算準確了,但你不知道咱們說的斤不一樣的重量。
你的兩百四十斤隻是後世的一百二十斤。
這就是信息差的作用,陸鳴不說,他們就不會知道。
“那你要是不保守的話,這些新作物能有多高的畝產呢?”劉徹理解陸鳴的保守,但是也很希望新作物能有更高的產量。
“陛下,我從小很少幹農活,記得很多農業種植方麵的知識,但都是紙上談兵。當時也是匆匆種下種子,照顧的不夠精細。”
“影響作物產量的因素是多方麵的,但我所用的種子應該都是後世的優質良種,所以我說的保守也有五百斤,不保守的話可達千斤。”
“什麽!”
劉徹呼吸粗重,不敢置信。
鑒於陸鳴之前的表現,劉徹已信了大半,隻是未能親眼目睹前終究有些患得患失。
陸鳴不善務農沒關係,大漢最不缺的就是農戶,要是良種的上限可達千斤,以後再精細培育便是。
劉徹目光轉動,思緒萬千。
這要是再賞賜的豐厚一些,這個穿越者還能不能拿出更厲害的東西。
剛才陸鳴也很緊張,生怕劉徹一上頭就要立刻發兵打到印度去。
沒想到他竟然能說出非一代人可為的話,看來還是吸取了教訓的,也省得再給他講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訓。
劉徹能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王朝更替如此豁達,也大大超出了陸鳴的預料。
劉徹拿起世界地圖,雙手高舉。
“這地圖就放在朕這裏吧,以後世代相傳,為君者當知世界廣大。”
“陛下不愧是漢武大帝,這氣魄就是強。”
陸鳴這回不是拍馬屁,而是由衷的讚歎,要是某些皇帝有漢武帝一半氣魄,也不至於以後被人家用堅船利炮轟開國門。
見陸鳴一臉笑意,劉徹把世界地圖卷成筒狀砸向他的頭。
“朕還活著呢,竟敢用諡號稱呼朕。”
陸鳴一聲痛呼,誇張地揉了揉腦袋,道:“這都是後世的習慣性稱呼,我們都說習慣了。”
“再有下次,朕就削了你的侯爵之位。”劉徹惡狠狠地警告。
陸鳴一臉疑惑,他什麽時候成侯爵了?
難道剛才那下被砸出幻覺啦,壓根沒有的東西你怎麽削。
這時霍去病上前一推陸鳴,道:“陸兄還不快謝恩,初來大漢就能封侯,這是多少人一輩子得不到的封賞。”
這可是很多人畢生的追求,有幾個人能這麽快就被封侯呢,苦求而不得才是大多數人的常態。
此時,正在家中想辦法籌錢贖罪的李廣打了個噴嚏,似乎感覺到誰在罵他。
劉徹一抬手,道:“別急著謝恩,你初來乍到不懂具體事務,先跟在朕身邊做個侍中,以後擇機安排。
陸鳴非常滿意,侍中可是皇帝的近臣,天天跟在皇帝身邊。
漢朝的丞相權力過於強大,劉徹為了製衡相權,加強自身權力而設置了內朝,這侍中就是內朝的一員。
曆史上的桑弘羊、霍光等人都擔任過侍中,別看級別低,那可是妥妥的決策層。
劉徹接著說道:“去病以前住在宮中,現在已經是堂堂侯爵,總該有自己的家了,這次朕一並給你們二人都建個侯府,以後也好當個鄰居。”
陸鳴大喜,這老板真大氣,剛來就直接給分房啦。
長安居,大不易,大名鼎鼎的東方朔當初剛到長安為官時,俸祿微薄,還要靠朋友接濟才能活下去。
如今陸鳴直接獲得屬於自己的府邸,怪不得漢武帝時期人才多,皇帝是真舍得給好處啊,真是大漢好老板。
陸鳴正要感謝一下皇帝的慷慨,霍去病卻打斷了他的行動。
這個黑小子一拱手,道:“多謝陛下,但臣如今還不需要府邸。”
劉徹訝然道:“為何,還想一直賴在宮裏和你舅舅家不成。”
陸鳴忽然想到霍去病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難道要在今日親耳聽到了嘛。
果然,霍去病朗聲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哈哈哈。”劉徹撫掌大笑。
片刻後,笑聲停止,劉徹雙手按著霍去病的肩膀。
“世界廣大,不隻有匈奴,朕還等著教導你兒子兵法呢?”
涉世不深的年輕人哪受得了上位者如此情深意切的話語。
霍去病眼眶一紅,恨不得立刻殺到狼居胥山,以報偉大劉徹陛下的厚恩。
說罷,劉徹又看向陸鳴。
“你的封號就讓你自己選吧,這曆史上有沒有你看中的封號?”
陸鳴沉思片刻,說道:“陛下,您看富民侯這個封號如何?”
富民,劉徹眉頭一挑,品味著其中的含義。
“這個封號可有什麽意義?”他想聽聽陸鳴的理由。
陸鳴解釋道:“這個其實是陛下在巫蠱之禍後給田千秋的封號,我覺得含義很好,正適合我。”
果然,結合陸鳴所說的曆史背景,劉徹明白這個封號的意義和自己猜想的一樣。
“好,那就看朕的富民侯如何讓大漢的百姓變富。”劉徹爽快地答應下來。
這時,衛青忍不住提醒道:“陛下,陸鳴帶來的新糧食還在軍中,快要成熟了。”
劉徹沉思片刻,問道:“陸鳴,土豆,紅薯和玉米的產量真有那麽高麽?”
之前看到這個消息時,劉徹認為這是陸鳴抬高身價的手段。
這些年給他獻祥瑞的人不少,他雖然都給了封賞,但心中也知道那些東西不過如此。
之所以還堅持給賞賜,就是希望以後能有人獻上真正的祥瑞。
印證陸鳴的身份後,劉徹對新作物的產量也增添了幾分信心。
要是真有那麽高的產量,豈不就是天下最大的祥瑞。
糧食產量翻倍的話,大漢對外興兵時也能有更多的錢糧支撐。
要是陸鳴知道劉徹的想法,隻怕要大呼一聲不愧是漢武大帝,第一個想到的好處就是能更好的打仗。
陸鳴點頭,說道:“這幾種都是後世的高產作物,如今沒收獲之前也不好說到底有多少產量,我保守估計能有五百斤的畝產。”
霍去病都無語了。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麽。
不好說多少,但保守估計有五百斤畝產。
劉徹嗬嗬一笑。
“陸鳴啊,你可知我大漢目前平均畝產有多少。”
“據後世資料,畝產約為二百多斤,不知是否準確。”
現代對於古代糧食產量的記載本就有不同意見,尤其是漢朝這種間隔較遠的朝代。
但是根據古代農業發展水平來看,陸鳴覺得兩百斤是個比較靠譜的數據。
劉徹抬頭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去年山東大旱 ,不少地方糧食絕收,全國糧食的畝產量隻有一百九十餘斤。”
“無災之時畝產也不過兩百四十斤上下,現在你知道畝產五百斤意味著什麽了吧。”
陸鳴心裏偷笑,我是知道後世數據還算準確了,但你不知道咱們說的斤不一樣的重量。
你的兩百四十斤隻是後世的一百二十斤。
這就是信息差的作用,陸鳴不說,他們就不會知道。
“那你要是不保守的話,這些新作物能有多高的畝產呢?”劉徹理解陸鳴的保守,但是也很希望新作物能有更高的產量。
“陛下,我從小很少幹農活,記得很多農業種植方麵的知識,但都是紙上談兵。當時也是匆匆種下種子,照顧的不夠精細。”
“影響作物產量的因素是多方麵的,但我所用的種子應該都是後世的優質良種,所以我說的保守也有五百斤,不保守的話可達千斤。”
“什麽!”
劉徹呼吸粗重,不敢置信。
鑒於陸鳴之前的表現,劉徹已信了大半,隻是未能親眼目睹前終究有些患得患失。
陸鳴不善務農沒關係,大漢最不缺的就是農戶,要是良種的上限可達千斤,以後再精細培育便是。
劉徹目光轉動,思緒萬千。
這要是再賞賜的豐厚一些,這個穿越者還能不能拿出更厲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