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大漢唯一的搬運工
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 作者:我要吃山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徹慢條斯理地把鹽鐵官營的策略大概講述了一遍。
講到最後,痛心疾首地說道:“去年山東地區大旱,朝廷的國庫竟然已經空虛到沒錢來賑災,要靠著和那些鹽鐵商人借貸才行。”
“我大漢才立國七十餘年就已經如此,再過七十年,這天下是那些商人的天下還是我劉家的天下!”
“為了以後百姓受災時朝廷能有足夠的錢糧去賑災,為了能夠徹底擊敗匈奴人,讓邊地百姓不再生活在匈奴人南下擄掠的恐懼之中……”
劉徹的話音鏗鏘有力,慷慨激昂,句句不離劉家的天下,句句事關天下百姓,不管別人信不信,他都要把自己牢牢放置在大義和道德的製高點上。
大殿後方,正在等待上場的陸鳴差點憋不住笑出聲,不是這些話搞笑,而是他怎麽也想不到,劉徹會被自己帶到這種畫風上。
罪在當代,搞得百姓民不聊生的漢武大帝,現在不管是做什麽都能扯到天下百姓身上。
這就叫說別人的話,讓別人無話可說。
他身旁的桑弘羊眼觀鼻鼻觀心,正襟危坐,不為所動。
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對視一眼之後,紛紛為之前的結盟約定而慶幸。
劉徹如今不僅兵精糧足,更重要的是還不要臉,明明是與民爭利的事情,還能說成是為天下百姓著想。
這樣的對手,不結成同盟根本無法應對啊。
魯王劉光和梁王劉襄,還有濟東王劉彭離這樣在鹽鐵上沒有多少利益的諸侯王們,表情都很輕鬆,甚至是有種痛快的感覺。
不患寡而患不均,有的諸侯國靠著鹽鐵,靠著銅礦吃的滿嘴流油,他們隻能在一旁看著,當初那些諸侯國也沒說分些好處給他們。
現在鹽鐵的好處被朝廷收走,他們自然不會站出來反對。
濟東王劉彭離甚至主動站出來叫好,“陛下說的對,鹽鐵商們賺著本屬於朝廷的錢,卻不能急天下之所急,就應該整治整治。”
他絕口不提其他諸侯王在鹽鐵上的利益,似乎賺了錢的隻有那些鹽鐵商人。
實際上不管是哪個鹽鐵商,隻要在諸侯國境內采礦煮鹽,就算不是諸侯王控製的,也都要給諸侯王們足夠的好處才行。
劉彭離的話看似在批判鹽鐵商,實際上也是在批判那些諸侯王。
好在是齊國和燕國這種靠海的大諸侯國,早已經因為絕嗣的問題而被削去了封國,當年的吳國也因為七國之亂而不複存在,既得利益者們的勢力早已不複當年那樣強大。
否則劉徹還真不敢這麽強勢的要把整個鹽鐵行業都收歸中央。
淮南王作為家裏真的有礦的大諸侯王,此時不得不站出來說幾句。
要是連他都不敢說什麽反對的話,難道還能指望中山國這種小諸侯國來說話麽。
“陛下,如今天下以鹽鐵為業者足有百萬,鹽鐵就是他們的衣食所係,貿然如此改變的話,恐怕會引起天下動蕩啊!”
陸鳴在後麵聽到這些話,莫名地有些耳熟,這不就是百萬槽工衣食所係的翻版麽。
既得利益者們吃的腦滿腸肥,手下的人也能喝上一點湯,他們就自以為能代表天下大勢了,動輒天下大亂。
劉徹毫不意外,這些年的權力鬥爭中,各種各樣的話都聽過不知多少遍了。
“淮南王考慮的有道理,所以朕早有準備,這個問題就讓桑弘羊來替朕解答吧。”
隨著話音落下,桑弘羊自大殿後麵走來。
對著眾人行禮後,桑弘羊開始講解鹽鐵官營的具體策略。
對於煉鐵,礦產本就是朝廷所有,自然要收歸朝廷,不再允許煉鐵商人們私自使用。
至於其他的煉鐵工具和人員,朝廷也不能白要,該給工錢的的給工錢,該納入到朝廷內部給個官位的給官位。
為了管理鹽鐵事務,朝廷需要的人手必然大量增加,用原來那些人屬於是輕車熟路,雙方都有好處。
至於鹽,票鹽法的強大再過上千年也無法取代,隻要朝廷想要靠鹽來賺錢,就沒有比票鹽法更好的策略。
諸侯王們麵麵相覷,沒想到朝廷已經準備了這麽完善的策略,尤其是那個票鹽法,更是堪稱謀國之策,不知道是何種大才才能想出如此卓絕的辦法。
難不成朝廷又出現了一個主父偃?
諸侯王對主父偃是痛恨的,推恩令讓他們的封國越來越小,卻又無可奈何。不聽從的話不僅會麵對來自朝廷的壓力,就連自己的其他子嗣也會拿著推恩令來找自己要封地。
在朝廷實力本就占優的情況下,推恩令本就是無解的陽謀,所以他們雖然痛恨主父偃,卻也不得不承認他的才能。
這票鹽法和推恩令也有著幾分異曲同工之妙,把大鹽商化為無數小鹽商的策略讓這些諸侯王都有些熟悉感。
梁王劉襄和鹽鐵官營既沒有利益衝突,又對這票鹽法極為讚賞,忍不住問道:“不知這票鹽法是何人想出來的,堪稱國之大才啊,莫非正是桑侍中不成?”
他看著桑弘羊,眼神熱切,恨不得立刻去問問他究竟是怎麽想到這樣的巧妙計策的。
桑弘羊連忙搖頭,“我還沒有這種本事。”
他看向劉徹,不知道能不能把陸鳴說出來。
這個也沒什麽好隱瞞的,劉徹直接給出了答案,“這是富民侯給出的辦法。”
怎麽又是他!
諸侯王們自從來到長安後,就頻繁聽到這個富民侯的大名,土豆,紅薯,玉米,造紙,印刷都出自他的手筆。
竟然連這個票鹽法也同樣出自他之手,除了生孩子還有什麽是他不會的麽?
不對,據說這個富民侯還發明了一種叫做助產鉗的東西,王美人能順利產下二皇子,就少不了他的功勞。
這富民侯究竟是從哪裏蹦出來的?
陸鳴在後麵不自覺的挺起胸膛,雖然他隻是智慧的搬運工,但誰讓整個大漢就這麽一個搬運工呢。
物以稀為貴,他現在也是能和冠軍侯並駕齊驅的青年俊傑。
講到最後,痛心疾首地說道:“去年山東地區大旱,朝廷的國庫竟然已經空虛到沒錢來賑災,要靠著和那些鹽鐵商人借貸才行。”
“我大漢才立國七十餘年就已經如此,再過七十年,這天下是那些商人的天下還是我劉家的天下!”
“為了以後百姓受災時朝廷能有足夠的錢糧去賑災,為了能夠徹底擊敗匈奴人,讓邊地百姓不再生活在匈奴人南下擄掠的恐懼之中……”
劉徹的話音鏗鏘有力,慷慨激昂,句句不離劉家的天下,句句事關天下百姓,不管別人信不信,他都要把自己牢牢放置在大義和道德的製高點上。
大殿後方,正在等待上場的陸鳴差點憋不住笑出聲,不是這些話搞笑,而是他怎麽也想不到,劉徹會被自己帶到這種畫風上。
罪在當代,搞得百姓民不聊生的漢武大帝,現在不管是做什麽都能扯到天下百姓身上。
這就叫說別人的話,讓別人無話可說。
他身旁的桑弘羊眼觀鼻鼻觀心,正襟危坐,不為所動。
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對視一眼之後,紛紛為之前的結盟約定而慶幸。
劉徹如今不僅兵精糧足,更重要的是還不要臉,明明是與民爭利的事情,還能說成是為天下百姓著想。
這樣的對手,不結成同盟根本無法應對啊。
魯王劉光和梁王劉襄,還有濟東王劉彭離這樣在鹽鐵上沒有多少利益的諸侯王們,表情都很輕鬆,甚至是有種痛快的感覺。
不患寡而患不均,有的諸侯國靠著鹽鐵,靠著銅礦吃的滿嘴流油,他們隻能在一旁看著,當初那些諸侯國也沒說分些好處給他們。
現在鹽鐵的好處被朝廷收走,他們自然不會站出來反對。
濟東王劉彭離甚至主動站出來叫好,“陛下說的對,鹽鐵商們賺著本屬於朝廷的錢,卻不能急天下之所急,就應該整治整治。”
他絕口不提其他諸侯王在鹽鐵上的利益,似乎賺了錢的隻有那些鹽鐵商人。
實際上不管是哪個鹽鐵商,隻要在諸侯國境內采礦煮鹽,就算不是諸侯王控製的,也都要給諸侯王們足夠的好處才行。
劉彭離的話看似在批判鹽鐵商,實際上也是在批判那些諸侯王。
好在是齊國和燕國這種靠海的大諸侯國,早已經因為絕嗣的問題而被削去了封國,當年的吳國也因為七國之亂而不複存在,既得利益者們的勢力早已不複當年那樣強大。
否則劉徹還真不敢這麽強勢的要把整個鹽鐵行業都收歸中央。
淮南王作為家裏真的有礦的大諸侯王,此時不得不站出來說幾句。
要是連他都不敢說什麽反對的話,難道還能指望中山國這種小諸侯國來說話麽。
“陛下,如今天下以鹽鐵為業者足有百萬,鹽鐵就是他們的衣食所係,貿然如此改變的話,恐怕會引起天下動蕩啊!”
陸鳴在後麵聽到這些話,莫名地有些耳熟,這不就是百萬槽工衣食所係的翻版麽。
既得利益者們吃的腦滿腸肥,手下的人也能喝上一點湯,他們就自以為能代表天下大勢了,動輒天下大亂。
劉徹毫不意外,這些年的權力鬥爭中,各種各樣的話都聽過不知多少遍了。
“淮南王考慮的有道理,所以朕早有準備,這個問題就讓桑弘羊來替朕解答吧。”
隨著話音落下,桑弘羊自大殿後麵走來。
對著眾人行禮後,桑弘羊開始講解鹽鐵官營的具體策略。
對於煉鐵,礦產本就是朝廷所有,自然要收歸朝廷,不再允許煉鐵商人們私自使用。
至於其他的煉鐵工具和人員,朝廷也不能白要,該給工錢的的給工錢,該納入到朝廷內部給個官位的給官位。
為了管理鹽鐵事務,朝廷需要的人手必然大量增加,用原來那些人屬於是輕車熟路,雙方都有好處。
至於鹽,票鹽法的強大再過上千年也無法取代,隻要朝廷想要靠鹽來賺錢,就沒有比票鹽法更好的策略。
諸侯王們麵麵相覷,沒想到朝廷已經準備了這麽完善的策略,尤其是那個票鹽法,更是堪稱謀國之策,不知道是何種大才才能想出如此卓絕的辦法。
難不成朝廷又出現了一個主父偃?
諸侯王對主父偃是痛恨的,推恩令讓他們的封國越來越小,卻又無可奈何。不聽從的話不僅會麵對來自朝廷的壓力,就連自己的其他子嗣也會拿著推恩令來找自己要封地。
在朝廷實力本就占優的情況下,推恩令本就是無解的陽謀,所以他們雖然痛恨主父偃,卻也不得不承認他的才能。
這票鹽法和推恩令也有著幾分異曲同工之妙,把大鹽商化為無數小鹽商的策略讓這些諸侯王都有些熟悉感。
梁王劉襄和鹽鐵官營既沒有利益衝突,又對這票鹽法極為讚賞,忍不住問道:“不知這票鹽法是何人想出來的,堪稱國之大才啊,莫非正是桑侍中不成?”
他看著桑弘羊,眼神熱切,恨不得立刻去問問他究竟是怎麽想到這樣的巧妙計策的。
桑弘羊連忙搖頭,“我還沒有這種本事。”
他看向劉徹,不知道能不能把陸鳴說出來。
這個也沒什麽好隱瞞的,劉徹直接給出了答案,“這是富民侯給出的辦法。”
怎麽又是他!
諸侯王們自從來到長安後,就頻繁聽到這個富民侯的大名,土豆,紅薯,玉米,造紙,印刷都出自他的手筆。
竟然連這個票鹽法也同樣出自他之手,除了生孩子還有什麽是他不會的麽?
不對,據說這個富民侯還發明了一種叫做助產鉗的東西,王美人能順利產下二皇子,就少不了他的功勞。
這富民侯究竟是從哪裏蹦出來的?
陸鳴在後麵不自覺的挺起胸膛,雖然他隻是智慧的搬運工,但誰讓整個大漢就這麽一個搬運工呢。
物以稀為貴,他現在也是能和冠軍侯並駕齊驅的青年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