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不一樣的封侯
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 作者:我要吃山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會。
“此次共運回金百斤,銀兩萬餘五百斤,另有倭島之上徐福所用冕旒冠一頂,始皇帝詔書一份。
林蒼者,年幼之時隨徐福出海,未尋得不死藥,恐獲罪於上,逗留不歸,
聞聽天下歸漢,陛下欲威服四海,開創前所未有之基業,不顧近百歲高齡,舍命跨海前來長安朝見,要一睹大漢盛況……”
內侍拿著詔書高聲宣讀,
大殿內,滿朝文武靜坐聆聽,
昨日的消息比較簡略,很多人隻是知道李廣要回來了,卻不知道他為什麽回來。
剛聽到“金百斤”的時候還有些奇怪,如此興師動眾的出海,隻運回這麽點金子,有什麽值得說的,
難道是陛下不滿,要用這個數字來追究富民侯的責任麽?
都是他當初一口咬定海外倭島上有金子,有銀子,朝廷才專門成立海軍,
如今隻有這麽點金子,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當“銀兩萬餘五百斤”這句話出來的時候,有人差點跳起來,
這也太多了!
大漢不是沒有這麽多銀子,但是出去幾個月就能運回這麽多銀子,
實在是超出了一些人的想象。
當徐福、冕旒冠和始皇帝詔書幾個字出來的時候,大殿中突然陷入詭異的寂靜,
眾人都知道劉徹以前喜好求仙問道,想要追求長生不死,就像當初的始皇帝一樣,
大殿中有些人還曾動過心思,想要憑借進獻方士和祥瑞來獲取皇帝的賞識,
即便沒動過心思的人,比如汲黯這種,也對徐福這種名望的方士有所耳聞,
徐福的蹤跡算是一個謎團,在大漢也能引起一陣話題。
誰都沒想到,李廣竟然真的發現了徐福的蹤跡,還拿到了他遺留的物品。
一波接一波的大消息,把朝臣們的大腦炸的嗡嗡作響,
內侍誦讀完之後,大殿上一片寂靜,銀礦,徐福,始皇帝詔書,百歲老人,要素太多了。
最終還是汲黯打破了這份沉默,
“陛下,伏波將軍已經找到富民侯所說的銀礦了麽?”
兩萬斤白銀,足以證明倭島確實有大銀礦,以後還可以繼續派人出海運送白銀,源源不斷的銀子啊。
其他人也迅速回過神來,什麽始皇帝詔書,和徐福出海的百歲老人,哪個也沒有銀子實在,
大漢已經如此強大,虛名對於滿朝文武來說沒有什麽實際意義,那是獨屬於陛下的好處。
“還沒有找到。”
劉徹說完,眼見大殿內的氣氛凝固了一下,眾人臉上的興奮之色也褪去了幾分,心中竟有一種惡作劇得逞的得意,
這些人還在等著李廣傳回來的結果,自己卻早已知道答案,這兩萬斤白銀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伏波將軍回來前,令人繼續進行搜索,這兩萬斤白銀是他在林家寨和徐福駐紮地附近尋找到的,
幾個小銀礦的產出而已。”
有錢人真會裝,陸鳴覺得他這副嘴臉似曾相識,
不對,不是裝,對劉徹來說,兩萬斤白銀確實不算太多,也確實不是石見銀礦這個大銀礦的產出,
財大氣粗就是好啊,說話真硬氣,別人還無法反駁。
看著劉徹那副嘚瑟的樣子,汲黯下意識就想懟他幾句,轉念一想,陛下把陵寢都停工了,嘚瑟就嘚瑟吧,
不是什麽大問題,就當沒看見好了。
“林家寨在倭島經營多年,熟悉當地情況,願意幫大漢將士一同尋找金銀礦藏,
林蒼又已經近百歲高齡,還願意隨伏波將軍一路跋涉回長安,諸位覺得應該如何賞賜啊。”
開口就已經定下基調,要給賞賜!
如今商議的不過是給多給少的問題,而不是給不給的問題。
眾位大臣聽得清楚,但一時間也沒有什麽確切想法,
誰也沒遇見過這種情況,也判斷不出陛下心中究竟是什麽想法。
“陛下,臣以為應當封侯。”
一句話驚起千重浪,
眾人聞聲紛紛看去,說話的正是富民侯陸鳴。
“如此封賞,是不是有些太重了?”
劉徹略一皺眉,表情真誠的就像他事先不知道似的。
見陛下開口,其他人琢磨一下後也紛紛開口。
“陛下,臣以為富民侯說的封賞確實太重了,林家和林蒼此舉確實值得嘉獎,但毫無軍功,不可封侯。”
就連汲黯也站出來反對,
“陛下,治國者當賞罰分明,無軍功者不得封侯乃是開國之時定下的製度,不宜妄加改動,
林蒼和林家還寸功未立,如果封侯,怕是人心難平啊。”
說話時,汲黯還掃了丞相公孫弘一眼,
在大漢的諸多丞相中,公孫弘是第一個因為擔任丞相而封侯的,換句話說,他就是非軍功不得封侯的例外。
對此覺得不平衡的不止汲黯一個,
衛青的幾個孩子封侯還好接受一些,誰讓他們父親的軍功太溢出了呢,他公孫弘憑什麽!
如今又要有人成為例外,哪怕是陸鳴說的,汲黯也要站出來阻止。
大殿內眾人慷慨陳詞,無外乎就是軍功封侯的製度,以及林蒼沒有立下實際的功勞,說的也確實有道理,
但陸鳴說的封侯和他們認識的封侯不一樣!
“富民侯,眾位大臣的話你也聽到了,有什麽想說的麽?”
這件事雖然是君臣一起商量好的,但劉徹不會自己站出來說,隻能借助陸鳴之口說出來。
“陛下,我所說的封侯和諸位大臣所說的封侯不是一回事。”
大漢的封侯,除去其他特權後,最突出的就是給你多少戶人家作為食邑,可以收取賦稅,
最小的侯爵,也能讓人成為一個有錢有勢,光宗耀祖的人,
名義上還有自己的封國,雖然沒有其他權力,也算得上一朝得道。
大漢的將士在戰場上奮勇拚殺是為了什麽,最大的目標不就是這些麽,這就是封侯的誘惑力。
那麽多良家子主動從軍,除了抵禦外辱,向匈奴複仇外,最大的目的也是這些。
“有何不同?”
“我說的封侯,實際上類似於周朝的分封諸侯,當然不同。”
此話一出,朝堂上掀起一陣更加巨大的風浪。
“此次共運回金百斤,銀兩萬餘五百斤,另有倭島之上徐福所用冕旒冠一頂,始皇帝詔書一份。
林蒼者,年幼之時隨徐福出海,未尋得不死藥,恐獲罪於上,逗留不歸,
聞聽天下歸漢,陛下欲威服四海,開創前所未有之基業,不顧近百歲高齡,舍命跨海前來長安朝見,要一睹大漢盛況……”
內侍拿著詔書高聲宣讀,
大殿內,滿朝文武靜坐聆聽,
昨日的消息比較簡略,很多人隻是知道李廣要回來了,卻不知道他為什麽回來。
剛聽到“金百斤”的時候還有些奇怪,如此興師動眾的出海,隻運回這麽點金子,有什麽值得說的,
難道是陛下不滿,要用這個數字來追究富民侯的責任麽?
都是他當初一口咬定海外倭島上有金子,有銀子,朝廷才專門成立海軍,
如今隻有這麽點金子,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當“銀兩萬餘五百斤”這句話出來的時候,有人差點跳起來,
這也太多了!
大漢不是沒有這麽多銀子,但是出去幾個月就能運回這麽多銀子,
實在是超出了一些人的想象。
當徐福、冕旒冠和始皇帝詔書幾個字出來的時候,大殿中突然陷入詭異的寂靜,
眾人都知道劉徹以前喜好求仙問道,想要追求長生不死,就像當初的始皇帝一樣,
大殿中有些人還曾動過心思,想要憑借進獻方士和祥瑞來獲取皇帝的賞識,
即便沒動過心思的人,比如汲黯這種,也對徐福這種名望的方士有所耳聞,
徐福的蹤跡算是一個謎團,在大漢也能引起一陣話題。
誰都沒想到,李廣竟然真的發現了徐福的蹤跡,還拿到了他遺留的物品。
一波接一波的大消息,把朝臣們的大腦炸的嗡嗡作響,
內侍誦讀完之後,大殿上一片寂靜,銀礦,徐福,始皇帝詔書,百歲老人,要素太多了。
最終還是汲黯打破了這份沉默,
“陛下,伏波將軍已經找到富民侯所說的銀礦了麽?”
兩萬斤白銀,足以證明倭島確實有大銀礦,以後還可以繼續派人出海運送白銀,源源不斷的銀子啊。
其他人也迅速回過神來,什麽始皇帝詔書,和徐福出海的百歲老人,哪個也沒有銀子實在,
大漢已經如此強大,虛名對於滿朝文武來說沒有什麽實際意義,那是獨屬於陛下的好處。
“還沒有找到。”
劉徹說完,眼見大殿內的氣氛凝固了一下,眾人臉上的興奮之色也褪去了幾分,心中竟有一種惡作劇得逞的得意,
這些人還在等著李廣傳回來的結果,自己卻早已知道答案,這兩萬斤白銀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伏波將軍回來前,令人繼續進行搜索,這兩萬斤白銀是他在林家寨和徐福駐紮地附近尋找到的,
幾個小銀礦的產出而已。”
有錢人真會裝,陸鳴覺得他這副嘴臉似曾相識,
不對,不是裝,對劉徹來說,兩萬斤白銀確實不算太多,也確實不是石見銀礦這個大銀礦的產出,
財大氣粗就是好啊,說話真硬氣,別人還無法反駁。
看著劉徹那副嘚瑟的樣子,汲黯下意識就想懟他幾句,轉念一想,陛下把陵寢都停工了,嘚瑟就嘚瑟吧,
不是什麽大問題,就當沒看見好了。
“林家寨在倭島經營多年,熟悉當地情況,願意幫大漢將士一同尋找金銀礦藏,
林蒼又已經近百歲高齡,還願意隨伏波將軍一路跋涉回長安,諸位覺得應該如何賞賜啊。”
開口就已經定下基調,要給賞賜!
如今商議的不過是給多給少的問題,而不是給不給的問題。
眾位大臣聽得清楚,但一時間也沒有什麽確切想法,
誰也沒遇見過這種情況,也判斷不出陛下心中究竟是什麽想法。
“陛下,臣以為應當封侯。”
一句話驚起千重浪,
眾人聞聲紛紛看去,說話的正是富民侯陸鳴。
“如此封賞,是不是有些太重了?”
劉徹略一皺眉,表情真誠的就像他事先不知道似的。
見陛下開口,其他人琢磨一下後也紛紛開口。
“陛下,臣以為富民侯說的封賞確實太重了,林家和林蒼此舉確實值得嘉獎,但毫無軍功,不可封侯。”
就連汲黯也站出來反對,
“陛下,治國者當賞罰分明,無軍功者不得封侯乃是開國之時定下的製度,不宜妄加改動,
林蒼和林家還寸功未立,如果封侯,怕是人心難平啊。”
說話時,汲黯還掃了丞相公孫弘一眼,
在大漢的諸多丞相中,公孫弘是第一個因為擔任丞相而封侯的,換句話說,他就是非軍功不得封侯的例外。
對此覺得不平衡的不止汲黯一個,
衛青的幾個孩子封侯還好接受一些,誰讓他們父親的軍功太溢出了呢,他公孫弘憑什麽!
如今又要有人成為例外,哪怕是陸鳴說的,汲黯也要站出來阻止。
大殿內眾人慷慨陳詞,無外乎就是軍功封侯的製度,以及林蒼沒有立下實際的功勞,說的也確實有道理,
但陸鳴說的封侯和他們認識的封侯不一樣!
“富民侯,眾位大臣的話你也聽到了,有什麽想說的麽?”
這件事雖然是君臣一起商量好的,但劉徹不會自己站出來說,隻能借助陸鳴之口說出來。
“陛下,我所說的封侯和諸位大臣所說的封侯不是一回事。”
大漢的封侯,除去其他特權後,最突出的就是給你多少戶人家作為食邑,可以收取賦稅,
最小的侯爵,也能讓人成為一個有錢有勢,光宗耀祖的人,
名義上還有自己的封國,雖然沒有其他權力,也算得上一朝得道。
大漢的將士在戰場上奮勇拚殺是為了什麽,最大的目標不就是這些麽,這就是封侯的誘惑力。
那麽多良家子主動從軍,除了抵禦外辱,向匈奴複仇外,最大的目的也是這些。
“有何不同?”
“我說的封侯,實際上類似於周朝的分封諸侯,當然不同。”
此話一出,朝堂上掀起一陣更加巨大的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