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火起來?”戴維斯現在都懶得思考了,直接詢問道,“約翰,你有什麽計劃?”


    “讓一個作品能有知名度,適當的營銷是必要的。”秦少言字斟句酌的說著,“營銷加上優秀的內容,作品會得到更廣泛的認可。”


    說來說去不還是找人吹嘛。


    戴維斯秒懂秦少言的意思,“這個比較簡單,美國那邊有專業的公關公司,他們可以策劃運作。”


    “不。”秦少言擺擺手,“這件事不用找他們,或者說整個運作方案不用他們來主導。”


    秦少言義正辭嚴的說道:“我們是什麽公司?”


    “我們是互聯網公司,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力量,讓網絡在這次營銷活動中占據主力!”


    “互聯網?!”戴維斯皺起眉頭,互聯網營銷這個還是比較少見的,之前他接觸都是傳統媒體的方式,比如電視、雜誌、報紙。


    “為什麽是互聯網?”


    “因為互聯網是咱們的主場。”秦少言微笑的又補充了一句,“主要是便宜。”


    “互聯網是什麽?互聯網就是數據,我們可以操控的數據。”


    戴維斯眼睛一亮,不過隨後他又有些遲疑,“如果隻是互聯網會不會太單薄了一些,有些人更信賴傳統媒體。”


    “傳統方式也會有,不過那是之後的事情。”秦少言嚴肅的說道,“我們首先要給大家灌輸一個概念,不管用什麽方法用什麽模式,都要讓大家牢牢記在腦子裏,讓它變成一個常識。”


    “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熊瀟歌在旁邊聽得入神,聽見這話精神一振,“這個倒是很新穎啊。”


    “如果你想用一個東西去騙人,那你就得先讓這個東西具有強大的信用。”秦少言興致勃勃的說道,“比如龐氏騙局,為什麽那麽多人前仆後繼的上當,還不是因為做局的人前期信守了承諾給予了入局人高額回報,讓他們覺得做局的人有信用。”


    “在信用破產之前,它會持續發揮它的作用,吸引更多人的入局。”


    “通俗的話來講,要釣魚就得先打窩,不打窩魚怎麽肯來,要讓魚相信這些餌料是釣魚人專門來喂養它們的。”


    戴維斯敏銳的意識到,這個東西比什麽改編電影要有價值的多,他追問道:“你詳細說說。”


    “要說這個就不得不提到大數據概念。”秦少言站起身來拿起筆在白板上寫下了“bigdata”幾個英文字母。


    今天我們常說的大數據技術,其實起源於google在2004年前後發表的三篇論文。


    分別是分布式文件係統gfs、大數據分布式計算框架mapreduce和nosql數據庫係統bigtable。


    2004年那會兒,整個互聯網還處於懵懂時代,google發布的論文實在是讓業界為之一振,大家恍然大悟,原來還可以這麽玩。


    因為那個時間段,大多數公司的關注點其實還是聚焦在單機上,在思考如何提升單機的性能,尋找更貴更好的服務器。


    而google的思路是部署一個大規模的服務器集群,通過分布式的方式將海量數據存儲在這個集群上,然後利用集群上的所有機器進行數據計算。這樣,google其實不需要買很多很貴的服務器,它隻要把這些普通的機器組織到一起,就非常厲害了。


    2006年,dougcutting將這些大數據相關的功能從nutch中分離了出來,然後啟動了一個獨立的項目專門開發維護大數據技術。


    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hadoop,主要包括hadoop分布式文件係統hdfs和大數據計算引擎mapreduce。


    hadoop發布之後,yahoo很快就用了起來。大概又過了一年到了2007年,百度和阿裏巴巴也開始使用hadoop進行大數據存儲與計算。


    2008年8月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庫克耶在編寫《大數據時代》中將“大數據”這個概念完整的闡述出來。


    其實“大數據”這個名詞本身出現的還要早,1980年未來學者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首次使用了大數據這個名詞。


    2002年,美國政府在911之後以反恐的名義開始涉足大數據挖掘領域。


    “互聯網存在著海量的數據,而這些數據都是人與機器交互產生的。”秦少言用力拍著那幾個英文字母,“隻要經過就必然留下痕跡,也就是數據。”


    “每個人每天會產生多少數據,一周呢?一年呢?一萬人和十萬人呢?”


    “這些數據是什麽?是財富是寶藏!”


    “互聯網公司的價值除了概念以外什麽最值錢,當然是數據!”


    秦少言隨後看向了熊瀟歌,“當然,我要在這裏插一句,你們做互聯網風投的對數據的價值遠遠低估了。”


    熊瀟歌剛要張嘴反駁,秦少言馬上說道:“不過這個也不能怪你們,是現在的互聯網從業者對數據的利用手段太少,利用率太低,沒有充分挖掘其中的價值。”


    “如果能把數據中真正的價值發揮出來,我們快播網和校園網的估值起碼要翻二到五倍。”


    “這不可能!”熊瀟歌斬釘截鐵的反駁道,“兩倍都多了。”


    秦少言也不爭辯,微笑的說道:“大數據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突破大家的想象。”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側寫,用一個人的行為方式推斷出他的心理狀態,從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生活環境、職業、成長背景等。”


    “在互聯網上一個人的行為就是數據,大數據挖掘技術就是側寫,它可以收集整理數據後進行分析,從而知道這個人的一切,甚至能預測他的行為。”


    “美國有一家叫奈飛的在線影片租賃服務商,他們搞了一個用戶推薦機製,根據用戶在網站租賃碟片的類型來分析用戶的喜好,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推薦。”


    “我在維爾福公司為他們開發在線遊戲平台steam的時候也要求他們做了類似的功能。為不同國家、不同喜好的玩家針對性的推薦遊戲。”


    “我們可以針對一個用戶喜好推薦商品,刺激他購買。針對他的偏好,推薦他喜歡的視頻,針對他的閱讀偏好推薦文學作品,甚至我們可以針對他的政治立場。”


    秦少言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然後慢慢的說道,“如果這個大數據技術再進行延伸,從針對一個人到針對一個群體,一個國家呢?”


    熊瀟歌聽到這裏整個人都驚了,下意識的坐直了身體。


    秦少言這是要幹什麽?


    我是來開會的!


    我就是想賺錢,沒想幹別的。


    但是旁邊的戴維斯更加激動,竟然開始鼓掌,“哇哦,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概念。”


    熊瀟歌一個激靈,心中鬆了一口氣。


    哦,今天的目標是戴維斯,自己差點給忘了。


    忽然想起自己職責的熊瀟歌馬上幫腔,“那麽利用大數據技術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產品推薦給競爭對手的用戶,這樣比大規模投放廣告更有性價比。”


    “完全正確!”秦少言用讚揚的眼神看向熊瀟歌,“熊總很快就把握到了這個精髓。”


    戴維斯興奮的問道:“我們是不是可以把大數據技術應用到社交媒體上?”


    “我已經在臉書上開始搞了。”秦少言回答道,“在創建網站的時候我就考慮過,如何更有效率為用戶推薦他們喜好的內容。”


    戴維斯有些埋怨,“你怎麽不早點告訴我,這樣臉書網的估值會增加更多的。”


    “這套技術剛剛啟用,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秦少言解釋道。


    “那youtube有這種技術嗎?”戴維斯期待的問道。


    “這個可以有。”秦少言回答道,“如果想搞的話,現在做也不晚。”


    “那馬上做啊!”戴維斯興奮的開始搓手。


    “這個事情不著急,急也沒用,技術要一點點的開發和完善。”秦少言笑嗬嗬的說道,“不過我可以先把大數據這個概念炒作起來,這樣對youtube的估值更有利。”


    “對!”戴維斯狠狠點頭。


    “那麽不知道比爾蓋茨先生願不願意協助這次營銷呢?”秦少言試探的問道。


    戴維斯想了想,“如果是對公司有利,我想他不會拒絕這一點小小要求的。”


    “那接下來的計劃就好辦了。”秦少言麵帶輕鬆的微笑,“我們先從大數據這個概念開始,向大家灌輸數據不會騙人這個概念,這是第一步。”


    “趁著這段時間,先找幾個能力強的翻譯,把翻譯成英文。”


    “接下來我會把放在臉書網上,供大家免費閱讀,臉書網那邊會配合進行推薦和前期預熱,讓書有一定的名氣。”


    “之後會利用一點小小的手段把掛在熱搜榜上,讓大家持續長久的關注,再配合一些營銷手段讓的名氣開始出圈。”


    秦少言看向戴維斯,“這是第二階段,得需要你們的幫助了。”


    “沒問題。”戴維斯很痛快的點頭,“我們願意配合。”


    “第二階段就是要靠傳統媒體發力了。”秦少言開始盤算起來,“報紙、雜誌、電視,凡是和相關新聞,讓他們多多報道。”


    “我在新聞界也有朋友,這些都是小問題,用錢就可以搞定。”戴維斯毫不遲疑的答應下來。


    “我強調一點,的新聞一定要多,頻繁的讓它出現在公眾視野裏。”秦少言認真的說道,“新聞不夠就製造新聞。”


    “比如多雇傭幾個記者,挨個采訪那些著名作家,尤其是科幻作家,評論家,好萊塢名人,逮著機會就問他們對有什麽看法。”


    “好萊塢的和評論家都好搞定,著名作家不一定願意配合。”戴維斯皺起眉頭。


    “他們願不願意配合吹捧都不要緊,他們就是不說話也沒事,重要的是讓記者問出問題然後報道出來。”秦少言微笑的說道。


    “等熱度炒作起來後,改編的動畫就可以曝光了,我們隻需要在動畫的播放數據上進行小小的修飾,讓所有人都相信這個ip熱到爆炸!”


    秦少言做了個爆炸的手勢,“然後讓粉絲建立一個官網,呼籲改編成真人電影。”


    “官網的主題就叫我們都欠《我在火星種土豆》一張電影票!”


    “我們到時候在臉書網上建立一個投票,如果改編成電影你會去看嗎?”


    “隻要官網的數據足夠多,請願的粉絲聲音足夠大,好萊塢必然會注意到。”


    羅燕這時候插嘴,“可能你們在進行第二階段的時候好萊塢就會介入了,他們會主動洽談買下改編權。”


    “不,那還不夠。”秦少言擺擺手,“他們提前介入不過是想投機而已,買下改編權不一定會拍。”


    “我們要做的是展現出足夠的價值,讓他們心動的價值,下定決心一定要拍。”


    “這個階段就麻煩羅大姐來配合了。”


    羅燕點了點頭,“到這個階段我全力配合。”


    秦少言轉頭又看向熊瀟歌,“熊總,等美國那邊的ip熱炒作起來,國內也可以配合一波,要讓好萊塢看到這部在中美兩國都非常火。”


    “如果可以的話在日本韓國英國德國的互聯網上都製造點動靜出來。”


    羅燕緊跟著說道:“如果在更多國家有熱度,那麽好萊塢一定會拍的,有海外市場可以分攤風險。”


    如果真的做到秦少言說的效果,那這個ip還真是炙手可熱。


    呼聲那麽高,數據那麽好,好萊塢評估的人肯定會注意到的,一定有公司願意來拍真人電影。


    而旁邊的熊瀟歌卻想的更多,這個炒作方案拋開利用傳統媒體造勢以外,基本上都是在互聯網上完成的。


    也就是說這部分的炒作不過是在操作數據而已。


    數據這東西是可以造假的。


    等於說隻要互聯網足夠發達,用戶群體足夠多,完全可以在網絡上憑空生造一個火熱ip出來。


    想推哪個ip直接把數據拉上去,那麽這個ip的估值就會坐火箭一般的暴漲。


    這tm就是一本萬利啊。


    熊瀟歌此時終於明白秦少言那句話的意思,他可以批量製造ip。


    股市裏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不過人家的東西可以憑空出現憑空跑路,而ip這個東西好歹是有實物內容可以運作的。


    秦少言和戴維斯在旁邊討論了半天細節,戴維斯聽的津津有味,立刻答應去勸說比爾蓋茨配合炒作。


    而秦少言也會修改部分內容,加入大數據相關內容,在書中加上一句“數據是不會騙人的”台詞。


    “另外,炒作的時候請不要提及作者的國籍,假裝把當成美國本土作家寫的。”秦少言又補充了一句。


    “為什麽?”戴維斯很詫異。


    “盡可能減少讀者對的文化隔閡。”


    “ok!”


    秦少言興奮的搓手,“如果這一次能炒作成功,對youtube和快播網的估值有一個很大的提升,起碼能提升兩到三億美元。”


    “不止。”熊瀟歌回答道,“如果真人電影上映,票房還不錯的話,估值會更高。”


    戴維斯也是專業投資人,他也很讚同這個觀點,“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我說服比爾蓋茨先生更有把握了。”


    談完之後戴維斯起身準備趕回去,結果一出門發現自己帶來的下屬都不見了。


    不光是自己的下屬不見了,熊瀟歌帶來的人也一塊消失了,幾人很是詫異。


    秦少言微笑的說道:“他們應該是去吃飯了,畢竟到飯點了,上門的客人我總不能讓他們餓著肚子回去吧。”


    “幹脆這樣,我們也找個地方吃頓飯,邊吃邊聊。”


    事已至此,熊瀟歌也不好推辭,點頭答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管這叫創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一大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一大夫並收藏你管這叫創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