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
我深吸一口氣,思維比任何時候都清晰:“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已經不是軍閥與軍閥之間的鬥爭了,單純的輸贏是沒有意義的。”
“國際聲望、戰地記者、平民災難、倒打一耙、博取同情,這五個詞加起來,自然能換取你想要的糧食!”
“立於道德製高點,便是立於不敗之地。”
楊山在電話那頭深吸了好幾口氣,聲音有些顫抖道:“陸哥,我越來越明白,你哪裏高我一頭了,我想的隻是第五層,你都想到他媽第一百層去了,我立馬去執行……”
“別說髒話,隨時聯係。”
我掛斷了電話,將腦子裏的思路,徹底捋了個清楚。
經曆過金三角的事件後,我愈發明白,所有的鬥爭和死傷,都不過是一場鬧劇,真正受益的,永遠是那些看不見的東西。
這一次,我有足夠自信。
通電的內容,我沒有告知蘇莫離等人。
眼下,有更重要的事。
說出來,隻會讓他們擔憂。
調整好情緒之後,我立馬開始動作,召集所有人:
“帶好裝備,咱們分兩批進入,和之前說好的一樣,蘇莫離跟我、張橫、秦凡四人先進。”
“其餘人,在外麵等消息。”
“收到無線電信號之後。”
“再進入匯合。”
“防毒麵具都準備好了沒有?”
之所以一路都要帶著這麽多裝備前進,主要還是因為金字塔裏麵極其狹窄,想要成功進入到法老陵墓之中,要經過很大一段路程。
天知道裏麵有多少有毒氣體?
又有多少危險機關?
兩批進,沒錯。
這一點,我們提前就已經商量好。
緊跟著,秦凡在我的要求下,拿出了車內的裝備,給大家一一分發下去,除了穿戴的防毒麵具外,還有急救用品、勘探用品。
我們不是專業的探險家,但防護這方麵盡量做足沒有錯。
交代了注意事項,我們一直休息到了天亮,直至一縷夕陽在遙遠的天邊緩緩升起,方才開始準備登塔。
站在金字塔的外麵,我號召眾人,做了個簡單的拜會禮:微微躬身作揖,雙手高舉頭頂。
在我們華夏,闖入別人家門,或者地盤,都要提前拜碼頭。
而古埃及人因為對神的虔誠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來世觀念”。
他們認為“人生隻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居留,而死後才是永久的享受”。
與我們華夏不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
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後做準備。
在他們眼裏,死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生活的開始。
於是,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
都會千方百計為自己準備墓室。
用各種物品,去裝飾。
打造的宛若宮殿。
比比皆是。
他們認為這種方法,能夠讓自己死後獲得永生的快樂。
以法老或貴族而論,他們會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建造出想要的墳墓,還會命令匠人,在壁畫上,畫出各種各樣對於他們來說幸福的活動。
什麽狩獵、遊船、歡宴,甚至是群交。
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死了後,更加快樂。
但在我們華夏人的眼裏,死後最重要的,不是享受,而是回顧前生對錯好壞,再重新開始新的下一世,輪回不止,生生不息。
我之所以要行禮,一是因為尊重,二則是因為欣賞這樣的豁達。
古埃及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衍生了現代人都難以追趕、重現的部分文化製度,那是人類這種生物孵化而出的奇跡。
換句話說。
我們現在要闖進去的。
可是他人安靜沉眠,享受極樂的居所。
舉頭三尺有神明,我是唯物主義,但有些東西需要敬畏。
差不多花了二十多分鍾左右,我們成功找到了紮菲將軍告知的那個入口,其表麵已經被風沙重新掩蓋,僅憑肉眼難以發現區別。
之所以能夠發現,還是因為張橫這個大隻佬,閑著沒事說想試試看金字塔的堅硬程度。
走一步,就捶一拳。
錘著錘著,一道凹陷的洞口,就出現在了我們麵前,約莫有著半人高的大小,是一個不規則的洞口。
“我先進,你們跟上,有任何情況不對,立馬溝通!”
我回頭給眾人比了個手勢,防毒麵具戴在臉上,說話都顯得有些沉重了起來,這讓我莫名有一種身處外星球的感覺。
建造了足足幾千年之久的金字塔,對我們這些現代人來說,也跟外星球沒有什麽兩樣了。
大夥對我的回應表示沒問題,我便小心翼翼躬身進入,這是一條長長的甬道,以一種傾斜的角度往下方延伸。
金字塔裏麵幾乎都是這種結構,外部用大量的砂石進行填充,想要進到主墓室裏麵,要繞很大一個圈。
我雖然並不是專業的探險家,但對此也知曉些許,不是所謂的金字塔盲。
確定甬道裏麵可以容納我們通過後,我便回頭給大家打了個手勢,讓他們跟著我一同進入。
大夥都屈身緩慢移動,這時候我才發現,甬道裏麵居然還有著木製的腳踏點,從其外表上一眼就能夠看出來,那不是金字塔本身就修建的存在,應該是後來的本地人為了探索,特意留下。
幾千年的木頭,恐怕早就已經腐爛的不成樣子才對,畢竟這個口子不是完全密封的。
這也跟我進入之前的想法一樣:我們這趟來,不是為了撿寶,更不是為了走穴探墓,那是土夫子要做的事情。
真要有什麽古代遺跡留下來,恐怕早就在二十幾年前,被我爺爺或者同行給弄走了。
這趟來,隻是為了後來者藏納在此的秘寶。
我不禁想著,能夠想到把東西藏在這的人,得是什麽頭腦特殊的妖怪?且不說要花費的人力物力,跨越如此久遠的山水而來,還不如隨隨便便找塊人煙稀少的地兒埋著。
前人的想法,後人總是很難揣測的。
我深吸一口氣,思維比任何時候都清晰:“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已經不是軍閥與軍閥之間的鬥爭了,單純的輸贏是沒有意義的。”
“國際聲望、戰地記者、平民災難、倒打一耙、博取同情,這五個詞加起來,自然能換取你想要的糧食!”
“立於道德製高點,便是立於不敗之地。”
楊山在電話那頭深吸了好幾口氣,聲音有些顫抖道:“陸哥,我越來越明白,你哪裏高我一頭了,我想的隻是第五層,你都想到他媽第一百層去了,我立馬去執行……”
“別說髒話,隨時聯係。”
我掛斷了電話,將腦子裏的思路,徹底捋了個清楚。
經曆過金三角的事件後,我愈發明白,所有的鬥爭和死傷,都不過是一場鬧劇,真正受益的,永遠是那些看不見的東西。
這一次,我有足夠自信。
通電的內容,我沒有告知蘇莫離等人。
眼下,有更重要的事。
說出來,隻會讓他們擔憂。
調整好情緒之後,我立馬開始動作,召集所有人:
“帶好裝備,咱們分兩批進入,和之前說好的一樣,蘇莫離跟我、張橫、秦凡四人先進。”
“其餘人,在外麵等消息。”
“收到無線電信號之後。”
“再進入匯合。”
“防毒麵具都準備好了沒有?”
之所以一路都要帶著這麽多裝備前進,主要還是因為金字塔裏麵極其狹窄,想要成功進入到法老陵墓之中,要經過很大一段路程。
天知道裏麵有多少有毒氣體?
又有多少危險機關?
兩批進,沒錯。
這一點,我們提前就已經商量好。
緊跟著,秦凡在我的要求下,拿出了車內的裝備,給大家一一分發下去,除了穿戴的防毒麵具外,還有急救用品、勘探用品。
我們不是專業的探險家,但防護這方麵盡量做足沒有錯。
交代了注意事項,我們一直休息到了天亮,直至一縷夕陽在遙遠的天邊緩緩升起,方才開始準備登塔。
站在金字塔的外麵,我號召眾人,做了個簡單的拜會禮:微微躬身作揖,雙手高舉頭頂。
在我們華夏,闖入別人家門,或者地盤,都要提前拜碼頭。
而古埃及人因為對神的虔誠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來世觀念”。
他們認為“人生隻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居留,而死後才是永久的享受”。
與我們華夏不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
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後做準備。
在他們眼裏,死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生活的開始。
於是,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
都會千方百計為自己準備墓室。
用各種物品,去裝飾。
打造的宛若宮殿。
比比皆是。
他們認為這種方法,能夠讓自己死後獲得永生的快樂。
以法老或貴族而論,他們會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建造出想要的墳墓,還會命令匠人,在壁畫上,畫出各種各樣對於他們來說幸福的活動。
什麽狩獵、遊船、歡宴,甚至是群交。
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死了後,更加快樂。
但在我們華夏人的眼裏,死後最重要的,不是享受,而是回顧前生對錯好壞,再重新開始新的下一世,輪回不止,生生不息。
我之所以要行禮,一是因為尊重,二則是因為欣賞這樣的豁達。
古埃及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衍生了現代人都難以追趕、重現的部分文化製度,那是人類這種生物孵化而出的奇跡。
換句話說。
我們現在要闖進去的。
可是他人安靜沉眠,享受極樂的居所。
舉頭三尺有神明,我是唯物主義,但有些東西需要敬畏。
差不多花了二十多分鍾左右,我們成功找到了紮菲將軍告知的那個入口,其表麵已經被風沙重新掩蓋,僅憑肉眼難以發現區別。
之所以能夠發現,還是因為張橫這個大隻佬,閑著沒事說想試試看金字塔的堅硬程度。
走一步,就捶一拳。
錘著錘著,一道凹陷的洞口,就出現在了我們麵前,約莫有著半人高的大小,是一個不規則的洞口。
“我先進,你們跟上,有任何情況不對,立馬溝通!”
我回頭給眾人比了個手勢,防毒麵具戴在臉上,說話都顯得有些沉重了起來,這讓我莫名有一種身處外星球的感覺。
建造了足足幾千年之久的金字塔,對我們這些現代人來說,也跟外星球沒有什麽兩樣了。
大夥對我的回應表示沒問題,我便小心翼翼躬身進入,這是一條長長的甬道,以一種傾斜的角度往下方延伸。
金字塔裏麵幾乎都是這種結構,外部用大量的砂石進行填充,想要進到主墓室裏麵,要繞很大一個圈。
我雖然並不是專業的探險家,但對此也知曉些許,不是所謂的金字塔盲。
確定甬道裏麵可以容納我們通過後,我便回頭給大家打了個手勢,讓他們跟著我一同進入。
大夥都屈身緩慢移動,這時候我才發現,甬道裏麵居然還有著木製的腳踏點,從其外表上一眼就能夠看出來,那不是金字塔本身就修建的存在,應該是後來的本地人為了探索,特意留下。
幾千年的木頭,恐怕早就已經腐爛的不成樣子才對,畢竟這個口子不是完全密封的。
這也跟我進入之前的想法一樣:我們這趟來,不是為了撿寶,更不是為了走穴探墓,那是土夫子要做的事情。
真要有什麽古代遺跡留下來,恐怕早就在二十幾年前,被我爺爺或者同行給弄走了。
這趟來,隻是為了後來者藏納在此的秘寶。
我不禁想著,能夠想到把東西藏在這的人,得是什麽頭腦特殊的妖怪?且不說要花費的人力物力,跨越如此久遠的山水而來,還不如隨隨便便找塊人煙稀少的地兒埋著。
前人的想法,後人總是很難揣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