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最終玄一會不會死,我想大概率,難。
我做局了那麽久,也不是第一次見過易容的人,那家夥卻能在神不知鬼不覺的過程中,輕鬆把我迷惑,能夠有這種本事的,整個華夏的江湖,恐怕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若是想要躲起來,恐怕沒人能找到她。
但那又如何呢。
我已然在心中發誓。
必須找到她。
必須讓她死。
才能解開我心頭之恨。
安排好一切事務之後,左丘陵終於給我打來了電話,但在電話那頭說話的人,並不是他,而是一個聽起來頗為年邁的聲音:“敢問,可是王老先生的孫兒,王黎?”
我愣了一下,知曉我爺爺身份的人不多,知曉我是王家之後的人,也不算多,這人能用左丘陵的電話打來,恐怕不是一般人。
我沉聲回應道:“正是在下,您是?”
“哦,我姓徐,叫徐南海,打小在香港長大,熟知鑒寶相物,目前香港古董協會的名譽會長,我有幾個問題要問你,能否回答我一下?”
鑒寶?
還是個會長?
那就是大師了。
我立馬反應過來,這多半是左丘陵請來判斷巽圖之鼎真假的人物,隻不過我不明白有什麽意義,找到那東西費了太大的勁,若是個仿品,那個叫紀海的人,又何苦將其藏的這麽深?》
單憑這點,它就絕對不會有假。
不過我還是回應道:“當然沒問題,你想知道什麽,盡管問就是,巽圖之鼎目前就在我身邊放著,用三天之後它將會由我的兄弟楊山帶好回國,到時候你也可以一睹真容。”
“不必如此麻煩,您隻需要按我說的做便可,單從照片和描述上,我就可以分辨真假。”
徐南海的語氣非常自信,這讓我對他大師的身份認可了一些。
緊跟著,我就按照他所說的,先是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拍了幾張照片過去,然後又按照他的問題,分別回答了幾個同樣跟外觀有關的問題,問的可謂是詳細無比。
我知道鑒寶這東西,必然隻有細枝末節上的差距,才能分辨出真假,一般那種低級製贗技術的古董,連我自己都能夠認出來,沒有什麽參考價值。
真正的贗品,能製到渾然天成,甚至是通過做舊的技術,與原品毫無差距,二者之間除了年代的差距之外,恐怕都可以稱之為真品。
雖然我不懂巽土基地是用何種方式,將這鼎供養起來,以汲取三葉金字塔的氣運,但至少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它不是假的。
果然。
沒過多久。
徐南海回應了我。
“鼎形爐通體銅質,造型侈口斜沿,內折窄唇,束頸,溜肩,肩有“s”形對稱交耳,鼓腹,三足為獸首吐舌形,足跟呈缽形,頸上部、肩部均飾有凸弦紋。”
“這是一尊明代韓王朱亶塉造的鼎形銅爐,而且還是唯一出世的珍品,僅僅隻是在古籍上有所記載。”
“明代韓王朱亶塉?”
我略微有些詫異。
明朝的曆史我也熟知不少。
但大多都是通過口耳相傳所知,並不了解全貌。
這韓王朱亶塉,我沒聽過。
徐南海仿佛聽出了我的疑惑,主動在電話那頭解釋道:“韓王朱亶塉就藩平涼,為第十一代韓王,曾統治平涼一帶200餘年,最終人去府空。朝代更替,星轉月移,明代韓王府遺留的文物寥寥無幾,傳世更是極少,這一座鼎,恐怕是唯一保留下來的奇物。”
“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在鼎身之上,提到了一個人名,叫做慕容妃。”
“她就是朱亶塉的王妃,慕容氏,乃靜寧世族慕容安之女。”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部將賀錦率馬步軍24萬,由涇州西進,兵不血刃,占領平涼,朱亶塉出奔慶陽,慕容妃殉節。”
“根據史實上記載,此人便是這座鼎的獻造者之一,若想分辨真假,隻需看清上麵是否有她的名字便可。”
“知曉這段史實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說目前整個國內,隻有我徐南海一人,能從古籍上記起此物。”
“從而分辨它是真是假。”
自信,很足。
我心頭微微放鬆,對著那邊回應道:“徐老不愧是鑒寶大家,連實物都沒有見到,就能下如此決斷,在下敬佩。”
“過獎,過獎。”
“這隻是老頭子的淺薄之見。”
“真要評定真假,還需實物才行。”
“不知你……”
言外之意,就是讓我把東西帶過去給他瞧一瞧。
我並不打算這麽做,而是對電話那頭說道:“勞駕您讓左丘陵接電話。”
“好。”
電話轉交出去,左丘陵懶洋洋的聲音傳來:“說吧,你想怎麽安排這物件回國?”
“怎麽安排是我的事,我打不算給你,向你知會一聲。”
我說道。
“不給我也行。”
“但我可告訴你,王黎。”
“你那兄弟要是敢落地,怕是有去無回。”
左丘陵在電話那頭隨口說道。
“你什麽意思?”
我眉頭一皺。
“嗬嗬,我是什麽意思你不知道?我既然能讓徐老這位大師跟你說話,你難道猜不到我現在身處何地?”
“你回國了?”
“自然。”
他停頓了一下,隨後才說道:“不過我也不敢踏入大陸,現在隻能躲在香港這一畝三分地裏,如果我猜的沒錯,你那位兄弟乘坐的專機,恐怕早就已經被無數人給盯上了,其中就包括國內的那些江湖門派,可別說我沒提醒過你。”
“懷璧其罪的道理,你應該懂。”
這一點,我不是沒有預料過。
可……
“我得到巽土之鼎的事,隻有你一個人知道。”
“你想給我下套,也不必這麽玩吧?”
我對著電話那頭冷笑:
“左丘陵,你要是再把我當傻子。”
“那就別怪我翻臉不認人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隨後有些無奈的笑聲傳來:“你的意思是,是我把巽土之鼎出世的消息,賣給了國內的那些江湖人?就因為我是洋鏢門的?”
我反問道:“不然?”
我做局了那麽久,也不是第一次見過易容的人,那家夥卻能在神不知鬼不覺的過程中,輕鬆把我迷惑,能夠有這種本事的,整個華夏的江湖,恐怕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若是想要躲起來,恐怕沒人能找到她。
但那又如何呢。
我已然在心中發誓。
必須找到她。
必須讓她死。
才能解開我心頭之恨。
安排好一切事務之後,左丘陵終於給我打來了電話,但在電話那頭說話的人,並不是他,而是一個聽起來頗為年邁的聲音:“敢問,可是王老先生的孫兒,王黎?”
我愣了一下,知曉我爺爺身份的人不多,知曉我是王家之後的人,也不算多,這人能用左丘陵的電話打來,恐怕不是一般人。
我沉聲回應道:“正是在下,您是?”
“哦,我姓徐,叫徐南海,打小在香港長大,熟知鑒寶相物,目前香港古董協會的名譽會長,我有幾個問題要問你,能否回答我一下?”
鑒寶?
還是個會長?
那就是大師了。
我立馬反應過來,這多半是左丘陵請來判斷巽圖之鼎真假的人物,隻不過我不明白有什麽意義,找到那東西費了太大的勁,若是個仿品,那個叫紀海的人,又何苦將其藏的這麽深?》
單憑這點,它就絕對不會有假。
不過我還是回應道:“當然沒問題,你想知道什麽,盡管問就是,巽圖之鼎目前就在我身邊放著,用三天之後它將會由我的兄弟楊山帶好回國,到時候你也可以一睹真容。”
“不必如此麻煩,您隻需要按我說的做便可,單從照片和描述上,我就可以分辨真假。”
徐南海的語氣非常自信,這讓我對他大師的身份認可了一些。
緊跟著,我就按照他所說的,先是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拍了幾張照片過去,然後又按照他的問題,分別回答了幾個同樣跟外觀有關的問題,問的可謂是詳細無比。
我知道鑒寶這東西,必然隻有細枝末節上的差距,才能分辨出真假,一般那種低級製贗技術的古董,連我自己都能夠認出來,沒有什麽參考價值。
真正的贗品,能製到渾然天成,甚至是通過做舊的技術,與原品毫無差距,二者之間除了年代的差距之外,恐怕都可以稱之為真品。
雖然我不懂巽土基地是用何種方式,將這鼎供養起來,以汲取三葉金字塔的氣運,但至少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它不是假的。
果然。
沒過多久。
徐南海回應了我。
“鼎形爐通體銅質,造型侈口斜沿,內折窄唇,束頸,溜肩,肩有“s”形對稱交耳,鼓腹,三足為獸首吐舌形,足跟呈缽形,頸上部、肩部均飾有凸弦紋。”
“這是一尊明代韓王朱亶塉造的鼎形銅爐,而且還是唯一出世的珍品,僅僅隻是在古籍上有所記載。”
“明代韓王朱亶塉?”
我略微有些詫異。
明朝的曆史我也熟知不少。
但大多都是通過口耳相傳所知,並不了解全貌。
這韓王朱亶塉,我沒聽過。
徐南海仿佛聽出了我的疑惑,主動在電話那頭解釋道:“韓王朱亶塉就藩平涼,為第十一代韓王,曾統治平涼一帶200餘年,最終人去府空。朝代更替,星轉月移,明代韓王府遺留的文物寥寥無幾,傳世更是極少,這一座鼎,恐怕是唯一保留下來的奇物。”
“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在鼎身之上,提到了一個人名,叫做慕容妃。”
“她就是朱亶塉的王妃,慕容氏,乃靜寧世族慕容安之女。”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部將賀錦率馬步軍24萬,由涇州西進,兵不血刃,占領平涼,朱亶塉出奔慶陽,慕容妃殉節。”
“根據史實上記載,此人便是這座鼎的獻造者之一,若想分辨真假,隻需看清上麵是否有她的名字便可。”
“知曉這段史實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說目前整個國內,隻有我徐南海一人,能從古籍上記起此物。”
“從而分辨它是真是假。”
自信,很足。
我心頭微微放鬆,對著那邊回應道:“徐老不愧是鑒寶大家,連實物都沒有見到,就能下如此決斷,在下敬佩。”
“過獎,過獎。”
“這隻是老頭子的淺薄之見。”
“真要評定真假,還需實物才行。”
“不知你……”
言外之意,就是讓我把東西帶過去給他瞧一瞧。
我並不打算這麽做,而是對電話那頭說道:“勞駕您讓左丘陵接電話。”
“好。”
電話轉交出去,左丘陵懶洋洋的聲音傳來:“說吧,你想怎麽安排這物件回國?”
“怎麽安排是我的事,我打不算給你,向你知會一聲。”
我說道。
“不給我也行。”
“但我可告訴你,王黎。”
“你那兄弟要是敢落地,怕是有去無回。”
左丘陵在電話那頭隨口說道。
“你什麽意思?”
我眉頭一皺。
“嗬嗬,我是什麽意思你不知道?我既然能讓徐老這位大師跟你說話,你難道猜不到我現在身處何地?”
“你回國了?”
“自然。”
他停頓了一下,隨後才說道:“不過我也不敢踏入大陸,現在隻能躲在香港這一畝三分地裏,如果我猜的沒錯,你那位兄弟乘坐的專機,恐怕早就已經被無數人給盯上了,其中就包括國內的那些江湖門派,可別說我沒提醒過你。”
“懷璧其罪的道理,你應該懂。”
這一點,我不是沒有預料過。
可……
“我得到巽土之鼎的事,隻有你一個人知道。”
“你想給我下套,也不必這麽玩吧?”
我對著電話那頭冷笑:
“左丘陵,你要是再把我當傻子。”
“那就別怪我翻臉不認人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隨後有些無奈的笑聲傳來:“你的意思是,是我把巽土之鼎出世的消息,賣給了國內的那些江湖人?就因為我是洋鏢門的?”
我反問道:“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