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北上安右道,投入延壽教(上)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作者:顏醜文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求活軍首領冉飛束手就擒代表著這支賊寇的覆滅。
那些會遊泳遊過河的匪寇還沒來得及高興就發現遠處跑來了一堆騎兵,手持弓箭盯著他們。
這些匪寇渾身濕透,手裏連塊木頭都沒有,被弓騎一驅趕全都跑到了河邊坐下,等待他們的命運。
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水性好,可以泅渡到延壽教騎兵看不到的下遊再上岸逃脫。
即使有的話,這樣的人也寥寥無幾,他們的逃脫對於8千數量等級的軍隊已經無關緊要。
戰後清點屍體和俘虜之後發現人數在7500餘。
缺額的那些要麽是前兩天被騎兵殺死,要麽就落入水中淹死還得再過些時日才能在下遊找到他們的屍體。
後來又在他們駐紮過的地方發現了匪寇的傷員。他們拋棄了傷員自己離開,讓他們聽天由命。
延壽教出於人道主義進行了基本救治,能扛過去活下來的今後就算傷好了也要被送去挖礦。
彭秋東聽說求活軍覆滅的消息之後心說果然這種事對延壽教來說輕而易舉。
如果彭秋東和延壽教關係很差的話,延壽教實力強大當然會受到忌憚。現在彭秋東卻隻會慶幸自己有這樣的一個幫手。
朝廷下達的攤派重新成為彭秋東的頭號麻煩。
乾州被南方流竄過來的匪寇禍害了,連官兵都灰溜溜地敗了回去,最後還是延壽教出兵平了亂的事情四處傳播。
原本已經有些習慣良好治安的安右道人才警醒了起來,知道要是沒有延壽教的保護,大家估計早就嚐到遍地烽火,盜匪橫行的苦日子了。
因此,延壽教的口碑在安右道再一次得到了穩固,而且這一次非常迅速地向外開始傳播。
因為南方已經鬧了幾個月暴亂,許多人被匪寇橫行的景象弄得苦不堪言。求活軍這支已經有了名氣的賊寇被延壽教剿滅的事情很快就變成了說書人口中的故事。
說書人對這些事是很敏感的,當下農民起義和匪寇就是社會上大家的痛點,這個“熱度”他們不可能放過。
那些不屬於延壽教的說書人,如今對延壽教說書人的故事是又愛又恨。愛的是故事的確好讓聽書的市場都悄悄變大了,恨的是他們不得不也跟著更新自己的故事。沒辦法靠過去的老故事吃老本了。
因此他們在聽了不少與延壽教有關的教義故事之後,對延壽教也是比較敏感。知道非安右道的民間如今對延壽教很有好感,也很好奇。
所以延壽教加匪寇的雙重熱點,說書人們蹭得非常及時。
他們憑臆想把延壽教大戰求活軍的故事寫得“跌宕起伏”,雙方當然各有來回,計謀頻出,最終經過一場血戰之後,延壽教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終於打敗了了求活軍。
隨著說書人的“延壽教大戰求活軍”的各種故事迅速被編出來,然後開始傳播,求活軍覆滅的消息連更遠的地方都知道了。
這震懾了那些想要往北的匪寇,讓他們不敢觸碰延壽教的胡須。
同時,那些流離失所的,被暴亂所傷的窮苦民眾,被地主建立武裝後更赤裸裸的土地兼並所剝奪土地的農民,開始照著各種消息匯集起來之後的指引,向著延壽教所在的安右道湧來。
有消息說那裏路不拾遺,大家都安居樂業。
有消息說那裏隻要能入延壽教,延壽教能保你一輩子每天兩頓吃喝,絕對不會讓你餓死。
有消息說安右道現在延壽教的田比其他地主加起來的田都多,隻要進了延壽教那就是教內兄弟姐妹的田,大家分到田之後隨便種,不用害怕被官吏、地主欺負。
這樣的消息當然有人不信,但耐不住有人堅信。
為了某種對於美好的向往,某種追求希望的信念,他們願意拖家帶口地遠赴安右道,哪怕一路顛沛。
恰好,周宇此時已經反省了自己將安右道南麵當成安全區的“燈下黑”,開始在安右道的其他州開始布置“防線”。
冕州周圍必須有一圈緩衝帶,有一定的武裝力量駐紮。
能夠將敵人向冕州進軍的部隊拖住,等待延壽教的教兵主力到達就是勝利。
因此延壽教的戰略重心從建設安江道調整為在安右道其他州開展建設,正在籌劃該從哪裏調勞動力,是否要從安江道將建設主力調過來時,向往安右道延壽教的南方民眾小股小股,一小批一小批地趕到了。
汪老三已經帶著妻子和一對兒女走了半個月,此時已經到了安右道的邊緣。
汪老三的妻子比起出發前更枯瘦了,一對兒女更是髒到不能看,頭發裏全是虱子,人卻愣愣的連虱子咬都不在乎了,唯一能讓他們擺脫麻木的東西是食物。
如果不是汪老三有設陷阱和抓魚的本領,運氣也不錯一路上不僅抓到了田鼠和魚吃,還在晚上用陷阱傷了一次歹人,不僅沒有被搶反而搶了對方,他們可能沒有辦法一路堅持到這裏來。
汪老三指著遠處的一條河說:“要進安右道了,咱們過去河邊喝點水再洗洗,不然又臭又難看。”
汪老三的妻子一路上偷偷哭過不知幾次。如果說在路上時還能抱著希望,此時接近目的地之後,她反而擔心了起來,生怕之前所期盼的那些最微小的美好都是假的。
如果是假的,那得多絕望啊,她甚至都不敢想。
她想和汪老三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閉上嘴沉默了。
他們舉起助力的木棍有些艱難地向前走。這些天他們將鞋子走爛,腳底磨出了繭,腳上都是大大小小的暗傷。
汪老三雖然心中忐忑,但仍然對他的家人繼續說著他說過幾十遍的話:
“隻要我們能入延壽教裏,就不用挨餓啦,延壽教一天發兩頓飯,發到天荒地老。到時候還會分地方住,不用擔心交稅什麽的事教裏全包走,也沒人敢欺負咱們了,延壽教的兵可厲害了。”
“可是……可是延壽教萬一隻要當家的你入教,不要我們怎麽辦?”
汪老三聽完身軀一震停了下來。他的妻子一驚,趕緊說道:“當家的,我不問了,我不說了,延壽教千好萬好,肯定會把我們都收進去的。”
她知道自從不知道哪裏打聽到延壽教的一些事之後入延壽教已經成了她丈夫汪老三的一個執念,誰要是不信他能跟人家爭得互甩臉子。
所以她哪裏敢再把心裏的擔憂說出來,隻敢順著他說。
結果汪老三卻矮下了身子:“別出聲,前麵有群人。咱們先躲起來。”
那些會遊泳遊過河的匪寇還沒來得及高興就發現遠處跑來了一堆騎兵,手持弓箭盯著他們。
這些匪寇渾身濕透,手裏連塊木頭都沒有,被弓騎一驅趕全都跑到了河邊坐下,等待他們的命運。
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水性好,可以泅渡到延壽教騎兵看不到的下遊再上岸逃脫。
即使有的話,這樣的人也寥寥無幾,他們的逃脫對於8千數量等級的軍隊已經無關緊要。
戰後清點屍體和俘虜之後發現人數在7500餘。
缺額的那些要麽是前兩天被騎兵殺死,要麽就落入水中淹死還得再過些時日才能在下遊找到他們的屍體。
後來又在他們駐紮過的地方發現了匪寇的傷員。他們拋棄了傷員自己離開,讓他們聽天由命。
延壽教出於人道主義進行了基本救治,能扛過去活下來的今後就算傷好了也要被送去挖礦。
彭秋東聽說求活軍覆滅的消息之後心說果然這種事對延壽教來說輕而易舉。
如果彭秋東和延壽教關係很差的話,延壽教實力強大當然會受到忌憚。現在彭秋東卻隻會慶幸自己有這樣的一個幫手。
朝廷下達的攤派重新成為彭秋東的頭號麻煩。
乾州被南方流竄過來的匪寇禍害了,連官兵都灰溜溜地敗了回去,最後還是延壽教出兵平了亂的事情四處傳播。
原本已經有些習慣良好治安的安右道人才警醒了起來,知道要是沒有延壽教的保護,大家估計早就嚐到遍地烽火,盜匪橫行的苦日子了。
因此,延壽教的口碑在安右道再一次得到了穩固,而且這一次非常迅速地向外開始傳播。
因為南方已經鬧了幾個月暴亂,許多人被匪寇橫行的景象弄得苦不堪言。求活軍這支已經有了名氣的賊寇被延壽教剿滅的事情很快就變成了說書人口中的故事。
說書人對這些事是很敏感的,當下農民起義和匪寇就是社會上大家的痛點,這個“熱度”他們不可能放過。
那些不屬於延壽教的說書人,如今對延壽教說書人的故事是又愛又恨。愛的是故事的確好讓聽書的市場都悄悄變大了,恨的是他們不得不也跟著更新自己的故事。沒辦法靠過去的老故事吃老本了。
因此他們在聽了不少與延壽教有關的教義故事之後,對延壽教也是比較敏感。知道非安右道的民間如今對延壽教很有好感,也很好奇。
所以延壽教加匪寇的雙重熱點,說書人們蹭得非常及時。
他們憑臆想把延壽教大戰求活軍的故事寫得“跌宕起伏”,雙方當然各有來回,計謀頻出,最終經過一場血戰之後,延壽教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終於打敗了了求活軍。
隨著說書人的“延壽教大戰求活軍”的各種故事迅速被編出來,然後開始傳播,求活軍覆滅的消息連更遠的地方都知道了。
這震懾了那些想要往北的匪寇,讓他們不敢觸碰延壽教的胡須。
同時,那些流離失所的,被暴亂所傷的窮苦民眾,被地主建立武裝後更赤裸裸的土地兼並所剝奪土地的農民,開始照著各種消息匯集起來之後的指引,向著延壽教所在的安右道湧來。
有消息說那裏路不拾遺,大家都安居樂業。
有消息說那裏隻要能入延壽教,延壽教能保你一輩子每天兩頓吃喝,絕對不會讓你餓死。
有消息說安右道現在延壽教的田比其他地主加起來的田都多,隻要進了延壽教那就是教內兄弟姐妹的田,大家分到田之後隨便種,不用害怕被官吏、地主欺負。
這樣的消息當然有人不信,但耐不住有人堅信。
為了某種對於美好的向往,某種追求希望的信念,他們願意拖家帶口地遠赴安右道,哪怕一路顛沛。
恰好,周宇此時已經反省了自己將安右道南麵當成安全區的“燈下黑”,開始在安右道的其他州開始布置“防線”。
冕州周圍必須有一圈緩衝帶,有一定的武裝力量駐紮。
能夠將敵人向冕州進軍的部隊拖住,等待延壽教的教兵主力到達就是勝利。
因此延壽教的戰略重心從建設安江道調整為在安右道其他州開展建設,正在籌劃該從哪裏調勞動力,是否要從安江道將建設主力調過來時,向往安右道延壽教的南方民眾小股小股,一小批一小批地趕到了。
汪老三已經帶著妻子和一對兒女走了半個月,此時已經到了安右道的邊緣。
汪老三的妻子比起出發前更枯瘦了,一對兒女更是髒到不能看,頭發裏全是虱子,人卻愣愣的連虱子咬都不在乎了,唯一能讓他們擺脫麻木的東西是食物。
如果不是汪老三有設陷阱和抓魚的本領,運氣也不錯一路上不僅抓到了田鼠和魚吃,還在晚上用陷阱傷了一次歹人,不僅沒有被搶反而搶了對方,他們可能沒有辦法一路堅持到這裏來。
汪老三指著遠處的一條河說:“要進安右道了,咱們過去河邊喝點水再洗洗,不然又臭又難看。”
汪老三的妻子一路上偷偷哭過不知幾次。如果說在路上時還能抱著希望,此時接近目的地之後,她反而擔心了起來,生怕之前所期盼的那些最微小的美好都是假的。
如果是假的,那得多絕望啊,她甚至都不敢想。
她想和汪老三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閉上嘴沉默了。
他們舉起助力的木棍有些艱難地向前走。這些天他們將鞋子走爛,腳底磨出了繭,腳上都是大大小小的暗傷。
汪老三雖然心中忐忑,但仍然對他的家人繼續說著他說過幾十遍的話:
“隻要我們能入延壽教裏,就不用挨餓啦,延壽教一天發兩頓飯,發到天荒地老。到時候還會分地方住,不用擔心交稅什麽的事教裏全包走,也沒人敢欺負咱們了,延壽教的兵可厲害了。”
“可是……可是延壽教萬一隻要當家的你入教,不要我們怎麽辦?”
汪老三聽完身軀一震停了下來。他的妻子一驚,趕緊說道:“當家的,我不問了,我不說了,延壽教千好萬好,肯定會把我們都收進去的。”
她知道自從不知道哪裏打聽到延壽教的一些事之後入延壽教已經成了她丈夫汪老三的一個執念,誰要是不信他能跟人家爭得互甩臉子。
所以她哪裏敢再把心裏的擔憂說出來,隻敢順著他說。
結果汪老三卻矮下了身子:“別出聲,前麵有群人。咱們先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