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倭人中的原土黨
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 作者:顏醜文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高無上、無所不能的教主啊,我願祝您的慈愛閃閃發光,您的威嚴撒播四方,您的光輝灑滿大地,您的意誌降臨海疆!請保佑我和我的家人幸福安寧,保佑家所在的土地繁榮和平,保佑您建立的國度充滿希望,保佑您恩澤的萬物無上光明!”
被帶到興漢的倭人和外界的接觸受限製很大,除了延壽教內部好一點,他們接觸延壽教之外的世界,都會受到若有若無的歧視。
因此他們在終於能吃飽之後,加入宗教活動成了打發時間和學習漢語的一舉多得的活動。
交際、學習漢語以融入本地社會、抒發內心裏多種複雜的情緒,還有向延壽教的人“展現”他們溫順。一個宗教活動可以承擔起他們的多種需求。
本來隻是類宗教的延壽教宗教氛圍一直以來都不濃厚,因為周宇不搞太多虛的,所以上行下效,下麵也沒人去組織。
反而有人想當傳教士,不管他們是真心的狂熱信徒,還是想從延壽教手裏攫取權力的野心家,都一概被禁止。
周宇沒有培訓傳教士的計劃,更無法控製傳教士的素質、水平,害怕他們在離開自己的視線後唱歪經,將延壽教一直以來良好的形象、名聲給毀了。
說難聽些,一旦哪個散出去的分部獨走造反,是有可能把整個延壽教拖下水的。
既然控製不了,就嚴禁,也不培養。延壽教披個宗教的皮就夠了,用信仰、精神來控製人,控製力更強但有可能被反噬。使用利益來控製人,風險更低。
某種意義上,這些倭人農民很勤勞。他們在被延壽教收編後,每天幹完活有了自由活動的時間都覺得教主太仁慈了。
他們發現某些地方有力氣活可以掙錢,就去幹起了小工。掙到的錢湊了湊,找文人寫了他們自己舉行的宗教活動的祈禱詞。
一開始是古文版的,文縐縐的他們看不懂。畢竟古文版的詞大多數都不是常用詞,對於學習漢語的幫助很小。
後來就頂著“文人”的鄙夷換了大白話版的,他們反而很喜歡,一個個背得不亦樂乎。
周宇在延壽教信徒的心中更像是一位心懷慈悲出世救苦救難的仙人。
可是這些倭人因為沒有興漢教徒的“指導”,他們內部自己琢磨著琢磨著,就把周宇這位教主給神化了,當成了行走在人間的神明。
原因可能是他們的心中,延壽教是把他們從倭國的戰火中解救出來的吧。
如果是將他們帶到興漢來做最苦工作的奴隸,他們當然不會這麽想。可是教主不僅負責他們的吃住不說,還有白米飯吃。和在倭國時如泥土一般低賤的日子一比如同來了天堂。
起碼他們再不用害怕走在路上無緣無故就被武士“試刀”給無緣無故砍死了。
人生從變成戰俘被賣到離家十萬八千裏的異國他鄉忽然觸底反彈,過上了這麽好的生活,他們都產生了濃鬱的宿命感。
這是他們宗教氛圍濃厚得多的原因。
延壽教的人當然發現了這些倭人開始進行宗教集會,但因為是延壽教的集會,所以並沒有做什麽,放任他們自己做吧。
這就意外地產生了一個權力真空——延壽教的倭人宗教代表。
隻要有權力存在的地方,幾乎不可能有真空,很快這個宗教代表的地位就有個老倭人頂了上來。
這位其他的本領都一般,也上了歲數,卻意外的有很強的語言天賦,學起漢語來比其他人快不說,還比較標準,幾乎不帶什麽口音。
他本來也隻是因為漢語說的好,所以經常帶大家說祈禱詞,糾正大家的發音什麽的。
結果後麵有新的倭人被買來,參加了宗教集會,自然就把這位帶大家說祈禱詞的老人家當成了人物。
於是這麽認為的人多了,倭人宗教代表的身份就自然而然、輕而易舉地落到了他的手裏。
甚至沒有人可以站出來和他爭一爭。
這位倭國老人叫原土久。
他不是原土家的近支,算是一個遠房親戚一樣的老頭,現在落魄了,所以也被賣到了興漢來。
就像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血脈遠得很,都落魄到賣草鞋了。一旦有了地位和實力之後,照樣可以讓皇帝叫他叔叔。
這位原土久,在當上了宗教代表或者說傳教士之後,自然有原土家的老勢力聚攏到他這個“原土家”的人身邊,將他當成了精神領袖。
這不奇怪,人是群體動物,到哪裏都會聚團的。有相互承認的共同身份很快就結成了幫、派、黨。
“原土家”這一身份成了他們共同的標簽。
顯然東雲誠根本想不到,他賣出去的原土家的戰俘,居然在興漢上國活的好好的,還莫名其妙結成了一個“原土黨”。
他根本就沒考慮過這些人能活著再回到東瀛。因為在買人之前,連東雲就騙他說是要將這些人買去挖礦。
挖礦的死亡率高得讓東雲誠十分放心,覺得用不了三年,最強壯的男人都要被累成人幹,死在礦洞裏。
原土黨現在沒有任何的理念和力量,和東雲誠認為的他們回不了東瀛的想法不同,他們是不想回東瀛受苦。在興漢上國,有延壽教可以依靠,多美啊。
東雲誠目前眼下最關注的事情,除了上木健一正在騷擾鄰邦大名的土地,製造衝突以方便之後找到借口開戰之外。
就是和興漢國的貿易了。
他已經吃到了海貿的甜頭。通過轉賣延壽教海船運來的海鹽,東雲家現在已經將軍費掙出來了。
因為延壽教的製鹽技術是在周宇的不斷督促下,以及民眾們用越來越刁的嘴投票選擇下,外觀、風味、品質都有了發展。
可以說已經在目前的製備條件下盡可能做到了最好。
大規模製取海鹽之後本身成本就低,延壽教不像那些私鹽販子躲躲藏藏地製私鹽,直接就是開了許多海邊鹽場來製,幾乎等於壟斷。
可是就算有人眼紅告到官府,官府也會把球踢到鹽運使公公那兒去,然後被用銀子喂過的鹽運使公公睜著眼睛說瞎話,說那是官方鹽場。
官府裝看不見,鹽運使為延壽教站台,延壽教的好鹽還喂著全安右道民眾的嘴,真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控告延壽教製私鹽賣私鹽,這個人估計家裏會先被正享受著低鹽價的民眾潑糞泄恨。
質優價廉的海鹽賣到倭國,自然是把倭國一些地方的當地的苦鹽市場衝擊得亂七八糟,苦鹽價格和上好的雪鹽一個價格,鬼才去買苦鹽吃。
被帶到興漢的倭人和外界的接觸受限製很大,除了延壽教內部好一點,他們接觸延壽教之外的世界,都會受到若有若無的歧視。
因此他們在終於能吃飽之後,加入宗教活動成了打發時間和學習漢語的一舉多得的活動。
交際、學習漢語以融入本地社會、抒發內心裏多種複雜的情緒,還有向延壽教的人“展現”他們溫順。一個宗教活動可以承擔起他們的多種需求。
本來隻是類宗教的延壽教宗教氛圍一直以來都不濃厚,因為周宇不搞太多虛的,所以上行下效,下麵也沒人去組織。
反而有人想當傳教士,不管他們是真心的狂熱信徒,還是想從延壽教手裏攫取權力的野心家,都一概被禁止。
周宇沒有培訓傳教士的計劃,更無法控製傳教士的素質、水平,害怕他們在離開自己的視線後唱歪經,將延壽教一直以來良好的形象、名聲給毀了。
說難聽些,一旦哪個散出去的分部獨走造反,是有可能把整個延壽教拖下水的。
既然控製不了,就嚴禁,也不培養。延壽教披個宗教的皮就夠了,用信仰、精神來控製人,控製力更強但有可能被反噬。使用利益來控製人,風險更低。
某種意義上,這些倭人農民很勤勞。他們在被延壽教收編後,每天幹完活有了自由活動的時間都覺得教主太仁慈了。
他們發現某些地方有力氣活可以掙錢,就去幹起了小工。掙到的錢湊了湊,找文人寫了他們自己舉行的宗教活動的祈禱詞。
一開始是古文版的,文縐縐的他們看不懂。畢竟古文版的詞大多數都不是常用詞,對於學習漢語的幫助很小。
後來就頂著“文人”的鄙夷換了大白話版的,他們反而很喜歡,一個個背得不亦樂乎。
周宇在延壽教信徒的心中更像是一位心懷慈悲出世救苦救難的仙人。
可是這些倭人因為沒有興漢教徒的“指導”,他們內部自己琢磨著琢磨著,就把周宇這位教主給神化了,當成了行走在人間的神明。
原因可能是他們的心中,延壽教是把他們從倭國的戰火中解救出來的吧。
如果是將他們帶到興漢來做最苦工作的奴隸,他們當然不會這麽想。可是教主不僅負責他們的吃住不說,還有白米飯吃。和在倭國時如泥土一般低賤的日子一比如同來了天堂。
起碼他們再不用害怕走在路上無緣無故就被武士“試刀”給無緣無故砍死了。
人生從變成戰俘被賣到離家十萬八千裏的異國他鄉忽然觸底反彈,過上了這麽好的生活,他們都產生了濃鬱的宿命感。
這是他們宗教氛圍濃厚得多的原因。
延壽教的人當然發現了這些倭人開始進行宗教集會,但因為是延壽教的集會,所以並沒有做什麽,放任他們自己做吧。
這就意外地產生了一個權力真空——延壽教的倭人宗教代表。
隻要有權力存在的地方,幾乎不可能有真空,很快這個宗教代表的地位就有個老倭人頂了上來。
這位其他的本領都一般,也上了歲數,卻意外的有很強的語言天賦,學起漢語來比其他人快不說,還比較標準,幾乎不帶什麽口音。
他本來也隻是因為漢語說的好,所以經常帶大家說祈禱詞,糾正大家的發音什麽的。
結果後麵有新的倭人被買來,參加了宗教集會,自然就把這位帶大家說祈禱詞的老人家當成了人物。
於是這麽認為的人多了,倭人宗教代表的身份就自然而然、輕而易舉地落到了他的手裏。
甚至沒有人可以站出來和他爭一爭。
這位倭國老人叫原土久。
他不是原土家的近支,算是一個遠房親戚一樣的老頭,現在落魄了,所以也被賣到了興漢來。
就像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血脈遠得很,都落魄到賣草鞋了。一旦有了地位和實力之後,照樣可以讓皇帝叫他叔叔。
這位原土久,在當上了宗教代表或者說傳教士之後,自然有原土家的老勢力聚攏到他這個“原土家”的人身邊,將他當成了精神領袖。
這不奇怪,人是群體動物,到哪裏都會聚團的。有相互承認的共同身份很快就結成了幫、派、黨。
“原土家”這一身份成了他們共同的標簽。
顯然東雲誠根本想不到,他賣出去的原土家的戰俘,居然在興漢上國活的好好的,還莫名其妙結成了一個“原土黨”。
他根本就沒考慮過這些人能活著再回到東瀛。因為在買人之前,連東雲就騙他說是要將這些人買去挖礦。
挖礦的死亡率高得讓東雲誠十分放心,覺得用不了三年,最強壯的男人都要被累成人幹,死在礦洞裏。
原土黨現在沒有任何的理念和力量,和東雲誠認為的他們回不了東瀛的想法不同,他們是不想回東瀛受苦。在興漢上國,有延壽教可以依靠,多美啊。
東雲誠目前眼下最關注的事情,除了上木健一正在騷擾鄰邦大名的土地,製造衝突以方便之後找到借口開戰之外。
就是和興漢國的貿易了。
他已經吃到了海貿的甜頭。通過轉賣延壽教海船運來的海鹽,東雲家現在已經將軍費掙出來了。
因為延壽教的製鹽技術是在周宇的不斷督促下,以及民眾們用越來越刁的嘴投票選擇下,外觀、風味、品質都有了發展。
可以說已經在目前的製備條件下盡可能做到了最好。
大規模製取海鹽之後本身成本就低,延壽教不像那些私鹽販子躲躲藏藏地製私鹽,直接就是開了許多海邊鹽場來製,幾乎等於壟斷。
可是就算有人眼紅告到官府,官府也會把球踢到鹽運使公公那兒去,然後被用銀子喂過的鹽運使公公睜著眼睛說瞎話,說那是官方鹽場。
官府裝看不見,鹽運使為延壽教站台,延壽教的好鹽還喂著全安右道民眾的嘴,真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控告延壽教製私鹽賣私鹽,這個人估計家裏會先被正享受著低鹽價的民眾潑糞泄恨。
質優價廉的海鹽賣到倭國,自然是把倭國一些地方的當地的苦鹽市場衝擊得亂七八糟,苦鹽價格和上好的雪鹽一個價格,鬼才去買苦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