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城,遼王府。
朱術雅在內房密室,穿著龍袍,手指仔細撫摸這透著金絲的龍紋,臉上的笑容逐漸變態。
“這天下,你燕王一脈坐了這麽久,也該換我遼王一脈坐了…”
就在這時,有幕僚過來稟報:“王爺…有大事稟報…”
朱術雅皺眉,好似嫌棄在這時候被打擾一般,小心脫下龍袍掛起,而後換了一件道袍,這才出了密室。
朱術雅的規矩很大,書房除了一個聾啞小廝打掃外,再也不允許其他人進入。
站在書房門後,朱術雅先是調整表情,而後才開了門,隻見出了書房的朱術雅臉上,哪裏還有不耐煩的樣子,取而代之的是平和的微笑。
朱術雅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反心的呢?好像他自己都說不清楚,可能是九代遼王給他的家底太過雄厚,讓他有了坐天下的想法,也可能是周邊異族不尊大明,但是卻尊他,讓他覺得,他才是這天選之子。
有了這個想法後的朱術雅,收斂了紈絝的性子,對民,對軍,對士,都表現的如同明君一般。
前前後後二十多年,他已經將山海關至寧遠之間所有的文武換成了他的人,甚至再往北的沈陽,他的人也是擔任要害職位。
至於女真,李成梁李如鬆在時,女真是李家私軍,朱術雅當時已經有了些許想法,可是李家在遼東的勢力,不比他弱,等到李家沒落後,朱術雅直接給女真拋了橄欖枝,而在滅族邊緣的女真,不管心中有何打算,至少麵上是以朱術雅為尊。
至於李家的沒落和朱術雅有沒有關係,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北方士人少,更不用說在遼東了,一個舉人在關內可能都混不上一個官,而在遼東,朱術雅能讓一個秀才直接成為王府屬官,雖說不是正兒八經的那種,但是也算是朝廷認證的官身了。
在這個時代,百姓說你好時,並不算真的好,也沒有什麽實際意義,可是若是士人說你好的話,那可就是真的好了。
朱術雅知道如今天下士人的重要性,所以他才不遺餘力的拉攏士人,不單單是大明的,女真的,朝鮮的,隻要讀過書,他都以一種禮賢下士的態度去對待。
士為知己者死,在這群士人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朱術雅出來後,那人直接跪下,按照大明律,有功名的人是見官不跪的,除了麵見皇上需要行朱威那會兒學了好幾天的三跪九叩禮之外,見到其餘皇家子弟,隻需要作揖即可,可是在遼王府,所有士人都習慣了跪著和朱術雅說話。
一方麵是因為剛剛所說的,士為知己者死,另一方麵,是為了卷…
遼東士人再少,也是有數百上千功名的,加上女真朝鮮的士人前來,一個遼王府,能用的了多少呢?
雖然朱術雅是來者不拒,哪怕什麽本事都沒有,也會細心養著,但是哪個士人沒有一顆封頂揮斥方遒的心呢?
為了讓朱術雅注意到,那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表現的與眾不同,在其餘人都作揖之時,你突然跪下,這樣的事情,不被注意到都是不可能的。
有人嚐到甜頭後,其餘人自然也會爭相模仿,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現在這番模樣。
朱術雅很享受這樣的感覺,若是有人對他使用麵見天子的三跪九叩禮,那他就更高興了。
但是沒人敢…
朱術雅連忙扶起那人,說道:“廖師傅,都說過了,不用多禮,怎麽還是不聽呢?”
而那廖師傅表現出感激涕零的模樣回道:“王爺是臣之再生父母,臣跪天跪地跪君跪親,王爺是君也是親,怎能不跪呢?”
這廖師傅說的“跪君”,直接說到了朱術雅的心裏,剛剛被打擾的不滿已經不翼而飛了,於是很真摯的說道:“廖師傅啊,你很好,不說這些了,這麽急著找本王,有什麽事?”
廖師傅臉色一震,收起笑容:“王爺,大事不好了,那朱威殺了那丞星後,直接去了義州,現在義州已經被吳官帶人攻破,咱們布置的韃靼與女真的聯絡通道,斷了…”
“什麽?庶子怎敢?”
朱術雅臉色通紅,手指指著廖師傅,不斷抖動。
廖師傅是第一次看到朱術雅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連忙又跪下:“王爺息怒啊,萬萬不可傷了身子。”
朱術雅咬牙切齒的問道:“那朱威為何會去義州?”
“應當是與吳官有關,還有…”
說到這裏,廖師傅不敢說下去了。
“還有什麽?說…”
廖師傅身體一顫:“插…插漢部…沒了…”
朱術雅隻感覺眼前一黑,差點摔倒,還好是往後靠住了書房門,這才沒有倒下去。
就這樣也把廖師傅嚇個半死,連忙起身扶住朱術雅,但是也隻是扶住,不敢在說話了。
好半天以後,朱術雅才緩過心神…
“吳官,嗬嗬,好樣的。廖師傅,朱威…現在在哪?”
“應當還在義州。”
朱術雅突然睜大了眼睛:“不對…不對…快,讓人拿軍防圖,快去…”
“是…”
……
朱術雅指著軍防圖大笑:“哈哈哈…這朱威也算是有些腦子了,可是,天命不在他那邊啊。”
廖師傅是文人,不通武事,這軍防圖在他眼裏和鬼畫符差不多,見朱術雅的心情應當好了一些,才敢上前問道:“王爺,您所說的,是什麽意思啊?”
朱術雅指了下義州,又指了下山海關,問道:“你發現了什麽?”
廖師傅皺著眉頭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什麽來,朱術雅沒那麽多耐心,又指了下錦州和大興安嶺以後說道:“朱威殺了那丞星,肯定害怕我對他不利,所以不敢從山海關直接出關來錦州,也不知道他給了吳官什麽好處,竟然能說動吳官出兵去收了義州,朱威肯定是想由義州,穿過大興安嶺,繞後去錦州。”
廖師傅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王爺英明,認他這宵小之輩如何耍小聰明,終究逃不過王爺的眼睛。”
朱術雅在內房密室,穿著龍袍,手指仔細撫摸這透著金絲的龍紋,臉上的笑容逐漸變態。
“這天下,你燕王一脈坐了這麽久,也該換我遼王一脈坐了…”
就在這時,有幕僚過來稟報:“王爺…有大事稟報…”
朱術雅皺眉,好似嫌棄在這時候被打擾一般,小心脫下龍袍掛起,而後換了一件道袍,這才出了密室。
朱術雅的規矩很大,書房除了一個聾啞小廝打掃外,再也不允許其他人進入。
站在書房門後,朱術雅先是調整表情,而後才開了門,隻見出了書房的朱術雅臉上,哪裏還有不耐煩的樣子,取而代之的是平和的微笑。
朱術雅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反心的呢?好像他自己都說不清楚,可能是九代遼王給他的家底太過雄厚,讓他有了坐天下的想法,也可能是周邊異族不尊大明,但是卻尊他,讓他覺得,他才是這天選之子。
有了這個想法後的朱術雅,收斂了紈絝的性子,對民,對軍,對士,都表現的如同明君一般。
前前後後二十多年,他已經將山海關至寧遠之間所有的文武換成了他的人,甚至再往北的沈陽,他的人也是擔任要害職位。
至於女真,李成梁李如鬆在時,女真是李家私軍,朱術雅當時已經有了些許想法,可是李家在遼東的勢力,不比他弱,等到李家沒落後,朱術雅直接給女真拋了橄欖枝,而在滅族邊緣的女真,不管心中有何打算,至少麵上是以朱術雅為尊。
至於李家的沒落和朱術雅有沒有關係,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北方士人少,更不用說在遼東了,一個舉人在關內可能都混不上一個官,而在遼東,朱術雅能讓一個秀才直接成為王府屬官,雖說不是正兒八經的那種,但是也算是朝廷認證的官身了。
在這個時代,百姓說你好時,並不算真的好,也沒有什麽實際意義,可是若是士人說你好的話,那可就是真的好了。
朱術雅知道如今天下士人的重要性,所以他才不遺餘力的拉攏士人,不單單是大明的,女真的,朝鮮的,隻要讀過書,他都以一種禮賢下士的態度去對待。
士為知己者死,在這群士人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朱術雅出來後,那人直接跪下,按照大明律,有功名的人是見官不跪的,除了麵見皇上需要行朱威那會兒學了好幾天的三跪九叩禮之外,見到其餘皇家子弟,隻需要作揖即可,可是在遼王府,所有士人都習慣了跪著和朱術雅說話。
一方麵是因為剛剛所說的,士為知己者死,另一方麵,是為了卷…
遼東士人再少,也是有數百上千功名的,加上女真朝鮮的士人前來,一個遼王府,能用的了多少呢?
雖然朱術雅是來者不拒,哪怕什麽本事都沒有,也會細心養著,但是哪個士人沒有一顆封頂揮斥方遒的心呢?
為了讓朱術雅注意到,那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表現的與眾不同,在其餘人都作揖之時,你突然跪下,這樣的事情,不被注意到都是不可能的。
有人嚐到甜頭後,其餘人自然也會爭相模仿,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現在這番模樣。
朱術雅很享受這樣的感覺,若是有人對他使用麵見天子的三跪九叩禮,那他就更高興了。
但是沒人敢…
朱術雅連忙扶起那人,說道:“廖師傅,都說過了,不用多禮,怎麽還是不聽呢?”
而那廖師傅表現出感激涕零的模樣回道:“王爺是臣之再生父母,臣跪天跪地跪君跪親,王爺是君也是親,怎能不跪呢?”
這廖師傅說的“跪君”,直接說到了朱術雅的心裏,剛剛被打擾的不滿已經不翼而飛了,於是很真摯的說道:“廖師傅啊,你很好,不說這些了,這麽急著找本王,有什麽事?”
廖師傅臉色一震,收起笑容:“王爺,大事不好了,那朱威殺了那丞星後,直接去了義州,現在義州已經被吳官帶人攻破,咱們布置的韃靼與女真的聯絡通道,斷了…”
“什麽?庶子怎敢?”
朱術雅臉色通紅,手指指著廖師傅,不斷抖動。
廖師傅是第一次看到朱術雅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連忙又跪下:“王爺息怒啊,萬萬不可傷了身子。”
朱術雅咬牙切齒的問道:“那朱威為何會去義州?”
“應當是與吳官有關,還有…”
說到這裏,廖師傅不敢說下去了。
“還有什麽?說…”
廖師傅身體一顫:“插…插漢部…沒了…”
朱術雅隻感覺眼前一黑,差點摔倒,還好是往後靠住了書房門,這才沒有倒下去。
就這樣也把廖師傅嚇個半死,連忙起身扶住朱術雅,但是也隻是扶住,不敢在說話了。
好半天以後,朱術雅才緩過心神…
“吳官,嗬嗬,好樣的。廖師傅,朱威…現在在哪?”
“應當還在義州。”
朱術雅突然睜大了眼睛:“不對…不對…快,讓人拿軍防圖,快去…”
“是…”
……
朱術雅指著軍防圖大笑:“哈哈哈…這朱威也算是有些腦子了,可是,天命不在他那邊啊。”
廖師傅是文人,不通武事,這軍防圖在他眼裏和鬼畫符差不多,見朱術雅的心情應當好了一些,才敢上前問道:“王爺,您所說的,是什麽意思啊?”
朱術雅指了下義州,又指了下山海關,問道:“你發現了什麽?”
廖師傅皺著眉頭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什麽來,朱術雅沒那麽多耐心,又指了下錦州和大興安嶺以後說道:“朱威殺了那丞星,肯定害怕我對他不利,所以不敢從山海關直接出關來錦州,也不知道他給了吳官什麽好處,竟然能說動吳官出兵去收了義州,朱威肯定是想由義州,穿過大興安嶺,繞後去錦州。”
廖師傅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王爺英明,認他這宵小之輩如何耍小聰明,終究逃不過王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