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鬥神色凝重,對於朱常瀛的話沒有否認,不過他指著輿圖三個大點道:“以工代賑,自古以來不是什麽新鮮事,可是每次最多十萬民眾,若是過了十萬,光是負責圍守的兵士,都要有三五萬之多,如今直接七十萬,雖說分割三地,但是每一地至少也要二十萬。”
左光鬥是參與過修黃河河道的,當初勞工不過五萬餘,可是河道太長了,需要加固的地方也太多了,最後硬生生用了兩萬兵馬才能勉強維持不生事端。
百姓聚集一處,若都是同宗同族還好,隻要把控住宗族老者一般不會生事,可是現在參與水泥路建設的,可是流民,天南海北的流民啊。
他們可能民風不同,可能民俗不同,甚至可能原本就有仇怨,人太多了,短時間內也分不清楚。
那麽隱藏的危險,可就很大了。
還有一點,那就是這些人都是流民啊,受的苦太多了,難免對朝廷,對官府,有一些怨言。
人少的時候沒事,吃不飽的時候也不怕,可是修路不可能不讓人家吃飽,吃飽喝足了,若再遇到一些其他事情,說不定就要鬧出亂子了。
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衛所改製了。
現在大明的兩套軍製,一個就是衛所,一個是戰兵係統。
戰兵係統的兵,都是招募而來的,全都在九邊重鎮,這可不能動啊,更不能隨意調往內地,而內地全都是衛所官兵。
衛所改製的事天下早都傳遍了,京城附近的衛所已經慢慢跟著清查田畝進行改製。
可是河南山東湖廣這些地方,還遠遠沒有開始啊。
而這些地方,又是鄉紳官員盤根錯節之地,對清算天下田畝,本就是怨氣頗深。
這幾件事一起進行,被有心人抓住,天知道會不會再來一場內戰。
朱常瀛知道左光鬥在想什麽,不過他並不放在心上:“左閣老,你啊…還是不了解朱威。”
左光鬥一愣:“王爺何出此言?”
朱常瀛擺了擺手:“別叫王爺了,我早都不是了,若是左閣老願意,就叫我一聲常瀛,真不行的話,我也是研究院院正,叫我院正也行。”
朱常瀛再怎麽說也是皇家子弟,哪怕沒有爵位了,也不是左光鬥能夠直呼其名的,不過現在再叫王爺確實不合適了,左光鬥想了一下,也就遵從朱常瀛的意思。
“院正,我與朱公爺雖然並未見過幾麵,但是我敢肯定,朱公爺愛民之心切,非一般人可比!不論是大基建計劃,還是田畝統籌又或者是衛所改製,朱公爺首要都是保證百姓的利益,我擔心…擔心若是真的出了亂子,朱威可能…”
朱常瀛歎了一口氣:“我的左閣老啊,你見過朱威幾次啊?是不是都被他的表象迷惑了?你看朱威長的周正,對人待物也是一板一眼的,你就真的以為朱威像你那些學生一樣?是個講究的主了?”
左光鬥皺著眉頭,有些不悅:“院正,我自認我看人一向很準,護國公這人我雖未了解透徹,但是不論在京城,還是在寧夏,護國公對事對人的態度,我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朱常瀛灑然一笑:“你呀你呀,也不怪你,你是一心隻讀聖言書的人,你對軍中之事了解不深,要知道…朱威顯露頭角這十年中,死在他手裏的韃靼人女真人,或者白蓮教或者孔家人,加起來少說二十萬,在日本更是滅了一國千萬人口!這樣的人…你竟然還擔心他不夠果斷?”
左光鬥搖頭:“這不一樣,對韃靼女真或者日本,都是對敵,對孔家人白蓮教,都是在為大明挖去腐肉,而對待百姓,與這些人不一樣的。”
“那你可聽聞英國公他們幾個朱威的學生,在山東的事情?若你知道,那你就會明白,朱威其實並不像表麵上的那樣,而是一個異常有原則的人,誰壞了規矩,誰就該受到懲罰!”
左光鬥有些迷茫:“英國公他們?在山東怎麽了?”
朱常瀛現在終於明白朱威為何總說文武不能全然對立了,左光鬥也算是少數幾個拎的清的文官了,可是對於武將這邊,還是武將中領頭的幾個大人物,都不太關心,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算了,與你說再多,你也不會懂得,你隻要知道,若單論果斷,天下無人能出其右者。今日不早了,左閣老慢走,我這身子可就送不了你了,請自便!”
說罷,不管左光鬥的反應,自己撥弄著輪椅進了裏屋。
左光鬥無奈,隻能收起輿圖出門而去,他是去英國公府的,有些事啊,他可是越來越感興趣了。
……
陝西榆林。
徐希領著三十萬流民在這裏安營紮寨,不過朱威隻給了他五千兵而已,由秦成帶隊。
這五千人要管著三十萬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好似秦成也並不想著怎麽去管他們,隻是在流民營帳附近的地方休整,沒有徐希的召喚或者營地不出什麽事的話,這五千人馬,並無動作。
三十萬人每日所需的物資是個天文數字,哪怕光吃飯一人一天吃個半飽也要一斤雜糧,這三十萬人可就是三十萬斤啊。
運送糧草物資以及水泥等生產物資的車輛綿延數裏,要不是在官道附近,說不定都運不進去。
這三十萬人中,青壯勞力其實隻占了六成而已,其餘的,都是老弱婦幼。
也就是說能幹活的,其實隻有十八萬人。
這也足夠了,水泥路修建起來速度快的很,隻要地基打好,其餘的都是異常簡單的。
在這風風火火的工地之中,出現了一些熟悉的麵孔。
不是別人,正是朱二與朱熊他們。
他們在寧夏也辦不成什麽事,剛好朱熊身後的那人,給了他們一個發財的渠道,那就是來榆林工地,賣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小孩子玩具之類的。
雖說這裏的人都是苦哈哈,但是朱威也是給了他們少許工餉的,青壯勞力沒人每天三文錢,錢是真的不多,但就是這三個銅板。讓這十多萬人每日是幹勁十足。
偶爾也會花個一兩文的,買點許久未能買的東西,哪怕隻是一朵頭花。
東西不值錢,賺的也少,可是架不住人多啊,朱二他們每日進賬純利潤都能有個百兩左右。
一百兩銀子,可是能在寧夏蓋院子了,是真的不少了。
朱二是一心撲在生意上了,但是朱熊可就不一樣了,他與這些流民熟絡之後,就與那些人談天說地,什麽都說,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民生政策,讓這群沒見過世麵的流民都將朱熊當做貴人先生了。
一個賣肉屠夫,竟然能被當做貴人先生,說到底啊,還是民眾愚昧無知。
之後又有一些生麵孔的人,偷偷混入其中。
三十萬人啊,要找出來可就不容易了,不過對於這事,徐希與秦成都好似無所謂的樣子,好似巴不得他們能搞出一些事情來呢。
左光鬥是參與過修黃河河道的,當初勞工不過五萬餘,可是河道太長了,需要加固的地方也太多了,最後硬生生用了兩萬兵馬才能勉強維持不生事端。
百姓聚集一處,若都是同宗同族還好,隻要把控住宗族老者一般不會生事,可是現在參與水泥路建設的,可是流民,天南海北的流民啊。
他們可能民風不同,可能民俗不同,甚至可能原本就有仇怨,人太多了,短時間內也分不清楚。
那麽隱藏的危險,可就很大了。
還有一點,那就是這些人都是流民啊,受的苦太多了,難免對朝廷,對官府,有一些怨言。
人少的時候沒事,吃不飽的時候也不怕,可是修路不可能不讓人家吃飽,吃飽喝足了,若再遇到一些其他事情,說不定就要鬧出亂子了。
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衛所改製了。
現在大明的兩套軍製,一個就是衛所,一個是戰兵係統。
戰兵係統的兵,都是招募而來的,全都在九邊重鎮,這可不能動啊,更不能隨意調往內地,而內地全都是衛所官兵。
衛所改製的事天下早都傳遍了,京城附近的衛所已經慢慢跟著清查田畝進行改製。
可是河南山東湖廣這些地方,還遠遠沒有開始啊。
而這些地方,又是鄉紳官員盤根錯節之地,對清算天下田畝,本就是怨氣頗深。
這幾件事一起進行,被有心人抓住,天知道會不會再來一場內戰。
朱常瀛知道左光鬥在想什麽,不過他並不放在心上:“左閣老,你啊…還是不了解朱威。”
左光鬥一愣:“王爺何出此言?”
朱常瀛擺了擺手:“別叫王爺了,我早都不是了,若是左閣老願意,就叫我一聲常瀛,真不行的話,我也是研究院院正,叫我院正也行。”
朱常瀛再怎麽說也是皇家子弟,哪怕沒有爵位了,也不是左光鬥能夠直呼其名的,不過現在再叫王爺確實不合適了,左光鬥想了一下,也就遵從朱常瀛的意思。
“院正,我與朱公爺雖然並未見過幾麵,但是我敢肯定,朱公爺愛民之心切,非一般人可比!不論是大基建計劃,還是田畝統籌又或者是衛所改製,朱公爺首要都是保證百姓的利益,我擔心…擔心若是真的出了亂子,朱威可能…”
朱常瀛歎了一口氣:“我的左閣老啊,你見過朱威幾次啊?是不是都被他的表象迷惑了?你看朱威長的周正,對人待物也是一板一眼的,你就真的以為朱威像你那些學生一樣?是個講究的主了?”
左光鬥皺著眉頭,有些不悅:“院正,我自認我看人一向很準,護國公這人我雖未了解透徹,但是不論在京城,還是在寧夏,護國公對事對人的態度,我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朱常瀛灑然一笑:“你呀你呀,也不怪你,你是一心隻讀聖言書的人,你對軍中之事了解不深,要知道…朱威顯露頭角這十年中,死在他手裏的韃靼人女真人,或者白蓮教或者孔家人,加起來少說二十萬,在日本更是滅了一國千萬人口!這樣的人…你竟然還擔心他不夠果斷?”
左光鬥搖頭:“這不一樣,對韃靼女真或者日本,都是對敵,對孔家人白蓮教,都是在為大明挖去腐肉,而對待百姓,與這些人不一樣的。”
“那你可聽聞英國公他們幾個朱威的學生,在山東的事情?若你知道,那你就會明白,朱威其實並不像表麵上的那樣,而是一個異常有原則的人,誰壞了規矩,誰就該受到懲罰!”
左光鬥有些迷茫:“英國公他們?在山東怎麽了?”
朱常瀛現在終於明白朱威為何總說文武不能全然對立了,左光鬥也算是少數幾個拎的清的文官了,可是對於武將這邊,還是武將中領頭的幾個大人物,都不太關心,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算了,與你說再多,你也不會懂得,你隻要知道,若單論果斷,天下無人能出其右者。今日不早了,左閣老慢走,我這身子可就送不了你了,請自便!”
說罷,不管左光鬥的反應,自己撥弄著輪椅進了裏屋。
左光鬥無奈,隻能收起輿圖出門而去,他是去英國公府的,有些事啊,他可是越來越感興趣了。
……
陝西榆林。
徐希領著三十萬流民在這裏安營紮寨,不過朱威隻給了他五千兵而已,由秦成帶隊。
這五千人要管著三十萬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好似秦成也並不想著怎麽去管他們,隻是在流民營帳附近的地方休整,沒有徐希的召喚或者營地不出什麽事的話,這五千人馬,並無動作。
三十萬人每日所需的物資是個天文數字,哪怕光吃飯一人一天吃個半飽也要一斤雜糧,這三十萬人可就是三十萬斤啊。
運送糧草物資以及水泥等生產物資的車輛綿延數裏,要不是在官道附近,說不定都運不進去。
這三十萬人中,青壯勞力其實隻占了六成而已,其餘的,都是老弱婦幼。
也就是說能幹活的,其實隻有十八萬人。
這也足夠了,水泥路修建起來速度快的很,隻要地基打好,其餘的都是異常簡單的。
在這風風火火的工地之中,出現了一些熟悉的麵孔。
不是別人,正是朱二與朱熊他們。
他們在寧夏也辦不成什麽事,剛好朱熊身後的那人,給了他們一個發財的渠道,那就是來榆林工地,賣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小孩子玩具之類的。
雖說這裏的人都是苦哈哈,但是朱威也是給了他們少許工餉的,青壯勞力沒人每天三文錢,錢是真的不多,但就是這三個銅板。讓這十多萬人每日是幹勁十足。
偶爾也會花個一兩文的,買點許久未能買的東西,哪怕隻是一朵頭花。
東西不值錢,賺的也少,可是架不住人多啊,朱二他們每日進賬純利潤都能有個百兩左右。
一百兩銀子,可是能在寧夏蓋院子了,是真的不少了。
朱二是一心撲在生意上了,但是朱熊可就不一樣了,他與這些流民熟絡之後,就與那些人談天說地,什麽都說,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民生政策,讓這群沒見過世麵的流民都將朱熊當做貴人先生了。
一個賣肉屠夫,竟然能被當做貴人先生,說到底啊,還是民眾愚昧無知。
之後又有一些生麵孔的人,偷偷混入其中。
三十萬人啊,要找出來可就不容易了,不過對於這事,徐希與秦成都好似無所謂的樣子,好似巴不得他們能搞出一些事情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