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了敗了,白溝一戰慫軍一敗塗地……


    什麽狗屁的精銳西軍,還有垃圾到了極點的汴梁禁軍,加起來差不多二十萬人馬,被鎮守燕雲十六州的遼軍殺得大敗,橫屍數十裏慘到了極點。


    若非梁山大軍拚死頂住,數位星光淬體的非人強者殺得渾身一片血紅,十幾位梁山頭領戰死,還有上萬梁山將士死傷為代價,勉強將遼軍逼退的話,怕是真的要伏屍百裏了。


    經此一役,朝廷損失慘重,威信差不多要跌落穀底。


    隻要不是傻子,就知曉梁山大軍不是朝廷的‘自己人’。


    也就是此時大宋境內大的綠林軍事集團已經完全覆滅,不然的話有他們好受的。


    若是方臘能夠忍到現在發動,指不定能夠一口氣拿下江南半壁江山,以後就不會有趙構什麽事了。


    不說朝廷一片哀鴻遍野,梁山本寨這邊也是忙碌異常。


    大批大批的傷員,通過布置有符文的馬車,迅速被運抵本寨修養,整個本寨一下子變成了巨大的傷號營。


    好在本寨這裏的衛生醫療條件相當不錯,通過醫學堂培養的郎中在治療外傷的手段上,還是相當不錯的。


    起碼,在神醫安道全的指揮下,本寨一口氣接收了差不多兩萬傷員,依舊能夠做到井井有條秩序不亂。


    隻不過,一些回來養傷的頭領,對柴大官人發出質問:“為何弟兄們都進入了星辰觀想法的入門狀態,結果還是在亂戰之中戰死?”


    就是宋江,在寫給柴大官人的信中,都隱隱有所提及。


    “哪那麽多為何?”


    “星辰觀想法,乃是一門修煉功法,隻是簡單入門的效果,怎麽可能就叫修煉者在戰場上刀槍不入不怕戰死?”


    “起碼也得達到星光淬體階段,才有可能勉強在戰場上擁有極強生命力,不懼千軍圍攻!”


    “某想問問,戰死的頭領中,有哪一個是已經達到星光淬體的非人強者?”


    一番話,叫前來本寨養傷的頭領無話可說,修煉起來更加賣力和勤奮。


    宋江那頭也熄了聲音,尋常書信往來都是對於眼下局勢的討論,再也沒有說過質疑的話。


    眼下的河北局勢,可以用崩亂形容。


    童貫所部殘兵敗將一路後撤,差點一口氣撤到東京汴梁一帶,就跟被打斷了脊梁骨一樣。


    就柴大官人收集到的信息,那幫子汴梁禁軍抽調的將士,凡是能夠活著回來的,幾乎每天都有人私下裏跑路回家。


    本來童貫收拾收拾,可能還能收攏差不多三到五萬的兵馬。


    就算戰鬥力都是紙糊的,也能唬唬人不是?


    可惜,童貫自身也是失魂落魄,像是被嚇破了膽一般,根本就沒有理會搖搖欲墜的敗軍,而是直接跑回汴梁討好道君皇帝去了。


    這次征遼慘敗,自然要推出替罪羊,很明顯童貫就是最好的選擇。


    童貫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也懶得收攏被嚇破了膽的手下敗俊,而是一門心思討好道君皇帝,不至於被當了替罪羊。


    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操作的,反正最後道君皇帝放了他一馬,最後還要童貫繼續征召兵馬,打算繼續收複燕雲十六州。


    這時候,能夠頂住燕雲十六州遼軍攻勢,還能維持基本戰鬥力,此時數量已經不足兩萬的梁山大軍,就格外顯眼。


    最起碼,梁山大軍能夠頂得住遼軍的兵鋒,這是精銳西軍也做不到的事情。


    然後,剩下的不足兩萬梁山大軍,就入了道君皇帝,還有童貫等權臣的法眼。


    說句不好聽的,此時頓兵河北不足兩萬的梁山大軍,可以算的上大宋境內最靠譜的機動兵力了。


    西軍是顧不上了,主力都崩散了,剩餘西軍則要防備西夏黨項人,其餘兵馬不值一提。


    說起來真是好笑,大宋號稱禁軍百萬,結果仔細一扒拉,百萬禁軍基本上都是紙糊的,真的到了關鍵時刻根本就指望不上,還得依靠梁山大軍這樣賊寇轉變過來的人馬。


    與此同時,梁山大軍的一些秘密,再也隱藏不住了。


    入雲龍公孫勝會呼風喚雨,擺陣法布置奇門遁甲之能,絕對是擁有貨真價實本事的得道高人。


    另有經過星光淬體,實力強大到不可思議的非人強者。


    這樣的強者,在戰場上完全可以以一人敵一軍,實力恐怖強悍之極。


    朝廷也隻看到這些,單是如此已經相當震驚了。


    道君皇帝一時竟顧不得征討遼國之事,急忙招來童貫詢問入雲龍公孫勝之事,大有將其征召到汴梁皇宮作為道門供奉的意思。


    之前在征討方臘叛軍的時候,因為方臘叛軍擁有控火異術,童貫向朝廷請求過征召道門和佛門高士應對的舉措。


    隻是朝廷征召的高士確實身懷修為,可惜在對上方臘部擁有異火之術的對手時表現不佳。


    道君皇帝自然也是清楚的,於是對於這些真正有修為在身的高士,並沒有太過重視。


    隻是這次,梁山大軍的底細太過驚世駭俗了。


    入雲龍公孫勝乃是經曆過戰火磨練的道門高士,對於一心想要尋道求長生的道君皇帝吸引極大。


    童貫一聽,道君皇帝想要邀請公孫勝成為宮廷供奉,這怎麽能行?


    公孫勝可是全程參與征討方臘叛軍的戰事,對於童貫的拙劣表現門兒清,要是到了皇帝身邊‘胡言亂語’幾句,童貫還想不想繼續混了?


    好說歹說,終於將道君皇帝‘不靠譜’的想法壓製下去,童貫對於梁山大軍開啟了奪權的攻勢。


    整個大宋朝,對於武人的防備,已經深刻到了骨髓裏。


    凡是冒頭的武將,基本上都難有好下場。


    仁宗朝的狄青,可以說得到了仁宗的全力支持和維護,結果還不是被勢力龐大的文官集團逼得鬱鬱而終?


    也就是種家和折家這等西北將門世家,因為邊境戰爭的緣故,手裏一直都掌握了不弱的兵馬,為了維持將門的獨特地位,自宋建國百餘年,不知道戰死多少族人才得到的地位。


    就是如此,也是活得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生怕哪一天朝廷突然翻臉滅門。


    大宋乃是士大夫的天堂,可絕對是有抱負武人的煉獄!


    眼下,梁山大軍表現極為驚人,竟然能夠以同等數量的兵力,和遼國軍隊大打出手還不落下風。


    這樣的強軍,一定得掌握在朝廷手中!


    不要以為這是童貫的想法,還是上至道君皇帝,下至朝堂一幹士大夫的集體意思。


    朝廷不僅要徹底掌控不足兩萬的梁山大軍,等利用過後還要將梁山大軍徹底分拆,再也形不成大規模的武裝力量為止。


    至於如何掌握梁山大軍,其實手段相當簡單!


    不過就是封官,將梁山大軍的首領調離罷了。


    於是很快,身在河北前線的宋江,就接到了朝廷的調令。


    直接升任為武德大夫,延州安撫使!


    這樣的官職,可比之前的所謂先鋒官這樣的虛銜,可要靠譜得多,也正式得多。


    盧俊義,也得了一個廬州安撫使的職位!


    梁山兩位正副統領,這時候全都得到了朝廷的正式官職任命,算是一舉踏入了地方軍事高官行列。


    至於下麵一幹頭領,也基本都是指揮使,以及副將和正將的官職。


    一時間,整個梁山大軍營地歡聲雷動,宋江和盧俊義更是喜不自禁,有一種得償所願的人生滿足感。


    隻是,當前來傳召的朝廷使者,催促宋江和盧俊義盡快上任的時候,兩人傻眼了。


    尤其是宋江,很快就明白怎麽回事,頓時心情複雜到了極點,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他畢竟在鄆城縣衙混跡多年,哪裏不知道朝廷的手段?


    這是要奪梁山大軍軍權啊……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隻是,朝廷用的是陽謀,給了他難以舍棄的好處,換取朝廷對梁山大軍的控製。


    宋江倒是沒有旁的心思,可他知曉梁山大軍乃是他立足朝廷的根本,若是失去了梁山大軍的支持,怕是以後的官場路不好走。


    當然,要他拒絕朝廷的‘好意’,那也是不可能的。


    之前力排眾議接受招安,不就是為了這一天麽?


    其餘頭領聞訊,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是好。


    朝廷給了足夠的好處,延州安撫使可不是說著玩的,乃是麵對西夏的前線軍事重鎮,可以說軍政一把抓,乃是絕對的重要職位。


    用延州安撫使的官職,換取梁山大軍的指揮權,朝廷這次的誠意還是很足的。


    起碼,一幹降將出身的頭領就是這麽想的。


    就是其餘草莽出身頭領感覺不妥,卻也說不出所以然來,隻看宋江究竟是什麽想法和選擇。


    可不等宋江和一幹梁山頭領心中糾結,另一邊的玉麒麟盧俊義,則是樂嗬嗬打點行裝,招呼浪子燕青就準備離開前往瀘州赴任,對於梁山大軍沒有什麽好留戀的.


    要說盧俊義對梁山有什麽好感,那是在自欺欺人。


    隻不過當初既然上了山,他也就沒什麽後路可言了。


    眼下,能夠得到廬州安撫使的職位,絕對是天降驚喜,要不立即上任才叫傻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福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叫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叫排雲掌並收藏諸天福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