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驚無險!


    李恪返回重陽宮的路上,仔細琢磨這四個字,心中說不出的古怪。


    這是算命大師袁天罡,給他這次吐蕃之行算的卦。


    按說他應該驚喜才對,隻是一想到浮屠山的烏巢禪師,總有種不真實的趕腳。


    開玩笑,若他在吐蕃地界肆意妄為,那位烏巢禪師真的不會跑來收拾自己?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換做是他也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啊。


    不過袁天罡的卦象,卻是讓他下定了隱身幕後,不主動出頭的想法。


    幫助唐軍,也不一定非要他親自出馬。


    暗地裏出手一樣可行,隻要唐軍的表現,沒有明顯的異常,相信烏巢禪師也不會老是盯著吐蕃不放。


    盡管吐蕃是密宗的大本營,可那裏還不知道是否有大唐這裏的莫名壓製力量。


    若是有的話,怕是烏巢禪師也沒辦法肆意妄為。


    他現在,有點希望大唐地界這種莫名的壓製力量,範圍能夠更加廣闊一點。


    回到了重陽宮,他沒有和李承乾見麵說話的想法,隻是招來負責重陽宮日常瑣碎事務的道人,叮囑一番表示又要閉關潛修,讓他好好看著點不要出了亂子。


    等一切準備妥當,他悄然離開了重陽宮,拿著李世民給的信物直奔吐蕃地界而去。


    以他的速度,幾個呼吸功夫就能達到目的地。


    不過他並沒有如此急切,離開了長安地界後,買了一匹駿馬,一邊遊覽大唐的壯美風光,一邊慢悠悠朝目的地趕去。


    離開了關中地界,那種莫名的壓製力量並沒有減弱多少。


    李恪對此也是有些無可奈何,也不知道是什麽樣的存在,搞出了這樣的手段,對修行之輩實在太不友好了。


    作為體修,李恪的實力並沒有削弱太多,隻是許多道法神通都沒辦法發揮效果,甚至就連施放都成了問題,這樣的狀況就不是很美妙了。


    不提心中的腹誹,此時的大唐正處於貞觀盛世期間,政治清明經濟發展迅猛,民生安定國力升騰。


    一路上所見所聞,讓他對大唐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認識。


    盡管也有叫人不爽的事情,而且世家大族的力量蔓延得有些過分,不過總體而言還是相當不錯的。


    雖說並沒有全力趕路的意思,可他的前進速度依舊不慢。


    兩個月後,他便騎馬離開了大唐地界,進入了人煙稀少,環境相對而言比較惡劣的吐蕃境內。


    此時,大唐和吐蕃正處於戰爭狀態。


    出了大唐邊境後,原本穩定的秩序陡然一變。


    在吐蕃地界不過行走了數日,便遭遇了三四股匪盜,簡直叫人不得安寧。


    、看的出來,這些匪盜有尋常牧民,也有受過一定軍事訓練,可能是被打散的散兵遊勇。


    他們的衝擊,對李恪自然造不成絲毫影響。


    隨便揮了揮手,就將這些不長眼的家夥全部嚇走。


    沒有叫李恪失望,吐蕃地界竟然真的有那種莫名的壓製力量,不過比起大唐地界要弱不少。


    他自然不清楚其中的因素,不過暫時也沒有追根究底的心思。


    找了個隱蔽地點布置了一番,第一時間使出了玄光鏡的法術,遵循唐僧西行的路途探查過去。


    可叫他鬱悶的是,玄光鏡的探查剛剛到了兩界山,也就是鎮壓了孫猴子五百年的五指山,就突然失去了效果。


    看著化作光點消散的玄光鏡法術,李恪陷入了森森的沉思狀態,許久都沒有其他動作。


    算了,既然在那種莫名壓製力量存在的區域,法術效果如此差勁,那就幹脆離開這片區域試一試。


    剛剛玄光鏡查探到的兩界山,應該就是那種莫名壓製力量的最大影響區域了吧。


    不然,玄光鏡法術也不會突然失了效果。


    想這些沒有用處,眼下還不是付諸實施的好時候,先得解決了唐軍遇到的麻煩再說。


    此時,有一部唐軍殺入了吐蕃境內,正和吐蕃大軍大打出手,隔得老遠就能看到那森然的軍氣直衝雲霄。


    以唐軍的戰力,還有優秀的統帥,本來這場戰事早就應該以勝利告終,甚至可能已經殺入了吐蕃的核心腹地。


    可也不知道吐蕃使了什麽手段,原本即將崩潰的大軍突然戰力爆表,實力提升了不是一星半點。


    唐軍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了個措手不及,也幸好統帥能力出色,雖然損失不小卻還是穩定住了局麵。


    隻是,麵對吐蕃軍隊突然的變化,經過多番試探已經弄清楚了究竟。


    吐蕃軍隊使用了某些秘術,這才讓軍將實力突然暴增,一個個力大無窮身如鋼鐵。


    幸好這樣的秘術無法持久,而且明顯有不小後遺症,吐蕃大軍也不敢大規模長時間使用,不然怕是唐軍早就支撐不住,甚至被吐蕃大軍反攻入大唐境內了。


    可就是如此,唐軍也是吃足了苦頭,損失也是相當慘重。


    若非後續支援及時,加上統帥能力出眾,怕是眼下的情況更加糟糕。


    當李恪拿著信物,趕到唐軍駐地的時候,唐軍眼下就是這麽個尷尬處境。


    再沒有應對吐蕃軍隊秘法的情況下,想要徹底解決對麵的吐蕃大軍,顯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起碼,聽聞消息主動出營接待的唐軍統帥,直接在李恪跟前表露了這樣的心思。


    李恪倒是不以為然,他也沒有搶奪對方指揮權的意思。


    當過皇帝也做過霸主,自然對軍中事務了然於心。


    麵對小心翼翼卻又謹慎防備的唐軍統帥,倒是沒有爆發什麽不好的脾氣。


    “具體的情況跟我說說吧,我這次過來是幫你們排憂解難的,可沒興趣染指什麽軍權!”


    李恪好笑道:“我真要是強行奪權,你們難道還敢反抗不成,想多了吧?”


    一番話,說的唐軍統帥和幾位核心將領麵麵相覷好不尷尬,同時心中也暗暗鬆了口氣。


    他們又不是傻吊,李恪把話都說開了,顯然並沒有奪權的意思,他們也算是以小人之心,度了一回君子之腹。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配合吧。


    唐皇李世民將李恪派來,總不可能是和他們開玩笑的吧。


    顯然,唐皇不會這麽無聊,行事也不會這麽無腦。


    他們將之前的戰事,還有眼下遇到的狀況,以及困難全部都說道清楚,最後無奈表示,要是沒辦法破除吐蕃大軍的古怪手段,唐軍最後隻有撤退一途。


    當然,唐軍不是沒有打過敗仗,就算撤退也算不得什麽。


    唐皇李世民可是打仗的行家,隻要了解其中緣由,就不會太過苛責唐軍統帥和一幹將領。


    隻是,若唐軍主動撤退,會不會助長了吐蕃大軍的氣焰?


    若是吐蕃大軍跟著撤退的唐軍,意欲殺入大唐境內可如何是好?


    從它國疆域撤軍,和被它國軍隊殺入本國疆域,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


    到時候,邊疆地域大打出手,受苦受難的就是大唐百姓了。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 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以唐皇李世民的性格,絕對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


    不說此時的唐軍統帥和將領會倒大黴,吐蕃大軍有秘法在手戰力極強,到時候唐軍的損失可就慘重了。


    不管於公於私,眼下唐軍最好的選擇,就是將對麵的吐蕃大軍幹翻,起碼也得重創,打得他們不敢有其他心思。


    李恪自然知曉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不然也不會巴巴跑來唐軍大營。


    一旦消息傳回長安,一些有心人可就坐不住了。


    還是那句話,他的身份太過敏感了。


    唐皇李世民的庶長子,在嫡長太子和嫡次子全部被廢的當下,李恪這個庶長子的身份格外刺眼。


    若是叫有心人懷疑他有染指軍權的想法,那以後就別想安生修煉了。


    以前,他還對李世民的掌控能力比較有信心。


    可遊曆過一番,看到過大唐境內的真實情況後,他可不會這麽認為了。


    世家大族的力量,確實有些過分強悍了。


    不然,也不會出現李世民想和頂級世家大族聯姻,人家根本就不搭理的尷尬情況出現。


    想想這個身份的便宜祖父楊廣是怎麽倒黴的,就可以知曉世家大族到底有多猖狂。


    若是叫某些存在,以為他有了奪嫡的心思,之後的手段可就要層出不窮了。


    李恪自然不怕這些,可是怕麻煩啊。


    不說旁的,時不時被打擾,那真就是膈應人了。


    當然了,李恪既然應下了李世民的吩咐,自然也不會真的袖手旁觀。


    對唐軍的處境有了清晰認識後,接下來就是對吐蕃大軍,特別是施展過秘法的吐蕃軍將的了解了。


    他並沒有隻聽唐軍統帥的講解,特別示意這廝調動大軍,和吐蕃大軍幹上一場,他要混在軍中仔細觀察體會。


    這個要求,叫唐軍統帥很是為難,不過最後挨不過李恪的說辭,還是咬牙答應下來。


    不答應不行,除非他真的不在乎頭上的官帽,那怎麽可能?


    隻是李恪這個幌子若是出了意外,估計這廝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想要下定決心也是相當考驗人心的,他刻意安排了相當嚴密的防護措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福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叫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叫排雲掌並收藏諸天福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