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陝西百姓的期盼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者:昆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陛下剛開始對你說的為將五危,你要時刻記在心中,切不可忘!”
“第二,天雄軍忠的是皇室、是陛下,不是天雄軍的某個將領,這一點你要牢記。”
盧象升臉色嚴肅,朝著王承恩一躬身:“明白!”
兩人又聊了幾句後,王承恩才離去。
牽著五明驥朝著宮外走去的盧象升,緊緊了韁繩,若不是身後的五明驥和背上背著的聖旨,他都覺得這是一場夢一樣。
不僅完成了自己入軍伍的夢想,陛下更是給了他組建新軍的權利,何等的信任。
“既然陛下信任,那我絕對不能辜負了陛下的期望,明年六月的演武,我一定要讓天雄軍大放光彩,給陛下爭光!”
盧象升說完,又看了看皇宮,轉身上馬朝著大名府而去。
既然要招人,那最好的就是從自己的家鄉、或者自己所任職的地方招,自己熟悉,當地百姓擁護,招的人放心,也招的快。
一路上,盧象升都在思索自己準備籌建的新軍到底是哪樣的?
“山地軍?不行,忠貞侯的白杆兵就是山地軍,天下無敵,再來一支意義不大。”
“火器軍?也不行,京營有神機營,火器製造麻煩,配置不了那麽多。”
“組建一支善於長途奔襲的奇兵?專門用來劫營和奇襲?”
“大明不缺少步兵,缺的是能抗衡建奴騎兵的野戰軍……”
……
一個個想法在盧象升腦海中形成。
五明驥在飛奔,北京城逐漸被拋在身後。
他還是他,但一趟京城之行,徹底的改變了他未來的人生軌跡。
皇宮內,王承恩從禦馬監回來後去了一趟司禮監和內閣,將盧象升的任命和聖旨備份了。
高時明和孫承宗兩人也沒有說什麽,騰驤四衛都在改製,再添一衛又有什麽好奇怪的。
而且這是掛在皇帝親軍下的,費用也是內帑出,那就是皇室自己的事情,他們無權管。
大明如此狀態,皇帝練新軍,增強軍力,他們巴不得這麽做,怎麽會反對?
隻是他們對這位新軍的指揮使盧象升有些好奇,但皇帝都說好,他們再反對不是搞事情嘛。
回到東暖閣,王承恩低聲道:“皇爺,盧大人出城了,看方向應該是回大名府了。”
“不用管他,朕既然給了他權力,怎麽做是他的事兒,朕隻看結果。”
崇禎擺了擺手,看著大明地圖連頭都沒有回。
黨爭中的閹黨被清理了,隻剩下東林黨了,其餘如浙黨、楚黨等都無關緊要。
自己現在有騰驤四衛、錦衣衛、二十一衛、五城巡城司以及坐鎮的白杆兵,東林黨也翻不起浪花,無非是什麽時間開始整頓。
新軍也有人在練了,那今年唯一要做的就是陝西的民變和八大晉商了。
“大伴,這個時間點,袁可立應該快到西安府了吧!”
“回皇爺,翰林承旨是十月二十七日到達睢州縣城,將聖旨傳給了袁可立大人,袁大人接旨後立刻就出發了,
今天是十一月十二,睢州離西安一千五裏路,考慮到袁大人年事已高,路上可能會慢一些,也就是這兩三日的時間了。”
“也就說,朝廷永不加賦和陝西境內百姓三年不征賦、招撫民變的兩道聖旨已經在陝西傳了二十天了?”
崇禎算了算時間,喃喃自語:“也不知道陝西境內怎麽樣了?”
他總覺得陝西民變的事情沒有那麽好平息。
“大伴,讓李若漣再次增派兩個百戶的錦衣衛去陝西,必要時可以調動當地的衛所協助探查消息。
密切注意陝西傳回的消息,一旦傳回,立刻送過來!”
“奴婢領旨!”
王承恩回應後,崇禎回到龍案後開始批著奏章,東暖閣內陷入沉寂。
此刻的陝西境內,經過二十餘天的宣傳,朝廷的永不加賦和陝西境內百姓三年不征賦、招撫民變的兩道聖旨在迅速的流傳著。
百姓們欣喜若狂,每一個角落都在議論著。
難民們雖然饑餓難耐,精神不振,但聽見兩道聖旨的消息,頓時來了精神。
“蒼天呀,這回有救了,朝廷終於想起我們了。”
“是啊,永不加賦,三年不征,隻要熬過今年,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有盼頭就好呀。”
“朝廷派的是袁可立,這人是三朝……四朝老臣,為官清廉,朝廷救災的糧食終於不會落入那些狗官手上了,大夥有救了。”
“孩子,再堅持幾天,就有糧食了,咱們就不會餓肚子了!”
……
百姓們是開心了,但也有人不開心,例如民變隊伍的高層、士紳商人、境內官吏。
士紳商人不開心是因為朝廷的賑災力度和不允許漲價,原本能大發一筆橫財的,現在能賺一些就算不錯了。
更讓他們憤怒的是,一天前朝廷派來的人竟然要從他們手中平價買糧、甚至是借糧。
還給了他們三天考慮的期限,到時候不借,後果自負。
官吏不開心則是因為民變和旱災的事情,他們失職,朝廷會清算。
此刻,在白水縣洛河北的一處山穀中,數千人聚集。
此處就是誅殺白水知縣張鬥耀,開倉濟民的民變隊伍,山穀中的大帳中,民變隊伍的高層齊聚。
“首領,朝廷下發了不征賦和招撫的聖旨,現在整個陝西都在議論,我們怎麽辦?”
“是呀,我們最多的時候有八千人,因為兩道聖旨,現在隻有三千人了,而且每天都還在減少。”
“聽說朝廷從四大邊鎮調了一萬兩千人,京營也調了部分人,還攜帶了火器,如果我們不接受招撫,那就殺無赦!”
“要不投降吧,朝廷都說了,隻要投降既往不咎!”
“愚蠢!”
左手第一個座位上的人猛的怒喝了一聲,站起來看向眾人,眼中滿是凶光:“隻要投降就既往不咎,朝廷的話你們也信?”
“第二,天雄軍忠的是皇室、是陛下,不是天雄軍的某個將領,這一點你要牢記。”
盧象升臉色嚴肅,朝著王承恩一躬身:“明白!”
兩人又聊了幾句後,王承恩才離去。
牽著五明驥朝著宮外走去的盧象升,緊緊了韁繩,若不是身後的五明驥和背上背著的聖旨,他都覺得這是一場夢一樣。
不僅完成了自己入軍伍的夢想,陛下更是給了他組建新軍的權利,何等的信任。
“既然陛下信任,那我絕對不能辜負了陛下的期望,明年六月的演武,我一定要讓天雄軍大放光彩,給陛下爭光!”
盧象升說完,又看了看皇宮,轉身上馬朝著大名府而去。
既然要招人,那最好的就是從自己的家鄉、或者自己所任職的地方招,自己熟悉,當地百姓擁護,招的人放心,也招的快。
一路上,盧象升都在思索自己準備籌建的新軍到底是哪樣的?
“山地軍?不行,忠貞侯的白杆兵就是山地軍,天下無敵,再來一支意義不大。”
“火器軍?也不行,京營有神機營,火器製造麻煩,配置不了那麽多。”
“組建一支善於長途奔襲的奇兵?專門用來劫營和奇襲?”
“大明不缺少步兵,缺的是能抗衡建奴騎兵的野戰軍……”
……
一個個想法在盧象升腦海中形成。
五明驥在飛奔,北京城逐漸被拋在身後。
他還是他,但一趟京城之行,徹底的改變了他未來的人生軌跡。
皇宮內,王承恩從禦馬監回來後去了一趟司禮監和內閣,將盧象升的任命和聖旨備份了。
高時明和孫承宗兩人也沒有說什麽,騰驤四衛都在改製,再添一衛又有什麽好奇怪的。
而且這是掛在皇帝親軍下的,費用也是內帑出,那就是皇室自己的事情,他們無權管。
大明如此狀態,皇帝練新軍,增強軍力,他們巴不得這麽做,怎麽會反對?
隻是他們對這位新軍的指揮使盧象升有些好奇,但皇帝都說好,他們再反對不是搞事情嘛。
回到東暖閣,王承恩低聲道:“皇爺,盧大人出城了,看方向應該是回大名府了。”
“不用管他,朕既然給了他權力,怎麽做是他的事兒,朕隻看結果。”
崇禎擺了擺手,看著大明地圖連頭都沒有回。
黨爭中的閹黨被清理了,隻剩下東林黨了,其餘如浙黨、楚黨等都無關緊要。
自己現在有騰驤四衛、錦衣衛、二十一衛、五城巡城司以及坐鎮的白杆兵,東林黨也翻不起浪花,無非是什麽時間開始整頓。
新軍也有人在練了,那今年唯一要做的就是陝西的民變和八大晉商了。
“大伴,這個時間點,袁可立應該快到西安府了吧!”
“回皇爺,翰林承旨是十月二十七日到達睢州縣城,將聖旨傳給了袁可立大人,袁大人接旨後立刻就出發了,
今天是十一月十二,睢州離西安一千五裏路,考慮到袁大人年事已高,路上可能會慢一些,也就是這兩三日的時間了。”
“也就說,朝廷永不加賦和陝西境內百姓三年不征賦、招撫民變的兩道聖旨已經在陝西傳了二十天了?”
崇禎算了算時間,喃喃自語:“也不知道陝西境內怎麽樣了?”
他總覺得陝西民變的事情沒有那麽好平息。
“大伴,讓李若漣再次增派兩個百戶的錦衣衛去陝西,必要時可以調動當地的衛所協助探查消息。
密切注意陝西傳回的消息,一旦傳回,立刻送過來!”
“奴婢領旨!”
王承恩回應後,崇禎回到龍案後開始批著奏章,東暖閣內陷入沉寂。
此刻的陝西境內,經過二十餘天的宣傳,朝廷的永不加賦和陝西境內百姓三年不征賦、招撫民變的兩道聖旨在迅速的流傳著。
百姓們欣喜若狂,每一個角落都在議論著。
難民們雖然饑餓難耐,精神不振,但聽見兩道聖旨的消息,頓時來了精神。
“蒼天呀,這回有救了,朝廷終於想起我們了。”
“是啊,永不加賦,三年不征,隻要熬過今年,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有盼頭就好呀。”
“朝廷派的是袁可立,這人是三朝……四朝老臣,為官清廉,朝廷救災的糧食終於不會落入那些狗官手上了,大夥有救了。”
“孩子,再堅持幾天,就有糧食了,咱們就不會餓肚子了!”
……
百姓們是開心了,但也有人不開心,例如民變隊伍的高層、士紳商人、境內官吏。
士紳商人不開心是因為朝廷的賑災力度和不允許漲價,原本能大發一筆橫財的,現在能賺一些就算不錯了。
更讓他們憤怒的是,一天前朝廷派來的人竟然要從他們手中平價買糧、甚至是借糧。
還給了他們三天考慮的期限,到時候不借,後果自負。
官吏不開心則是因為民變和旱災的事情,他們失職,朝廷會清算。
此刻,在白水縣洛河北的一處山穀中,數千人聚集。
此處就是誅殺白水知縣張鬥耀,開倉濟民的民變隊伍,山穀中的大帳中,民變隊伍的高層齊聚。
“首領,朝廷下發了不征賦和招撫的聖旨,現在整個陝西都在議論,我們怎麽辦?”
“是呀,我們最多的時候有八千人,因為兩道聖旨,現在隻有三千人了,而且每天都還在減少。”
“聽說朝廷從四大邊鎮調了一萬兩千人,京營也調了部分人,還攜帶了火器,如果我們不接受招撫,那就殺無赦!”
“要不投降吧,朝廷都說了,隻要投降既往不咎!”
“愚蠢!”
左手第一個座位上的人猛的怒喝了一聲,站起來看向眾人,眼中滿是凶光:“隻要投降就既往不咎,朝廷的話你們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