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風流才子茅元儀,兵書寶庫武備誌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者:昆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
崇禎精神一震,立刻來了興趣:“孫愛卿說說,朕倒是要看看是哪位大才能入得了孫愛卿的法眼!”
“陛下,臣在遼東任督師時,認識一位奇人,
協助臣在山海關內外考察地形,研究敵情,協助作戰,抵禦後金的進攻,收複遼東九城四十五堡,他有一定的功勞!”
聽到這裏,袁可立眼中精光一閃,立刻道:“孫閣老說的可是茅元儀?”
“袁閣老聽過?”
“何止是聽過,本閣也是神交已久,可惜未得一見呀!”
聽著孫承宗和袁可立的對話,群臣頓時好奇心大起,而一邊一直沉默的袁崇煥則是臉色更加陰沉了一些。
崇禎則是眉頭輕皺,茅元儀這個名字很耳熟,但他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裏聽過。
“他那套《武備誌》本閣可是時時翻閱,這本兵書收錄的內容,每一項都是考鏡源流,還有對各種問題的看法,
材料豐富而又取舍精當,最關鍵的是全書都是圍繞著武備問題來進行的,
且很難想象他在編寫這本書的時候,還不到二十歲。”
聽著武備誌,崇禎腦海中的記憶瞬間被激活,他知道茅元儀是何人了。
這本書被後世稱之為兵書寶庫的存在,是一部以資料價值為主,理論價值為輔的大型資料性著作。
建奴入關後,因為茅元儀編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保衛明朝,加上抗擊後金政權,武備誌被建奴列為禁書的存在了。
能被建奴列為禁書,足見這本書在軍事上的影響了。
如果說建奴入關後,能重視這本書,以當時的國力,或許就不會有被西方欺辱了半個多世紀的曆史了。
但崇禎還是有些疑惑的,當即問道:“孫愛卿,既然武備誌被你們如此推崇,朕看其他人好像不太知道茅元儀?”
“陛下,這本書是茅元儀自編自刻自印,前期隻有少量,送給了臣等幾人,想請臣為之作序、修訂,
但當時臣在忙於遼東之事,加上魏黨阻攔,這本書也隻是在少數人手中流傳,
後來茅元儀又接連被削職、流放,這本書就更不可能廣泛流傳了!”
“削職?流放?”
崇禎眉頭一皺:“怎麽回事,說說具體情況!”
聽著皇帝的詢問,孫承宗沉默了一下,低聲道:“去年茅元儀就想將《武備誌》進獻給熹宗,但被王在晉等人中傷,以傲上之罪,被放逐到定興江村。”
“事實呢?”
“實際上茅元儀並沒有傲上,隻是言語上激烈了一些而已,年輕人想報國,這能理解,陛下可以找錦衣衛查證一下。”
“混賬!”
崇禎臉色陰沉了下來,既然孫承宗敢這麽說,那就意味著,茅元儀隻是失禮。
隨即看向韓癀:“韓愛卿,朕記得王在晉在魏閹逆案中因參與纂修《三朝要典》被定為諂附之罪,調往南京任刑部尚書吧!”
“是!”
“身為朝廷重臣,不思為朝廷選拔人才,卻是惡意打壓,實在是可惡至極!”
“傳旨到南京,將王在晉革職查辦,剝奪一切頭銜!”
“臣遵旨!”
群臣這會兒也沉默了,根本不敢說話。
孫承宗和袁可立兩人的對話表達了對茅元儀的推崇,而這正是皇帝所急需的。
為了一個過氣的南京刑部尚書出頭而卻惹得皇帝不高興,還可能被孫承宗、袁可立記住,得不償失。
而以大明講武堂的重要性,院長一職絕對是比火器研究院、農業研究院更為重要的存在了。
如果茅元儀能入皇帝發言,那絕對是一顆新星。
“李若漣,你派人去一趟定興,請茅元儀回北京城,朕要召見他!”
“袁愛卿,你那本《武備誌》借朕看看?”
“好了,退朝吧!”
崇禎說完,便下了平台。
走出皇極殿後,崇禎低聲道:“大伴,讓錦衣衛查查茅元儀,速度要快!”
半個時辰後,袁可立親自將武備誌送到了東暖閣。
看著厚厚五摞足足有七八十本書的武備誌,崇禎有些吃驚,按照這種印書,至少有兩百萬字,簡直是巨作了!
吃驚過後,隨後拿起了最上麵的一本書翻了起來:“袁愛卿,你給朕簡短的介紹一下這本書!”
“陛下,此書體係宏大,條理清晰,體例統一,將兩千多種各朝代的兵書分門別類,
分為兵訣評、戰略考、陣練製、軍資乘、占度載等五個大類,每一個大類又分若幹個小類,例如《軍資乘》,下又分為八類六十四個細目。
這本書從理論到實際,盡然有序,不可分割!
臣以為,這本書再稍加修整、分層,直接可以放在講武堂中,作為教授講武堂弟子所用的資料。”
崇禎放下書,輕輕的拍了拍數十本書,低聲道:“那茅元儀能不能擔任講武堂的副院長?”
“臣以為可以一試,先不談他的管理能力,單純軍事的見解上來看,絕對是可行的,
能將數千軍事典籍匯總並加以分析,這種邏輯能力,同輩之中少有。
有人給出了:年少西吳出,名成北闕聞。下帷稱學者,上馬即將軍,足可見其才華了。”
崇禎沉思了片刻:“這事朕再想想,你先去忙吧!”
袁可立離去,崇禎慢慢的翻看著每本書的前序。
兩天後,東暖閣內,崇禎看著錦衣衛送來的關於茅元儀的調查結果,眼中滿是古怪之意。
此人竟然沒有功名在身,而是以協助孫承宗收複九城四十五堡,被薦為從九品的翰林院待詔,主要負責章疏文史的校對。
就這麽一個小官職,竟然還被魏忠賢給削職了,足可見對他的害怕。
更有意思的是茅元儀竟然納秦淮名妓楊宛、王微為妾。
崇禎也是搞不明白了,怎麽這些文人都喜歡納名妓為妾。
錢謙益如此,茅元儀如此,還有兵部尚書侯徇的兒子侯方域在十幾年後取了秦淮八豔的李香君,以及陳圓圓與吳三桂、冒辟疆與董小宛……
不過也難怪,他爺爺是有名的藏書家,年少多金,風流倜儻,名聲大震,哪個少女不愛?
“哎,自古才子愛佳人,茅元儀雖然風流,但能在那種環境下編書,足可見其心性超然和自律了,罷了,先召他看看吧!”
喃喃自語後,崇禎看著王承恩:“大伴,傳茅元儀!”
崇禎精神一震,立刻來了興趣:“孫愛卿說說,朕倒是要看看是哪位大才能入得了孫愛卿的法眼!”
“陛下,臣在遼東任督師時,認識一位奇人,
協助臣在山海關內外考察地形,研究敵情,協助作戰,抵禦後金的進攻,收複遼東九城四十五堡,他有一定的功勞!”
聽到這裏,袁可立眼中精光一閃,立刻道:“孫閣老說的可是茅元儀?”
“袁閣老聽過?”
“何止是聽過,本閣也是神交已久,可惜未得一見呀!”
聽著孫承宗和袁可立的對話,群臣頓時好奇心大起,而一邊一直沉默的袁崇煥則是臉色更加陰沉了一些。
崇禎則是眉頭輕皺,茅元儀這個名字很耳熟,但他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裏聽過。
“他那套《武備誌》本閣可是時時翻閱,這本兵書收錄的內容,每一項都是考鏡源流,還有對各種問題的看法,
材料豐富而又取舍精當,最關鍵的是全書都是圍繞著武備問題來進行的,
且很難想象他在編寫這本書的時候,還不到二十歲。”
聽著武備誌,崇禎腦海中的記憶瞬間被激活,他知道茅元儀是何人了。
這本書被後世稱之為兵書寶庫的存在,是一部以資料價值為主,理論價值為輔的大型資料性著作。
建奴入關後,因為茅元儀編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保衛明朝,加上抗擊後金政權,武備誌被建奴列為禁書的存在了。
能被建奴列為禁書,足見這本書在軍事上的影響了。
如果說建奴入關後,能重視這本書,以當時的國力,或許就不會有被西方欺辱了半個多世紀的曆史了。
但崇禎還是有些疑惑的,當即問道:“孫愛卿,既然武備誌被你們如此推崇,朕看其他人好像不太知道茅元儀?”
“陛下,這本書是茅元儀自編自刻自印,前期隻有少量,送給了臣等幾人,想請臣為之作序、修訂,
但當時臣在忙於遼東之事,加上魏黨阻攔,這本書也隻是在少數人手中流傳,
後來茅元儀又接連被削職、流放,這本書就更不可能廣泛流傳了!”
“削職?流放?”
崇禎眉頭一皺:“怎麽回事,說說具體情況!”
聽著皇帝的詢問,孫承宗沉默了一下,低聲道:“去年茅元儀就想將《武備誌》進獻給熹宗,但被王在晉等人中傷,以傲上之罪,被放逐到定興江村。”
“事實呢?”
“實際上茅元儀並沒有傲上,隻是言語上激烈了一些而已,年輕人想報國,這能理解,陛下可以找錦衣衛查證一下。”
“混賬!”
崇禎臉色陰沉了下來,既然孫承宗敢這麽說,那就意味著,茅元儀隻是失禮。
隨即看向韓癀:“韓愛卿,朕記得王在晉在魏閹逆案中因參與纂修《三朝要典》被定為諂附之罪,調往南京任刑部尚書吧!”
“是!”
“身為朝廷重臣,不思為朝廷選拔人才,卻是惡意打壓,實在是可惡至極!”
“傳旨到南京,將王在晉革職查辦,剝奪一切頭銜!”
“臣遵旨!”
群臣這會兒也沉默了,根本不敢說話。
孫承宗和袁可立兩人的對話表達了對茅元儀的推崇,而這正是皇帝所急需的。
為了一個過氣的南京刑部尚書出頭而卻惹得皇帝不高興,還可能被孫承宗、袁可立記住,得不償失。
而以大明講武堂的重要性,院長一職絕對是比火器研究院、農業研究院更為重要的存在了。
如果茅元儀能入皇帝發言,那絕對是一顆新星。
“李若漣,你派人去一趟定興,請茅元儀回北京城,朕要召見他!”
“袁愛卿,你那本《武備誌》借朕看看?”
“好了,退朝吧!”
崇禎說完,便下了平台。
走出皇極殿後,崇禎低聲道:“大伴,讓錦衣衛查查茅元儀,速度要快!”
半個時辰後,袁可立親自將武備誌送到了東暖閣。
看著厚厚五摞足足有七八十本書的武備誌,崇禎有些吃驚,按照這種印書,至少有兩百萬字,簡直是巨作了!
吃驚過後,隨後拿起了最上麵的一本書翻了起來:“袁愛卿,你給朕簡短的介紹一下這本書!”
“陛下,此書體係宏大,條理清晰,體例統一,將兩千多種各朝代的兵書分門別類,
分為兵訣評、戰略考、陣練製、軍資乘、占度載等五個大類,每一個大類又分若幹個小類,例如《軍資乘》,下又分為八類六十四個細目。
這本書從理論到實際,盡然有序,不可分割!
臣以為,這本書再稍加修整、分層,直接可以放在講武堂中,作為教授講武堂弟子所用的資料。”
崇禎放下書,輕輕的拍了拍數十本書,低聲道:“那茅元儀能不能擔任講武堂的副院長?”
“臣以為可以一試,先不談他的管理能力,單純軍事的見解上來看,絕對是可行的,
能將數千軍事典籍匯總並加以分析,這種邏輯能力,同輩之中少有。
有人給出了:年少西吳出,名成北闕聞。下帷稱學者,上馬即將軍,足可見其才華了。”
崇禎沉思了片刻:“這事朕再想想,你先去忙吧!”
袁可立離去,崇禎慢慢的翻看著每本書的前序。
兩天後,東暖閣內,崇禎看著錦衣衛送來的關於茅元儀的調查結果,眼中滿是古怪之意。
此人竟然沒有功名在身,而是以協助孫承宗收複九城四十五堡,被薦為從九品的翰林院待詔,主要負責章疏文史的校對。
就這麽一個小官職,竟然還被魏忠賢給削職了,足可見對他的害怕。
更有意思的是茅元儀竟然納秦淮名妓楊宛、王微為妾。
崇禎也是搞不明白了,怎麽這些文人都喜歡納名妓為妾。
錢謙益如此,茅元儀如此,還有兵部尚書侯徇的兒子侯方域在十幾年後取了秦淮八豔的李香君,以及陳圓圓與吳三桂、冒辟疆與董小宛……
不過也難怪,他爺爺是有名的藏書家,年少多金,風流倜儻,名聲大震,哪個少女不愛?
“哎,自古才子愛佳人,茅元儀雖然風流,但能在那種環境下編書,足可見其心性超然和自律了,罷了,先召他看看吧!”
喃喃自語後,崇禎看著王承恩:“大伴,傳茅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