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叛徒回京,毛文龍的功過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者:昆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日後,海滄船在登萊水師碼頭靠岸。
得到消息急匆匆趕來的登萊總兵楊肇基看著從船上下來的眾人,怔了怔:“毛有傑、毛永詩?”
“楊總兵認識?”
“認識!”
楊肇基說完,心中恍然大悟,前幾日他還納悶,錦衣衛去皮島傳旨,最近的路應該是在天津出發才對,怎麽還跑到登萊來,還請求調失守戰船隨行。
原來是去抓人的,而且抓的還是毛文龍最為看中的兩個養孫。
隨即又愣住了,這直接當著毛文龍的麵將這兩人抓出來,是想做什麽?
“這是在敲打毛文龍?”
隻是瞬間,楊肇基就得出了結論。
很簡單,雖然朝廷掌控的實力很強,還取得了龍井關大捷和草原大捷,但皮島孤懸海外,東北已經被建奴占據,陸路無法出兵,也隻有海上一條路。
如今陛下在整頓大明水師,登萊有他整頓登萊水師,福建有鄭芝龍組建南海水師艦隊,南直隸有魏國公整頓巢湖、鄱陽湖、太湖水師。
可水師是個最有技術含量的兵種,所有兵種中,水師是最難的,以目前的進度看,還達不到能圍困皮島的實力。
客套了一番後,汪國興帶著耿仲明、孔有德兩人離開,朝著北京城前進。
隻是十來天的時間,就回到了北京城,一路上遇見了好幾位進京的藩王。
東暖閣內,李若漣沉聲道:“陛下,耿仲明和孔有德兩人帶回來了,汪國興在外候著了!”
“讓他進來說說情況!”
“陛下,臣奉旨到皮島……!”
汪國興進入東暖閣後,快速的複述著當時的情形,隨即又呈上了毛文龍的請罪書。
說是請罪書,不如說是一封述職信。
從參軍開始寫起,幹了哪些事、取得哪些功績,又犯了哪些錯,隨即一轉說這些錯是逼不得已等等。
不待崇禎說話,王承恩又低聲道:“皇爺,袁閣老求見,說是事關皮島的事情!”
“傳!”
片刻後,袁可立進了東暖閣,呈上一封書信:“陛下,這封信是毛文龍給臣的,內容大致是說了皮島的現狀,現在缺人手等等,請臣代為求情等等。”
“喲,還是個有情有義的主兒呢!”
“陛下,前期毛文龍接遼民可能是為了壯大己身,增加兵員,增加手中的籌碼,好和朝廷談判,爭的糧餉等,
但到了後麵,可能就真的是身不由己了,讓那麽多百姓有口吃的,也算是拚了,從這一方麵看,說他是有情有義,也說的過去!”
“朕知道!”
對於毛文龍,崇禎是有些糾結的。
毛文龍有功嗎?那是肯定的,就憑他區區兩百人深入敵後,然後一路開鎮東江,襲擾建奴,接走百萬遼民,這個功勞就已經很大了。
但錯誤也不少,虛冒兵餉、專擅橫態、勾結權貴、生活糜爛等等。
至於與建奴通信,這事兒隻是有傳聞,沒有看到具體的書信和內容、人證,都不能作為罪證。
一旦采用,那就是重開風聞奏事的製度,這對一個政權是致命的存在。
風聞奏事是禦史言官行使糾彈不法、整肅綱紀的一種手段,是百官頭上的一道緊箍咒,如果是一位明君,倒也還好。
如果是一位昏君、平庸之輩,這就是官員們爭權奪利的手段。
曆史上從萬曆到崇禎年間的黨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風聞奏事,看你不順眼找個事情彈劾一下。
不僅不利於政權的穩定,更會消耗大量的人力、資源。
以後還有很多新政,諸如新幣、商業等等,如果都是風聞奏事,那朝廷什麽都不用幹了,天天就是調查調查再調查了。
這也是為什麽說孔家血脈不純也沒有立刻動手,還需要從察哈爾那邊布局的一個主要原因了。
思索完後,崇禎看著袁可立:“袁愛卿,這事怎麽處理?”
“陛下,臣以為,毛文龍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也不急在一時,從這件事情上看,毛文龍應該是已經有了選擇的,
毛文龍雖然問題頗多,但也算的上是個可用的人,大局上還是需要的。
至於耿仲明和孔有德,兩人可以審一審,收集證據,以後即便是清算,也能有依據,
如果現在殺了,他那些毛子毛孫們難免會有兔死狐悲的感覺,搞不好會暗中搞事情。”
崇禎輕輕的點了點頭,本來他是要立刻砍了這兩人的。
這兩人與十幾年後投降的洪承疇不一樣,洪承疇那是被困數月兵盡糧絕下的投降。
而這兩人先是不服管教,兵困總兵衙門,打斷了當時東江總兵的腿,而後又發動兵變作亂登州,最後又主動投降鎮殺大明百姓,性質完全不一樣。
有了決定後,崇禎看向李若漣:“李愛卿,這兩人,攻心為上,先慢慢審著!”
“另外,盯著建奴那邊,有消息立刻來報!”
“各地藩王,也時刻監督著!”
“臣明白!”
待李若漣離去後,袁可立又遞過一份奏疏:“陛下,這是草原之戰的戰功統計!”
“你匯報你的,朕看朕的,不耽誤!”
“是!”
孫承宗拱手後,繼續道:“陛下,一共是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撫賞,賞銀和撫恤銀等共計三百萬兩,消耗錢糧物資等五十萬兩,目前賞銀和撫恤已經全部發放了,
第二部分是獎章,龍虎獎章共計一百人,四海獎章三十人,山河獎章十二人,星辰獎章六人,其中龍虎獎章中,有五十餘人已經戰死。
另外給地雷營頒發一個團體的星辰勳章。
龍虎獎章的團體獎章有三個,出使土默特的黑明孝小隊、護送三件至寶的高迎祥百戶所、以及黃河上破壞浮橋的隊伍,尤其是破壞浮橋的隊伍,額外賞賜五十兩白銀。
第三部分是晉升,晉升的小旗、總旗、百戶等等有三百餘人。”
袁可立說到這裏,停頓了一會兒,似乎是在等皇帝消化信息。
崇禎拿著奏疏慢慢的翻看著,看到最後詫異道:“這最後三個名字是什麽意思?”
得到消息急匆匆趕來的登萊總兵楊肇基看著從船上下來的眾人,怔了怔:“毛有傑、毛永詩?”
“楊總兵認識?”
“認識!”
楊肇基說完,心中恍然大悟,前幾日他還納悶,錦衣衛去皮島傳旨,最近的路應該是在天津出發才對,怎麽還跑到登萊來,還請求調失守戰船隨行。
原來是去抓人的,而且抓的還是毛文龍最為看中的兩個養孫。
隨即又愣住了,這直接當著毛文龍的麵將這兩人抓出來,是想做什麽?
“這是在敲打毛文龍?”
隻是瞬間,楊肇基就得出了結論。
很簡單,雖然朝廷掌控的實力很強,還取得了龍井關大捷和草原大捷,但皮島孤懸海外,東北已經被建奴占據,陸路無法出兵,也隻有海上一條路。
如今陛下在整頓大明水師,登萊有他整頓登萊水師,福建有鄭芝龍組建南海水師艦隊,南直隸有魏國公整頓巢湖、鄱陽湖、太湖水師。
可水師是個最有技術含量的兵種,所有兵種中,水師是最難的,以目前的進度看,還達不到能圍困皮島的實力。
客套了一番後,汪國興帶著耿仲明、孔有德兩人離開,朝著北京城前進。
隻是十來天的時間,就回到了北京城,一路上遇見了好幾位進京的藩王。
東暖閣內,李若漣沉聲道:“陛下,耿仲明和孔有德兩人帶回來了,汪國興在外候著了!”
“讓他進來說說情況!”
“陛下,臣奉旨到皮島……!”
汪國興進入東暖閣後,快速的複述著當時的情形,隨即又呈上了毛文龍的請罪書。
說是請罪書,不如說是一封述職信。
從參軍開始寫起,幹了哪些事、取得哪些功績,又犯了哪些錯,隨即一轉說這些錯是逼不得已等等。
不待崇禎說話,王承恩又低聲道:“皇爺,袁閣老求見,說是事關皮島的事情!”
“傳!”
片刻後,袁可立進了東暖閣,呈上一封書信:“陛下,這封信是毛文龍給臣的,內容大致是說了皮島的現狀,現在缺人手等等,請臣代為求情等等。”
“喲,還是個有情有義的主兒呢!”
“陛下,前期毛文龍接遼民可能是為了壯大己身,增加兵員,增加手中的籌碼,好和朝廷談判,爭的糧餉等,
但到了後麵,可能就真的是身不由己了,讓那麽多百姓有口吃的,也算是拚了,從這一方麵看,說他是有情有義,也說的過去!”
“朕知道!”
對於毛文龍,崇禎是有些糾結的。
毛文龍有功嗎?那是肯定的,就憑他區區兩百人深入敵後,然後一路開鎮東江,襲擾建奴,接走百萬遼民,這個功勞就已經很大了。
但錯誤也不少,虛冒兵餉、專擅橫態、勾結權貴、生活糜爛等等。
至於與建奴通信,這事兒隻是有傳聞,沒有看到具體的書信和內容、人證,都不能作為罪證。
一旦采用,那就是重開風聞奏事的製度,這對一個政權是致命的存在。
風聞奏事是禦史言官行使糾彈不法、整肅綱紀的一種手段,是百官頭上的一道緊箍咒,如果是一位明君,倒也還好。
如果是一位昏君、平庸之輩,這就是官員們爭權奪利的手段。
曆史上從萬曆到崇禎年間的黨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風聞奏事,看你不順眼找個事情彈劾一下。
不僅不利於政權的穩定,更會消耗大量的人力、資源。
以後還有很多新政,諸如新幣、商業等等,如果都是風聞奏事,那朝廷什麽都不用幹了,天天就是調查調查再調查了。
這也是為什麽說孔家血脈不純也沒有立刻動手,還需要從察哈爾那邊布局的一個主要原因了。
思索完後,崇禎看著袁可立:“袁愛卿,這事怎麽處理?”
“陛下,臣以為,毛文龍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也不急在一時,從這件事情上看,毛文龍應該是已經有了選擇的,
毛文龍雖然問題頗多,但也算的上是個可用的人,大局上還是需要的。
至於耿仲明和孔有德,兩人可以審一審,收集證據,以後即便是清算,也能有依據,
如果現在殺了,他那些毛子毛孫們難免會有兔死狐悲的感覺,搞不好會暗中搞事情。”
崇禎輕輕的點了點頭,本來他是要立刻砍了這兩人的。
這兩人與十幾年後投降的洪承疇不一樣,洪承疇那是被困數月兵盡糧絕下的投降。
而這兩人先是不服管教,兵困總兵衙門,打斷了當時東江總兵的腿,而後又發動兵變作亂登州,最後又主動投降鎮殺大明百姓,性質完全不一樣。
有了決定後,崇禎看向李若漣:“李愛卿,這兩人,攻心為上,先慢慢審著!”
“另外,盯著建奴那邊,有消息立刻來報!”
“各地藩王,也時刻監督著!”
“臣明白!”
待李若漣離去後,袁可立又遞過一份奏疏:“陛下,這是草原之戰的戰功統計!”
“你匯報你的,朕看朕的,不耽誤!”
“是!”
孫承宗拱手後,繼續道:“陛下,一共是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撫賞,賞銀和撫恤銀等共計三百萬兩,消耗錢糧物資等五十萬兩,目前賞銀和撫恤已經全部發放了,
第二部分是獎章,龍虎獎章共計一百人,四海獎章三十人,山河獎章十二人,星辰獎章六人,其中龍虎獎章中,有五十餘人已經戰死。
另外給地雷營頒發一個團體的星辰勳章。
龍虎獎章的團體獎章有三個,出使土默特的黑明孝小隊、護送三件至寶的高迎祥百戶所、以及黃河上破壞浮橋的隊伍,尤其是破壞浮橋的隊伍,額外賞賜五十兩白銀。
第三部分是晉升,晉升的小旗、總旗、百戶等等有三百餘人。”
袁可立說到這裏,停頓了一會兒,似乎是在等皇帝消化信息。
崇禎拿著奏疏慢慢的翻看著,看到最後詫異道:“這最後三個名字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