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套犁拴韁,朕讀書少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者:昆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請陛下示下!”
“按照東征大軍的估算,扶桑至少還有兩千七八百萬畝土地可以開墾出來做種植農作物,甚至說三千萬畝都是可能的,
鐮倉幕府、室町幕府,乃至說扶桑最為安穩的德川幕府也沒有讓百姓們去開墾,為什麽?
不止是扶桑,大明也是如此,如果土地資管管理部估算的不錯,大明至少還有三到四億畝可以開墾,這還是大明人口近兩億的情況下,
若是大明之前的唐、宋等等,可開墾的土地更多,為什麽不讓百姓開墾?”
畢自嚴神色一怔,立刻回應道:“陛下,扶桑那邊臣不太清楚,但華夏王朝這邊,臣以為有好幾種原因!
其一、土地製度的限製,例如商周時代的井田法,諸侯需要向周王室上繳土地稅,而諸侯的土地是由奴隸種植,奴隸是得不到好處的,
沒有周王室的命令,哪怕是諸侯也不敢隨意開墾。
當然了,這是表麵上,私下裏肯定更有很多諸侯開墾的。
所以,不是不讓百姓開肯,而是被諸侯占有了。
其次,到了春秋時間的土地私有製和唐中期的兩稅法導致百姓需要上交更多的稅,種的越多,交的稅就越多。
按照史書記載,唐天寶年間人均是八畝六分地,自己的耕地都種不完,誰會想著是開墾荒地呢?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朝廷鼓勵百姓去開墾荒地他們也不會去的,完全是套犁拴韁。
第三,墾荒會耗費太多的精力,沒有合適的工具,無法快速開墾,
且荒地上種糧食收成太差了,從荒地到熟地,再到良田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百姓接受不了。
其四,表麵上是朝廷統治,實際上卻是士紳富商統治著,皇權不下鄉這就是證據,他們把持著民間的土地、山河等等。
百姓若是墾荒,搞不好剛挖出一個坑,立刻就有衙役過來告訴你這是隔壁王老爺家中的地,你必須得填上,然後再罰十兩銀子的補償,否則就要坐牢。
或者說你開墾的時候沒有人說什麽,但等你收獲的時候,突然跑過來一個官吏指著你的鼻子說,你開墾的這塊地是某某家的,你要麽將糧食上交,要麽你去坐牢。
至於坐幾年那還不是那幫胥吏說了算的?這種情況下,誰敢在縣城附近開墾?
遠離縣城,靠近荒山野嶺的更不行,山中的毒蛇猛獸、瘴氣毒蟲等等會要了他們的命的,
當然了,如果是一個家族十幾、二十幾口逃荒,倒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性。
但這種事兒少,因為進出一趟得好幾天,被蛇咬一口來不及救治就死了,
而且必須品你沒法大量購買,諸如鹽,你敢大量買立刻就會被官府盯上,順藤摸瓜找上門。
重要的是沒有裏甲開具的證明,萬一被衙役查到,那幾乎就是牢獄之災。
總得來說,有主的地兒你不能開墾,沒主兒的地你沒法開墾,再加上開墾工具落後沒有精力等因素,這就導致了明明有很多可開墾的荒地,卻是沒有百姓會去開墾了。
我們中原王朝如此,扶桑或許也跟這個是差不多的。
除非說像太祖開國後,讓百姓們自由墾荒,看中哪塊種哪一塊,且三年不收取賦稅,三年後三年雖然要交稅,但還是給了大量的減免。
但這種情況是建立在元廷苛捐雜稅、各路起義軍大戰,導致大量百姓流離失所、死亡,土地無主、人少地多的情況下,朝廷穩定後這種情況就不可能再發生了。”
畢自嚴回答完後,朝著崇禎微躬,示意自己回答完了。
可崇禎卻是沒有給出答複,而是靜靜的看著他,搞得畢自嚴額頭冷汗都出來了,回想著自己的回答是不是有什麽冒犯龍威的地兒。
不待他全部回想完,崇禎卻是低聲道:“畢愛卿,你出身世家,曾祖父畢恪是戶部尚書、祖父畢忠臣、父親畢木都是大臣,你自幼在這種環境下應該是沒有經曆過挨餓的滋味。
所以,你雖然了解民生疾苦,但你畢竟沒有感同身受,自然也無法理解百姓對糧食的重要性。”
說到這裏,崇禎沉頓了一下,隨後低吟了起來。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晝出雲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半夜呼兒趁曉耕,贏牛無力漸艱行。”
……
“朕讀書少,你飽讀詩書,這種詩詞應該比朕知道的多的多。”
一字一句,如同晨鍾暮鼓在畢自嚴腦海中炸開。
誠如皇帝所說,這類的詩詞他能瞬間找出三五十處,可他從未仔細的想過、或者說他想過但未親身體驗過,想了也想的不深。
但結合皇帝的提問和他的回答,他似乎明白了皇帝想要說的。
果然,他還未徹底想明白,崇禎就繼續出聲了:“你說沒有合適的工具,耕地效率不高,這是事實,可你細數古代的農耕工具,
諸如春秋戰國的鐵犁牛耕、秦代的鐵鏵、漢代的鐵鍬和鍤、隋唐宋元時期適合南方水田生產的水田耙、耖、秧馬、耘蕩等等;
有幾種是朝廷工部或者相關部院研究出來的?基本都是民間百姓為了解決耕種效率而自行研究出來的。
其次,你說的從荒地到熟地、再到良田需要時間長,可據朕所知,荒地到熟地經過翻耕、農家肥、草木灰、不間斷的除草等等,
快則兩三年、快則五年,就能成為熟地,用三五年的時間換未來幾十年,你覺得百姓會不會算這個賬?
士紳富商把持,朝廷真不知道嗎?大明開國以來兩次清理耕地,分別是太祖初年和嘉靖帝年間,
咱們不管他到底有沒有徹底清查出來,但肯定比皇冊登基上要多出來很多,做肯定比不做的要好。
朝廷真要是想放開墾荒,什麽耕種效率低、通行不便等等因素都不是問題,百姓的智慧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聰明;
他們能發現問題,更能解決問題。
所以說到底,還是朝廷不願意放開墾荒的政令,哪怕是知道底層富商士紳把控鄉鎮也是當做不知道。
你可知道為什麽?”
“按照東征大軍的估算,扶桑至少還有兩千七八百萬畝土地可以開墾出來做種植農作物,甚至說三千萬畝都是可能的,
鐮倉幕府、室町幕府,乃至說扶桑最為安穩的德川幕府也沒有讓百姓們去開墾,為什麽?
不止是扶桑,大明也是如此,如果土地資管管理部估算的不錯,大明至少還有三到四億畝可以開墾,這還是大明人口近兩億的情況下,
若是大明之前的唐、宋等等,可開墾的土地更多,為什麽不讓百姓開墾?”
畢自嚴神色一怔,立刻回應道:“陛下,扶桑那邊臣不太清楚,但華夏王朝這邊,臣以為有好幾種原因!
其一、土地製度的限製,例如商周時代的井田法,諸侯需要向周王室上繳土地稅,而諸侯的土地是由奴隸種植,奴隸是得不到好處的,
沒有周王室的命令,哪怕是諸侯也不敢隨意開墾。
當然了,這是表麵上,私下裏肯定更有很多諸侯開墾的。
所以,不是不讓百姓開肯,而是被諸侯占有了。
其次,到了春秋時間的土地私有製和唐中期的兩稅法導致百姓需要上交更多的稅,種的越多,交的稅就越多。
按照史書記載,唐天寶年間人均是八畝六分地,自己的耕地都種不完,誰會想著是開墾荒地呢?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朝廷鼓勵百姓去開墾荒地他們也不會去的,完全是套犁拴韁。
第三,墾荒會耗費太多的精力,沒有合適的工具,無法快速開墾,
且荒地上種糧食收成太差了,從荒地到熟地,再到良田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百姓接受不了。
其四,表麵上是朝廷統治,實際上卻是士紳富商統治著,皇權不下鄉這就是證據,他們把持著民間的土地、山河等等。
百姓若是墾荒,搞不好剛挖出一個坑,立刻就有衙役過來告訴你這是隔壁王老爺家中的地,你必須得填上,然後再罰十兩銀子的補償,否則就要坐牢。
或者說你開墾的時候沒有人說什麽,但等你收獲的時候,突然跑過來一個官吏指著你的鼻子說,你開墾的這塊地是某某家的,你要麽將糧食上交,要麽你去坐牢。
至於坐幾年那還不是那幫胥吏說了算的?這種情況下,誰敢在縣城附近開墾?
遠離縣城,靠近荒山野嶺的更不行,山中的毒蛇猛獸、瘴氣毒蟲等等會要了他們的命的,
當然了,如果是一個家族十幾、二十幾口逃荒,倒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性。
但這種事兒少,因為進出一趟得好幾天,被蛇咬一口來不及救治就死了,
而且必須品你沒法大量購買,諸如鹽,你敢大量買立刻就會被官府盯上,順藤摸瓜找上門。
重要的是沒有裏甲開具的證明,萬一被衙役查到,那幾乎就是牢獄之災。
總得來說,有主的地兒你不能開墾,沒主兒的地你沒法開墾,再加上開墾工具落後沒有精力等因素,這就導致了明明有很多可開墾的荒地,卻是沒有百姓會去開墾了。
我們中原王朝如此,扶桑或許也跟這個是差不多的。
除非說像太祖開國後,讓百姓們自由墾荒,看中哪塊種哪一塊,且三年不收取賦稅,三年後三年雖然要交稅,但還是給了大量的減免。
但這種情況是建立在元廷苛捐雜稅、各路起義軍大戰,導致大量百姓流離失所、死亡,土地無主、人少地多的情況下,朝廷穩定後這種情況就不可能再發生了。”
畢自嚴回答完後,朝著崇禎微躬,示意自己回答完了。
可崇禎卻是沒有給出答複,而是靜靜的看著他,搞得畢自嚴額頭冷汗都出來了,回想著自己的回答是不是有什麽冒犯龍威的地兒。
不待他全部回想完,崇禎卻是低聲道:“畢愛卿,你出身世家,曾祖父畢恪是戶部尚書、祖父畢忠臣、父親畢木都是大臣,你自幼在這種環境下應該是沒有經曆過挨餓的滋味。
所以,你雖然了解民生疾苦,但你畢竟沒有感同身受,自然也無法理解百姓對糧食的重要性。”
說到這裏,崇禎沉頓了一下,隨後低吟了起來。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晝出雲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半夜呼兒趁曉耕,贏牛無力漸艱行。”
……
“朕讀書少,你飽讀詩書,這種詩詞應該比朕知道的多的多。”
一字一句,如同晨鍾暮鼓在畢自嚴腦海中炸開。
誠如皇帝所說,這類的詩詞他能瞬間找出三五十處,可他從未仔細的想過、或者說他想過但未親身體驗過,想了也想的不深。
但結合皇帝的提問和他的回答,他似乎明白了皇帝想要說的。
果然,他還未徹底想明白,崇禎就繼續出聲了:“你說沒有合適的工具,耕地效率不高,這是事實,可你細數古代的農耕工具,
諸如春秋戰國的鐵犁牛耕、秦代的鐵鏵、漢代的鐵鍬和鍤、隋唐宋元時期適合南方水田生產的水田耙、耖、秧馬、耘蕩等等;
有幾種是朝廷工部或者相關部院研究出來的?基本都是民間百姓為了解決耕種效率而自行研究出來的。
其次,你說的從荒地到熟地、再到良田需要時間長,可據朕所知,荒地到熟地經過翻耕、農家肥、草木灰、不間斷的除草等等,
快則兩三年、快則五年,就能成為熟地,用三五年的時間換未來幾十年,你覺得百姓會不會算這個賬?
士紳富商把持,朝廷真不知道嗎?大明開國以來兩次清理耕地,分別是太祖初年和嘉靖帝年間,
咱們不管他到底有沒有徹底清查出來,但肯定比皇冊登基上要多出來很多,做肯定比不做的要好。
朝廷真要是想放開墾荒,什麽耕種效率低、通行不便等等因素都不是問題,百姓的智慧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聰明;
他們能發現問題,更能解決問題。
所以說到底,還是朝廷不願意放開墾荒的政令,哪怕是知道底層富商士紳把控鄉鎮也是當做不知道。
你可知道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