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章 連續反問,描繪藍圖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作者:昆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遷移第一問:此次遷移采用什麽樣的遷移方式?
答:自願、先到先得,任何敢宣傳強迫者皆可去州府舉報,有重賞。
遷移第二問:此次遷移朝廷給予哪些安撫條件?
答:包含但不限於安家費、種子、農具、遷移路上包吃住等十八項,具體可自行查看遷移手冊;
遷移第三問:安家費是多少?
答:男丁十兩,婦女和孩童各五兩,隻要在《遷移中南半島八十八問》最後麵的「自願遷移中南半島承諾書」上簽字,安家費立刻以現銀發放一半。
另一半待啟程之日發放,之所以如此是考慮到有人吃喝賭嫖全部耗完,到了中南半島沒有銀子蓋房置辦家底所需。
……
遷移中南半島第十八問:中南半島與大明本土有什麽區別?
答:既然都是大明疆域,自然是和大明沒有什麽區別的,生活上取決你們自己,政策上和大明本土同步。
唯一不同的是在中南半島會累一些,因為一年三熟,差不多一年到頭都在勞作中,但也會獲得大明兩倍半到三倍的收入,按照每石一兩銀子算,這些……
“等一下!”
一名村老打斷了陳秀才的話:“陳秀才,你這不對吧!”
“郭村老,哪裏不對?”
“糧食豐收了糧價就會下降,我大明一朝最低的時候是正統年間差不多兩錢半一石,老朽經曆過最低的差不多六錢一石,
老朽若是沒有記錯,您剛剛說中南半島有十五億畝吧,一年三熟畝均兩石,能產出九十億石,
加上大明境內的耕地,至少能產出一百一十億石,整個大明人均五十石糧食,這個賬沒錯吧。
這麽多糧食你還想一兩銀子一石,一錢一石都不可能的事情。”
“郭村老,您這賬算對了,也不對!”
陳秀才錯愕之後,啞然失笑:“您這個數字來算是沒錯,可您忘了中南半島的耕地的確是多,但算上遷移的也隻有兩千五百萬人。
因為孩童和老人、三熟,人均五畝這是極限了,按這個算,頂多耕種一億兩千五百萬畝。
產出七億五千萬石,算上大明境內的頂多二十五億石左右,人均十石,這隻是賬目上的數字。
但你還要考慮天災等多種因素,別的不說陝西天啟年間就開始出現了旱災,如今範圍在持續擴大,陝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廣都已經波及到了,能有多少成?
而且這隻是說種植水稻,那麽榨油所需的大豆、花生、芝麻要不要種植?
現在的條件下,大豆畝產五十斤這是極限了,花生畝產兩百斤這更是極限。
黃豆六斤出一斤油,花生三斤出一斤油,咱們按人均一年一斤油算,這就得兩億斤油,差不多的就得兩千四百萬畝的大豆或者三百萬畝的花生。
即便是有豬油等等,那耕地也得對半吧。
除了油外,要不要種菜?要不要種麻棉桑等等?這些還要去掉很多耕地吧。
總得算下來,即便是中南半島一年三熟,也頂多說整個大明不會缺糧,除非是中南半島人口再增加三千千萬,或者畝產提升半石一石的,否則糧食充足隻是想想而已。
即便是過幾年人口大規模增加,耕地和糧食產出增加了,朝廷就不會調整嗎?”
“調整?”
出聲的村老滿臉茫然:“怎麽調整?”
“郭村老,問您幾個問題吧!”
“問吧!”
“您吃過荔枝、香蕉嗎?吃過多少?”
“吃過,老朽今年五十六了,印象中也隻吃過六七次,普通的桃、梨、棗倒是常見!”
“好,那麽您來多長時間吃一次肉?能吃好嗎?”
“這、這……”
“那我再問問,您老肯定是喝過酒,但能買的起山東秋露白、淮安綠豆酒、括蒼金盤露、婺州金華酒、建昌麻姑酒等等酒水嗎?”
“這、這……”
“我再問問郭村老,您多長時間買一次成衣?家裏的被子多久沒有換了?”
“這、這……”
“郭村老,您再想想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哪裏?吃過最豐盛的食物是什麽?
……
陳秀才一連問了十幾個問題,郭村老都是支支吾吾,臉色漲紅,臉上滿是羞愧之色。
身為一個男人,一家之主,卻是不能為父母妻兒遮風擋雨,這算是……恥辱吧。
若非陳秀才之前就說問他一些問題,他都以為這是在羞辱他。
不待他出聲,陳秀才的聲音再次響起:“諸位有沒有想過頓頓吃肉?有沒有想過果珍李柰都是飯前飯後的點心?
有沒有想過每年甚至每個月都能買上一套新衣服?有沒有想過蓋最厚最暖和的棉被?”
“諸位父老鄉親想必聽說過、見過、甚至吃過番薯的,但你們很可能隻是生著吃,或者燒著吃了,味道是不是你們吃過最好的?
但那隻是最基本的,番薯能油炸薯條、拔絲紅薯、紅薯發糕、?紅薯餅?、炸紅薯丸子等等數十種做法。
還有土豆,可以做成炸薯條?、土豆燉牛肉、酸辣土豆絲、孜然土豆片、狼牙土豆等等也有數十種做法。
聽說這些在北京城中都出現過了,而且在北討建奴的慶功宴上讓將士們放開了吃。
除此之外,還有那些做菜用的孜然、茴香、豆蔻、胡椒、肉蔻?、香砂、八角等等香料;
以及需要用糧食來釀造的調味的醬油、醋、酒等等;
這些以後很大可能就能進入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再也不是我們奢望的東西了。”
聽著陳秀才的描述,百姓們張大了嘴巴,吞咽口水的同時臉上滿是羨慕、疑惑之色。
油炸紅薯條、土豆條、紅薯丸子,這都得大量的油,他們平日炒菜都不舍得放、隻是沾點,還想炸東西?
還有拔絲紅薯,那也得白糖才能拔,一斤白糖價格五六十文,這是奢侈品,是他們能買的起的?
最後的那些孜然、茴香等等,雖然不如太祖、成祖時期那麽貴,現在也大麵積種植,可那依舊是他們不敢想的。
現在陳秀才竟然說這些以後就是他們日常所食,再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東西,這簡直就跟做夢一樣。
不待他們細想,陳秀才再次出聲了。
答:自願、先到先得,任何敢宣傳強迫者皆可去州府舉報,有重賞。
遷移第二問:此次遷移朝廷給予哪些安撫條件?
答:包含但不限於安家費、種子、農具、遷移路上包吃住等十八項,具體可自行查看遷移手冊;
遷移第三問:安家費是多少?
答:男丁十兩,婦女和孩童各五兩,隻要在《遷移中南半島八十八問》最後麵的「自願遷移中南半島承諾書」上簽字,安家費立刻以現銀發放一半。
另一半待啟程之日發放,之所以如此是考慮到有人吃喝賭嫖全部耗完,到了中南半島沒有銀子蓋房置辦家底所需。
……
遷移中南半島第十八問:中南半島與大明本土有什麽區別?
答:既然都是大明疆域,自然是和大明沒有什麽區別的,生活上取決你們自己,政策上和大明本土同步。
唯一不同的是在中南半島會累一些,因為一年三熟,差不多一年到頭都在勞作中,但也會獲得大明兩倍半到三倍的收入,按照每石一兩銀子算,這些……
“等一下!”
一名村老打斷了陳秀才的話:“陳秀才,你這不對吧!”
“郭村老,哪裏不對?”
“糧食豐收了糧價就會下降,我大明一朝最低的時候是正統年間差不多兩錢半一石,老朽經曆過最低的差不多六錢一石,
老朽若是沒有記錯,您剛剛說中南半島有十五億畝吧,一年三熟畝均兩石,能產出九十億石,
加上大明境內的耕地,至少能產出一百一十億石,整個大明人均五十石糧食,這個賬沒錯吧。
這麽多糧食你還想一兩銀子一石,一錢一石都不可能的事情。”
“郭村老,您這賬算對了,也不對!”
陳秀才錯愕之後,啞然失笑:“您這個數字來算是沒錯,可您忘了中南半島的耕地的確是多,但算上遷移的也隻有兩千五百萬人。
因為孩童和老人、三熟,人均五畝這是極限了,按這個算,頂多耕種一億兩千五百萬畝。
產出七億五千萬石,算上大明境內的頂多二十五億石左右,人均十石,這隻是賬目上的數字。
但你還要考慮天災等多種因素,別的不說陝西天啟年間就開始出現了旱災,如今範圍在持續擴大,陝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廣都已經波及到了,能有多少成?
而且這隻是說種植水稻,那麽榨油所需的大豆、花生、芝麻要不要種植?
現在的條件下,大豆畝產五十斤這是極限了,花生畝產兩百斤這更是極限。
黃豆六斤出一斤油,花生三斤出一斤油,咱們按人均一年一斤油算,這就得兩億斤油,差不多的就得兩千四百萬畝的大豆或者三百萬畝的花生。
即便是有豬油等等,那耕地也得對半吧。
除了油外,要不要種菜?要不要種麻棉桑等等?這些還要去掉很多耕地吧。
總得算下來,即便是中南半島一年三熟,也頂多說整個大明不會缺糧,除非是中南半島人口再增加三千千萬,或者畝產提升半石一石的,否則糧食充足隻是想想而已。
即便是過幾年人口大規模增加,耕地和糧食產出增加了,朝廷就不會調整嗎?”
“調整?”
出聲的村老滿臉茫然:“怎麽調整?”
“郭村老,問您幾個問題吧!”
“問吧!”
“您吃過荔枝、香蕉嗎?吃過多少?”
“吃過,老朽今年五十六了,印象中也隻吃過六七次,普通的桃、梨、棗倒是常見!”
“好,那麽您來多長時間吃一次肉?能吃好嗎?”
“這、這……”
“那我再問問,您老肯定是喝過酒,但能買的起山東秋露白、淮安綠豆酒、括蒼金盤露、婺州金華酒、建昌麻姑酒等等酒水嗎?”
“這、這……”
“我再問問郭村老,您多長時間買一次成衣?家裏的被子多久沒有換了?”
“這、這……”
“郭村老,您再想想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哪裏?吃過最豐盛的食物是什麽?
……
陳秀才一連問了十幾個問題,郭村老都是支支吾吾,臉色漲紅,臉上滿是羞愧之色。
身為一個男人,一家之主,卻是不能為父母妻兒遮風擋雨,這算是……恥辱吧。
若非陳秀才之前就說問他一些問題,他都以為這是在羞辱他。
不待他出聲,陳秀才的聲音再次響起:“諸位有沒有想過頓頓吃肉?有沒有想過果珍李柰都是飯前飯後的點心?
有沒有想過每年甚至每個月都能買上一套新衣服?有沒有想過蓋最厚最暖和的棉被?”
“諸位父老鄉親想必聽說過、見過、甚至吃過番薯的,但你們很可能隻是生著吃,或者燒著吃了,味道是不是你們吃過最好的?
但那隻是最基本的,番薯能油炸薯條、拔絲紅薯、紅薯發糕、?紅薯餅?、炸紅薯丸子等等數十種做法。
還有土豆,可以做成炸薯條?、土豆燉牛肉、酸辣土豆絲、孜然土豆片、狼牙土豆等等也有數十種做法。
聽說這些在北京城中都出現過了,而且在北討建奴的慶功宴上讓將士們放開了吃。
除此之外,還有那些做菜用的孜然、茴香、豆蔻、胡椒、肉蔻?、香砂、八角等等香料;
以及需要用糧食來釀造的調味的醬油、醋、酒等等;
這些以後很大可能就能進入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再也不是我們奢望的東西了。”
聽著陳秀才的描述,百姓們張大了嘴巴,吞咽口水的同時臉上滿是羨慕、疑惑之色。
油炸紅薯條、土豆條、紅薯丸子,這都得大量的油,他們平日炒菜都不舍得放、隻是沾點,還想炸東西?
還有拔絲紅薯,那也得白糖才能拔,一斤白糖價格五六十文,這是奢侈品,是他們能買的起的?
最後的那些孜然、茴香等等,雖然不如太祖、成祖時期那麽貴,現在也大麵積種植,可那依舊是他們不敢想的。
現在陳秀才竟然說這些以後就是他們日常所食,再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東西,這簡直就跟做夢一樣。
不待他們細想,陳秀才再次出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