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朝堂風起雲湧,當然了這些都和陳景銘無關。
不斷的有朝臣被抓,太子一脈也受到衝擊,這讓朝堂局勢更加難測。
賢王妃娘家掌管京郊大營右衛軍五千兵馬。
賢王伴讀是禁衛軍副統領,明家在朝堂管著吏部,賢王可以說不比太子一脈弱。
太子一脈皇後娘家是文官,太子妃娘家掌握十萬西北軍,鎮守西北。
可是離京城太遠,不像賢王人手都在京師。
陳景銘想到這裏搖頭,嘉和帝糊塗,立了太子就不該給賢王這麽大助力。
隻怕新舊帝王交替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開春中原省傳來消息,那些災民被凍死許多老弱,還有一些青壯去參加了挖河道。
三月魏淵就要離京,陳景銘建議魏淵,“世子可請示皇上走運河道,走水路轉瀧江回封地。”
魏淵也在頭疼回去的路線,聽陳景銘提議他猶豫道,“我可以給皇祖父提。”
陳景銘覺得明家不救災應該是有所圖,比如曆史上就有皇子藩王,聚攏災民建立私軍謀反。
希望春天多下幾場雨,讓老百姓平安度過這次災難吧。
可惜事與願違,老天就給下了一次暴雪,天氣轉暖後,沒在下雨。
還好那次下雪,災民都想方設法的存雪水,再有挖河領到的救災糧食,好歹沒餓死。
正月底樹木枝條泛綠,楊樹柳樹開始出現嫩芽。
災區的人在樹葉剛發芽,能吃的葉子就被百姓摘光了。
還有野菜,過年時下的大雪,到底還是滋潤了大地,今年野菜比去年長出來的多。
京城沒有旱災,二月春光明媚,鳳翊帶著母親去郊外散心。
陳景銘被鳳翊邀請一起過來,京城外小溪流的地方風景還是不錯的。
趙氏很高興,兒子回來後她日子過得舒心,看著比在懷遠將軍府時年輕許多。
鳳翊跟太叔琰抓了野雞野兔來烤,陳景銘做了調料汁抹上,烤的香氣撲鼻。
“嘿,太叔琰你在這裏打獵?”
太叔琰扭頭看到是圖圖吉跟幾個突厥侍衛,“你不是快要走了?怎麽有時間出來玩?”
圖圖吉哈哈笑道,“我想吃鹿肉,就跑出來打獵了。”
圖圖吉是知道太叔琰出來了,故意跟了過來,他想遊說太叔琰去突厥。
下午圖圖吉跟太叔琰進了山林打獵,鳳翊沒去,他習慣陳景銘在那他就呆在那護著他。
如今有了母親在,更不可能拋下他們不顧去打獵。
圖圖吉趁機遊說太叔琰去突厥做客,太叔琰不想去,“我答應了鳳翊跟隨陳二公子五年,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他是遊俠,沒想著建功立業,可也不想去突厥,他是漢人去突厥幹嘛,教武藝?
天一門的師父師兄知道了,非的清理門戶不可。
圖圖吉可惜不已,“我們突厥也有像你一樣的漢人俠客,都是我們突厥的座上賓。”
太叔琰不屑的笑笑,你們突厥那裏的漢人,除了被劫掠過去的百姓,就是犯了案子待不下去逃犯。
我現在有銀子掙,還有人管吃管喝的,跑到你們突厥當走狗?
太叔琰沒發現他跟了陳景銘幾個月,人也和鳳翊一樣,對這種悠閑的日子很滿意。
這次出城後,趙母開始給鳳翊物色親事。
鳳翊知道後還不想娶妻。
趙母,“翊兒你都二十六七了,跟你一樣大的人孩子都快十多歲了,你總不能一輩子不娶妻吧?”
鳳翊,“……那母親我能不能挑一個我相中的?”
趙母笑了,“當然可以,就是要翊兒願意才行。”
趙母自去張羅親事。
鳳翊回家侍奉母親後,就開始接手家業,他娘的嫁妝還是有很多的。
商鋪七八間,兩百畝的一個莊子一個,還有一百五十畝上等田。
鳳翊在陳家多年,跟著陳景銘也學了幾分經商手段,雖然他算盤打得不好,可是他也會看賬本。
至於為什麽學會了,那還用說嘛,陳景銘讀書他無聊,除了看書,看小九學習管理賬目,打算盤也可以解悶,時間長了,什麽都會了。
所以鳳翊說太叔琰,跟久了你就會了。
太叔琰現在就在讀論語,原因是,小九那天跟他掉了幾句書袋,他沒聽懂。
陳景銘給了他一本論語,他說的話在這裏頭,自己找吧。
太叔琰………
魏淵快要大婚,嘉和帝讓欽天監給算了日子,好讓魏淵和雲家準備好早日回封地完婚。
雲家正準備雲白嫁妝,都是從雲白出生就開始攢嫁妝,公中給的嫁妝,加上周氏的陪嫁。
雲瑾之給女兒添的私房,雲珩也給妹妹添了一些,還有老侯爺給的,雲修之夫妻給的舔妝,雲瑤也送了兩幅頭麵。
各家親戚到時候也會來舔妝。
加上康王府的聘禮,雲白嫁妝是真不少。
***
“主子您的幾位皇叔約您去打馬球。”
魏淵放下手裏的書,拿過請柬,是六皇叔邀請他去皇家馬場打馬球。
六皇子不比魏淵大多少,嘉和帝繼位後生的孩子沒幾個,六皇子七皇子都是嘉和帝做太子時生的。
魏淵想不透六皇叔有什麽目的,“聽說今年皇祖父要給幾位年幼的皇叔封王,不知道會不會有藩王。”
打馬球的日子在後天,魏淵收下六皇叔的請柬,後天去打馬球。
到了馬球場,一看,謔,端王世子,賢王世子,七皇叔,九皇叔還有十皇子,這是把皇家兩代人聚了一多半。
端王世子一看是魏淵,似笑非笑的打了招呼。
他也是世子,魏淵也是世子,卻是不同,他是清閑世子,魏淵是藩王世子。
有封地的是藩王,也有王爺隻有俸祿沒有封地。
端王沒有封地,賢王也是領的俸祿,說是明妃舍不得賢王就藩。
從康王就藩後其他皇子都沒有封地,這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大齊朝的藩王還是開國時,太祖封了兩個親弟弟。
等到嘉和帝老爹時,都不是一個娘生的,隻有俸祿沒有封地。
嘉和帝繼位後,給老大一塊封地後趕了出去,其他的弟弟跟皇子封王後又沒了封地。
也許嘉和帝認為老大對太子威脅大,所以早早的趕走了?
這讓滿朝文武猜不透,皇子們也猜不透。
不斷的有朝臣被抓,太子一脈也受到衝擊,這讓朝堂局勢更加難測。
賢王妃娘家掌管京郊大營右衛軍五千兵馬。
賢王伴讀是禁衛軍副統領,明家在朝堂管著吏部,賢王可以說不比太子一脈弱。
太子一脈皇後娘家是文官,太子妃娘家掌握十萬西北軍,鎮守西北。
可是離京城太遠,不像賢王人手都在京師。
陳景銘想到這裏搖頭,嘉和帝糊塗,立了太子就不該給賢王這麽大助力。
隻怕新舊帝王交替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開春中原省傳來消息,那些災民被凍死許多老弱,還有一些青壯去參加了挖河道。
三月魏淵就要離京,陳景銘建議魏淵,“世子可請示皇上走運河道,走水路轉瀧江回封地。”
魏淵也在頭疼回去的路線,聽陳景銘提議他猶豫道,“我可以給皇祖父提。”
陳景銘覺得明家不救災應該是有所圖,比如曆史上就有皇子藩王,聚攏災民建立私軍謀反。
希望春天多下幾場雨,讓老百姓平安度過這次災難吧。
可惜事與願違,老天就給下了一次暴雪,天氣轉暖後,沒在下雨。
還好那次下雪,災民都想方設法的存雪水,再有挖河領到的救災糧食,好歹沒餓死。
正月底樹木枝條泛綠,楊樹柳樹開始出現嫩芽。
災區的人在樹葉剛發芽,能吃的葉子就被百姓摘光了。
還有野菜,過年時下的大雪,到底還是滋潤了大地,今年野菜比去年長出來的多。
京城沒有旱災,二月春光明媚,鳳翊帶著母親去郊外散心。
陳景銘被鳳翊邀請一起過來,京城外小溪流的地方風景還是不錯的。
趙氏很高興,兒子回來後她日子過得舒心,看著比在懷遠將軍府時年輕許多。
鳳翊跟太叔琰抓了野雞野兔來烤,陳景銘做了調料汁抹上,烤的香氣撲鼻。
“嘿,太叔琰你在這裏打獵?”
太叔琰扭頭看到是圖圖吉跟幾個突厥侍衛,“你不是快要走了?怎麽有時間出來玩?”
圖圖吉哈哈笑道,“我想吃鹿肉,就跑出來打獵了。”
圖圖吉是知道太叔琰出來了,故意跟了過來,他想遊說太叔琰去突厥。
下午圖圖吉跟太叔琰進了山林打獵,鳳翊沒去,他習慣陳景銘在那他就呆在那護著他。
如今有了母親在,更不可能拋下他們不顧去打獵。
圖圖吉趁機遊說太叔琰去突厥做客,太叔琰不想去,“我答應了鳳翊跟隨陳二公子五年,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他是遊俠,沒想著建功立業,可也不想去突厥,他是漢人去突厥幹嘛,教武藝?
天一門的師父師兄知道了,非的清理門戶不可。
圖圖吉可惜不已,“我們突厥也有像你一樣的漢人俠客,都是我們突厥的座上賓。”
太叔琰不屑的笑笑,你們突厥那裏的漢人,除了被劫掠過去的百姓,就是犯了案子待不下去逃犯。
我現在有銀子掙,還有人管吃管喝的,跑到你們突厥當走狗?
太叔琰沒發現他跟了陳景銘幾個月,人也和鳳翊一樣,對這種悠閑的日子很滿意。
這次出城後,趙母開始給鳳翊物色親事。
鳳翊知道後還不想娶妻。
趙母,“翊兒你都二十六七了,跟你一樣大的人孩子都快十多歲了,你總不能一輩子不娶妻吧?”
鳳翊,“……那母親我能不能挑一個我相中的?”
趙母笑了,“當然可以,就是要翊兒願意才行。”
趙母自去張羅親事。
鳳翊回家侍奉母親後,就開始接手家業,他娘的嫁妝還是有很多的。
商鋪七八間,兩百畝的一個莊子一個,還有一百五十畝上等田。
鳳翊在陳家多年,跟著陳景銘也學了幾分經商手段,雖然他算盤打得不好,可是他也會看賬本。
至於為什麽學會了,那還用說嘛,陳景銘讀書他無聊,除了看書,看小九學習管理賬目,打算盤也可以解悶,時間長了,什麽都會了。
所以鳳翊說太叔琰,跟久了你就會了。
太叔琰現在就在讀論語,原因是,小九那天跟他掉了幾句書袋,他沒聽懂。
陳景銘給了他一本論語,他說的話在這裏頭,自己找吧。
太叔琰………
魏淵快要大婚,嘉和帝讓欽天監給算了日子,好讓魏淵和雲家準備好早日回封地完婚。
雲家正準備雲白嫁妝,都是從雲白出生就開始攢嫁妝,公中給的嫁妝,加上周氏的陪嫁。
雲瑾之給女兒添的私房,雲珩也給妹妹添了一些,還有老侯爺給的,雲修之夫妻給的舔妝,雲瑤也送了兩幅頭麵。
各家親戚到時候也會來舔妝。
加上康王府的聘禮,雲白嫁妝是真不少。
***
“主子您的幾位皇叔約您去打馬球。”
魏淵放下手裏的書,拿過請柬,是六皇叔邀請他去皇家馬場打馬球。
六皇子不比魏淵大多少,嘉和帝繼位後生的孩子沒幾個,六皇子七皇子都是嘉和帝做太子時生的。
魏淵想不透六皇叔有什麽目的,“聽說今年皇祖父要給幾位年幼的皇叔封王,不知道會不會有藩王。”
打馬球的日子在後天,魏淵收下六皇叔的請柬,後天去打馬球。
到了馬球場,一看,謔,端王世子,賢王世子,七皇叔,九皇叔還有十皇子,這是把皇家兩代人聚了一多半。
端王世子一看是魏淵,似笑非笑的打了招呼。
他也是世子,魏淵也是世子,卻是不同,他是清閑世子,魏淵是藩王世子。
有封地的是藩王,也有王爺隻有俸祿沒有封地。
端王沒有封地,賢王也是領的俸祿,說是明妃舍不得賢王就藩。
從康王就藩後其他皇子都沒有封地,這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大齊朝的藩王還是開國時,太祖封了兩個親弟弟。
等到嘉和帝老爹時,都不是一個娘生的,隻有俸祿沒有封地。
嘉和帝繼位後,給老大一塊封地後趕了出去,其他的弟弟跟皇子封王後又沒了封地。
也許嘉和帝認為老大對太子威脅大,所以早早的趕走了?
這讓滿朝文武猜不透,皇子們也猜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