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老百姓家中兒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劉邦自視和常人不一樣,他是龍種龍孫“天之驕子”,不屬於常人範疇,自然不受傳統婚姻觀的束縛。


    哈哈……劉邦這個私生子真不要臉,哪是什麽龍的傳人?不過是老娘偷人罷了。


    劉邦逢人便說,“別看現在沒有誰家姑娘願意嫁給我,是時機沒來,等時機來了,姑娘大把有的是,窩攔都攔不住!”


    這話真沒毛病,劉邦當了皇帝,確實女人充滿了後宮。


    最初劉邦的婚姻是由麵相決定的。


    恰好他的老丈人呂公相信天命,精通相書。


    呂公從麵相上看出劉邦非池中之物。


    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硬生生把女兒塞給了劉邦。


    劉邦沒想到婚姻就這麽來了,笑得合不攏嘴,行舅甥之禮謝過呂太公,說選個黃道吉日迎娶美嬌娘。


    二人告別,劉邦哼著小曲兒:“天上掉下個呂妹妹”回家去了。


    這邊呂公回到後屋,剛要給老婆匯報一下情況。


    由於酒席上人多,加上著急,呂公沒和老婆商量就私自做主把女兒許給了劉邦。


    從這一點來看,呂公絕對是大男子主義,這麽大的事總得給老婆商量一下吧?


    呂老太在後邊早就聽到了,心中暗自生氣。


    沒等呂公開口,就迎來老太一頓數落:“老東西,你是喝多了還是昏了頭?


    算命先生說咱的女兒貴不可言,人家縣令幾次托人提親你都不允,你怎麽把女兒許給了酒徒劉季?”


    呂公平時在家說一不二,沒養成習慣向老婆匯報工作。


    呂公不悅道:“婦道人家頭發長,見識短,懂個球?聽我的沒錯,”


    呂老太遭老頭子一頓回懟,蔫頭耷拉腦袋再不敢多言。


    長話短說,劉邦選了一個良辰吉日,就把呂雉娶回了家。


    這一年劉邦32歲,呂雉17歲。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是一個人最幸福的時刻。


    喜燭對燃,鴛鴦戲水,香薰的幔帳低垂,鬧洞房的人陸續離去。


    劉邦和呂雉這一對新人“翻雲覆雨”好不快活。


    這正是:百年恩愛雙心結,千裏姻緣一線牽。


    ……


    (啊對了!)對於劉邦來說他可不是新人新手。


    在呂雉之前,劉邦就和村東的曹寡婦行了“周公之禮”,還生下了個大胖小子,起名劉肥。


    曹寡婦極盡奉迎之事,劉邦曾許諾用八抬大轎迎娶她。


    誰知現在劉邦是“隻見新人笑,未見舊人哭”。


    曹寡婦背後詛咒呂雉絕子絕孫,女人都是彼此嫉妒,曹寡婦早早和劉邦有了關係,但名不正言不順,人家呂雉可是八抬大轎迎進門的。


    (書中暗表曹寡婦毒誓一一應驗,呂雉最後落得孤身一人,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劉邦和曹寡婦的風流韻事,地球人都知道,唯獨瞞過了呂雉。


    有些男人,未成家前浪蕩風流不務正業,娶妻後,就會被媳婦兒管束走上正途。


    顯然劉邦不屬於這個範疇。


    新婚老實了沒幾天,還沒出蜜月,劉邦的老毛病就犯了:酒癮複發,過去的狐朋狗友又來找他花天酒地。


    為了欺騙呂雉,劉邦常以出公務為由,和狐朋狗友喝酒耍錢,酒至半酣,時不時給曹寡婦送溫暖。


    劉邦腳踩兩隻船玩著平衡車,盡量做到家中紅旗飄飄,室外彩旗不倒。


    說實話,兩個女人住的並不遠,一個村上的,能彼此相瞞多年,不得不佩服劉邦地下工作做的好。


    亭長的薪水很微薄,何況劉邦還要養外室,家裏常常捉襟見肘。


    為了補貼家用,呂雉不得不在家養個豬、養個雞。


    生活的艱難和歲月風刀的刻畫,從前那個水靈靈的小姑娘,如今變成了滿臉菜色的黃臉婆。


    有一天,呂雉問劉邦:“夫君,你說俺爹是不是看走眼了?從算命書中,俺爹看到俺以後嫁得好,你說俺好在哪?你是將軍還是皇帝呢?”


    劉邦嬉皮笑臉一拍胸脯道:“咱爹是神算,夫人,著急吃不了熱豆腐,好飯不怕晚。


    時機不到你看不到結果,靜待花開,靜待幸福敲門,我對燈發誓,我劉季一定會讓夫人貴不可言!”


    “男人怕強,女人怕哄!”


    劉邦本就油嘴滑舌,女人的心理他比誰都了解。


    “上鉤的魚不怕他脫鉤,先畫個大餅穩住這娘們再說。”


    劉邦一席話逗樂了呂雉。


    “有你這句話我也不冤,勝過沒有希望,那我等著你飛黃騰達的那一天!”


    劉邦隨口道:“將來我當了皇帝,一定讓你當皇後,決不食言!”


    劉邦說著話,臉上十分嚴肅,仿佛看到未來自己黃袍加身的場景。


    “死鬼真會說話,真能當上皇後我家祖墳冒青煙了!”


    呂雉小粉拳擂在劉邦寬厚的胸脯,滿腹的怨氣瞬間化為烏有。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多年過去了,日子一如既往不鹹不淡過著。


    不同的是家裏添了丁進了口,呂雉為劉邦生下了一兒一女。


    人口增加了,但是收入沒有增加,日子過得更加艱難。


    呂雉忙完家裏,還要帶著兩個孩子去野外打豬草。


    此時劉太公忙著和他的小媳婦養兒子。


    劉邦母親去世後,劉太公娶了一個小媳婦,給劉邦生了一個小弟弟,起名劉交。


    這等於成了兩家人,都不富裕,別指望誰救濟誰,各自安好吧!


    有一天中午,天氣炎熱,頭上的太陽如下火。


    呂雉像往常一樣,帶上兩個饅頭和一壺水,拉上一雙兒女到地裏打豬草。


    帶饅頭和水是讓兒女吃的,要不總鬧著回家。


    母子三人走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位老者,隻見老者鶴發童顏。


    看樣子是行路人,此時餓得走不動路,似乎好幾天沒吃東西的樣子。


    呂雉忙上前,把一壺水和兩個饅頭遞給老者。


    “大爺,吃吧,吃飽好趕路。”


    老者趕緊接過吃的東西,三口兩口吃了起來。


    吃飽喝足千恩萬謝。


    臨別時,老者看著呂雉的臉說:“夫人將來貴不可言。”


    呂雉聽這句話都聽膩了,心說早就有人說我貴不可言,我貴在什麽地方了?


    呂雉並沒把這句話當回事。


    呂雉突發奇想,“何不讓老者給我兒女看看相?”


    呂雉把兒女推在老者麵前,表明意思。


    老者仔細端詳著眼前的兩個孩子。


    “夫人,我要補充幾句話,你將來貴不可言來自這兩個孩子。”


    這老頭說的很準,呂雉生的兒子叫劉盈,劉邦駕崩後劉盈繼位,是為曆史上的漢惠帝。


    呂雉母以子貴,遂升為了皇太後。


    女兒魯元公主長大後嫁給了趙王張敖。


    當然這些都後話,暫且不提。


    那時候不管老者說什麽,呂雉將信將疑。


    現實就在那擺著,老爹、老者說她貴不可言,可日子卻過得狼狽不堪。


    擱誰誰也懷疑這句話的真偽。


    目送老者飄然而去,呂雉拉著孩子背著豬草回了家。


    這時劉邦也進了家門,呂雉就把這件事當故事講給了丈夫。


    劉邦一聽,問,“老者走遠了嗎?讓他給我相一麵。”


    “還沒有走遠,你要是也相一麵,趕緊去追!”呂雉邊喂豬邊說。


    劉邦一聽拔腿就往外跑。


    中午路上行人稀少,劉邦遠遠看到老者正在路上行走,


    “大爺止步,我有一事相求”。


    劉邦呼哧帶喘追了上來。


    “大爺,剛才你給我妻、兒女相了一麵,麻煩你給我也相一麵吧?”


    “剛才那婦人和一雙兒女是你家人啊?好福氣,兒女雙全組成一個好字。”


    老者也不推辭,端詳著劉邦的麵龐,突然跪下道:“皇上,老朽冒犯龍顏了,莫怪老朽有眼無珠。”


    劉邦一驚,用手指指指自己,意思是我是皇上?


    “大爺,你折煞我也,快起來。”


    “皇上,恕老朽無罪才敢起身。”


    劉邦心中暗笑,“特麽哪有什麽皇上,我就是一個小小的亭長,離皇位還差十萬八千裏呢!”


    劉邦故作鎮定道:“恕你無罪,平身吧!”


    老者站起身來道:“先前那三人,也就是你的妻子兒女,他們的富貴正來自於你!”


    劉邦一聽趕忙跪下道:“果如先生所言,劉邦發跡後必當重謝。”


    言罷抬頭再看,老者已飄然而去。


    後來劉邦當了皇帝,遍訪老人卻不見蹤跡。


    書中暗表,這老者正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牛人鬼穀子。


    曆史從來是勝利者書寫的,說劉邦和呂雉天生富貴,那是史官為皇帝,皇後臉上添光增彩胡編的。


    包括劉邦的娘被龍上了身,然後生下了劉邦,以及呂太公通過看麵相,看出劉邦有帝王之相,鬼穀子之言等等,統統都是騙人的。


    呂太公相中劉邦,就是想找一個地痞流氓保護他這一家人。


    劉邦二百五勁一上來,天不怕地不怕,正好可以利用。


    有人說呂公和縣令是朋友,還用劉邦保護嗎?別忘了,“縣官”不如“現管”,權貴不和光棍鬥。


    劉邦是個無產者,“鬧革命”他失去的是鎖鏈,得到的是江山。


    二百五勁一上來,試看天下誰能敵?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