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擺下鴻門宴,最初的想法是為了和劉邦冰釋前嫌,然後再加深一下感情。
項羽也想做皇帝,他想拉攏劉邦將來為他效命。
當他接受了範增除掉劉邦的建議後,想法就變了,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就毀了他!
隨之這場酒宴,也就變成了危機四伏的獵殺現場。
美國國務卿布林曾說過,“要麽坐在餐桌前喝酒吃肉,要麽你就是菜單上的菜品。”
顯然項羽一方要坐在餐桌前喝酒吃肉,而把劉邦一方當成了菜品。
接下來的問題是,項羽能不能吃下劉邦?
“劉哥,一路上辛苦了,11月的風挺硬的,來來來,屋裏暖和暖和。”
項羽站在門口迎接著劉邦等人,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劉邦等人的警惕性,營造一種和諧的氣氛。
“項老弟,真不好意思,當哥的本應該請您一頓酒,不過老弟是關中王,老弟盡地主之誼也是應該的,
我劉邦為賓,喧賓不奪主嘛,以後我補上。”
劉邦寒暄的同時,巧妙把“關中王”的頭銜轉讓給了項羽,目的就是討好項羽,讓項羽不忍下刀子。
說實話,“關中王”這個頭銜,劉邦還真看不上,他當就當皇上,然而如今劉邦還要裝孫子。
範增在前麵導引,賓主雙方入座。
雙方的座次早安排好了,上麵放著小牌牌,寫著姓名,目的就是防止坐錯位置,酒場座次很有講究。
你看去吧,酒席座次最能凸顯出高低尊卑之別,有身份的人做主座,下麵的人不斷給尊貴的人敬酒,
不是有句話叫做:“不信且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嘛。”
在古代酒席上,東邊的座次最尊貴,然後是北座、南座和西座,依次排開。
古代以東為上,鴻門宴上最尊貴的東邊座位上,坐著項羽和項伯,
項伯是項羽的叔父,自然和項羽坐尊貴的座位。
二人麵向東,寓意麵向東方升起的太陽,陽氣最重。
西邊,也就是太陽西落的方向,陽氣最弱,座次最卑微。
項羽、項伯的對麵坐著的是張良,張良是劉邦的謀士,自然落座最卑微。
北邊,按帝王來說,“麵南背北”是最尊貴的座次,稱帝才是這個方向。
項羽、劉邦等人不是帝王,所以以東為貴。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項羽、項伯麵對的是房門口,酒席上麵對房門口最尊貴。
鴻門宴北邊坐著的是範增,範增是項羽的軍師,所以坐在項羽下邊,
劉邦坐在範增對麵,也就是背南麵北,比範增低一檔次。
看到了吧?項羽把劉邦放在了從屬地位,劉邦還不如範增的地位高,
張良更是憋屈,坐在末位。
各位看官!這才是序幕,接下來更精彩。
“來來來,大家一起舉杯,頭三杯酒必須都喝光。”
項羽提議道。
酒桌上有規矩,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才能喝自由酒。
劉邦好久沒喝酒了,“呲溜”喝了一小口,酒確實很好喝,不知道是啥品牌?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劉邦不可能貪杯,說實話,他的酒量喝倒在場的所有人都沒問題,
不過這不是鬥酒的場合。
當喝到六成酒的時候,眾人有點微微醉醺。
範增心裏很著急,心說該下手了。他不斷使眼色,摸鼻子舉杯,催促項羽動手。
項羽猛然驚醒,心說差點上了劉邦的當,差點被他灌迷糊,喝酒就是誤事……
此時項羽清了清嗓子,說:
“光喝酒多沒意思,這樣吧,讓我堂弟項莊舞一舞劍,助助酒興。”
說罷拍拍手,項莊提著劍就上場了。
項莊也不裝,反正範增提前給他安排好了,就是找機會刺殺劉邦。
如此一來,項莊總在劉邦身邊轉悠著舞劍。有幾次差點刺到劉邦,幸虧劉邦躲得快,否則血濺當場。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句成語出現了。
到現在該項伯出場了。
項伯早已經接受了張良的賄賂,張良讓他暗中保護劉邦。
反正阿房宮裏有數不清的金銀財寶珍奇古玩,張良隨便拿一樣,都能讓項伯為他效勞。
“受人錢財,與人消災”,項伯還是懂規矩的。
他看項莊要謀害劉邦,於是說:“一個人舞劍多沒意思,我陪項莊舞一番。”
項伯提劍和項莊對舞。
奇怪的場景出現了,項莊要行刺劉邦,項伯就用身體擋在劉邦前麵。這讓項莊無法下手。
“要不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隻要錢到位,沒有辦不成的事。”
張良花的這點錢,值!
項莊百思不得其解,心中暗罵,tmd沒有提前演練這一段,怎麽突然出現項伯舞劍呢?
不講究,隨便加劇本。
範增也沒料到項伯會來這一手,一時也懵了。
項莊心想,假如我不小心刺死了項伯,項羽能饒我命嗎?我可玩不起,老子不玩兒了!
項莊虛晃一劍,跳出了圈外。
項莊和項羽是平輩,他一拱手說:“叔叔你自己玩兒吧,我不玩了。”
轉身告辭去了。
項伯這一攪和,把刺殺劉邦的計劃打亂了。
項伯,項莊舞劍,嚇得劉邦出了一身白毛汗。
“靠別人救不如自救”,劉邦打定主意,他要發揮其口才,發揮其酒桌上的語言來打動項羽。
“項老弟,古語有雲,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
你說咱哥倆感情深不深?”劉邦酒桌上的文化很深厚。
項羽打蛇順杆爬,說:“必須感情深。”
劉邦倒滿了一杯酒,示意項羽滿上酒。項羽把話說到頭了,不得不倒滿了一杯酒。
劉邦端起酒,說:感情深咱倆一口悶。我先幹為敬,老弟看著辦吧。
劉邦抬手一飲而盡。
說到這程度,項羽本身就是一個講義氣的人,哪怕這杯酒是毒酒,他也要喝,況且還不是毒酒,
不就一杯酒嗎?項羽咬咬牙,端起酒來一飲而盡。
“這酒不上頭,來,哥敬你一杯。這叫好事成雙。”
劉邦又一飲而盡。
項羽沒辦法,喝吧,不就一杯酒嗎?
這樣說吧,劉邦的酒量那是天量,項羽怎麽能喝得過劉邦呢?
三喝兩喝就把項羽喝到了八成醉。
範增一看可不能再喝了,再喝項羽就“溜溜”到桌子底下了。
範增急眼了,一個勁的摸鼻子,意思是快殺了劉邦。
項羽看到了,心說,剛才還兄弟長身體短的,你現在讓我一劍刺死劉邦,我心理上接受不了。
正在猶豫之間,劉邦的連襟樊噲闖了進來,隻見樊噲怒目圓睜,須發直豎。
項羽久聞樊噲的大名,初次相見,突然對樊噲有種尊敬的感覺,這大概就是“英雄惜英雄”吧。
“壯士可飲酒乎?”項羽問樊噲喝不喝酒?
“平時也不多喝,喝個3斤5斤的沒問題。”樊噲道。
我靠!又一個酒神。
項羽命人抬來一壇子酒,放在了樊噲麵前。樊噲二話不說,提起壇子,“咕咚、咕咚”半壇子沒了。
項羽大驚:“壯士海量!沒下酒菜就喝了半壇子,牛批!”
“來人,給壯士切一盤豬頭肉。”
“搞這麽麻煩幹嘛?切不切都無所謂,給我拿來一隻豬大腿。”
樊噲喊道。
項羽要看這家夥有多麽吃生米,命手下拿來一隻豬大腿給了他。
樊噲咧著大嘴笑了。
隻見他把豬大腿扛在肩上,“吭哧吭哧”就吃了起來。嘴裏說著:“豬大腿就酒,越喝越有。”
如風卷殘雲,一會的功夫,豬大腿和一壇子酒沒了。
各位看官,你覺得樊噲是來和項羽比酒量食量的嗎?非也,樊噲是來數落項羽的。
借著酒勁遮臉,樊噲開始了他的表演:
“所有人都說將軍胸懷廣闊,是個敞亮人,如今怎會聽信讒言,懷疑你哥哥劉邦呢?”
別看樊噲是個屠狗之輩,但是撰起文來也有點老夫子的派頭。
樊噲原話是這樣說的:“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鹹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灞上,以待大王來。
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
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沛公沒有當關中王的意思,項王聽信讒言要殺有功之人,這是秦滅亡的原因,
還有派將守關,那是為了防止盜賊的進入。
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樊噲說的這些話,其實就是張良讓劉邦在項羽要進攻灞上時,劉邦找到項羽解釋時說的。
樊噲在酒桌前再次說出,是加強之前已經達到的結果,提醒項羽別忘了,
你已經原諒了劉邦,現在再殺劉邦就是二世的做法,是反複小人。
項羽從來沒有被人數落過。想想自己確實錯怪了劉邦。項羽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做得有點過分了?
項羽被樊噲猛懟一頓。
項羽改變了主意,認為殺劉邦是小人做派。
樊噲一看效果達到了,轉身而退。
這是範增更加著急了,一個勁的摸鼻子舉杯,都快把鼻子摸禿嚕皮了。
項羽卻視而不見,心說亞父不講義氣,想讓我背一個不講義氣的罵名。
張良提前早就交代清了,隻要樊噲轉身出去,劉邦就跟著出去。
劉邦舉手請示項羽,“我要上廁所小解。”
項羽一笑道:“人有三急,酒喝多了尿泡多,去吧。”
劉邦到了廁所,把自己衣服脫了,換上士兵的衣服,臉上抹上鍋底黑。
正在忙活著,有一個人突然出現了他的眼前,此人是項羽手下的另一個謀士蒯通。
蒯通一看劉邦這架勢,說,你這是要逃跑吧?
想跑也可以,你給我磕三個頭,我就不告訴項羽。
劉邦沒辦法,隻好給蒯通磕了三個頭,蒯通還是守信譽的,放了劉邦。
我這裏我劇透一下,蒯通後來做了韓信的謀士,鼓動韓信造反,
當時劉邦做了皇帝。
劉邦的老婆呂雉殺了韓信後,劉邦要殺蒯通,蒯通說你敢殺我,我就把你逃跑那糗事揭露出來,
沒辦法,劉邦就放了蒯通。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蒯通能夠看清前後事,提前為自己鋪了路。
蒯通走了,樊噲來到廁所和劉邦碰麵,他要保護劉邦逃走。
恰在這時,項羽派陳平讓劉邦利索點,解完手入席喝酒。
項羽心裏說,就是拉屎也早齊活了。
劉邦對樊噲說,要不咱回去喝酒?人家請咱們來了,不告訴一聲不禮貌。
樊噲說,大丈夫做事不必顧及小節。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沛公你還講什麽禮節不禮節?
“快跑吧!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劉邦聽取樊噲的意見,騎上馬就跑。
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人持劍在後麵跟著跑。
從鴻門到灞上不過20裏的路,劉邦對樊噲說,“你把我送到軍營,然後你再回去喝酒不遲。”
劉邦的意思是讓樊噲回去保護張良脫身。
其實不用為張良考慮,有項伯在,沒人敢動張良。
劉邦回到軍營就把曹無傷哢嚓了。
陳平到廁所一看沒有劉邦,轉身往回走,正好在半路上碰見了張良。
張良假裝上廁所找劉邦,這時劉邦早已走了,張良這才放心回到了酒桌前。
回到酒席的張良對項羽說:“項王,沛公喝高了,醉酒提前回軍營了,他讓我給諸位賠個禮。”
說著話,張良拿出一對玉璧給了項羽。
這是秦二世的寶物,。
張良拿玉璧給了項羽,項羽愛不釋手。
要不說項羽這人憨厚心眼直,貪小不貪大。
劉邦手裏有秦國的傳國玉璽,你說他不要玉璽,要一對玉璧有什麽用呢?
也許此時項羽的腦神經被酒精燒毀了!反正他很喜歡這對玉璧,估計回去想討虞姬的喜歡。
張良拿出一對玉鬥給了範增,範增非常生氣,恨項羽失去了殺劉邦的機會,恨項羽目光短淺,放走了梟雄。
範增一怒之下,用寶劍擊碎了這對玉鬥。
如今範增要的不是煙鬥,他要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威。
人算不如天算,範增相信天命,卻試圖改變天命。
項羽不聽範增的話,範增心中惱怒,他對著項伯座位恨恨道:“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豎子”是對伯的蔑稱,表達了範增對項伯破壞行刺計劃的憤怒,
範增認定劉邦日後必然成為項羽爭奪天下的強勁對手,他篤定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張良用寶物堵住項羽的嘴,至於說範增要不要,那是他自己的事兒。
做完這些,張良起身告辭,項伯相送,二人握手道別,張良回到了軍營。
至此劉邦一行人全身而退。
項羽也想做皇帝,他想拉攏劉邦將來為他效命。
當他接受了範增除掉劉邦的建議後,想法就變了,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就毀了他!
隨之這場酒宴,也就變成了危機四伏的獵殺現場。
美國國務卿布林曾說過,“要麽坐在餐桌前喝酒吃肉,要麽你就是菜單上的菜品。”
顯然項羽一方要坐在餐桌前喝酒吃肉,而把劉邦一方當成了菜品。
接下來的問題是,項羽能不能吃下劉邦?
“劉哥,一路上辛苦了,11月的風挺硬的,來來來,屋裏暖和暖和。”
項羽站在門口迎接著劉邦等人,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劉邦等人的警惕性,營造一種和諧的氣氛。
“項老弟,真不好意思,當哥的本應該請您一頓酒,不過老弟是關中王,老弟盡地主之誼也是應該的,
我劉邦為賓,喧賓不奪主嘛,以後我補上。”
劉邦寒暄的同時,巧妙把“關中王”的頭銜轉讓給了項羽,目的就是討好項羽,讓項羽不忍下刀子。
說實話,“關中王”這個頭銜,劉邦還真看不上,他當就當皇上,然而如今劉邦還要裝孫子。
範增在前麵導引,賓主雙方入座。
雙方的座次早安排好了,上麵放著小牌牌,寫著姓名,目的就是防止坐錯位置,酒場座次很有講究。
你看去吧,酒席座次最能凸顯出高低尊卑之別,有身份的人做主座,下麵的人不斷給尊貴的人敬酒,
不是有句話叫做:“不信且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嘛。”
在古代酒席上,東邊的座次最尊貴,然後是北座、南座和西座,依次排開。
古代以東為上,鴻門宴上最尊貴的東邊座位上,坐著項羽和項伯,
項伯是項羽的叔父,自然和項羽坐尊貴的座位。
二人麵向東,寓意麵向東方升起的太陽,陽氣最重。
西邊,也就是太陽西落的方向,陽氣最弱,座次最卑微。
項羽、項伯的對麵坐著的是張良,張良是劉邦的謀士,自然落座最卑微。
北邊,按帝王來說,“麵南背北”是最尊貴的座次,稱帝才是這個方向。
項羽、劉邦等人不是帝王,所以以東為貴。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項羽、項伯麵對的是房門口,酒席上麵對房門口最尊貴。
鴻門宴北邊坐著的是範增,範增是項羽的軍師,所以坐在項羽下邊,
劉邦坐在範增對麵,也就是背南麵北,比範增低一檔次。
看到了吧?項羽把劉邦放在了從屬地位,劉邦還不如範增的地位高,
張良更是憋屈,坐在末位。
各位看官!這才是序幕,接下來更精彩。
“來來來,大家一起舉杯,頭三杯酒必須都喝光。”
項羽提議道。
酒桌上有規矩,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才能喝自由酒。
劉邦好久沒喝酒了,“呲溜”喝了一小口,酒確實很好喝,不知道是啥品牌?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劉邦不可能貪杯,說實話,他的酒量喝倒在場的所有人都沒問題,
不過這不是鬥酒的場合。
當喝到六成酒的時候,眾人有點微微醉醺。
範增心裏很著急,心說該下手了。他不斷使眼色,摸鼻子舉杯,催促項羽動手。
項羽猛然驚醒,心說差點上了劉邦的當,差點被他灌迷糊,喝酒就是誤事……
此時項羽清了清嗓子,說:
“光喝酒多沒意思,這樣吧,讓我堂弟項莊舞一舞劍,助助酒興。”
說罷拍拍手,項莊提著劍就上場了。
項莊也不裝,反正範增提前給他安排好了,就是找機會刺殺劉邦。
如此一來,項莊總在劉邦身邊轉悠著舞劍。有幾次差點刺到劉邦,幸虧劉邦躲得快,否則血濺當場。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句成語出現了。
到現在該項伯出場了。
項伯早已經接受了張良的賄賂,張良讓他暗中保護劉邦。
反正阿房宮裏有數不清的金銀財寶珍奇古玩,張良隨便拿一樣,都能讓項伯為他效勞。
“受人錢財,與人消災”,項伯還是懂規矩的。
他看項莊要謀害劉邦,於是說:“一個人舞劍多沒意思,我陪項莊舞一番。”
項伯提劍和項莊對舞。
奇怪的場景出現了,項莊要行刺劉邦,項伯就用身體擋在劉邦前麵。這讓項莊無法下手。
“要不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隻要錢到位,沒有辦不成的事。”
張良花的這點錢,值!
項莊百思不得其解,心中暗罵,tmd沒有提前演練這一段,怎麽突然出現項伯舞劍呢?
不講究,隨便加劇本。
範增也沒料到項伯會來這一手,一時也懵了。
項莊心想,假如我不小心刺死了項伯,項羽能饒我命嗎?我可玩不起,老子不玩兒了!
項莊虛晃一劍,跳出了圈外。
項莊和項羽是平輩,他一拱手說:“叔叔你自己玩兒吧,我不玩了。”
轉身告辭去了。
項伯這一攪和,把刺殺劉邦的計劃打亂了。
項伯,項莊舞劍,嚇得劉邦出了一身白毛汗。
“靠別人救不如自救”,劉邦打定主意,他要發揮其口才,發揮其酒桌上的語言來打動項羽。
“項老弟,古語有雲,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
你說咱哥倆感情深不深?”劉邦酒桌上的文化很深厚。
項羽打蛇順杆爬,說:“必須感情深。”
劉邦倒滿了一杯酒,示意項羽滿上酒。項羽把話說到頭了,不得不倒滿了一杯酒。
劉邦端起酒,說:感情深咱倆一口悶。我先幹為敬,老弟看著辦吧。
劉邦抬手一飲而盡。
說到這程度,項羽本身就是一個講義氣的人,哪怕這杯酒是毒酒,他也要喝,況且還不是毒酒,
不就一杯酒嗎?項羽咬咬牙,端起酒來一飲而盡。
“這酒不上頭,來,哥敬你一杯。這叫好事成雙。”
劉邦又一飲而盡。
項羽沒辦法,喝吧,不就一杯酒嗎?
這樣說吧,劉邦的酒量那是天量,項羽怎麽能喝得過劉邦呢?
三喝兩喝就把項羽喝到了八成醉。
範增一看可不能再喝了,再喝項羽就“溜溜”到桌子底下了。
範增急眼了,一個勁的摸鼻子,意思是快殺了劉邦。
項羽看到了,心說,剛才還兄弟長身體短的,你現在讓我一劍刺死劉邦,我心理上接受不了。
正在猶豫之間,劉邦的連襟樊噲闖了進來,隻見樊噲怒目圓睜,須發直豎。
項羽久聞樊噲的大名,初次相見,突然對樊噲有種尊敬的感覺,這大概就是“英雄惜英雄”吧。
“壯士可飲酒乎?”項羽問樊噲喝不喝酒?
“平時也不多喝,喝個3斤5斤的沒問題。”樊噲道。
我靠!又一個酒神。
項羽命人抬來一壇子酒,放在了樊噲麵前。樊噲二話不說,提起壇子,“咕咚、咕咚”半壇子沒了。
項羽大驚:“壯士海量!沒下酒菜就喝了半壇子,牛批!”
“來人,給壯士切一盤豬頭肉。”
“搞這麽麻煩幹嘛?切不切都無所謂,給我拿來一隻豬大腿。”
樊噲喊道。
項羽要看這家夥有多麽吃生米,命手下拿來一隻豬大腿給了他。
樊噲咧著大嘴笑了。
隻見他把豬大腿扛在肩上,“吭哧吭哧”就吃了起來。嘴裏說著:“豬大腿就酒,越喝越有。”
如風卷殘雲,一會的功夫,豬大腿和一壇子酒沒了。
各位看官,你覺得樊噲是來和項羽比酒量食量的嗎?非也,樊噲是來數落項羽的。
借著酒勁遮臉,樊噲開始了他的表演:
“所有人都說將軍胸懷廣闊,是個敞亮人,如今怎會聽信讒言,懷疑你哥哥劉邦呢?”
別看樊噲是個屠狗之輩,但是撰起文來也有點老夫子的派頭。
樊噲原話是這樣說的:“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鹹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灞上,以待大王來。
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
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沛公沒有當關中王的意思,項王聽信讒言要殺有功之人,這是秦滅亡的原因,
還有派將守關,那是為了防止盜賊的進入。
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樊噲說的這些話,其實就是張良讓劉邦在項羽要進攻灞上時,劉邦找到項羽解釋時說的。
樊噲在酒桌前再次說出,是加強之前已經達到的結果,提醒項羽別忘了,
你已經原諒了劉邦,現在再殺劉邦就是二世的做法,是反複小人。
項羽從來沒有被人數落過。想想自己確實錯怪了劉邦。項羽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做得有點過分了?
項羽被樊噲猛懟一頓。
項羽改變了主意,認為殺劉邦是小人做派。
樊噲一看效果達到了,轉身而退。
這是範增更加著急了,一個勁的摸鼻子舉杯,都快把鼻子摸禿嚕皮了。
項羽卻視而不見,心說亞父不講義氣,想讓我背一個不講義氣的罵名。
張良提前早就交代清了,隻要樊噲轉身出去,劉邦就跟著出去。
劉邦舉手請示項羽,“我要上廁所小解。”
項羽一笑道:“人有三急,酒喝多了尿泡多,去吧。”
劉邦到了廁所,把自己衣服脫了,換上士兵的衣服,臉上抹上鍋底黑。
正在忙活著,有一個人突然出現了他的眼前,此人是項羽手下的另一個謀士蒯通。
蒯通一看劉邦這架勢,說,你這是要逃跑吧?
想跑也可以,你給我磕三個頭,我就不告訴項羽。
劉邦沒辦法,隻好給蒯通磕了三個頭,蒯通還是守信譽的,放了劉邦。
我這裏我劇透一下,蒯通後來做了韓信的謀士,鼓動韓信造反,
當時劉邦做了皇帝。
劉邦的老婆呂雉殺了韓信後,劉邦要殺蒯通,蒯通說你敢殺我,我就把你逃跑那糗事揭露出來,
沒辦法,劉邦就放了蒯通。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蒯通能夠看清前後事,提前為自己鋪了路。
蒯通走了,樊噲來到廁所和劉邦碰麵,他要保護劉邦逃走。
恰在這時,項羽派陳平讓劉邦利索點,解完手入席喝酒。
項羽心裏說,就是拉屎也早齊活了。
劉邦對樊噲說,要不咱回去喝酒?人家請咱們來了,不告訴一聲不禮貌。
樊噲說,大丈夫做事不必顧及小節。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沛公你還講什麽禮節不禮節?
“快跑吧!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劉邦聽取樊噲的意見,騎上馬就跑。
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人持劍在後麵跟著跑。
從鴻門到灞上不過20裏的路,劉邦對樊噲說,“你把我送到軍營,然後你再回去喝酒不遲。”
劉邦的意思是讓樊噲回去保護張良脫身。
其實不用為張良考慮,有項伯在,沒人敢動張良。
劉邦回到軍營就把曹無傷哢嚓了。
陳平到廁所一看沒有劉邦,轉身往回走,正好在半路上碰見了張良。
張良假裝上廁所找劉邦,這時劉邦早已走了,張良這才放心回到了酒桌前。
回到酒席的張良對項羽說:“項王,沛公喝高了,醉酒提前回軍營了,他讓我給諸位賠個禮。”
說著話,張良拿出一對玉璧給了項羽。
這是秦二世的寶物,。
張良拿玉璧給了項羽,項羽愛不釋手。
要不說項羽這人憨厚心眼直,貪小不貪大。
劉邦手裏有秦國的傳國玉璽,你說他不要玉璽,要一對玉璧有什麽用呢?
也許此時項羽的腦神經被酒精燒毀了!反正他很喜歡這對玉璧,估計回去想討虞姬的喜歡。
張良拿出一對玉鬥給了範增,範增非常生氣,恨項羽失去了殺劉邦的機會,恨項羽目光短淺,放走了梟雄。
範增一怒之下,用寶劍擊碎了這對玉鬥。
如今範增要的不是煙鬥,他要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威。
人算不如天算,範增相信天命,卻試圖改變天命。
項羽不聽範增的話,範增心中惱怒,他對著項伯座位恨恨道:“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豎子”是對伯的蔑稱,表達了範增對項伯破壞行刺計劃的憤怒,
範增認定劉邦日後必然成為項羽爭奪天下的強勁對手,他篤定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張良用寶物堵住項羽的嘴,至於說範增要不要,那是他自己的事兒。
做完這些,張良起身告辭,項伯相送,二人握手道別,張良回到了軍營。
至此劉邦一行人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