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水之戰又被稱為彭城之戰,名字不同說的是一件事。


    話說楚霸王項羽聞知老巢被端,想那虞姬和美人們落入了劉邦之手,豈不是羊落虎口?


    “可惱可恨!看我把爾等撕成碎片!”


    隻見項羽須髯皆張,怒目圓睜,大吼一聲揮拳砸在身邊一石墩上,石墩應聲而裂,眾將士無不驚訝咋舌!


    “項王息怒,依老臣之見,速速回救為時不晚,我料那劉邦必定戒備鬆懈,漢軍一擊必潰!”


    說這話的是“亞父”範增。


    項羽恢複冷靜。


    “軍師,如果我分兵去打劉邦,田橫勢必反撲,占領的齊地會不會易手?”


    項羽擔心齊國這邊前功盡棄。


    “項王,依老臣看,打敗劉邦兵不在多而貴精,


    大王可挑選楚營中精銳騎兵,突然襲擊則大事可成!”


    項羽點頭稱是。


    公元前205年四月的某一天,項羽率領3萬精騎兵,不分晝夜往彭城方向疾馳而來,一場惡戰即將爆發!


    項羽往回趕的路線,是討伐田榮去的路線,即由臨淄沿泗水(今泗水縣)北上到薛郡(今薛城區),直達彭城(今徐州),


    這條路又近又好走,項羽原路返回又快又省心。


    ……


    上一回說到劉邦進攻彭城前,安排了三路大軍分頭行動。


    其中樊噲為首的北路軍,擔負著攔截項羽回救部隊的任務。


    劉邦想到了項羽回救的那一刻。


    劉邦事先有安排,但是樊噲怎麽幹得不過項羽?樊噲通常是一手持盾牌,一手持劍,《西漢演義》書上說樊噲的兵器是方天畫戟。


    傳說項羽的兵器是“天龍破城戟”,說這把方天畫戟是上古蚩尤所使用的武器,後被黃帝用軒轅劍將此寶物的神性擊退。


    後此戟經過上千年的祭拜,和沐浴在甘霖滋潤下,神性恢複,戰力不減當年。


    經過輾轉周折,這把方天畫戟就落入了項家手中,


    項羽憑借手中的這把天龍破城戟,以少勝多取得了“巨鹿之戰”的勝利。


    傳說項羽的坐騎是千裏追風烏騅馬。


    在整個西漢武將中,無疑項羽穩居第一,力拔山兮,有勇有謀無人能及。


    位居第二的是“黥麵軍”首領英布,這家夥妥妥的“”斧頭幫”頭子,是個以“狠”封侯的角色——黥麵封侯。


    樊噲屈居第三。


    後麵收英布時,樊噲與英布打了五十回合不分勝敗,最後打了個平手。


    要知道英布是唯一一個與項羽打一百回合不敗的人物。


    樊噲打不過項羽是意料之中的事,另外樊噲是部將,項羽騎在馬上,


    從上往下打“以一慣十”,樊噲從下往上打比較吃力。


    總之樊噲戰敗而逃,可以說當時無人能阻擋住項羽的“鐵流”。


    如果用鏡頭敘述劉項當時的動態,一定很震撼!一邊是疾馳的馬蹄踏破黎明前的黑暗,3萬楚軍眼中噴火;


    一邊是醉生夢死的狂歡,劉邦似乎要補償回阿房宮的隱忍,四個字——發泄憤怒。


    如果說劉邦還有點理智的話,那就是在進城前安排了三處防守大營。每處兵營3萬兵力,呈三角形拱衛彭城。


    劉邦聯軍在城裏大吃大喝,三處防守在城外胡吃海塞,都像些餓死鬼托生一樣,誰也沒想到項羽來得如風一樣快。


    彭城外防守士兵吃得飽睡得著,防守形同虛設,一下子被項羽的三萬鐵騎消滅在黎明前的夢中。


    當城上士兵急報劉邦時,劉邦還抱著虞姬酣然大睡呢!


    當劉邦穿好衣服集合聯軍抵抗時,項羽的鐵騎已經衝進了城。


    就像是做夢,劉邦恍惚認為項羽軍隊從天而降,外麵是漢軍的鬼哭狼嚎,兵力再多沒有指揮也是白搭。


    簡短截說,劉邦聯軍被項羽鐵騎打了個措手不及,劉邦都沒來得及組織有效的抵擋,半天的功夫,劉邦聯軍被消滅了十萬多人。


    “漢王,為今之計就是往外衝,沿著睢水河徐徐後退。”此時張良也無回天之力,建議劉邦先撤出彭城。


    有人可能會問,韓信不是很牛批,他去哪了?


    張良有計謀不懂戰術有情可原,韓信是三軍元帥,這時候為何不發揮作用呢?


    韓信根本沒參加彭城之戰,他留在了關中收拾章邯的弟弟章平。


    也有人分析,韓信認為彭城之戰必敗,所以他讓劉邦主持戰役,他自己找了個理由留在了關中。


    孫子兵法有雲:窮寇莫追,意思是不要把敵人逼到牆角,否則無路可走的敵人就會玩命。


    想想當時情況:項羽3萬兵力,要對付劉邦的50萬人馬,兩廂兵力太懸殊了。


    項羽一擊得手靠著是突襲,如果劉邦穩定軍心瘋狂反撲,項羽最好的戰術是據彭城堅守,等待討伐齊國的範增回救。


    範增給劉邦來個反包圍,最後城裏城外楚軍合力夾擊劉邦,大功告成,這應該是項羽方的穩妥之計。


    但是項羽不是常人,他沒有采取保守戰術,也可能他恨劉邦玷汙了虞姬。


    項羽是個小心眼的人,雖然他沒看到劉邦耍流氓,但他能想象的出。


    項羽急眼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他要弄死劉邦。


    “弟兄們,跟我乘勝追擊,捉住劉邦賞黃金萬兩。”項羽發出了追殺令。


    “奶奶個腿,朋友妻不可欺,我的老婆你也敢睡,看我把你閹割了!”


    項羽心中暗罵。


    聯軍士兵成了驚弓之鳥,劉邦倒還鎮定,但是指揮失靈了,臨時組織起來的聯軍純屬烏合之眾。


    打項羽他們想都不敢想,別忘了項羽在巨鹿之戰給這些諸侯留下的印象,


    當時諸侯們被項羽戰神下凡的樣子嚇得不敢抬頭看,個個體如篩糠後脊梁冒汗。


    我滴個親親!莫非項羽這是要重演巨鹿之戰?


    任憑劉邦喊破嗓子沒人敢前去迎戰項羽,反而一窩蜂順著睢水流域向西南方向逃跑。


    項羽一馬當先,揮舞方天畫戟逢人就刺,擦著傷挨著亡,


    漢軍如潮水一般後退,哪怕劉邦用機關槍在後麵督戰,也無法改變漢軍後退的局麵。


    人擠人人撞人,無路可逃的漢軍被項羽的鐵騎衝撞落入睢水,死傷無數,一時間睢水為之塞流。


    假如從天空俯瞰,漢軍像螞蟻一樣被趕下了水。這些北方兵都是旱鴨子,登時沉入了水底。


    那時候睢水還生存著一些大型食肉動物,沒被淹死的也難逃被吃掉的結局,


    又是半天的功夫,劉邦的軍隊被消滅了10萬多人。


    如今回顧這一戰,漢軍敗在驕傲鬆懈是主要原因,


    另一致命打擊是聯軍沒有共同的信念和指揮,各自為戰沒有凝聚力。


    諸侯聯軍參與這場戰役都是抱著分杯羹的想法,沒人聽劉邦的指揮,


    說實話,即便韓信在場也改變不了敗局。


    劉邦試圖收拾殘餘進行抵抗,除了他的百十號敢死隊聽他指揮,其他人隨諸侯聯軍逃的逃死的死。


    比如陳餘帶著殘兵敗將從小路逃走了,這家夥熟讀四書五經,懂得臨危不懼的道理,卻在生死關頭選擇了裝孫子保留實力。


    劉邦看看身邊還剩下幾十個士兵,想不到自己將近60萬的兵力,不到一天時間,被項羽3萬鐵騎活活糟蹋了。


    嗚嗚嗚……劉邦生平第一次流下了眼淚。


    “天滅我劉某也!老天爺,我可是龍的傳人啊!”


    話音剛落,陡然平地起旋風,按現在風力來說,至少有12.5級。


    但見烏雲遮住了太陽,飛沙走石,似有千軍萬馬在嘶吼。


    書中暗表這是玉帝怕漢朝到此夭折,適時出手救下了劉邦。


    項羽和他的烏騅馬被大風吹得睜不開眼,劉邦就在眼前卻無可奈何。


    項羽騎在馬上受風力麵積最大,劉邦一看這局勢,幹脆趴在地上一動不動裝死。


    不知過了多久,劉邦再睜開眼一看,眼前空無一人。


    原來都被大風吹走了,他趴在地上躲過了一劫。


    “謝謝老天爺,以後我發達了,一定好好孝敬您老!”劉邦暗暗許願。


    ……


    “漢王,別趴在地上了,趕緊跑吧!”


    旁邊跟著劉邦一起趴在地上的勤務兵提醒道。


    這個勤務兵劉邦認識,是他村東頭劉繼祖的小兒子劉能,


    攀親戚的話,劉繼祖是劉邦爺爺三大爺的侄孫,你說劉能和劉邦是啥輩分?


    劉能很機靈,馬上爬起來扶著劉邦往西北方向跑。


    人總有一種本能,遇到困難會想起家,西北方向是劉邦、劉能家鄉豐縣的方向。


    劉邦心想:“壞了,項羽肯定會找我家屬的麻煩,我把項羽的老婆睡了,項羽能不報複嗎?”


    劉邦決定去老家把老婆孩子和父母接走。


    此時劉邦狼狽極了,心想如果有輛車坐多好啊,拉上一家子跑到安全地方多好呢?


    劉邦的安全區域是韓信控製的關中地區,中原地區本來一半屬於劉邦的,如今一些諸侯叛漢複投了項羽。


    過去的“解放區”又變成了“白區”。劉邦心中感慨道:“秦末漢初的人都沒有做人的底線,


    都信奉有奶就是娘的理論,道德淪喪到了低點。”


    其實劉邦也別抱怨世風日下,在什麽年代也是強者通吃,


    你劉邦不是當初也是拍項羽項梁叔侄倆的馬屁嗎?你打著為義帝報仇的旗號叫板項羽,還不是想幹掉老大你當老大嗎?


    啥都別說,失敗了跌倒再站起來就是好漢,怨天尤人不解決問題。


    “想坐馬車,做夢吧,我的禦用司機夏侯嬰估計趕著大車早投降項羽了。”


    劉邦很沮喪。


    咦!張良和陳平這兩個龜孫去哪了?不會也投降項羽了吧?


    “爹死娘嫁人,個人顧個人,我能不能活下來還不一定,管那麽多幹嘛?”


    劉邦勸解自己。


    走啊走!苦啊苦!自從劉邦做了漢王後,從沒走過這麽長的路。


    想當年我躲在芒碭山時也沒覺得苦,我算知道了,沒有吃不了的苦,隻有享不到的福。


    我就是那無福之人,剛有起色就被項羽來了個齊腰斬,不,何止是齊腰,簡直是齊腳踝!


    “咦!漢王快看,有一匹馬!”


    劉能用手指給劉邦,說著撒開腳丫子追上了這匹落單的馬。


    這下好了,劉邦騎上了高頭大馬。心中這個美,心想老天爺對我還是不薄的。


    “馬兒你快些跑快些跑,回家接上老婆孩繼續享清福。”


    劉邦苦中作樂差點唱出來。


    說實話劉邦這家夥也是不厚道,自己騎上馬也不管劉能了,哪怕讓劉能坐在你身後呢!


    劉邦騎著馬正美呢,突然身後大喊一聲:“劉季,這回看你往哪裏逃?”


    劉邦回頭一看,是一員楚將向他策馬追來。


    “我滴娘啊!”嚇得劉邦用馬鞭狠抽馬屁股。


    “祖宗,快點跑,讓後麵這家夥追上腦袋就搬家了。”劉邦又打了兩鞭子。


    劉邦在前麵玩命地跑,後麵這員楚將在後麵玩命地追,跑呀跑!追呀追!就在馬頭碰馬尾的時候,


    劉邦絕望回頭對這員楚將道:“哥們,放我一馬吧,兩個好漢難道要相互為難嗎?”


    也不知是天意還是後麵楚將良心發現,突然勒住馬沒有了後續,這時劉邦趁勢跑出了兩丈遠。


    那員楚將撥馬往回走,臨別扔下一句話:


    “我乃項羽手下的大將丁公,今暫且饒你一命。”


    說完一溜煙跑了。


    “天意,又是天意,這才是死裏逃生,劉邦摸了一把閻王爺的鼻子,閻王爺讓他又回來了。”


    我滴娘啊,這一驚一乍的,心髒不好立馬得梗過去。


    劉邦驚魂未定,抹了一把臉上的冷汗,心中默默記住了丁公這個名字。


    再看這匹馬,由於剛才使出吃奶的勁猛跑,一停下來就癱軟在地奄奄一息了。


    “得了,還是靠我的雙腿吧,這真是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啊!”


    劉邦無奈,隻好甩開腳丫子往家的方向猛蹽。


    ……


    天漸漸黑了,此時劉邦才覺得又餓又累,白天著急逃跑,也沒覺得怎樣。


    “也不知我這是跑到哪裏了?咦!前麵有燈火人家,何不上前討口飯吃。”


    劉邦拍門:“裏麵有人嗎?”


    “來了,來了,誰這麽晚了還買花?”裏麵傳來細碎腳步聲。


    吱鈕,門開了。


    “我爹說了,晚上不營業,買花明天再來吧。”開門的是一位十四五歲的少女。


    原來少女的老爹是種花養花賣花的花農,少女把劉邦當成買花顧客了。


    “閨女,是誰啊!還是請客人屋裏說話吧。”話落人到,從屋裏走出一位老人來。


    劉邦忙上前深施一禮,說明自己是趕路人,想討口吃的,最好能借宿一宿。


    “請進來吧,千裏投宿是緣分。”老人很有禮貌請進了劉邦。


    賓主落座一嘮嗑,劉邦也沒隱瞞自己的身份。


    “在下劉季,從此路過,又餓又累,叨擾口飯吃。”


    老人一聽忙道:“原來是漢王駕到,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老爹客氣了,我乃一落難之人,叨擾老爹了。”


    老人介紹自己姓戚,是本地一花農,剛才少女是他女兒,名喚花容。


    “容兒,給漢王敬茶。”少女端著一杯茶水,妖妖嬈嬈走了出來,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忽閃忽閃甚是美麗。


    雖然穿著粗衣布服,卻難掩天生麗質。


    劉邦本是色中高手,一眼就相中了女孩,一雙色眼上下打量著容兒,恨不得一口把容兒吞下。


    老人故意咳嗽了一聲,從劉邦眼中,老人已然讀出了信息。


    “漢王,小女十四歲,尚未婚配。”老人有意給女兒牽紅線。


    戚老爹為何看上四十多歲的劉邦了?


    當初呂雉的父親咋就看上一無所有的劉邦了?劉邦的兩個老婆都是老丈人牽的紅線,


    容兒後來成了劉邦的戚夫人,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原來戚老爹和呂太公一樣都很迷信,戚老爹曾碰到一算命先生,


    說他的女兒花容以後是當皇後的命,在十四歲的時候將有貴人上門。


    “漢王不就是貴人嗎?今年女兒正好十四歲。”戚老爹認定劉邦就是戚家的乘龍快婿。


    郎有心妾有意,西門慶遇到了潘金蓮,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


    “擇日不如撞日,今日今時就是黃道吉日,喝過交杯酒就算拜堂了,戰亂時代,一切從簡。”戚老爹道。


    劉邦巴不得,親事就這麽定了,這回劉邦省下了不少彩禮。還別說,戚老爹給我們破除大操大辦帶了個好頭。


    “女兒,出來吧,見過你的夫君。”


    容兒在裏屋聽的明白,心中早已意屬劉邦。


    也難怪,我是女孩也喜歡王爺,雖然一時落魄,總比老農民強吧?


    容兒一聽喝交杯酒,早就準備好了,古代十四歲的女孩早熟,在心中盼望男女之事已久。


    不過容兒還得端著點架子,雙鬢緋紅,低著頭,手端著一杯紅酒,婷婷嫋嫋走了出來。


    手兒顫,心兒跳,意亂神迷,容兒杏眼含春瞄了劉邦一眼,


    劉邦的魂都被嬌滴滴的美人勾走了,心中哪還有呂雉的影子。


    “夫君請飲奴家親手釀製的女兒紅,都說十八年釀製一個春,奴家十四年就開瓶了,為的就是等漢王到來。”


    容兒很會說話。


    交杯酒喝畢,戚老爹不想再當電燈泡,忙讓一對新人去上房休息,自己到花房擺弄鮮花去了。


    春宵一刻值千金,劉邦和容兒纏綿一夜自不待言,誰知“一夜情”種下了龍種,戚花容就懷上了劉邦骨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