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都城臨淄陷落,丞相田橫帶著殘兵敗將逃去了博陽(今泰安一帶),齊王田廣帶著一隊兵馬逃到了高密。


    田廣聽說韓信率軍要來高密捉拿他,嚇得半天說不話來,一時間沒了主意。


    “大王,何不請楚霸王來援救?他和劉邦水火不容!”齊王手下一謀士道。


    齊王田廣歎了一口氣,道:“你是不是忘了項羽和我們有仇?”


    項羽之前確實差點滅了齊國,逼死了田榮。


    “大王,此一時彼一時,許以霸王好處,可割齊地一半給楚,不信項羽不來救。”謀士又道。


    齊王田廣覺得割地與割肉沒區別,奈何火燒眉毛,先答應以後慢慢再說。


    話說項羽率軍離開梁地進駐到了廣武山。


    廣武山位於滎陽市黃河南岸,古稱三皇山,或曰敖山,當地人稱邙山。


    廣武山穀深坡陡,崖壁刀削斧劈一般,西有成皋之險,東北有敖倉之粟,南有重鎮滎陽,為古代交通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著名的鴻溝就位於廣武山。


    傳說鴻溝是戰國時期,魏惠王下令開鑿的一條人工運河,它溝通黃河和淮水流域,灌溉大片農田,使旱田變成了良田,造福一方百姓。


    另外鴻溝還是漕運中轉站,古人雲:敖倉得運河之利,積聚天下粟米。


    人工開鑿的鴻溝,把廣武山分割成了兩個山頭——東山和西山。


    項羽部隊占據西山,劉邦軍隊占據東山,楚、漢兩軍隔澗對壘。


    中國象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指的就是鴻溝。


    如今廣武山上有許多漢初遺址,比如劉邦曾經駐紮的西山被稱為“漢王城”,項羽駐紮的東山被稱為“霸王城”。


    ……


    說回項羽,話說項羽剛紮好營帳,齊國信使飛馬到了。


    “軍爺,趕緊通報霸王,就說齊王求救信到了。”齊王信使氣喘籲籲道。


    情況緊急,信使麵見項羽,把齊王田廣的求援信交給霸王,霸王展開信一看,明白了一切。


    項羽暗自思忖,“齊國不能不救,假如齊國再落入劉邦之手,半個天下都成劉家了。”


    兵貴神速,去晚了黃花菜都涼了。


    項羽不敢耽擱,“龍且、周蘭聽令!速帶二十萬人馬去救齊國,不得有誤!”


    “得令”。


    大將龍且和副將周蘭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


    接下來項羽派兵討敵罵陣,跳著腳讓劉邦出來分個高低。


    劉邦堅守不出。


    張良提醒劉邦,不管項羽如何挑釁,千萬別火冒三丈出城與其決戰,一定要等韓信滅齊回軍後共擊項羽,切記,切記!


    項羽一看劉邦高低不出戰,心中十分惱怒,心想長期對峙,楚軍可耗不起。


    項羽在爭奪滎陽之戰中,始終被糧食問題所困擾,糧道不斷遭彭越襲擊。


    劉邦有敖倉糧食源源不斷供應,項羽可沒這“天然獨到”的條件。這不,楚軍糧食又供應不上了。


    “劉邦賊寇,想斷我的糧,我先斷了你老爹老娘老妻的腦袋!看誰怕誰?”


    項羽突然想起劉邦的父母妻子還在他手上。


    “放著實實在在的人質不用,我也是急昏了頭,咋把這件事給忘了?”


    項羽要用劉邦的父母妻子要挾劉邦。


    “小樣,不怕你不投降。”項羽臉上露出獰笑。


    第二天中午時分,楚軍破例沒有罵陣。


    “咦!今天這是咋了,怎麽楚軍沒罵陣呢?”


    劉邦覺得奇怪,登上山頭向對麵張望。


    當時劉邦心裏暗罵自己發賤,人家項羽打一天不罵,他心裏怪空落落的。


    劉邦攏雙目仔細觀瞧,我滴娘親!老爹老娘呂雉和好朋友審食,被五花大綁站在對麵?


    看他們身後還有一口,冒著“騰騰”熱氣的行軍鍋。


    劉邦的三位家人和好朋友審食其,在彭城之戰後被項羽掠去當了人質。


    劉邦常年在外征戰,把家人托付給發小審食其照顧,這回把審食其也連累了。


    “大王。項羽這是玩什麽花招呢?”


    不知張良什麽時候,帶著一隊人馬站在了劉邦身後。


    要不說劉邦拿著張良當事,張良去問安,發現劉邦沒在屋裏,怕漢王有個意外,馬上帶兵上山保護。


    有這樣一個貼心謀士,擱誰誰也喜歡。


    張良觀察對麵,沉思片刻道:“我知道了,項羽是要拿你的家人要挾大王,千萬不要上當,切記!”


    張良的思維比劉邦快一拍。


    君臣二人正在嘀咕,突然對麵傳來項羽聲音:“劉季!你這個膽小鬼,縮頭烏龜,趕快出來投降!如若不然,”


    項羽用馬鞭一指後麵的油鍋:“你老爹老娘不大功夫將化為肉羹!眾將士分而食之!”


    由於兩山頭相隔不遠,加上這天刮的是東風,聲音清清楚楚傳到劉邦和張良耳朵裏。


    站在後麵的士兵驚訝的張開了嘴,心說項羽這招真夠狠毒的!誰沒有父母?兩個人有仇為何拿父母當籌碼?關父母啥事?


    劉邦看到父母妻子朋友被五花大綁,心如刀絞,暗暗自責沒保護好家人。他沒想到項羽會幹這等下三濫的事!


    “怎麽辦,是要江山還是要父母妻子?”劉邦雖然不拘小節,卻是個孝子。


    這時張良說話了:“大王,千萬別上當,果斷拒絕,項羽不會殺太公太婆的。”


    說完這些,張良用手一指對麵:“大王你看,項伯就在項羽身邊,他可是大王的兒女親家。”


    不知您還記得嗎?在鴻門宴上,張良為了發展項伯成為自己的內線,撮合劉邦和項羽結成了兒女親家。


    張良的意思是,大王別擔心,把話說絕點,斷了項羽拿人質要挾的念頭,有項伯在,不會出大事的。


    項羽這邊一直得不到劉邦的答複,於是催促道:“劉季!裝什麽啞巴,不要你老爹老娘我就動手了!”


    此時劉邦不再猶豫,大聲回道:“項老弟,咱們之前在義帝麵前結拜為兄弟,發誓同生死共富貴,我的老爹老娘就是老弟的爹娘。


    如果你烹了咱爹娘,別一個人獨吞,留哥哥我一杯羹。”


    劉邦說的原話是:〖吾與項羽俱北麵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


    項羽一聽,直氣得七竅生煙,肺都炸了!沒想到劉邦這麽無賴,為江山爹娘都不要了。


    “來人,把這兩個老東西扔到油鍋裏!”項羽要下毒手。


    “且慢,大王息怒。”站在項羽身邊的項伯製止道。


    項伯是項羽的族叔,他說:“天下的事情往往未可預料,而且爭奪天下的人是不顧念家庭的。


    你雖殺了劉邦的父母,不會有一點好處,隻能加深禍害而已。”


    項伯表麵是為項羽著想,實際是替張良賣力,項伯和張良關係很鐵。假如張良不是劉邦的謀士,估計劉邦的老爹老娘真被項羽烹殺了,項羽可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


    最終項羽聽從了項伯的話,押著劉邦的家人回了霸王城,項羽在第一回合失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