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接連殺了陳豨、韓信、彭越,這三人都是因謀反罪被誅殺,其中彭越死的最冤。
相比於這三人,同樣是被謀反牽連的趙王張敖就幸運多了。
他因是劉邦、呂雉的女婿,最終逃過了一死。
按謀反性質來說,張敖罪行不比彭越輕,其手下貫高差點要了劉邦的命。
但張敖逃過了一死,彭越卻被剁成了肉醬。
所以說在古代沒有法治上的公平,全憑皇上的喜好。
不過張敖沒死卻脫了層皮!
事後,劉邦奪張敖的王位,貶封其為宣平侯。
張敖有侯爺之名卻無封地。
劉邦封其子劉如意為趙王。
看到了吧?劉邦逐漸把異姓王替換成了同姓王。
各位看官想想看,張敖逃過一劫卻被奪了封地,是不是和韓信一樣?
由此可以看出,劉邦對他封的八位異姓王相當敏感,一旦發現苗頭,痛下殺手絕不手軟!
如果我處在劉邦這個位置也會這樣,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豈能被旁人奪去。
在某種情況下,功臣恰恰是朝廷的隱患。
曆朝曆代哪個皇帝不是在戰爭結束後殺功臣?除了大宋外,你能找出第二個不殺功的皇帝嗎?
……
劉邦殺功的舉動嚇壞了一個人,此人就是淮南王英布。
英布最初是項羽手下三大將之一,項羽三大將分別是:英布、鍾離昧和龍且。
在滎陽爭奪戰時,劉邦派隨何招降了英布。
打敗項羽後,英布被劉邦封為淮南王,都城在六縣,即如今的安徽六安市。
轄地包括九江、廬江、衡山、豫章等郡。
英布一直觀察著朝廷動靜,他一看劉邦和呂雉聯起手來殺功臣,心中十分害怕。
英布心想:“呂雉心如蛇蠍,殺了彭越也就算了,還把人家剁成肉醬。
奶奶的!怪不得孔夫子說,世上唯小人和女人難養也!
給我送來一罐肉醬為哪般?你呂雉留著包餃子不好嗎?給我送來不就是威脅我嗎?”
英布越想越氣憤,“嗖”的一聲,把肉醬扔進了垃圾。
氣憤的同時,英布加強了戒備,做好了隨時應對朝廷的準備,多次當著手下抱怨當功臣的難處。
英布還安排了一些耳目去洛陽打探消息,探聽劉邦下一步的動向。
還密切觀察四周諸侯國王爺的一舉一動,防止劉邦調動他們給自己一個突然襲擊。
有時候一個人不想出事,偏偏節外生枝,英布就趕上意外之事了。
什麽意外之事呢?英布的寵妾楊美人生病了,吃了東西想吐。
生病有啥大不了的,看醫生不就行了?
英布的小妾楊美人也是這樣想的,於是她就找到著名的中醫世家傳人老黃把脈看病。
中醫家老黃看病技術杠杠硬,賺了不少錢。
有句話叫做“除了劫道就是賣藥”,這是兩門賺錢快的生意。
老黃不差錢,就在富人區買了豪宅,他的鄰居都是淮南國有頭有臉的人物。
老黃的對門是英布手下中大夫賁赫的家。
賁赫常和老黃嘮嗑。
小夥子不但人長得帥,還有知識,有文化,出口成章,頭腦靈活,很得英布的賞識。
英布常對賁赫說:“小夥子前途無量,老子就吃了沒文化的虧,好好幹!我看好你啊!”
有一天賁赫上朝正好碰到楊美人。
“楊姐,這麽早幹嘛去?”
“大兄弟,昨晚難受死了,上吐下瀉,這不去老黃家抓點湯藥。”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賁赫為巴結楊美人,朝也不上了,陪著她去看病。
抓了湯藥,二人走出老黃家。
看看天色尚早,賁赫道:“楊姐,好不容易到我家門口了,平時楊姐不出門,到我家坐坐吧!認認門,以後咱兩家常走動。”
要不說賁赫腦瓜活絡,心想:“把英布的寵妾打發滿意,以後她在領導身邊吹吹枕頭風,我不就升官發財了?”
楊美人盛情難卻,於是就去賁赫家串門。
賁赫老婆一看老公領來了一個大美人,臉色十分難看。
經賁赫介紹,方知自己多心了,原來是老公領導的女人。
誤會解除,兩口子熱情招待楊美人,又是端茶又是噓寒問暖。
從此楊美人看完病,都要到賁赫家中坐一坐,一來二去,兩個女人就成了閨中密友。
要不說女人嘴都沒把門的,聊來聊去,兩個女人就聊到了各自男人,聊到了一些各自房中密事。
“楊姐,你不知道我男人有多勇猛,你猜怎麽著?我男人常喝老黃配製的那個藥。”
“妹子,那個藥是什麽藥?”
楊美人身居府上知識麵很窄,不解問。
“楊姐,你啥都不懂?春藥,杠杠的。”
賁赫媳婦是個大咧咧脾氣,和楊美人性格剛好相反。
楊美人臉一紅,低頭不語,她就記住了“春藥”這個詞。
……
經過黃大夫的悉心治療,楊美人的病好了。
有一次,楊美人和英布纏綿過後,突然歎了口氣。
興許是英布害怕劉邦惦記的緣故,最近幾天英布凡事有點不如意。
這時候男人自信心最怕打擊,偏偏楊美人哪壺不開提哪壺。
“王爺,人家賁赫常服春藥,要不你也試試?”
楊美人道。
“賁赫?是那個中大夫嗎?”
“是的,老黃家對門,我看病時認識他的,兩口子對我可好了。”
楊美人道。
“等等,你咋知道賁赫吃春藥的?你是不是和他試了一回?這麽私密的話你咋知道的?”
英布一下子怒了!
任楊美人如何解釋英布也不聽,認定小妾和賁赫存在著淫亂關係。
“奶奶滴!敢打我女人的主意,我看你是活膩歪了!”
二話不說,英布派人去抓賁赫。
恰巧他沒在家,士兵撲了個空。
原來賁赫那天走親戚去了。
到了晚上,賁赫得知英布在通緝他,心中害怕就乘車連夜往長安方向逃。
英布得知派騎兵去追,賁赫靈機一動走小路,這樣英布追擊的騎兵追到長安都沒看到他的影子,無功而返。
到了長安,賁赫求見劉邦:“皇上,英布在四周布置兵力,試圖對抗漢軍,他做好了謀反準備,望皇上早日發兵剿滅叛賊英布!”
各位看官看到了吧?有些事就是給你擰著來。
本來賁赫巴結楊美人是為了升官發財,卻沒料到惹上了殺身之禍。
說實話,英布不殺賁赫還戴不上謀反的帽子。
有時候弄清事情原委再行動也不遲,英布是個大老粗,莽撞人,哪有如此耐心呢?
這下好了,把賁赫逼到了絕境,不告發他才怪呢?
說實話,說英布謀反真有點冤枉他,說他有防範卻是事實。
劉邦就把英布謀反這事擺在朝堂上討論。
“各位大臣,如今英布要謀反,說說你們的看法,該如何處置?”
劉邦問群臣。
“皇上,把丫捉來烹殺,我們願意前往!”
武將們個個奮勇當先。
劉邦轉頭問蕭何。
“丞相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皇上,英布謀反的可能性不大,有沒有仇怨誣陷未曾可知?
依臣之見,不如先把賁赫看押起來,派人到淮南調查一番,看看英布是不是要謀反?”
劉邦點頭讚同。
有句話叫做“情急智短”,說的是人遇到慌亂事就失去了理智。
英布本來就沒有多少韜略,看到賁赫去長安告狀就慌了神。
假如他再等等看,也許事情不會發展到後來這麽糟。
英布認定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理,還沒等劉邦派的人來到六安,他就按捺不住反了。
首先他殺了賁赫全家,隨後開始派兵進攻鄰國城池。
劉邦一看英布果然反了,於是釋放賁赫並拜其為將軍。
劉邦緊急上朝,召集群臣商議平叛行動計劃。
真要和英布對陣,一些武將低頭不語,他們知道自己不是英布的對手。
項羽收英布時,英布是唯一和項羽打了一場平手的猛人。
如項羽一般的猛人,誰能製服他呢?
劉邦也不想再外出打仗,這幾年他感到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時常上氣不接下氣。
不服老不行!
他突然想讓太子劉盈帶兵去打英布,讓太子鍛煉一下,為將來接班打基礎。
另外太子曾拜李左車為師,師徒在廣武山上演練排兵布陣。
李左車是趙國名將李牧之孫,在韓信攻趙代時屢獻奇計,後被劉邦拜為太子之師。
劉邦想讓太子禦駕親征的目的何在?
當時人們猜測:要麽是劉邦想借英布之手弄死劉盈,然後讓劉如意接替太子之位。
要麽是劉邦感到身體不適,讓太子帶兵先去,然後等身體好點再去。
劉邦心裏到底咋想的,目前無人知道。
……
讓太子帶兵征討英布的消息傳到了後宮,這可嚇壞了商山四皓。
太子眼看要接班了,不能出任何紕漏。
宮裏人們都知道劉邦常常吐血,還不都是常年在外征戰落下的病根!尤其是滎陽爭奪戰被射的那一箭,一到下雨陰天就痛。
說句難聽話,哪天皇上掛了,劉盈在外,劉如意可在宮裏呢!這時候劉盈絕不能外出。
四個老頭一商量,不能讓太子出征,哪裏都不能去,在家就是等著接班。
可這話誰敢給皇上說呢?
這時夏黃公崔廣道:“老哥幾個,我看這事須讓呂釋之給皇後去說。
讓皇後給皇帝做工作,其他人辦不到。”
崔廣說的有道理,呂釋之是呂後的二哥,呂澤的弟弟,有什麽話可以直說。
四個老頭找到了呂釋之:“呂公,你趕緊去通知你妹妹呂後,皇上讓太子帶兵去平叛。
這事萬萬使不得,太子有功再無加封,有過卻有災禍!對太子有害無益。
你就說太子年輕,他哪有資格指揮那些老將軍,老將軍和皇上一起拚殺,太子指揮不動這些人,沒將可用,這仗沒法打!”
呂釋之一聽是這麽個理,太子有功他最多還是太子,一旦失敗太子位可就不保了。
長話短說,呂釋之就把商山四皓的意思說給了妹妹呂雉。
呂雉一聽馬上找到劉邦,一把眼淚訴衷腸,說過去如何度過艱難歲月,如何把一兒一女拉扯大,如今年紀大了,指望兒子的時候,你卻讓兒子冒箭矢之險~
“老頭子,我也知道你身體不好,你躺在車上指揮沒人敢說你,咱兒子躺在車上指揮戰鬥能行啊?
為了我們母子,你就別推辭了,豁出老命,往大的說是為大漢江山,往小的說是為咱這個家啊?”
呂雉說罷呂嗚咽不已……
劉邦心有不忍,畢竟老夫老妻親情還在,於是勸慰呂雉也要照顧好自己。
劉邦故作振作道:“我就知道指望不上豎子,還是我這把老骨頭上陣吧!”
劉邦起身走到門口,嘴裏喃喃自語道:“家有兒女,朝中有臣子,誰也指望不上啊!”
相比於這三人,同樣是被謀反牽連的趙王張敖就幸運多了。
他因是劉邦、呂雉的女婿,最終逃過了一死。
按謀反性質來說,張敖罪行不比彭越輕,其手下貫高差點要了劉邦的命。
但張敖逃過了一死,彭越卻被剁成了肉醬。
所以說在古代沒有法治上的公平,全憑皇上的喜好。
不過張敖沒死卻脫了層皮!
事後,劉邦奪張敖的王位,貶封其為宣平侯。
張敖有侯爺之名卻無封地。
劉邦封其子劉如意為趙王。
看到了吧?劉邦逐漸把異姓王替換成了同姓王。
各位看官想想看,張敖逃過一劫卻被奪了封地,是不是和韓信一樣?
由此可以看出,劉邦對他封的八位異姓王相當敏感,一旦發現苗頭,痛下殺手絕不手軟!
如果我處在劉邦這個位置也會這樣,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豈能被旁人奪去。
在某種情況下,功臣恰恰是朝廷的隱患。
曆朝曆代哪個皇帝不是在戰爭結束後殺功臣?除了大宋外,你能找出第二個不殺功的皇帝嗎?
……
劉邦殺功的舉動嚇壞了一個人,此人就是淮南王英布。
英布最初是項羽手下三大將之一,項羽三大將分別是:英布、鍾離昧和龍且。
在滎陽爭奪戰時,劉邦派隨何招降了英布。
打敗項羽後,英布被劉邦封為淮南王,都城在六縣,即如今的安徽六安市。
轄地包括九江、廬江、衡山、豫章等郡。
英布一直觀察著朝廷動靜,他一看劉邦和呂雉聯起手來殺功臣,心中十分害怕。
英布心想:“呂雉心如蛇蠍,殺了彭越也就算了,還把人家剁成肉醬。
奶奶的!怪不得孔夫子說,世上唯小人和女人難養也!
給我送來一罐肉醬為哪般?你呂雉留著包餃子不好嗎?給我送來不就是威脅我嗎?”
英布越想越氣憤,“嗖”的一聲,把肉醬扔進了垃圾。
氣憤的同時,英布加強了戒備,做好了隨時應對朝廷的準備,多次當著手下抱怨當功臣的難處。
英布還安排了一些耳目去洛陽打探消息,探聽劉邦下一步的動向。
還密切觀察四周諸侯國王爺的一舉一動,防止劉邦調動他們給自己一個突然襲擊。
有時候一個人不想出事,偏偏節外生枝,英布就趕上意外之事了。
什麽意外之事呢?英布的寵妾楊美人生病了,吃了東西想吐。
生病有啥大不了的,看醫生不就行了?
英布的小妾楊美人也是這樣想的,於是她就找到著名的中醫世家傳人老黃把脈看病。
中醫家老黃看病技術杠杠硬,賺了不少錢。
有句話叫做“除了劫道就是賣藥”,這是兩門賺錢快的生意。
老黃不差錢,就在富人區買了豪宅,他的鄰居都是淮南國有頭有臉的人物。
老黃的對門是英布手下中大夫賁赫的家。
賁赫常和老黃嘮嗑。
小夥子不但人長得帥,還有知識,有文化,出口成章,頭腦靈活,很得英布的賞識。
英布常對賁赫說:“小夥子前途無量,老子就吃了沒文化的虧,好好幹!我看好你啊!”
有一天賁赫上朝正好碰到楊美人。
“楊姐,這麽早幹嘛去?”
“大兄弟,昨晚難受死了,上吐下瀉,這不去老黃家抓點湯藥。”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賁赫為巴結楊美人,朝也不上了,陪著她去看病。
抓了湯藥,二人走出老黃家。
看看天色尚早,賁赫道:“楊姐,好不容易到我家門口了,平時楊姐不出門,到我家坐坐吧!認認門,以後咱兩家常走動。”
要不說賁赫腦瓜活絡,心想:“把英布的寵妾打發滿意,以後她在領導身邊吹吹枕頭風,我不就升官發財了?”
楊美人盛情難卻,於是就去賁赫家串門。
賁赫老婆一看老公領來了一個大美人,臉色十分難看。
經賁赫介紹,方知自己多心了,原來是老公領導的女人。
誤會解除,兩口子熱情招待楊美人,又是端茶又是噓寒問暖。
從此楊美人看完病,都要到賁赫家中坐一坐,一來二去,兩個女人就成了閨中密友。
要不說女人嘴都沒把門的,聊來聊去,兩個女人就聊到了各自男人,聊到了一些各自房中密事。
“楊姐,你不知道我男人有多勇猛,你猜怎麽著?我男人常喝老黃配製的那個藥。”
“妹子,那個藥是什麽藥?”
楊美人身居府上知識麵很窄,不解問。
“楊姐,你啥都不懂?春藥,杠杠的。”
賁赫媳婦是個大咧咧脾氣,和楊美人性格剛好相反。
楊美人臉一紅,低頭不語,她就記住了“春藥”這個詞。
……
經過黃大夫的悉心治療,楊美人的病好了。
有一次,楊美人和英布纏綿過後,突然歎了口氣。
興許是英布害怕劉邦惦記的緣故,最近幾天英布凡事有點不如意。
這時候男人自信心最怕打擊,偏偏楊美人哪壺不開提哪壺。
“王爺,人家賁赫常服春藥,要不你也試試?”
楊美人道。
“賁赫?是那個中大夫嗎?”
“是的,老黃家對門,我看病時認識他的,兩口子對我可好了。”
楊美人道。
“等等,你咋知道賁赫吃春藥的?你是不是和他試了一回?這麽私密的話你咋知道的?”
英布一下子怒了!
任楊美人如何解釋英布也不聽,認定小妾和賁赫存在著淫亂關係。
“奶奶滴!敢打我女人的主意,我看你是活膩歪了!”
二話不說,英布派人去抓賁赫。
恰巧他沒在家,士兵撲了個空。
原來賁赫那天走親戚去了。
到了晚上,賁赫得知英布在通緝他,心中害怕就乘車連夜往長安方向逃。
英布得知派騎兵去追,賁赫靈機一動走小路,這樣英布追擊的騎兵追到長安都沒看到他的影子,無功而返。
到了長安,賁赫求見劉邦:“皇上,英布在四周布置兵力,試圖對抗漢軍,他做好了謀反準備,望皇上早日發兵剿滅叛賊英布!”
各位看官看到了吧?有些事就是給你擰著來。
本來賁赫巴結楊美人是為了升官發財,卻沒料到惹上了殺身之禍。
說實話,英布不殺賁赫還戴不上謀反的帽子。
有時候弄清事情原委再行動也不遲,英布是個大老粗,莽撞人,哪有如此耐心呢?
這下好了,把賁赫逼到了絕境,不告發他才怪呢?
說實話,說英布謀反真有點冤枉他,說他有防範卻是事實。
劉邦就把英布謀反這事擺在朝堂上討論。
“各位大臣,如今英布要謀反,說說你們的看法,該如何處置?”
劉邦問群臣。
“皇上,把丫捉來烹殺,我們願意前往!”
武將們個個奮勇當先。
劉邦轉頭問蕭何。
“丞相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皇上,英布謀反的可能性不大,有沒有仇怨誣陷未曾可知?
依臣之見,不如先把賁赫看押起來,派人到淮南調查一番,看看英布是不是要謀反?”
劉邦點頭讚同。
有句話叫做“情急智短”,說的是人遇到慌亂事就失去了理智。
英布本來就沒有多少韜略,看到賁赫去長安告狀就慌了神。
假如他再等等看,也許事情不會發展到後來這麽糟。
英布認定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理,還沒等劉邦派的人來到六安,他就按捺不住反了。
首先他殺了賁赫全家,隨後開始派兵進攻鄰國城池。
劉邦一看英布果然反了,於是釋放賁赫並拜其為將軍。
劉邦緊急上朝,召集群臣商議平叛行動計劃。
真要和英布對陣,一些武將低頭不語,他們知道自己不是英布的對手。
項羽收英布時,英布是唯一和項羽打了一場平手的猛人。
如項羽一般的猛人,誰能製服他呢?
劉邦也不想再外出打仗,這幾年他感到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時常上氣不接下氣。
不服老不行!
他突然想讓太子劉盈帶兵去打英布,讓太子鍛煉一下,為將來接班打基礎。
另外太子曾拜李左車為師,師徒在廣武山上演練排兵布陣。
李左車是趙國名將李牧之孫,在韓信攻趙代時屢獻奇計,後被劉邦拜為太子之師。
劉邦想讓太子禦駕親征的目的何在?
當時人們猜測:要麽是劉邦想借英布之手弄死劉盈,然後讓劉如意接替太子之位。
要麽是劉邦感到身體不適,讓太子帶兵先去,然後等身體好點再去。
劉邦心裏到底咋想的,目前無人知道。
……
讓太子帶兵征討英布的消息傳到了後宮,這可嚇壞了商山四皓。
太子眼看要接班了,不能出任何紕漏。
宮裏人們都知道劉邦常常吐血,還不都是常年在外征戰落下的病根!尤其是滎陽爭奪戰被射的那一箭,一到下雨陰天就痛。
說句難聽話,哪天皇上掛了,劉盈在外,劉如意可在宮裏呢!這時候劉盈絕不能外出。
四個老頭一商量,不能讓太子出征,哪裏都不能去,在家就是等著接班。
可這話誰敢給皇上說呢?
這時夏黃公崔廣道:“老哥幾個,我看這事須讓呂釋之給皇後去說。
讓皇後給皇帝做工作,其他人辦不到。”
崔廣說的有道理,呂釋之是呂後的二哥,呂澤的弟弟,有什麽話可以直說。
四個老頭找到了呂釋之:“呂公,你趕緊去通知你妹妹呂後,皇上讓太子帶兵去平叛。
這事萬萬使不得,太子有功再無加封,有過卻有災禍!對太子有害無益。
你就說太子年輕,他哪有資格指揮那些老將軍,老將軍和皇上一起拚殺,太子指揮不動這些人,沒將可用,這仗沒法打!”
呂釋之一聽是這麽個理,太子有功他最多還是太子,一旦失敗太子位可就不保了。
長話短說,呂釋之就把商山四皓的意思說給了妹妹呂雉。
呂雉一聽馬上找到劉邦,一把眼淚訴衷腸,說過去如何度過艱難歲月,如何把一兒一女拉扯大,如今年紀大了,指望兒子的時候,你卻讓兒子冒箭矢之險~
“老頭子,我也知道你身體不好,你躺在車上指揮沒人敢說你,咱兒子躺在車上指揮戰鬥能行啊?
為了我們母子,你就別推辭了,豁出老命,往大的說是為大漢江山,往小的說是為咱這個家啊?”
呂雉說罷呂嗚咽不已……
劉邦心有不忍,畢竟老夫老妻親情還在,於是勸慰呂雉也要照顧好自己。
劉邦故作振作道:“我就知道指望不上豎子,還是我這把老骨頭上陣吧!”
劉邦起身走到門口,嘴裏喃喃自語道:“家有兒女,朝中有臣子,誰也指望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