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周勃為自保,也為了避免呂後對功臣們大開殺戒,


    違背劉邦“非劉氏不王的”誓言,任由太後大封呂氏子侄。


    陳平和周勃也是萬般無奈,大漢朝剛剛從戰爭中走出來,這時候和呂後發生衝突,一定會造成內亂。


    一旦內亂,百姓再陷水深火熱中,北邊虎視眈眈的匈奴單於就會趁機入侵大漢。


    內憂加上外患,大漢經不起折騰。


    最終陳平、周勃在太後麵前低下了頭,選擇了退讓。


    太後自以為震懾住了勳臣,抓住機會瘋狂大封呂氏子侄。


    首先封呂台為呂王,太後為呂台擠出了一塊封地,隨後呂台成立呂國,封地在山東濟南。


    建都東平陵城,即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駐地北600米處。


    呂台的呂國,實際是從齊王劉肥封地割出的土地。


    太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逐漸削弱劉氏子孫的勢力。


    劉肥的齊國地盤很大,當初為自保割了一個郡給了魯元公主。


    呂台是呂後大哥呂澤的長子,呂後的大侄子,他是呂氏家族第一個被封王的人。


    太後封的第二個侄子是呂產,他是呂後二哥呂釋之的兒子,被太後封為將軍,統領南軍。


    南軍的主要責任是守衛皇宮內外,確保皇宮及京城的治安穩定。


    由於南軍駐紮在皇宮附近,其反應速度和戰鬥力很強,


    對於平息政變,保衛皇室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太後封的第3個侄子是呂祿。


    呂祿是呂釋之的兒子,呂產的弟弟,呂釋之是太後的二哥。


    呂祿被太後任命為將軍,統領北軍。


    北軍主要責任保衛長安,消滅一切來犯之敵,相對南軍,北軍戰鬥力更強,北軍善於野戰和大規模作戰。


    ……


    呂後大封呂氏子侄這才是剛剛開頭,後麵還要封。


    呂後肆無忌憚破壞劉邦立下的規矩,違背遺言,氣壞了一個人!


    此人非旁人,就是右丞相王陵。


    王陵早幹嘛去了?作為大漢主要丞相,應該把太後的這種舉動消滅在萌芽中,


    如今既成事實卻來反對,豈有此理?


    原來在劉盈去世前兩天,王陵回了趟老家沛縣,為其老母親上墳。


    過了半月回到朝中,一切都變了!“白馬之盟”被陳平和周勃拋之腦後,


    劉邦臨死前遺言「非劉氏而王者,諸侯共擊之」的誓言成了泡影。


    王陵十分生氣,強勁上來了。


    請命太後收回所封的王爵。


    “太後,您這樣封賞不符合高祖的規定,呂 氏非劉姓!”


    “王丞相,你是不是吃的海水?我是大漢的當家人,封誰還要請示你嗎?”


    王陵被懟得直白瞪眼!


    散朝後,王陵質問陳平、周勃為何任由太後胡作非為?


    “陳平、周勃,你倆也太不夠意思了!難道你們忘了在高帝麵前發的誓了?


    你們這樣做對得起誰?百年地下有何臉麵見先皇?”


    周勃看看陳平,意思是你說兩句吧!我不知道咋回答。


    陳平臉一紅,小聲嘟囔道:“王丞相,如今我和周勃在言語、態度上不如您,但是將來安定劉氏天下非我倆莫屬~~~


    呂後深恨王陵腦袋不開竅,死抱著劉邦遺言不放手。


    “怪不得老頭子說王陵耿直有餘,果然不假,我剛封呂氏後人他就受不了,以後這是個麻煩!”


    呂後為清除障礙,以教導少帝為名,奪了王陵的右丞相權力,遷封其為太傅。


    王陵心中明白,“太後看我礙手礙腳,要把我趕出決策中心,收回我的實權,封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太傅。


    少帝都是傀儡,讓我當傀儡的老師,太後真有辦法!我眼不見為淨。”


    一個人抗爭的王陵無力回天,幹脆以年邁為由請求致仕。


    “太後,我老邁無能,身體有病,請求太後恩準回家養老。”


    太後巴不得,秒批同意。“王丞相,如此年紀就不要為朝政操心了,享幾年好日子吧!”


    王陵負氣走了。


    回到家裏,王陵越想越氣,想想自己剛當丞相沒幾天,就被太後趕回了家,


    心中鬱悶,不久抑鬱而終,享年60歲。


    王陵走了,陳平心中大喜,對周勃說,我要高升了。


    果然,太後晉升陳平為右丞相,左丞相之位一時空懸。


    呂後心想,周勃大老粗一個,不堪丞相之職,原地不動還當他的太尉吧。


    呂後為了方便與情人審郎偷歡,隨即封審食其為左丞相。


    到了晚上,審食其借感謝太後之名,二人滾了床單。


    嗚呼哀哉!滿朝文武為之咋舌。


    “哥幾個,老審也配當丞相?要戰功沒戰功,要能力沒能力,


    不過是先皇家中的一位管家婆,如今騎在咱們這些老臣頭上了!”


    “兄弟,你別抱怨了,誰讓人家有一副好皮囊呢?


    人家軟飯吃的好,有本事你把太後打發痛快,也許這丞相之位是你的,哈哈……”


    人到一定歲數就會考慮身後之事,把每一天活成最後一天,如此就會瘋狂地活著,瘋狂地行事!


    呂後就是這樣的人,白天她琢磨過往誰對她好過,誰對她不好過,太後要有仇報仇,有恩報德。


    對她好的莫過於生養她的人了,呂後於是追尊生父呂太公為宣王。


    後麵三國時,篡奪魏國的司馬昭獲封晉王後,追尊其父司馬懿為宣王,不知司馬昭是不是仿效的呂後?


    呂後想起了趙堯,當初他隻是一個保管皇上大印的人,他向劉邦提議周昌為趙王劉如意的保護人,


    周昌這才做了劉如意的丞相,趙堯後被劉邦提拔為禦史大夫,也就是趙堯代替了周昌的職位。


    呂後心中暗罵:“這小子真會鑽空子,把周昌支了出去,他當上了禦史大夫,周昌給我添了許多麻煩,都是趙堯惹的禍。”


    呂後為報複趙堯,把他的禦史大夫職位奪了過來,讓任敖做了禦史大夫。


    任敖和劉邦是同鄉,在劉邦當亭長的時候,他在縣裏監獄當看守,二人關係很鐵,經常在一起喝酒。


    劉邦反秦後,官府把呂雉和劉太公抓進了縣衙。


    當時有獄卒看呂雉有幾分姿色,在呂雉身上打主意,


    結果任敖知道了,揍了那名獄卒一頓,從那以後沒人再敢找呂雉的麻煩。


    如今呂後掌握大權,把趙堯撤職,讓任敖當了禦史大夫。


    從這一點來看,呂後雖有政治頭腦,卻也有女人睚眥必報的缺點。


    恰在此時,魯元公主病亡,太後自然悲傷不已。


    她和劉邦所生的一兒一女先她而去,白發人送黑發人,人生一大不幸啊!


    有人說太後命硬心毒,克夫克子克女,劉邦是天命,呂後自然無法克製,


    唯有一雙兒女乃凡夫俗子,自然難逃太後的克製。


    太後化悲痛為力量,封外甥張偃為魯王。


    同時恢複女婿張敖的趙王爵位,張偃的封地割自楚王劉交的封地。


    又是這種操作,削弱劉氏子孫的封地,壯大呂氏親戚後人的勢力。


    ……


    呂氏後人都沐浴在太後恩澤中,個個以有太後這樣的親人為榮。


    偏那呂台無福享受,獲封呂王沒多長時間就“哏屁”了,


    呂後命其子呂嘉承襲呂王爵位,呂嘉成了新呂王。


    隨後呂後又封了呂家子侄一大批侯爵。


    比如封呂釋之的兒子呂種為沛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平為扶柳侯;呂祿為胡陵侯;


    呂他為俞侯;呂忿為呂城侯;呂後還封妹妹呂媭為臨光侯……


    一時間諸呂彈冠相慶,正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