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死了,做為反呂急先鋒劉章豈能錯失好機會?


    就在劉章尋找機會向諸呂發難時,妻子呂花花向他顯擺道:


    “夫君,將來你就是駙馬了。”


    劉章一驚,為套妻子的話,故意問道:“咱爹又不是皇上,我怎麽能成駙馬呢?”


    劉章說的“咱爹”指的是呂祿,這家夥心狠嘴甜,哄得媳婦滴溜轉!


    花花掩飾不住驚喜道:“伯伯和咱爹商議要廢了少帝劉弘,讓咱爹當皇帝,


    伯伯年齡大了,輔佐咱爹。這樣我就是公主,你就是駙馬爺了……”


    原來丞相呂產和上將軍呂祿下葬了太後,二人一商議,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廢了後少帝劉弘,奪了劉氏天下。


    太後下葬時,二人遵照太後的叮囑沒有去送葬,嚴密觀察著大臣們的一舉一動。


    所有大臣們都知道將要發生什麽事,卻沒人敢輕舉妄動。


    很顯然的事,呂產和呂祿手握朝中軍政大權,誰先露頭誰先死!


    唯有一人不服氣,此人就是劉章。


    劉章不是懦夫,太後活著時敢懟太後,太後死了,他還有什麽顧忌的?


    何況又掌握了呂產、呂祿奪權的陰謀,此時不站出來振臂一呼還等什麽?


    你去看看吧!曆朝曆代在關鍵時刻,總有一個人率先站出來改變曆史的進程。


    劉章就是“滅呂安劉”的第一帥哥。


    後來曹操稱讚道:“生子當生朱虛侯劉章這樣的兒子。”


    ……


    別以為劉章年輕氣盛就是個莽夫,此人有勇有謀。


    他首先派人去齊國聯絡哥哥齊王劉襄,讓他以“誅反賊,清君側”的旗號造反,


    口號是“反諸呂不反朝廷”。


    劉章答應事成後擁立哥哥為皇帝。


    擁立劉襄為皇帝,是哥倆達成的君子協議,肯定不會讓外人知道,否則劉襄造反目的不純。


    誅殺呂氏後人這事可正可邪,如果成功把呂產、呂祿扳倒,劉襄是一等功臣。


    如果一擊失敗,劉襄兄弟將人頭落地,還會被扣上謀反的帽子。


    事關重大,劉襄就找來謀士祝午和將軍魏勃商量。此二人是劉襄的心腹。


    劉襄就把和弟弟相約鏟除諸呂這件事說了出來。


    “二位,實際情況你倆也知道,我年輕沒有領過兵打過仗,鏟除諸呂還得靠二位。”


    劉襄誠心誠意求教二位。


    “齊王,齊國被太後一分為四,目前兵力確實不足以對抗呂祿的北軍和呂產的南軍。”


    原來在太後活著時,她為防止齊國強大,把齊國割出去了三個國家:濟川、魯國和琅邪國。


    濟川王劉太是惠帝的第六子。


    魯王是魯元公主之子張偃。


    琅邪王是劉邦的遠房堂弟劉澤。


    祝午接著道:“這三個國家離齊國最近,如果把他們的軍隊為我所用,力量一下子會增加到對抗南軍和北軍。


    另外讓劉章聯絡陳平和周勃,裏應外合鏟除諸呂大功可成。”


    “先生,誰能去說服濟川、魯國和琅邪國王爺聽咱們指揮呢?”


    對啊!三個國家的王爺為何聽你齊王指揮呢?


    比如魯王張偃,他和呂祿、呂產是姑表親。


    還有那個濟川王劉太,國家小軍隊少,劉太還是個窩囊廢,指望不上。


    這些事祝午都想到了,他頭腦轉得飛快。


    “齊王,如今隻有琅邪王劉澤國家大軍隊多,這家夥曾跟著高祖南征北戰,


    我去說服劉澤和我們一起行動。”


    齊王劉襄拍手稱快道:


    “煩先生琅邪國走一趟,我和魏勃操持家中之事,靜等先生佳音。”


    祝午辦事效率極高,告辭而去~~~


    祝午就來到了琅邪國麵見劉澤。


    祝午善辯口才好,見到劉澤開門見山道:“王爺,給你個機會飛黃騰達你幹不幹?”


    劉澤別的都不愛好,就愛好升官發財。


    “先生,哪有這好事找上我呢?”


    “王爺,現在我這不是找你來了嗎?隻要你同意,比你做琅邪王強似百倍!”


    祝午就把齊王劉襄準備鏟除諸呂這件事說了出來。


    “王爺,你是劉氏後人,滅呂安劉的時候到了,天下人皆反對呂氏當權,


    順應天意大事可成,到時首功非王爺莫屬!”


    祝午的意思是讓劉澤帶部隊去齊國都城臨淄,與劉襄匯合西進共同鏟除諸呂。


    祝午話中有話,透露事成可推舉劉澤做皇帝。


    劉澤飽受太後的迫害,之前差點被太後殺掉。


    如今聽說要鏟除諸呂,還有皇帝當,於是答道:


    “先生所言極是,不為別的,諸呂禍國殃民,人人得而誅之,我當竭盡全力才是!”


    祝午沒想到很快攻破了劉澤的堡壘,心中暗自高興。


    趁熱打鐵,二人帶著琅邪國軍隊往臨淄方向進發。


    就在祝午說服劉澤的同時,劉襄找到舅舅駟鈞:


    “舅舅,鏟除諸呂不是小事,還需舅舅老當益壯親自指揮齊國軍隊,讓魏勃做你的助手,你看可行否?”


    “外甥,你舅舅我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好久不殺人了,刀都生鏽了,可把我憋壞了!”~~~


    劉襄手下能人真不少,魏勃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魏勃出身貧寒,曹參做齊國丞相時,他想結交曹丞相,但苦於沒人引薦。


    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每天早上為曹參的秘書打掃門前衛生,


    曹參的秘書還在睡覺,魏勃起個大早把他家的門前掃的幹幹淨淨。


    堅持經常就感動了曹參的秘書,於是就把魏勃推薦給了曹參。


    有一次魏勃跟隨曹參外出,適時提出自己的治國之策,曹參大喜,於是提拔魏勃為郎中令。


    劉肥、曹參去世後,魏勃搖身一變成了劉襄的中尉將軍,統領齊國軍隊。


    齊王劉襄整合兵馬,拜舅舅駟鈞為丞相,魏勃為上將軍,祝午為軍師,發布詔書準備挺進長安。


    誰知齊相召平聽到了消息。心說少帝沒有下詔調遣軍隊進京,沒有調令不得隨意發兵。


    召平就調軍隊包圍了齊王府。


    這下子齊王劉襄懵圈了,他沒經過大陣仗,心說還沒出發就被丞相困住了……


    “齊王,不必擔憂少要害怕,本將軍出馬,召平定會束手就擒!”


    齊王一看,從朝臣行列裏走出來說話的是魏勃。


    齊王無比憂慮道:“還沒行動就窩裏反了,城中百姓將會遭殃。”


    魏勃施禮道:“齊王請放心,我不用一兵一卒,憑我三寸不爛之舌,定說動召平放棄兵權。”


    齊王一聽十分高興,囑咐魏勃小心行事。


    ……


    魏勃從平民做到將軍,憑的是鑽營和智慧。


    魏勃來到丞相府麵見召平:


    “相國,在沒有皇帝旨意情況下,齊王劉襄擅自行動確實不妥。


    齊王打的旗號是清君側,如今不知道宮中皇帝是啥意思?”


    魏勃偷眼觀察召平的反應。


    “魏將軍,不是我要包圍王府,隻要有皇上的旨意調兵遣將,我支持齊王行動。”


    召平說的是實話,相國就是皇上派來監督王爺的人。


    魏勃繼續說道:“丞相,莫不如我替您統兵看守住王府,您去長安打探一下情況再做道理。”


    召平沒有多想,平時他和魏勃關係不錯,於是就把軍權交給了魏勃,自己坐車帶著一班隨從去了長安。


    “哈哈……”


    魏勃大笑不止,沒想到召平如此好騙!


    魏勃手握齊國兵權,下令解除對王府的包圍。


    就在這當兒,祝午和劉澤帶領的琅邪國軍隊來到了臨淄。


    劉澤剛跳下馬,還沒來得及與齊王劉襄打招呼,魏勃就派士卒把他軟禁了起來。


    琅邪國和齊國軍隊悉數交給魏勃統一指揮。


    隻見齊王劉襄把手一揮,下令西進長安鏟除諸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