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冤的是太子劉榮,自己並沒有過錯就被父皇廢了。


    如果有過錯,那就是他攤上了一個糊塗無腦的母親,是母親失寵父皇,連累了他!


    太子的老師竇嬰為劉榮喊冤:


    “陛下,不能這樣做啊!請收回成命。


    太子何錯之有?劉榮違反皇家規定了?沒有!


    劉榮草菅人命了?沒有!大漢的條條框框違反了哪一條?請皇上明示!”


    竇嬰想挽回局麵,極力勸說景帝。


    “竇嬰!朕有必要給你解釋嗎?你算哪根蔥?還不退下!”


    竇嬰為太子喊冤叫屈,景帝在氣頭上根本不聽,反遭一頓嗬斥,心中很是憋屈。


    太尉周亞夫也為太子喊冤,同樣被景帝斥退。


    眾大臣見周亞夫、竇嬰說話都不管用,知難而退,保持了沉默。


    傷心的劉榮一病不起,在禦醫精心調理下,半月後才逐漸恢複。


    栗姬被打入了冷宮,由錦衣玉食變成了粗茶淡飯,曾經的繁華轉眼消失的無影無蹤。


    剛開始她哭著要見劉啟,想用往日的恩愛情景打動皇上。


    王夫人早就探知了栗姬的想法,私下賄賂那些看守太監,


    囑咐他們不要為栗妃給皇上傳達信息,這等於切斷了栗妃和景帝之間的聯係。


    王夫人則施展出她的媚術,用溫柔如水的招數,牢牢拴住了景帝的心。


    景帝受夠了栗妃的刁蠻任性,王夫人則給了他別有洞天的另一番滋味。


    所有的皇上本來就花心,景帝也不例外,加上王夫人不斷溫柔進攻,他很快就把栗妃忘了。


    劉榮和老師竇嬰依依惜別,他一步一回頭,流著眼淚走了。


    竇嬰站在原地怔怔的發呆!


    劉榮的太子位丟了,意味著接班無望,和其他兄弟一樣,他成了一個諸侯王:臨江王。


    劉榮走了,竇嬰心中萬千憐憫,“多好的一個孩子,說廢就廢了。”


    竇嬰眼巴巴看著一切,卻無力改變什麽。


    “既然皇上執意而為,我何苦來哉!”眼不見心不煩,


    竇嬰幹脆推說有病,撒手而去,隱居在藍田縣南山下,過上了悠哉悠哉的田園生活……


    劉榮走時,想見母親一麵,他站在門前,卻被太監無情趕走。


    栗姬聽到外麵有聲音,拚命掙脫太監的束縛,到了窗口,劉榮已經走遠,隻看到他那遠去的身影……


    竇嬰總是推說有病不上朝,親戚朋友都勸他別和皇上慪氣,差不多就去上朝吧。


    他每天喝酒下棋,漂亮女人圍在身邊伺候著,門客雲集,時間長了更不願意上朝。


    這時梁國知名辯士高遂前來勸竇嬰,他道:


    “魏其侯,你的榮華富貴都是皇上和太後給的,如今你避居民間不上朝,


    你這是彰顯皇上的錯誤,時間一長,勢必引起皇上和太後的惱恨,你的妻兒老小還能保住嗎?”


    竇嬰一聽有道理,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欣然接受高遂的建議,當天收拾東西就回了長安,


    此後一如既往朝拜皇上,這事就算過去了。


    ……


    轉眼兩年過去了,漢景帝中元二年,劉榮出事了。


    原來有官員告禦狀,說劉榮為建宮殿,侵占了宗廟的一麵牆,這是大逆不道行為。


    景帝下詔令命劉榮進京述罪。


    傳說劉榮坐車出城門時,車軸突然斷裂,眾官員無不驚愕,囑咐劉榮進京後要小心……


    該案就落到了中尉衛綰手上。


    景帝知道衛綰忠厚老實,不夠嚴厲,於是把他改任禦史大夫一職,


    中尉的職務就由郅都接任~~~


    郅都,今山西省平陸縣人,文帝時擔任郎官,為人正直,勇敢,拒絕走後門,為公盡職盡責。


    景帝繼位後,被提拔為中郎將。


    有一次,他跟隨景帝和一班嬪妃去上林苑遊玩。


    當時景帝的寵妃賈姬尿急,去旁邊一座簡陋的茅廁去方便。


    突然,從山上衝下來一頭野豬,一頭闖進了那座簡易的茅廁。


    景帝大吃一驚,要知道賈姬正在裏麵方便,這要是被野豬……


    情急之下,景帝命令站在自己身邊的郅都去救人。


    誰知郅都持劍站在景帝身邊一動不動。


    景帝大怒,要奪下郅都的寶劍自己去救人。


    你猜怎麽著?郅都死活不給,手持寶劍站在景帝身邊。


    茅廁裏傳來賈姬驚恐的叫聲:“皇上,快來救我!”


    無論賈姬如何喊叫,郅都持劍站在景帝身邊紋絲不動。


    非但如此,還死死攔住不讓景帝去救。


    不大一會,野豬可能受到驚嚇,從茅廁奪門而出,逃上了山上。


    景帝急忙跑進茅廁,所幸有驚無險,隻是嚇得賈姬臉色蒼白,身上並沒受到傷害。


    回到宮裏,景帝要處斬見死不救的郅都,誰知驚動了竇太後。


    竇太後問郅都:“你作為中郎將,有責任保衛皇上,為何你不去救,還不讓皇上去救?”


    郅都跪在太後麵前道:“太後,我不去救是為了保護皇上免受傷害,


    我不讓皇上去救,是為了皇上和太後。


    一旦皇上有個三長兩短,大漢的江山和太後麵前盡孝,誰能代替皇上?


    一個賈姬算了什麽,宮中不缺這樣的女人,但是皇上是唯一的,不能去冒險。”


    太後聽後大悅。


    景帝也在旁邊聽著,不斷點頭稱是,隨即收回成命。


    太後賞郅都黃金千斤,景帝從此很器重郅都。


    後來,景帝任命郅都為濟南太守。


    原來濟南郡黑社會幫派林立,各派相互爭鬥,百姓深受其害,


    以往郡守無力與黑社會豪強地主抗衡,一個個掛冠而去。


    郅都臨危受命,上任不久大刀闊斧嚴打一批豪強地主,濟南郡社會治安很快安穩了下來,


    麵對平安盛景,人們稱郅都是蒼鷹,流氓地痞在他麵前瑟瑟發抖。


    此後,郅都成了西漢有名的酷吏。


    景帝想起了郅都,處理京中大案要案非他不可,這是景帝召回郅都的原因。


    劉榮落在郅都手上不死脫層皮,何況劉榮不是沒有一點過錯,加上景帝心思被郅都窺破。


    劉榮經不起嚴刑拷打,在一個黑夜裏,他向父皇寫了一份遺書,敘述事情的起因……


    最後懸梁自盡而死。


    冷宮裏的栗妃聽到消息痛不欲生,世界仿佛在她眼前頓時消失了,


    想想過去,她笑一陣,看看眼前,他哭一陣,


    她的心,被一雙看不到的手撕扯。


    夜深人靜的時候,孤燈冷被,萬念俱灰的栗妃,追隨兒子懸梁自盡而死。


    太監通報景帝,景帝下令以嬪妃的規格下葬了栗妃。


    劉榮以諸侯王的禮儀規格,下葬在了藍田。


    據說下葬的那天,成千上萬的燕子銜泥為劉榮陵墓封土,


    當地百姓感念太子的恩德,自發去送葬,一路上哭聲一片。


    據現代考古發現,栗妃墓就在景帝陽陵北1000米左右,在涇陽縣高莊村南。


    考古隊挖掘發現,栗妃墓在妃子中規格最高,這說明栗妃在景帝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美好的一切都毀在了栗妃的任性和刻薄。


    ……


    太子之位空懸,引起了梁王劉武的窺視。


    “~哈哈,看來我還有戲。不是我拚死抵抗吳楚聯軍,七國之亂就把大漢廢了,我接皇位理所當然!”


    劉武野心膨脹做起了皇帝夢,為此他三天兩頭,以看望竇太後為名回長安活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