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夫被關進了監獄。
有一說一,灌夫有點太牛批了。有句話叫做“光棍不和勢力鬥!”
你灌夫之前有功勞不假,別忘了,現在你是布衣平民。
你能在上流社會圈裏混就不錯了,還要什麽自行車?”
竇嬰不能坐視不管,否則手下的門客會看不起他。他叫上車把式,要出去救灌夫。
夫人急忙攔住道:“老爺,老太後沒了,你悠著點,從田丞相手裏撈人,我看有點懸!”
“夫人,我的侯爵是我打拚來的,大不了被他們收回去,有什麽大不了的!”
竇嬰不聽勸阻,他想出錢把灌夫救出來,能夠拿錢擺平的事都不叫事。
但是救灌夫可不是能用錢解決的,主審官和廷尉不敢收竇嬰的錢。
“竇爺,別難為我了,我知道你夠義氣,在這件事上,竇爺,你最好別摻和!”
廷尉勸竇嬰別管這事。
不難理解,都知道這事不好辦,田蚡背後有王太後撐腰~~~
竇嬰豈能放手?隻好去找皇上說情。
“皇上,灌夫喝醉了酒,衝撞了丞相,有罪但罪不至死。
如今丞相要置灌夫於死地,皇上不能不管。”
“還有這事?田丞相不會這麽心胸狹窄吧?”劉徹有點吃驚。
他覺得發酒瘋,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打打屁股就行了,砍頭就不必了。
酒後無德,屬於道德範疇,夠不上刑罰。
他安慰了竇嬰幾句,讓他別擔心,過兩天灌夫就放出來了。
然而事情並非像劉徹說的那麽簡單,這回田蚡要殺雞儆猴,非要弄死灌夫不可。
竇嬰在家左等右等,等來的消息是:秋後處斬灌夫。
“噫!難道皇上忘了我求情?不是說要放了灌夫嗎?”
竇嬰再次找到皇上求情。
劉徹並沒有忘記這事,他想過幾天舅舅消了氣再說,誰知廷尉居然判了。
劉徹也感到這事不能再拖了,於是召集眾臣討論這件事。
大臣們都知道這裏麵水深,都不敢發表意見。
這時禦史大夫韓安國出班奏道:
“皇上,灌夫的老爹灌孟,在平吳國之亂時奮勇當先。
爺倆衝鋒陷陣不懼吳王的刀劍,實乃國家的棟梁!
如今為喝酒斬了灌夫,這讓忠臣寒心啊!”
緊接著,老韓話鋒一轉,道:“田丞相說灌夫狡詐,拉幫結夥立山頭,這種現象也是存在的。
灌夫這是枝杈粗於主杆的做法,丞相說的提前剪除,也是有道理的。”
韓安國說話兩頭不得罪,最後他說:“如何定奪還需皇上做主。”
此時竇嬰出班奏道:“灌夫酒席上失態,都是酒精惹的禍,其本人也是受害者!”
哈哈,竇嬰找的這個理由冠冕堂皇,這正應了那句話:“人的軀體,是一個人思想的奴隸。”
田蚡冷笑道:“灌夫藐視朝中大臣,自以為是,莫非天底下的人都應該圍著他轉嗎?”
竇嬰聽不下去了:“田丞相,莫非你一手遮天就對了?
早有人議論你,說你侵占百姓田產,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強搶民女,無惡不作!
一樁樁一件件,當天下人不知道嗎?”
田蚡反唇相譏道:“我田蚡不敢一手遮天,我不過買點田產,找個娘們,牽狗遛鳥罷了。
不像你竇、灌二人,豢養門客,上察天象,暗訪人間眾生,你倆想幹什麽?
是等待機會造反嗎?”
田蚡也真敢扣大帽子,指責竇、灌二人有不臣之心。
劉徹實在聽不下去了,擺手示意二人停止互噴。
他看了一眼大臣們,眾臣紛紛低頭躲避皇上的目光。
這時主爵都尉汲黯出班奏道:“皇上,灌夫乃一員猛將,平時不拘小節,
如今因醉酒殺一位英雄,這是讓人痛心的事。”
汲黯讚同韓安國、竇嬰的建議,不要殺灌夫。
劉徹再次用目光掃視群臣:
“鄭當時、李息,你們平時那麽能叨逼,如今咋了,啞巴了?”
“讓你們發言,你們就不發言!你們說,要不要放灌夫?”
劉徹怒道。
沉默,難堪的沉默!
隻有竇嬰、汲黯、韓安國力勸皇上釋放灌夫,其他人默不作聲。
劉徹生氣宣布退朝。
“都特麽一個個呆若木雞,一棒子打不出一個屁來,看到你們就有氣!”
劉徹離座,去了長樂宮王太後那裏~~~
散朝的路上,田蚡加快腳步趕上了韓安國。
“韓大人,咱倆在朝中一正一副,應該相互幫助才對。
怎麽在朝堂你和我唱反調呢?”
田蚡埋怨道。
“田丞相,你今天說的話欠妥,竇嬰說你這不行那不好,你脫帽向皇上請罪,作勢要交出相印,
這樣皇上肯定不懷疑你小肚雞腸。說不定竇嬰慚愧回去自殺了呢!
你可好,和村裏婦女吵架一樣,你說我一句,我回懟你一句,皇上都不信你倆說的話。
丞相,說話要思考,你不是村婦,是朝中文官之首。”
田蚡連連點頭,“韓大人所言極是,我就不應該和竇嬰撕吧,灌夫是灌夫的事,
竇嬰是竇嬰的事,我不分輕重,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顯得我打擊一大片!”
韓安國心中暗道:“這種水平也能當丞相。”臉上卻微笑點頭。
話說劉徹拜見了母後。
“娘,你說說我舅舅,為了喝酒,非要殺了灌夫,群臣怎麽想呢!”
王太後一聽怒道:“你還有臉讓我勸勸你舅。
我還活著,你舅舅就被人欺負,你不為你舅舅出氣,反過來護著灌夫,你想氣死你娘嗎?”
劉徹連忙道:“孩兒不敢,母後息怒。”
“氣死為娘了,灌夫在你舅婚禮上鬧事,這不是給你娘弄事嗎?
生氣就氣飽了,不吃了!”
王太後把筷子摔在桌子上,轉身進了寢室。
……
劉徹無力改變灌夫被斬的結果。
轉眼進入了秋天,灌夫的罪狀一條條,一件件列的的清清楚楚。
有他本人拉幫結派,無視朝廷重臣等等罪證,
還有他的家人在潁川橫行霸道為非作歹的罪證……
數罪並罰,廷尉判決灌夫斬刑,其族人、家屬連罪斬立決!
灌夫及他的家人就這樣身首異處做了冤死鬼!。
嗚呼哀哉!這就是和權貴作對的下場。
竇嬰想出頭摻和灌夫這件事,田蚡肯定不放過竇嬰。
由此竇嬰成了灌夫的陪葬品。
田蚡羅列罪狀,說竇嬰誹謗朝中重臣,豢養門客圖謀不軌等等。
田蚡要置竇嬰於死地,他還真不夠資格,要置竇嬰於死地的是王太後。
王太後恨死了竇嬰,之前早就想殺了他,無奈竇老太還活著。
如今竇老太嗝屁了,王太後要報仇。
王太後因何恨竇嬰呢?這要退回到景帝活著時。
景帝廢了劉榮太子位後,竇嬰是劉榮的老師,多次為劉榮喊冤叫屈。
當時王娡還當小媳婦呢,不敢表示出自己的恨,提心吊膽伺候著景帝。
王娡當上皇後,竇嬰一直在竇老太保護下權勢熏天。
如今竇嬰沒了後台,清除竇家勢力正是時候,王太後鼓動弟弟一鼓作氣,一定要弄死竇嬰。
有一說一,灌夫有點太牛批了。有句話叫做“光棍不和勢力鬥!”
你灌夫之前有功勞不假,別忘了,現在你是布衣平民。
你能在上流社會圈裏混就不錯了,還要什麽自行車?”
竇嬰不能坐視不管,否則手下的門客會看不起他。他叫上車把式,要出去救灌夫。
夫人急忙攔住道:“老爺,老太後沒了,你悠著點,從田丞相手裏撈人,我看有點懸!”
“夫人,我的侯爵是我打拚來的,大不了被他們收回去,有什麽大不了的!”
竇嬰不聽勸阻,他想出錢把灌夫救出來,能夠拿錢擺平的事都不叫事。
但是救灌夫可不是能用錢解決的,主審官和廷尉不敢收竇嬰的錢。
“竇爺,別難為我了,我知道你夠義氣,在這件事上,竇爺,你最好別摻和!”
廷尉勸竇嬰別管這事。
不難理解,都知道這事不好辦,田蚡背後有王太後撐腰~~~
竇嬰豈能放手?隻好去找皇上說情。
“皇上,灌夫喝醉了酒,衝撞了丞相,有罪但罪不至死。
如今丞相要置灌夫於死地,皇上不能不管。”
“還有這事?田丞相不會這麽心胸狹窄吧?”劉徹有點吃驚。
他覺得發酒瘋,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打打屁股就行了,砍頭就不必了。
酒後無德,屬於道德範疇,夠不上刑罰。
他安慰了竇嬰幾句,讓他別擔心,過兩天灌夫就放出來了。
然而事情並非像劉徹說的那麽簡單,這回田蚡要殺雞儆猴,非要弄死灌夫不可。
竇嬰在家左等右等,等來的消息是:秋後處斬灌夫。
“噫!難道皇上忘了我求情?不是說要放了灌夫嗎?”
竇嬰再次找到皇上求情。
劉徹並沒有忘記這事,他想過幾天舅舅消了氣再說,誰知廷尉居然判了。
劉徹也感到這事不能再拖了,於是召集眾臣討論這件事。
大臣們都知道這裏麵水深,都不敢發表意見。
這時禦史大夫韓安國出班奏道:
“皇上,灌夫的老爹灌孟,在平吳國之亂時奮勇當先。
爺倆衝鋒陷陣不懼吳王的刀劍,實乃國家的棟梁!
如今為喝酒斬了灌夫,這讓忠臣寒心啊!”
緊接著,老韓話鋒一轉,道:“田丞相說灌夫狡詐,拉幫結夥立山頭,這種現象也是存在的。
灌夫這是枝杈粗於主杆的做法,丞相說的提前剪除,也是有道理的。”
韓安國說話兩頭不得罪,最後他說:“如何定奪還需皇上做主。”
此時竇嬰出班奏道:“灌夫酒席上失態,都是酒精惹的禍,其本人也是受害者!”
哈哈,竇嬰找的這個理由冠冕堂皇,這正應了那句話:“人的軀體,是一個人思想的奴隸。”
田蚡冷笑道:“灌夫藐視朝中大臣,自以為是,莫非天底下的人都應該圍著他轉嗎?”
竇嬰聽不下去了:“田丞相,莫非你一手遮天就對了?
早有人議論你,說你侵占百姓田產,收受賄賂,賣官鬻爵,強搶民女,無惡不作!
一樁樁一件件,當天下人不知道嗎?”
田蚡反唇相譏道:“我田蚡不敢一手遮天,我不過買點田產,找個娘們,牽狗遛鳥罷了。
不像你竇、灌二人,豢養門客,上察天象,暗訪人間眾生,你倆想幹什麽?
是等待機會造反嗎?”
田蚡也真敢扣大帽子,指責竇、灌二人有不臣之心。
劉徹實在聽不下去了,擺手示意二人停止互噴。
他看了一眼大臣們,眾臣紛紛低頭躲避皇上的目光。
這時主爵都尉汲黯出班奏道:“皇上,灌夫乃一員猛將,平時不拘小節,
如今因醉酒殺一位英雄,這是讓人痛心的事。”
汲黯讚同韓安國、竇嬰的建議,不要殺灌夫。
劉徹再次用目光掃視群臣:
“鄭當時、李息,你們平時那麽能叨逼,如今咋了,啞巴了?”
“讓你們發言,你們就不發言!你們說,要不要放灌夫?”
劉徹怒道。
沉默,難堪的沉默!
隻有竇嬰、汲黯、韓安國力勸皇上釋放灌夫,其他人默不作聲。
劉徹生氣宣布退朝。
“都特麽一個個呆若木雞,一棒子打不出一個屁來,看到你們就有氣!”
劉徹離座,去了長樂宮王太後那裏~~~
散朝的路上,田蚡加快腳步趕上了韓安國。
“韓大人,咱倆在朝中一正一副,應該相互幫助才對。
怎麽在朝堂你和我唱反調呢?”
田蚡埋怨道。
“田丞相,你今天說的話欠妥,竇嬰說你這不行那不好,你脫帽向皇上請罪,作勢要交出相印,
這樣皇上肯定不懷疑你小肚雞腸。說不定竇嬰慚愧回去自殺了呢!
你可好,和村裏婦女吵架一樣,你說我一句,我回懟你一句,皇上都不信你倆說的話。
丞相,說話要思考,你不是村婦,是朝中文官之首。”
田蚡連連點頭,“韓大人所言極是,我就不應該和竇嬰撕吧,灌夫是灌夫的事,
竇嬰是竇嬰的事,我不分輕重,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顯得我打擊一大片!”
韓安國心中暗道:“這種水平也能當丞相。”臉上卻微笑點頭。
話說劉徹拜見了母後。
“娘,你說說我舅舅,為了喝酒,非要殺了灌夫,群臣怎麽想呢!”
王太後一聽怒道:“你還有臉讓我勸勸你舅。
我還活著,你舅舅就被人欺負,你不為你舅舅出氣,反過來護著灌夫,你想氣死你娘嗎?”
劉徹連忙道:“孩兒不敢,母後息怒。”
“氣死為娘了,灌夫在你舅婚禮上鬧事,這不是給你娘弄事嗎?
生氣就氣飽了,不吃了!”
王太後把筷子摔在桌子上,轉身進了寢室。
……
劉徹無力改變灌夫被斬的結果。
轉眼進入了秋天,灌夫的罪狀一條條,一件件列的的清清楚楚。
有他本人拉幫結派,無視朝廷重臣等等罪證,
還有他的家人在潁川橫行霸道為非作歹的罪證……
數罪並罰,廷尉判決灌夫斬刑,其族人、家屬連罪斬立決!
灌夫及他的家人就這樣身首異處做了冤死鬼!。
嗚呼哀哉!這就是和權貴作對的下場。
竇嬰想出頭摻和灌夫這件事,田蚡肯定不放過竇嬰。
由此竇嬰成了灌夫的陪葬品。
田蚡羅列罪狀,說竇嬰誹謗朝中重臣,豢養門客圖謀不軌等等。
田蚡要置竇嬰於死地,他還真不夠資格,要置竇嬰於死地的是王太後。
王太後恨死了竇嬰,之前早就想殺了他,無奈竇老太還活著。
如今竇老太嗝屁了,王太後要報仇。
王太後因何恨竇嬰呢?這要退回到景帝活著時。
景帝廢了劉榮太子位後,竇嬰是劉榮的老師,多次為劉榮喊冤叫屈。
當時王娡還當小媳婦呢,不敢表示出自己的恨,提心吊膽伺候著景帝。
王娡當上皇後,竇嬰一直在竇老太保護下權勢熏天。
如今竇嬰沒了後台,清除竇家勢力正是時候,王太後鼓動弟弟一鼓作氣,一定要弄死竇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