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提出,把全國豪強遷到茂陵居住的建議,第1個站出來反對的是丞相公孫弘。


    (茂陵在今長安興平市東北一帶,劉徹駕崩後就葬在了那裏。)


    公孫弘出班奏道:“陛下,主父偃提出的辦法萬萬不可采納。”


    “啊?為何?說說你反對的理由。”


    劉徹很喜歡讓大臣們辯論,他明白道理越辯越明。


    “陛下,地主豪強就好比是一塊腐肉,它會腐蝕皇城根下的百姓,


    敗壞京都之良好風氣,正如臭肉能招來蒼蠅一樣的道理。”


    “丞相說的有道理,不能一塊臭肉壞了滿鍋湯!不能遷徙這些豪強來京城居住。”


    有一半臣子紛紛附和道。


    主父偃站出來反駁道:“丞相,此言差矣!遷移這些豪強地主有三大好處。”


    “說說是哪三大好處?”劉徹催促道。


    “第一好處,強製地方豪強遷到茂陵,他們的土地帶不過來,


    這些豪強手中集中了大量的土地,帶不過來他們就要變現賣地,這時隻有朝廷能吃下大量的土地,


    沒有競爭對手,朝廷壓低價格,收購這些土地,然後再低價賣給百姓。


    如此百姓會不感激皇恩浩蕩嗎?”


    一些臣子點頭稱是。


    “第二,地方豪強能夠無法無天,依仗的是財富和人脈,賣地削弱了他們財富,


    到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斷了他們的人脈。


    他們再想牛批也牛批不起來了!”


    聽到這裏,公孫弘無力反駁,主父偃分析的很到位,無懈可擊。


    主父偃繼續說道:“第三,這些豪強地主居住在京畿重地,皇上的眼皮底下,他還敢做壞事嗎?


    京城的武裝力量強大,分分鍾把他們拿捏在手,他們橫行霸道的壞毛病,要改改了。”


    主父偃最後總結道:“陛下,遷移豪強有三大好處,何樂不為呢?”


    劉徹看了公孫弘一眼。“丞相,你有什麽要說的?”


    “臣無話可說。”


    劉徹深深佩服主父偃的老謀深算,讚道:“愛卿所言極是”


    眼睛看著公孫弘道:“丞相,你要向主父偃學習!後來者可畏啊!”


    主父偃施禮道:“多謝皇上誇獎。”


    他回隊列前,意味深長看了公孫弘一眼。然後昂首挺胸回到了隊列。


    鑒於主父偃表現突出,劉徹把他連升三級,從謁者升到了中大夫。


    ……


    劉徹在打擊地方豪強地主勢力時,重用了一批酷吏。


    武帝常說的一句話是:“惡人自有惡人磨,心慈手軟的官員治理不了亂局!”


    你還別說,那些歪毛淘氣、地痞流氓,乃至豪強地主,見到這些酷吏嚇得體如篩糠。


    每當劉徹看到這一場景,更認為自己,重用酷吏是正確的。


    也就是這一認知,多年後,酷吏可把劉徹害苦了,幾乎要斷送了他的江山。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武帝一朝,由於劉徹冷酷寡恩,臭味相投,他重用了十大酷吏,


    分別是郅都、張湯、寧成、義縱、周陽由、王溫舒、尹齊、楊仆、簡宣,趙禹。


    這十位酷吏中,郅都、寧成、張湯最為出名~~~


    郅都就不用介紹了,號稱蒼鷹,同僚見到他都哆哆嗦嗦。


    劉徹剛繼位不久,竇太皇太後深恨郅都冷酷無情,逼死了當時的太子劉榮,


    事情敗露,竇老太一怒之下,賜死了郅都。


    寧成曾是郅都的搭檔,二人在打擊濟南豪強地主時,配合默契。


    當時,郅都是濟南郡守,寧成是濟南廷尉,不到半年時間,


    他倆把濟南豪強地主,殺的殺,關的關,一時間濟南郡路不拾遺……


    寧成看到搭檔郅都的慘死,心中害怕。


    他不如郅都清廉,心想連郅都這麽牛批的人都難逃製裁。


    我就更危險了!寧成害怕有一天死神會落在自己頭上。


    “奶奶滴!與其擔驚受怕,不如腳底抹油,溜走算了!”


    想到此,寧成乘車,連夜往老家河南鄧州方向逃去。


    前麵就是函穀關,這裏戒備森嚴,寧成的心提了起來。


    “站住!幹什麽的?有沒有通關文書?”守衛對著他大聲喝問。


    “官爺,辛苦了,我去河南做生意。”說著話,寧成遞上通關文書,與此同時,另一隻手遞上了十兩黃金。


    守衛瞄了一眼通關文書,伸手接過金子,示意他可以過去了。


    書中暗表,寧成私刻公章偽造通關文書,順利躲過了盤查。


    過了關口,他一口氣就跑回了老家。


    寧成常說的一句話是“當官就封侯,不當官賺他上千萬。”


    如今回到了老家,他想起了經商。


    也是湊巧,這一年河南發了大水,許多人吃不上飯。


    人們為了活命,不得不低價賣地。


    而寧成手中有受賄的錢,他就用這些錢,大量購置低價土地,


    來年大水退去,他就把這些地包出去,賺取田租。


    不到兩年的時間,寧成就賺了上千萬,成了鄧州第一首富。


    有了錢,自然有了勢力。出門時,他的身邊跟隨著上百名打手,浩浩蕩蕩好不威風!


    百姓見到他,猶如見到老虎。


    寧成多種經營,放高利貸,包攬訟詞,黑吃黑,敲詐勒索,無惡不作,無人敢管他。


    況且他已經用金錢俘虜了郡守。


    嗚呼呀!寧成從之前打擊豪強地主的官員,


    搖身一變,成了新的豪強地主,身份切換的令人瞠目結舌!


    ……


    張湯是繼郅都、寧成後的一位超級酷吏,為何加上超級二字呢?


    張湯唯皇上之命是從,但是,他都能從“春秋”書中找出辦案的依據。


    這就應了那句話,不怕流氓動刀子,就怕流氓有文化!


    那麽,為何叫酷吏呢?酷吏行使權力,通常不以法律為準繩,


    而是揣摩皇上的心意去處理政務。


    形象地說,酷吏就是皇上的一條狗,皇上讓他咬誰,他就咬誰,


    前提是要聽皇上的話,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不過酷吏也不是沒一點優點,對“黑社會”的打擊絕不手軟。


    如果說其他酷吏是狼狗,那麽張湯就是藏獒。


    張湯,杜陵人,今陝西西安東南人。


    從小他就表現出對法律的濃厚興趣。


    在他5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父親去上班。


    當時張湯的父親是長安縣的副縣長,西漢時稱“長安縣丞”。


    張湯的父親叮囑道:“湯兒,老爸去賺錢給你買好吃的,你在家看著點家,別出去亂跑。”


    “爹,放心去吧,我就在家裏看書,哪也不去。”


    到了中午,老爸回家推門一看,乖乖,兒子玩成了泥人。


    “小兔崽子,你把老鼠綁在板凳上幹什麽?”


    張湯的父親以為兒子虐待小動物。


    坐在地上的張湯抬起滿是泥水的臉,“爹,你下班了,老鼠偷吃了咱家的肉,我正審老鼠呢?”


    張湯的父親一愣,老鼠也能審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