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派李廣利遠征大宛,大宛在哪兒呢?
西漢時期的大宛在今中亞費爾幹納盆地一帶。
大致範圍包括今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部分地區。
如果按現在區域劃分,等於李廣利出國打仗。
“等等!”劉徹為何把如此重要的戰役交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李廣利呢?衛青遠征匈奴更有經驗,為何不用衛青?
劉徹之所以沒用衛青,是因為衛青已經是死人了。
衛青去世的時間是元封五年,劉徹任命李廣利為貳師將軍時,衛青已經去世兩年了。
李廣利何許人也?別著急,司馬遷回答了這些問題。
他說李廣利是中山人,也就是今河北定州市人。
他有一個弟弟,名叫李延年,是劉徹禦用音樂家,官職是協律都尉。
李廣利還有一個妹妹,名叫什麽無據可考,姑且稱之為李姑娘吧。
廣利的父母兄妹都精通音律,屬於音樂世家,能歌善舞,估計是街頭藝人吧?
李延年音樂細胞很豐富,後來他犯了罪,受到了宮刑懲罰,變成了太監,
沒辦法他要生活,於是進宮當了太監。
一個偶然機會,他讓劉徹見識了什麽是載歌載舞,劉徹愛其才華,任命其為音樂總監,負責宮廷禮樂事務。
有一次,李延年譜曲作詞了一首新歌《佳人曲》,於是就獻唱給劉徹和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是劉徹的姐姐,家中有一支歌舞隊,專門為劉徹物色能歌善舞的絕色姑娘。
李延年引吭高歌,歌中唱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如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傾國傾城”這個成語就是這麽來的。
歌聲餘音嫋嫋,劉徹感慨道:“世上還有如此絕色佳人嗎?”
平陽公主接口道:“怎麽沒有,李延年的妹妹李姑娘就是這樣的絕色佳人。”
原來平陽公主把李延年的妹妹,已經招收進了她的歌舞隊。
劉徹心急要見到北方佳人,平陽公主就命人把李姑娘送進了宮。
劉徹一看李姑娘長得國色天香,兩眼脈脈含情望著他,
李延年急忙對妹妹說:“還不拜見皇上。”
李姑娘臉一紅跪下道:“小女子拜見皇上。”
哇塞!會唱歌的人說話都那麽好聽,李姑娘的聲音如畫眉鳴翠柳,又如珍珠落玉盤。
李姑娘的幾句話讓劉徹骨軟身麻,心蕩神怡。
李延年看在眼中喜在心上,心說能把妹妹推薦給皇上,以後我可就賽過了衛青。
劉徹失態看直了眼,忘了說“平身賜座”。
還是李延年機智,他說:“妹妹,起來給皇上跳支舞唱支歌吧,展示一下你的才藝。”
劉徹醒悟道:“姑娘平身,歌舞一曲吧。”
李姑娘站起身,深施一禮,道:“小女子獻醜了!”
接著她落落大方唱了起來:“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夢想著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從此我開始孤單的思念……”
劉徹聽得如癡如醉,自言自語道:“朕不會再讓你孤單思念了!”
劉徹馬上封李姑娘為妃,從這以後,李姑娘就被成了李夫人。
李夫人受寵,隨即把大哥李廣利推薦給了皇上,這就應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句話。
李廣利是家中的長子,子承父業,也會唱歌跳舞,但劉徹喜歡看女孩子的歌舞,於是想讓他在軍中發展。
劉徹現在走的路線,和當年賜封衛氏兄妹模式是一樣的。
李廣利並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但是劉徹想效仿高祖劉邦的做法,
他說當初韓信也沒有領兵作戰經驗,不是一樣成為戰神了嗎?
至於“貳師將軍”的稱號,是因為汗血寶馬都集中豢養在大宛的貳師城裏麵,拿下貳師城,才能弄到汗血寶馬。
這也說明劉徹誌在必得汗血寶馬。
……
這一天風和日麗,貳師將軍李廣利騎著高頭大馬,告別皇上,率領三萬人馬浩浩蕩蕩出發了。
書說簡短,漢軍一路向西挺進,出發前,廣利和隨軍參謀合計,預計一個月就能到達大宛。
然而事實卻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麽簡單,沿途的許多小國或者部落,根本就不讓他們借道經過。
其實這事兒不難理解,你說是進攻大宛,誰能保證三萬漢軍不會突然發動襲擊,把這些小國吃掉呢?
這些小國或者部落首領,認為與其擔驚受怕,還不如拚死阻擋漢軍經過呢!
這就給漢軍增加了麻煩,李廣利下令進攻沿途的小國。
漢軍逐個攻打,一路消耗巨大,等到達大宛東境鬱成城時,僅剩數千人,
並且個個饑餓疲困,別說打仗,風一吹直打晃晃。
鬱成城就在眼前,總要打一下吧,李廣利不看好漢軍的戰鬥力。
果然不出他所料,此時漢軍戰鬥力實在不敢恭維,鬱成城守軍頑強抵抗,
漢軍攻城不克,傷亡慘重。李廣利隻好下令撤軍,回到敦煌時,漢軍生還者不過十分之一、二。
李廣利上書請求罷兵,“皇上,為得到幾匹馬死那麽多人,還是算了吧。”
漢武帝大怒,“臥靠!這點挫折你就打退堂鼓了?你不怕丟人,我還怕丟人呢!
大宛這麽一個小國都打不下來,還稱什麽強漢呢?”
劉徹下令,退入玉門關者立斬,李廣利不敢違命,隻好屯兵敦煌。
……
太初二年,也就是李廣利進攻大宛失敗的次年,朝廷出了一件大事,出什麽事了?
驃騎將軍趙破奴被匈奴人生擒活捉,八萬鐵騎全軍覆滅,噩耗傳來震驚了朝廷。
誰是趙破奴?趙破奴,九原郡人,今內蒙古包頭市人。在他少年時殺了人,曾逃到匈奴地區避禍,長大後攜妻帶兒回到了大漢。
此時正是漢武帝招兵買馬死磕匈奴的時候,像趙破奴這種問題少年,最適合當兵打仗,
18歲的破奴就應征加入了霍去病隊伍,霍去病一看這小夥子有自己的影子,提拔他做了嫖姚校尉。
趙破奴打的第1場勝仗是攻打匈奴右賢王部隊,那一次他一馬當先,衝入敵陣左突右衝,匈奴士卒紛紛敗逃,
趙破奴越殺越勇,追殺逃兵,手下800勇士也很給力,直到匈奴逃兵消失在大漠深處。
清理現場,此次斬殺匈奴士卒800人,俘虜右賢王妃子,管家,奴仆3000人,牛馬上千。
趙破奴鞭敲金蹬響,高唱凱歌還,回到大營,霍去病欣喜若狂,封其為從驃侯。
西漢時期的大宛在今中亞費爾幹納盆地一帶。
大致範圍包括今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部分地區。
如果按現在區域劃分,等於李廣利出國打仗。
“等等!”劉徹為何把如此重要的戰役交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李廣利呢?衛青遠征匈奴更有經驗,為何不用衛青?
劉徹之所以沒用衛青,是因為衛青已經是死人了。
衛青去世的時間是元封五年,劉徹任命李廣利為貳師將軍時,衛青已經去世兩年了。
李廣利何許人也?別著急,司馬遷回答了這些問題。
他說李廣利是中山人,也就是今河北定州市人。
他有一個弟弟,名叫李延年,是劉徹禦用音樂家,官職是協律都尉。
李廣利還有一個妹妹,名叫什麽無據可考,姑且稱之為李姑娘吧。
廣利的父母兄妹都精通音律,屬於音樂世家,能歌善舞,估計是街頭藝人吧?
李延年音樂細胞很豐富,後來他犯了罪,受到了宮刑懲罰,變成了太監,
沒辦法他要生活,於是進宮當了太監。
一個偶然機會,他讓劉徹見識了什麽是載歌載舞,劉徹愛其才華,任命其為音樂總監,負責宮廷禮樂事務。
有一次,李延年譜曲作詞了一首新歌《佳人曲》,於是就獻唱給劉徹和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是劉徹的姐姐,家中有一支歌舞隊,專門為劉徹物色能歌善舞的絕色姑娘。
李延年引吭高歌,歌中唱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如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傾國傾城”這個成語就是這麽來的。
歌聲餘音嫋嫋,劉徹感慨道:“世上還有如此絕色佳人嗎?”
平陽公主接口道:“怎麽沒有,李延年的妹妹李姑娘就是這樣的絕色佳人。”
原來平陽公主把李延年的妹妹,已經招收進了她的歌舞隊。
劉徹心急要見到北方佳人,平陽公主就命人把李姑娘送進了宮。
劉徹一看李姑娘長得國色天香,兩眼脈脈含情望著他,
李延年急忙對妹妹說:“還不拜見皇上。”
李姑娘臉一紅跪下道:“小女子拜見皇上。”
哇塞!會唱歌的人說話都那麽好聽,李姑娘的聲音如畫眉鳴翠柳,又如珍珠落玉盤。
李姑娘的幾句話讓劉徹骨軟身麻,心蕩神怡。
李延年看在眼中喜在心上,心說能把妹妹推薦給皇上,以後我可就賽過了衛青。
劉徹失態看直了眼,忘了說“平身賜座”。
還是李延年機智,他說:“妹妹,起來給皇上跳支舞唱支歌吧,展示一下你的才藝。”
劉徹醒悟道:“姑娘平身,歌舞一曲吧。”
李姑娘站起身,深施一禮,道:“小女子獻醜了!”
接著她落落大方唱了起來:“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夢想著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從此我開始孤單的思念……”
劉徹聽得如癡如醉,自言自語道:“朕不會再讓你孤單思念了!”
劉徹馬上封李姑娘為妃,從這以後,李姑娘就被成了李夫人。
李夫人受寵,隨即把大哥李廣利推薦給了皇上,這就應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句話。
李廣利是家中的長子,子承父業,也會唱歌跳舞,但劉徹喜歡看女孩子的歌舞,於是想讓他在軍中發展。
劉徹現在走的路線,和當年賜封衛氏兄妹模式是一樣的。
李廣利並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但是劉徹想效仿高祖劉邦的做法,
他說當初韓信也沒有領兵作戰經驗,不是一樣成為戰神了嗎?
至於“貳師將軍”的稱號,是因為汗血寶馬都集中豢養在大宛的貳師城裏麵,拿下貳師城,才能弄到汗血寶馬。
這也說明劉徹誌在必得汗血寶馬。
……
這一天風和日麗,貳師將軍李廣利騎著高頭大馬,告別皇上,率領三萬人馬浩浩蕩蕩出發了。
書說簡短,漢軍一路向西挺進,出發前,廣利和隨軍參謀合計,預計一個月就能到達大宛。
然而事實卻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麽簡單,沿途的許多小國或者部落,根本就不讓他們借道經過。
其實這事兒不難理解,你說是進攻大宛,誰能保證三萬漢軍不會突然發動襲擊,把這些小國吃掉呢?
這些小國或者部落首領,認為與其擔驚受怕,還不如拚死阻擋漢軍經過呢!
這就給漢軍增加了麻煩,李廣利下令進攻沿途的小國。
漢軍逐個攻打,一路消耗巨大,等到達大宛東境鬱成城時,僅剩數千人,
並且個個饑餓疲困,別說打仗,風一吹直打晃晃。
鬱成城就在眼前,總要打一下吧,李廣利不看好漢軍的戰鬥力。
果然不出他所料,此時漢軍戰鬥力實在不敢恭維,鬱成城守軍頑強抵抗,
漢軍攻城不克,傷亡慘重。李廣利隻好下令撤軍,回到敦煌時,漢軍生還者不過十分之一、二。
李廣利上書請求罷兵,“皇上,為得到幾匹馬死那麽多人,還是算了吧。”
漢武帝大怒,“臥靠!這點挫折你就打退堂鼓了?你不怕丟人,我還怕丟人呢!
大宛這麽一個小國都打不下來,還稱什麽強漢呢?”
劉徹下令,退入玉門關者立斬,李廣利不敢違命,隻好屯兵敦煌。
……
太初二年,也就是李廣利進攻大宛失敗的次年,朝廷出了一件大事,出什麽事了?
驃騎將軍趙破奴被匈奴人生擒活捉,八萬鐵騎全軍覆滅,噩耗傳來震驚了朝廷。
誰是趙破奴?趙破奴,九原郡人,今內蒙古包頭市人。在他少年時殺了人,曾逃到匈奴地區避禍,長大後攜妻帶兒回到了大漢。
此時正是漢武帝招兵買馬死磕匈奴的時候,像趙破奴這種問題少年,最適合當兵打仗,
18歲的破奴就應征加入了霍去病隊伍,霍去病一看這小夥子有自己的影子,提拔他做了嫖姚校尉。
趙破奴打的第1場勝仗是攻打匈奴右賢王部隊,那一次他一馬當先,衝入敵陣左突右衝,匈奴士卒紛紛敗逃,
趙破奴越殺越勇,追殺逃兵,手下800勇士也很給力,直到匈奴逃兵消失在大漠深處。
清理現場,此次斬殺匈奴士卒800人,俘虜右賢王妃子,管家,奴仆3000人,牛馬上千。
趙破奴鞭敲金蹬響,高唱凱歌還,回到大營,霍去病欣喜若狂,封其為從驃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