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邑公主是劉徹的女兒,她嫁給了蓋侯王充耳,因此,也稱她為“蓋主”或“鄂蓋主”。


    霍光就來到了蓋主的府上,推門進入。


    “呦!大司馬駕到,稀客稀客!隨著蓋主的迎接,是一陣撲鼻的胭脂香味。”


    “大司馬,屋裏請!”蓋主端茶倒水。


    “蓋主,你別忙乎,我就直說了吧!今不為別事,煩請您到宮裏照顧一下皇上。”


    當時蓋主守寡,孩子都大了,不需要她照料,於是道:


    “大司馬,還是您想得周到,照顧我弟弟,義不容辭。”


    有蓋主照顧昭帝,霍光輕鬆多了。但是到了晚上,他還是堅持去宮裏值班。


    忽一夜,桂宮前殿突然怪聲連連,霍光驚得一蹦而起,“不好!有情況。”


    前殿是朝議的地方,皇上不住在前殿,他不擔心皇上有事。他擔心皇上的玉璽是否安全?


    霍光抄起寶劍,直奔前殿放玉璽的地方而去。


    那怪聲突然停了下來,一道影子從霍光眼前一閃而過。


    霍光擔心玉璽的安全,隻想看看它是否還在。


    朝廷專門派李生看護玉璽,稱“護璽郎官”。


    霍光提劍走了進去,看到李生雙手死死抱著玉璽,目光如炬。


    霍光上去要把玉璽搶過來,他的意思是自己來保護。


    那李生拚命反抗,就是不給,霍光很著急,怕玉璽有個閃失,再次上去搶奪。


    “把玉璽趕快給我!”霍光著急道。


    “不給,沒有皇上的話,玉璽誰也別想拿走,除非你今天把我殺了!”


    霍光忽然大悟,道:“你能保證玉璽的安全?”


    李生堅定地說道:“誰想拿玉璽,先把我的頭拿去!”與此同時,李生望向桌子上的寶劍。


    言外之意,再搶玉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霍光這才鬆了一口氣,“好吧,你能保護好,我放心了!”


    到了第二天夜裏,怪聲再沒出現,第三天平靜,第四天平安無事……


    鬧鬼這事也就過去了。


    事後,霍光提拔李生做了侍衛隊長,人們都稱讚霍光忠誠大度,沒讓先皇看走眼。


    ……


    昭帝在姐姐的看護和大臣的輔佐下,日子過的很滋潤。


    生活起居由蓋主負責,內外之事皆有大將軍霍光主持,昭帝無事可做,除了看書就是寫字。


    朝廷的大政方針是發展農業,與民休養生息。


    經濟方向還是由桑弘揚製定政策。


    總體方向是恢複到了高祖“與民休息”的政策軌道上了,


    國家需要穩定,不到幾年的時間,漢朝的國庫再次豐盈起來。


    轉眼4年過去了,漢昭帝12歲,到立皇後的時候了。


    此時驃騎將軍上官安,想把自己的女兒上官氏,送進宮當皇後。


    上官安可不是普通人物,他是左將軍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的妻子是霍光的女兒。


    換言之,都是輔政大臣的上官桀與霍光是兒女親家。


    而霍光是上官安的老丈人,上官安的女兒上官氏是霍光的外孫女。


    漢朝的裙帶關係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


    上官安就對父親說:“爹,你和大將軍霍光說一聲,讓咱家娃進宮當皇後吧,


    我聽說好些大臣要爭著把女兒送進宮,按條件來說,咱家最有優勢,肥水可不能流外人田啊!”


    上官桀捋著胡須道:“這事不難,不過咱娃剛6歲,年齡好像不合適吧?”


    “爹,先別管年齡大小,把咱娃先送進宮,哪怕以後當皇後也不遲。”


    上官安的意思是先把女兒送進宮,占住這個位置然後再想辦法。


    “安兒,既然你這樣說,我就和你老丈人溝通一下,咱娃兒不也是他的外孫女嗎?”


    到了第2天,上官桀就拜訪了霍光。


    雖然二人都是輔政大臣,但是霍光是主輔,一些事,上官桀要通過霍光點頭。


    “親家,皇上到了立後年齡,我想把咱娃上官氏送進宮。”


    不知道司馬遷為什麽這麽粗心大意?上官氏在曆史上也是一個有名氣的女人,


    居然沒有留下名字,後世人們隻能稱她為“上官氏”。悲哀啊!


    霍光一愣,馬上反對,他說,“咱娃上官氏才6歲,與皇上年齡不合適,等娃長大了再說吧。”


    霍光直接擋了回去。


    上官桀沒想到是這個結果,心中直嘀咕:“親外孫女的好事,當姥爺的居然反對。”


    他也不好說什麽,垂頭喪氣回了家。


    霍光為何不同意呢?他有自己的打算,想把自己的孫女送進宮當皇後。


    哈哈哈!優勢資源都想占有,麵對巨大的誘惑,哪怕差一點點的親疏,都在考慮之列。


    上官安聽了爹爹的回話,氣得直罵老丈人,“老東西這是有別的想法。”


    上官桀道:“你老丈人考慮年齡不合適,能有什麽想法?”


    “爹,你不了解我老丈人,虛偽的很,我估計他想把他大兒子霍禹的女兒送進宮。”


    上官桀驚訝道:“霍光的孫女不也年齡小嗎?才7歲。”


    上官桀突然感慨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依然有區別。”


    “安兒,你說怎麽辦?”上官桀很著急,他怕霍光搶了先機。


    “爹,這事我自有辦法。”


    “什麽辦法?”


    上官安湊在父親耳邊,這般如此如此這般……


    隻見上官桀不住點頭稱是。


    ……


    未央宮後殿,昭帝在寢室裏看書寫字。


    另一間屋裏,蓋主,也就是漢昭帝的姐姐正在和一個男人摟抱調笑。


    你猜怎麽著?原來一直守寡的蓋主並不寂寞,她找了一個情人,情人名叫丁外人,今河北省獻縣人。


    丁外人最初是蓋主兒子的門客,經常到她家裏串門,時間一長,二人眉來眼去就滾了床單。


    還別說,丁外人長得很帥,高高大大,比蓋主小十二歲,


    等於蓋主老牛吃嫩草,傍上了小奶狗,丁外人打發的蓋主滿臉春色,每天春心蕩漾等著約會那一刻。


    丁外人猴急上下其手,還想進一步放肆。


    蓋主忙把手指放在嘴邊,“噓!小聲點,皇上在另一間屋看書。”


    雖然二人關係都已經明了,蓋主想在弟弟麵前要保持莊重的樣子。


    溫存了一會,丁外人偷摸走了。


    丁外人在宮裏任郎官,沒有正勁幹工作,按現在話來說,他就是一個吃軟飯的家夥,


    仗著蓋主的地位,幹些跑官賣爵,包攬訟詞的事,收受別人的賄賂,再從蓋主那裏得些賞錢,日子過的很瀟灑,


    這不,他經常住在長安城豪華驛館裏。


    丁外人回到驛館,剛推開門要進屋,身後傳來聲音:


    “丁老弟,上哪個小妞那裏花去來?”


    丁外人轉頭一看,“哎呀喂,我說哥哥,哪陣香風把你吹來了?”


    來人不是旁人,正是上官安。


    上官安早就認識丁外人,二人喝過酒,兄弟相稱。


    “哥哥,咱們屋裏說話吧。”


    丁外人忙把上官安請進屋,端茶倒水。


    “哥哥,我知道你沒事不找我,咱兄弟之間不客氣,說吧,有啥事?”


    丁外人快人快語道。


    上官安也不客氣,開門見山道:


    “老弟,今沒別的事,就是想讓你給蓋主通融一下,我想把女兒送進宮。”


    原來上官安給父親說的辦法,就是走丁外人的門路,讓丁說服蓋主立上官氏為皇後。


    不得不說上官安這“曲線救國”的辦法很高明,蓋主照顧的弟弟很周到,這點事還是說了算的。


    也就是上官父子繞開霍光,直接自己運作這件事。


    丁外人心中暗喜,“哈哈!又有一筆收入要到賬。”


    不過他故作為難道:“我能說通蓋主嗎?”


    上官安知道他要一個回報,於是道:“老弟,事成之後,我和我老爺子推薦你為侯爺。”


    漢朝有規定,娶公主必須是侯爺。


    丁外人想和蓋主結婚,他必須要封侯。


    這是丁外人夢寐以求的事,於是滿口答應了上官安的請求。


    書說簡短,經過丁外人的運作,六歲的上官氏終於被爹爹送進了宮,做了昭帝的婕妤,


    說是等過一年生下孩子再扶正為皇後。


    到此,丁外人答應的事就算完成,上官安答應封丁外人為侯的事運作的怎麽樣了?


    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興衰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踏飛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踏飛花並收藏漢朝興衰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