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閣十一功勳榜,第一名就是霍光,奇怪的事情出現了,上麵刻著他的姓而沒刻上名,為何這樣?
這是宣帝用心良苦之處。
霍光對宣帝的功勞無人能及,可以說沒有霍光就沒有宣帝。
霍光死後,其家族家人卻犯了為臣之大忌——謀反,
這就致使霍光的功勞折損了一半,隻剩下了從龍之功。
如今宣帝把他的名字,寫一半隱一半,不正應該嗎?
“蘇武中外揚名,出使西域19年不辱使命,不應該居末尾?”
有臣子提出異議。
“各位愛卿,如蘇武這樣的名臣尚且居末尾,說明我們大漢朝名人輩出。
朕就是讓那些外國人看看,大漢人才多如過江之鯽!”
眾臣子恍然大悟,紛紛稱讚皇上英明。
有一說一,麒麟閣十一功臣榜排名一點也不公平,
許多功臣都比在榜的人厲害許多,結果名落孫山。
……
寒冬褪去,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長安城從冷寂變得騷動起來。
宣帝劉詢育有五子,分別是長子劉奭,母親是許平君皇後。
次子淮陽王劉欽,母親是張婕妤。
三子楚王劉囂,是漢宣帝和衛婕妤所生。
四子東平王劉宇,乃孫婕妤所生。
五子中山王劉竟,母親是戎婕妤。
雖都是親生之子,五個兒子中,宣帝最喜歡次子劉欽。
不是有“故劍情深”之事嗎?宣帝戀舊,他無時無刻不懷念心愛的君君。
無數次夢到許平君,宣帝就增加一分對太子的憐憫。
“君君,我一定善待咱們的兒子劉奭。”
假如沒有對許平君的愛,宣帝早就廢太子立了次子。
為這事,張婕妤沒少使出溫柔手段謀取劉欽的太子位,結果都被宣帝嚴詞拒絕!
從各方麵來看,次子劉欽脾氣秉性最像宣帝。
到了這關鍵時候,宣帝肯定不會再廢長立幼。
天上下著毛毛雨,未央宮籠罩在一片煙雨中。
遠在百裏外的甘泉宮內,皇上的病情越來越沉重。
甘泉宮,武帝曾在這裏養病,度過了他最後的時光。
如今宣帝就像當年的武帝,在這裏度過最後的歲月。
大殿內,香燭繚繞,仙師揮動著木劍在驅鬼。
張婕妤陪侍左右,“妾身為陛下做了一碗銀耳燕窩湯,趁熱喝了吧?”
張婕妤端著碗湊在宣帝嘴邊。
最近幾天,她總是心驚肉跳,覺得有大事要發生。
“皇上,丞相求見。”
“有請丞相。”
蕭望之來到宣帝病床前。
當時蕭望之任丞相。
“陛下,天水出現了黃龍,乃天降祥瑞,有禦醫精心調養,陛下龍體不日可康複。”
黃龍元年,就是因黃龍出現而改的元。
宣帝有氣無力說道:“望之,人的命,天已注定,非人力可為,朕已看淡了生死,不必為朕難過。”
宣帝倒了一口氣,吃力說道:“倒是太子令朕擔憂。”
“陛下,太子仁厚寬容,一定會繼承和發揚陛下的大業。”
“望之,朕擔心以後恐側枝欺主幹啊!
朕的次子劉欽從小聰明伶俐,他的母親又是朕的愛妃……”
“陛下,你是要教育好次子劉欽,不讓他有非分之想?”
宣帝點了點頭。
“微臣明白了,明天我讓韋賢的兒子韋玄成,做淮陽王的老師。”
“知吾者,望之也。”宣帝吃力點了點頭,
韋玄成是誰?為何丞相選他做劉欽的老師呢?
原來這裏麵有一段故事。故事還得從韋賢說起,而韋玄成則是韋賢的第四子。
韋賢是繼蔡義之後的丞相,魯國鄒人,今山東鄒城人,封扶陽侯。西漢大儒韋孟的玄孫。
韋賢曾任昭帝時的五經博士,後任昭帝的老師。
他精通“經學”,桃李滿天下,時人稱之為“鄒魯大儒”
韋賢擔任丞相五年後,因病請求致仕,宣帝批準。
丞相退休製度始於韋賢。
韋賢有四個兒子,老大韋方山,老二韋宏,老三韋順,老四就是韋玄成。
韋玄成行末,年紀不大卻有乃父之風,《春秋》,《詩經》,《公羊傳》等經典書籍倒背如流。
他的大哥韋方山去世的早,二哥韋宏出任太常丞,負責皇室祭祀,
每天忙的不亦樂乎。三哥出任淮陽太守,為一方治安竭盡全力。
韋賢退休後身體很虛弱,一心想讓次子韋宏承繼扶陽侯的爵位,老二推辭不就,想把爵位讓給三弟。
也就是在這時候,宣帝器重韋玄成,想封他為河南太守。
此時韋賢病情惡化,族人問爵位傳給誰,韋賢因為次子推辭而生氣,閉口不言。
此時族人假傳韋賢的意思,讓老四繼承爵位。
誰知第二天韋玄成瘋了,胡言亂語說東道西,誰也不知道他說些什麽。
朝中臣子們心中明白,韋玄成是裝傻充愣,於是彈劾韋玄成有損朝廷官員的形象。
韋玄成不得不恢複原來的狀態。
原來韋賢的三個兒子都你推我讓,把老爸的侯爵位讓給老二韋宏。
宣帝深感這三兄弟的深情厚誼,最後任命韋玄成為河南太守,
他的三哥韋順做了東海太守。老二為了讓父親晚年幸福,隻好接替了父親的爵位。
蕭望之明白了宣帝的意圖,這才推薦韋玄成做了淮陽王劉欽的老師,
就是讓韋玄成潛默移化影響劉欽,讓他也做一個像韋家兄弟互相謙讓的君子。
一個調令,韋玄成辭去河南太守一職,轉道去了淮陽國任劉欽的老師。
……
黃龍元年一月二十三日,宣帝病入膏肓。“皇上,皇上,千萬不要睡去。”
宣帝吃力睜開眼,“望之,我剛剛夢到了我老爺爺漢武帝了,他前麵帶路跑啊跑,朕在後麵追啊追……”
“皇上,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到先皇並不意外。”
丞相,朕走了以後,你和史高、周堪三人共同輔佐劉奭。
“皇上,臣銘記在心。”
丞相,快快傳召史高和周堪見朕。
史高和周堪急匆匆趕到了甘泉宮。“皇上,皇上,微臣來了。”
宣帝麵色蒼白,看到二人跪在床前,想伸手讓二人平身,卻無力伸出手。
“史高、周堪,蕭望之,你們三人好好輔佐劉奭,他有什麽錯,盡管指正。
朕封史高為大將軍大司馬,“謝主榮恩!”史高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史高,你還年輕,要聽從你兩位叔叔的話。
“皇上,臣遵旨!”
史高是劉據太子妃史良娣的侄孫,屬於外戚。宣帝任命其為主輔。
當夜子時,漢宣帝劉詢駕崩,享年43歲。
未央宮一片哭聲。劉詢18歲繼位,在位25年,以畢生精力擊敗匈奴,
征服四夷,大漢威名遠揚令萬國來朝,實現了孝宣中興。
宣帝葬於杜陵,杜陵位於今西安市雁塔區三兆村南、滻兩河之間的鴻固塬上。
這是宣帝用心良苦之處。
霍光對宣帝的功勞無人能及,可以說沒有霍光就沒有宣帝。
霍光死後,其家族家人卻犯了為臣之大忌——謀反,
這就致使霍光的功勞折損了一半,隻剩下了從龍之功。
如今宣帝把他的名字,寫一半隱一半,不正應該嗎?
“蘇武中外揚名,出使西域19年不辱使命,不應該居末尾?”
有臣子提出異議。
“各位愛卿,如蘇武這樣的名臣尚且居末尾,說明我們大漢朝名人輩出。
朕就是讓那些外國人看看,大漢人才多如過江之鯽!”
眾臣子恍然大悟,紛紛稱讚皇上英明。
有一說一,麒麟閣十一功臣榜排名一點也不公平,
許多功臣都比在榜的人厲害許多,結果名落孫山。
……
寒冬褪去,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長安城從冷寂變得騷動起來。
宣帝劉詢育有五子,分別是長子劉奭,母親是許平君皇後。
次子淮陽王劉欽,母親是張婕妤。
三子楚王劉囂,是漢宣帝和衛婕妤所生。
四子東平王劉宇,乃孫婕妤所生。
五子中山王劉竟,母親是戎婕妤。
雖都是親生之子,五個兒子中,宣帝最喜歡次子劉欽。
不是有“故劍情深”之事嗎?宣帝戀舊,他無時無刻不懷念心愛的君君。
無數次夢到許平君,宣帝就增加一分對太子的憐憫。
“君君,我一定善待咱們的兒子劉奭。”
假如沒有對許平君的愛,宣帝早就廢太子立了次子。
為這事,張婕妤沒少使出溫柔手段謀取劉欽的太子位,結果都被宣帝嚴詞拒絕!
從各方麵來看,次子劉欽脾氣秉性最像宣帝。
到了這關鍵時候,宣帝肯定不會再廢長立幼。
天上下著毛毛雨,未央宮籠罩在一片煙雨中。
遠在百裏外的甘泉宮內,皇上的病情越來越沉重。
甘泉宮,武帝曾在這裏養病,度過了他最後的時光。
如今宣帝就像當年的武帝,在這裏度過最後的歲月。
大殿內,香燭繚繞,仙師揮動著木劍在驅鬼。
張婕妤陪侍左右,“妾身為陛下做了一碗銀耳燕窩湯,趁熱喝了吧?”
張婕妤端著碗湊在宣帝嘴邊。
最近幾天,她總是心驚肉跳,覺得有大事要發生。
“皇上,丞相求見。”
“有請丞相。”
蕭望之來到宣帝病床前。
當時蕭望之任丞相。
“陛下,天水出現了黃龍,乃天降祥瑞,有禦醫精心調養,陛下龍體不日可康複。”
黃龍元年,就是因黃龍出現而改的元。
宣帝有氣無力說道:“望之,人的命,天已注定,非人力可為,朕已看淡了生死,不必為朕難過。”
宣帝倒了一口氣,吃力說道:“倒是太子令朕擔憂。”
“陛下,太子仁厚寬容,一定會繼承和發揚陛下的大業。”
“望之,朕擔心以後恐側枝欺主幹啊!
朕的次子劉欽從小聰明伶俐,他的母親又是朕的愛妃……”
“陛下,你是要教育好次子劉欽,不讓他有非分之想?”
宣帝點了點頭。
“微臣明白了,明天我讓韋賢的兒子韋玄成,做淮陽王的老師。”
“知吾者,望之也。”宣帝吃力點了點頭,
韋玄成是誰?為何丞相選他做劉欽的老師呢?
原來這裏麵有一段故事。故事還得從韋賢說起,而韋玄成則是韋賢的第四子。
韋賢是繼蔡義之後的丞相,魯國鄒人,今山東鄒城人,封扶陽侯。西漢大儒韋孟的玄孫。
韋賢曾任昭帝時的五經博士,後任昭帝的老師。
他精通“經學”,桃李滿天下,時人稱之為“鄒魯大儒”
韋賢擔任丞相五年後,因病請求致仕,宣帝批準。
丞相退休製度始於韋賢。
韋賢有四個兒子,老大韋方山,老二韋宏,老三韋順,老四就是韋玄成。
韋玄成行末,年紀不大卻有乃父之風,《春秋》,《詩經》,《公羊傳》等經典書籍倒背如流。
他的大哥韋方山去世的早,二哥韋宏出任太常丞,負責皇室祭祀,
每天忙的不亦樂乎。三哥出任淮陽太守,為一方治安竭盡全力。
韋賢退休後身體很虛弱,一心想讓次子韋宏承繼扶陽侯的爵位,老二推辭不就,想把爵位讓給三弟。
也就是在這時候,宣帝器重韋玄成,想封他為河南太守。
此時韋賢病情惡化,族人問爵位傳給誰,韋賢因為次子推辭而生氣,閉口不言。
此時族人假傳韋賢的意思,讓老四繼承爵位。
誰知第二天韋玄成瘋了,胡言亂語說東道西,誰也不知道他說些什麽。
朝中臣子們心中明白,韋玄成是裝傻充愣,於是彈劾韋玄成有損朝廷官員的形象。
韋玄成不得不恢複原來的狀態。
原來韋賢的三個兒子都你推我讓,把老爸的侯爵位讓給老二韋宏。
宣帝深感這三兄弟的深情厚誼,最後任命韋玄成為河南太守,
他的三哥韋順做了東海太守。老二為了讓父親晚年幸福,隻好接替了父親的爵位。
蕭望之明白了宣帝的意圖,這才推薦韋玄成做了淮陽王劉欽的老師,
就是讓韋玄成潛默移化影響劉欽,讓他也做一個像韋家兄弟互相謙讓的君子。
一個調令,韋玄成辭去河南太守一職,轉道去了淮陽國任劉欽的老師。
……
黃龍元年一月二十三日,宣帝病入膏肓。“皇上,皇上,千萬不要睡去。”
宣帝吃力睜開眼,“望之,我剛剛夢到了我老爺爺漢武帝了,他前麵帶路跑啊跑,朕在後麵追啊追……”
“皇上,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到先皇並不意外。”
丞相,朕走了以後,你和史高、周堪三人共同輔佐劉奭。
“皇上,臣銘記在心。”
丞相,快快傳召史高和周堪見朕。
史高和周堪急匆匆趕到了甘泉宮。“皇上,皇上,微臣來了。”
宣帝麵色蒼白,看到二人跪在床前,想伸手讓二人平身,卻無力伸出手。
“史高、周堪,蕭望之,你們三人好好輔佐劉奭,他有什麽錯,盡管指正。
朕封史高為大將軍大司馬,“謝主榮恩!”史高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史高,你還年輕,要聽從你兩位叔叔的話。
“皇上,臣遵旨!”
史高是劉據太子妃史良娣的侄孫,屬於外戚。宣帝任命其為主輔。
當夜子時,漢宣帝劉詢駕崩,享年43歲。
未央宮一片哭聲。劉詢18歲繼位,在位25年,以畢生精力擊敗匈奴,
征服四夷,大漢威名遠揚令萬國來朝,實現了孝宣中興。
宣帝葬於杜陵,杜陵位於今西安市雁塔區三兆村南、滻兩河之間的鴻固塬上。